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说宋明月擅长的领域, 那么做服装多少还有她的一席之地。
她曾经甚至创立过自己的衣服品牌,虽然没后面没有做大,可这么多年, 经验都还在的。
也正因为知道,她十分清楚,想要把服装做好, 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宋明月对这行有信心, 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真正的做好一个衣服品牌, 不是简单的看身边人爱穿什么就卖什么, 因为市场上绝大多数顾客也不会是他们, 这必须要从大量数据中慢慢才能得出结论。
除此之外, 就是有一双识得未来先机的慧眼,先一步做别人想不到的。
这些都是宋明月需要考虑的事情。
当然,眼前的困难是她们连创业的资金都不够。
虽说大院里的工资要比其他地方多一些,可有句话始终都有真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除了赵星, 她们都没有正经工作,需要靠另一半养活自己。
涉及到金钱方面,自然就硬气不起来, 哪怕对方是支持自己的,也有其它的顾虑。
三人谋划了半天。
张静静悠悠地叹着气:“要不我和老余商量一下, 先把家里存的钱取出来?”
赵星也十分后悔,她虽然有个稳定体面的工作, 平日里拿得那点儿工资早就被她日常霍霍掉了。
这到了关键时候,她也只能焦虑, 想着能不能去典
当铺里当些东西。
不过既然说好了从服装着手,在金钱方面肯定得要充裕。
宋明月手头上也没什么钱,而且她跟张静静一样,没有打算跟陈澈要钱,来做一件不确定的事情。
既然没钱,那么再赚就是了。
第二天下午,宋明月和张静静又骑着自行车去了红河公社找裴小玉。
一路上,宋明月也在观察红河公社的田地,夏天马上要过去了,就算长西瓜也是最后一波,一些人家都已经把西瓜地刨掉,准备种点其他东西。
但天气还是挺炎热,若是趁着又晒又热的时候,吃上一个西瓜,肯定是一件十分满足的事情。
她们依旧在红河学校等着裴小玉,这次门卫大爷态度好了不少,还喊她们站到里面,别晒着太阳。
放学铃声响起后,很快学生就成群出来了。裴小玉远远看到宋明月和张静静,心情十分激动,本来她还想着趁着放假去看看她们。
“明月姐姐,静静姐姐,你们怎么来了啊?”
张静静接过裴小玉的书包,开玩地说:“年级不高,书包倒挺重的。”
裴小玉不好意思说,这里面除了书本外,还有一些她捡回家的垃圾,长期积累起来,可以卖一点钱贴补家用。
从校门口出来的大多数孩子衣着都还算干净整洁,但裴小玉穿得破破烂烂的,身上不仅都是补丁,衣服看着也发旧。
平日里她们这样看着还好,可有了其他同学做对比,张静静心里还挺难受:“小玉,上次的钱,我不是让你去街上买两件新衣服的吗?”
有十几块钱呢,张静静自己都没要,都给了她。裴小玉脸不禁有些潮红,声音低落下来:“我妈妈身体不太好,给她抓药了。”
她们家又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能存活下去,都靠裴小玉小小年纪就能吃苦耐劳。
宋明月摸了摸她的头,夸赞道:“小玉真的是个好孩子。”
张静静也不再说话了,她打算这两天上街给她买套衣服,这么穿着上学,连同学都会笑话她的,难怪裴小玉跟她说,在学校里一个朋友都没有。
回家路上,裴小玉脚步明显比之前欢快一些,她知道宋明月她们来找自己,应该还有其它的事情。
果然,在回去的路上,宋明月看着泥泞小路两侧的田地,问裴小玉:“你家田里还有西瓜的吧?”
“有的有的,明月姐姐,我们要去卖吗?”
“卖啊。”宋明月信誓旦旦道:“不过你家地里的那些西瓜不过,你知道村里其他人的西瓜卖多少钱一斤吗?”
“大概八分钱左右。”市场上西瓜一般是一毛到一毛五,这些自家种的,八分钱他们也就卖了,能赚一些是一些。
“咱们现在手头不宽裕,这样,你问问他们,七分钱一斤,我们上门去收,问问有没有人要卖的。”
宋明月想了一下,八分钱他们平日里还要顶着烈日去卖,但这些村民也不是靠着卖西瓜而活,假若有人上门收,即使便宜一些大多数人应该也同意的。
可是这个季节已不是卖西瓜最好的时候,张静静有些担忧地问:“明月,我们为什么要收这么多的西瓜啊,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
“所以我们要勤奋一些啊,每天晚上都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守着,还是有希望的。”
目前她们资金不充分,这已经是最没有成本的活了。
村里的人裴小玉都认识,回到家后,她就打算去问村里种西瓜的人家,让她们在家里先等着。
宋明月将她喊住:“小玉,可以先和他们说六分钱能不能卖,不能卖的话再加到七分钱。”
裴小玉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她说得什么意思。
她领悟能力极强,大概半个小时后,就高高兴兴地回来了:“明月姐姐、静静姐姐,村民们都同意七分钱卖了。”
“好的,明天我们先把你家的西瓜卖出去,再分批来收购。”
宋明月去看了一下,现在好做生意的还是国营厂和学校,她们四个人兵分两路,张静静和裴小玉一路,她和赵星一路,每天准时到厂子和学校门口卖西瓜。
这是一个辛苦的体力活,也没一个力气大的男人,但即使这样,宋明月也从未叫过苦,并且一直鼓励张静静和赵星。
宋明月去的是钢铁国营厂子门口,她将西瓜排排放好在后座上,赵星从文工团直接到那边汇合。
今天天气燥热,出门时太阳还没下山,宋明月平日里最怕晒的,可一想到自己日后要做的事情,她浑身充满看动力。
她将自己全副武装装扮好,戴了一顶自制的凉帽,穿裙子骑自行车不方便,她穿了一条的确良蓝色裤子和白色短衬衫,担心手臂被晒到,宋明月还戴了两只护袖,直到确保自己晒不到太阳,这才出门。
钢铁厂就在大院后面不远处,骑了十几分钟,就能到了。
宋明月还带了一块蓝色布,打算铺在地上,上面再摆一张迷你小桌子,把西瓜摆放好。
她刚将自行车停下来,从大门口走着的一个微胖中年男人,就热情地喊住她:“明月同志,你怎么这个点就过来了?”
宋明月在脑海里回忆了一遍,没有想起他是谁。
可显然男人很热情,他手里还拿着一把扇子,看样子是厂子里的领导。
他走到宋明月面前,还没等她开口,自己便将事情全说了出来:“陈营长已经和我说过了,不是下周再来上班吗?你也知道,现在名额紧张,好不容易才凑出来的一个,你今天是想先过来看看的吗?”
经由他两三句一句,宋明月了解了原委,应该是陈澈托人给她在钢铁厂找份工作,但他从没跟自己提起过。
想想也可以理解,之前宋明月跟他打过好几次预防针,自己在家里太无聊了,想找点事情做做,陈澈应该讲这话放在了心上,这才找了人将她安排进去。
这个年代,能进钢铁厂和现在考公务员的风气是一样的,大家眼中的铁饭碗。
而陈澈又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宋明月都没想到,他居然还会私下里找人帮忙。
不过她注定要辜负了他,她的志向不再这个国营厂里,再过几年,这里面的很多工人将会面临着下岗潮。
宋明月猜测,这个人跟陈澈关系应该还不错,他能够认出自己,十有八九是在他们的婚宴上面,当时人实在太多,她没有认得出来。
她现在直接拒绝人家,就等于是在打陈澈的脸。
另外一点,她还想在厂子外卖做生意,得罪里面的领导肯定不好。
宋明月转身挑了一个西瓜给他,眼波里带着笑意:“这件事我回去再和陈澈商量一下吧,我今天来是想着卖西瓜的啊,这个西瓜送给您。”
卖西瓜?
这个时候,虽然市场已经开始私有化,个人买卖也有不少,但终究不是个正经工作,也没什么保障。
原来已经到了这一步,男人实在没想到,难怪陈营长亲自过来跟他们大领导说这事。
男人摆摆手,宋明月却已经将西瓜装在袋子里:“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您拿一个带回去尝尝吧。”实在是盛情难却,男人拿了她的东西,不好再说什么,一般来讲,他们的国营厂外面是不好卖东西的。
临走前,他还特意对宋明月说:“你放心好啦,这件事我明天再去催催,争取下周让你到岗。”
“好的好的,我和陈澈再说下吧。”
没一会儿,下班潮就来了。
同时,赵星也提前从文工团骑着车过来,她放下自行车,问宋明月:“那边那个男人是不是认识你啊,怎么一直盯着你看。”
宋明月这才注意到,男人隔着不远处,还将目光看向这里。
她来不及多解释,随着人流的攒动,生意开始好了起来,尤其是一些做体力活的人,流了一身的汗
,正想吃些冷的来补充一下吗,西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本来以为起码要卖个把小时,宋明月甚至做好了卖不出去就到钢铁厂的家属院去卖,那块儿小孩子多,生意应该也好做的。
然而,不到半个小时,西瓜就全部卖完了。
并且没有一个人还价钱,大家都是爽快地递过钱,拿起西瓜就啃。
直到最后一个男人,吃着一瓣西瓜,好奇地问:“咱们钢铁厂门口不是不能摆摊子吗?你们怎么过来的啊。”
宋明月这才想起,门卫刚刚有探出头来,见着她和男人说话,便没再说什么。
可是这样凑巧的关系偶尔用一次可以,每次都用的话恐怕不行。
正当她和赵星发愁的时候,男人突然又折回了过来,这次,他手里的西瓜已经没了,应该是从家里回来的。
男人问宋明月:“你怎么想起卖西瓜的?目前家里还有多少西瓜?”
她肯定不会说这些西瓜是自己收购的,随意编了一个理由:“这边是不是不能卖东西?不行的话那明天我们去其他地方吧。”
“不用,你看下还有多少西瓜,可以都卖给我们食堂,这些天天气热,食堂正想着应季给大家改善下伙食,西瓜是个不错的选择。”
简直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么大的钢铁厂,起码有上千人,这食堂要西瓜的话,那么供应量肯定很大,这次他们所有收购的西瓜都能卖了出去。
男人继续说道:“上个月我们有进过一批西瓜,一毛二一斤,我给你还是这个价钱可以吗?”
既然他这么爽快,宋明月自然也要够义气:“不用,一毛就可以,这些都是村民种的,吃起来口感很好。”
“对,我刚刚回家还尝了一块。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早上,你们把西瓜带过来,有多少度行,我们食堂消耗得起。”
直到男人走后,在一旁的赵星都是懵的,不可思议地问:“原来做生意这么简单?”
生意并不简单,这次是他们遇到了好运,一旦有了运气,做什么都会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