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趙不息的爵位是五大夫,在秦的二十爵等級中排倒數第九,這就意味著趙不息距離封侯,還有至少十個等級的爵位。
往上還有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駟車庶長、大庶長,而後第十九級爵位才是關內侯,若是想要再升一步到徹侯,那就必須要有滅國的功勞了,而今在秦朝,有徹侯爵位的也唯有王賁一人了。
趙不息不太滿意這個結果,高爐冶鐵技術和馬鐙馬蹄鐵配套技術加起來,怎麽也得給她一個少良造的爵位吧,結果嬴政最後隻給了她第九等的爵位五大夫。
當然,按照嬴政的話說是“爵位一次不可連升四等以上”,嬴政說白起當初初戰以少勝多,打敗敵軍也隻升了二等爵位,就連白起的成名之戰伊闕之戰,白起也隻升了四級爵位,從左更升到大良造。
不過趙不息精通秦史,很快就找出了嬴政話裏麵的不合理之處。
她指出,白起一開始參軍的爵位就是左庶長,而秦惠文王的庶弟樗裏疾更是一進入朝堂的爵位就是右更,所以自己身為始皇帝的女兒,爵位應該比樗裏疾更高才行,至少也應該和他一樣,在右更的基礎上再升三級。
趙不息很理直氣壯,自己既然是秦始皇的女兒,那有捷徑不走豈不是傻子?
本來秦朝的軍功製度也隻是相比較而言比較公平罷了,實際上依然還是很不公平的。
畢竟封建王朝能有什麽公平可言呢?
秦朝的二十級爵位大體上可以分為士爵、大夫爵、卿爵、侯爵四級,尋常黔首就算在戰場上再勇猛,最多也隻能升到第四級不更爵位,趙不息在被認回來之前的爵位就是不更,倒不是她不想再往上升了,而是到了不更想要再往上升到大夫爵,升遷指標就從個人軍功變成了團隊軍功,必須團隊作戰斬首三十三首以上,才能“盈論,百將、屯長皆賜爵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