現在是戰時,秦國每個郡都有軍隊,郡守也是領軍的將領。
李牧所帶領的是鎮守南秦邊疆的軍隊,是獨立於地方的秦王直屬部隊,隻聽從秦王虎符調令。
是的,雖然李牧在長江駐兵,但其實他率領的是邊防軍。他其實是戍邊大將。
所以李牧的兵還沒回來,吳郡還有兵。嬴小政這個吳郡郡守,也有資格直接動吳郡的兵。
李牧自己帶著副將和親兵回來,就是要用吳郡本身的兵。
這一點,楚國自己都沒搞清楚。
李牧一直在吳郡轉悠,還多次代管吳郡,他們都以為李牧是吳郡郡守,隻管吳郡的兵了。
李牧也故意對外造成這個假象。
無論是朱襄還是嬴小政,平時都將吳郡兵權交給李牧,自己幾乎沒管過吳郡駐軍的事。李牧這個戍邊大將,還不拿俸祿做著一半郡守工作,比如剿匪、練兵、後勤。
如果朱襄和嬴小政懶惰一點,或者暫時離開吳郡,行政農桑稅收等方麵,他也會代管。
在李牧看來,他現在做的事和在雁門郡差別不大;在朱襄和嬴小政看來……咳,反正能者多勞,俸祿是不會多發的。
所以楚國人誤會也正常。
在信息十分閉塞的時代,國家之間門探查信息非常難。楚國這樣的散裝國家就更難。
李牧讓自己率領的邊軍聲勢浩大地緩行,讓項燕派來的探子不斷發回“李牧沒回來”的情報,自己偷偷回到吳郡,從嬴小政手中接管吳郡駐軍,支援朱襄。
項燕隻盯著他的兵,沒盯著他這個將,是項燕最大的失誤。
這種失誤,趙國人曾經遭遇過一次。誰能想到同樣的秦軍,換一個主將就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李牧故技重施。
好計謀,可以換不同人重複用,該上當還是會上當。
“非得讓舅父守一旬?”李牧回來後,嬴小政心裏安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