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宋明月和陈澈就回陌市了。
秦爽最终没有跟她们走。
宋明月不知道自己给她提的意见她有没有听进去,但其他办法她也想不到了。
希望这个时空里的秦爽,不要重蹈之前的错误。
宋明月的生活倒是进行得很顺利。
这个时代, 本来就是下海做生意的风口上,是头猪都能飞起来。
更何况宋明月之前还有那么丰富的经验。
万事开头难,等真的把开头那关熬过去后, 一切反而便得简单了。
日子就在这么一复一日,又充满意义中度过。
转眼间, 深冬就要到了。
又过了几个月, 宋明月的肚子也渐渐显怀了。
不论是在家里, 还是在店里, 她只要负责指挥就行, 其它的事情都是他们帮忙做。
冬天衣服卖得贵,生意没有秋夏那么好做。
但是冬天里,包含了一个春节。
现在的习俗,就是春节几乎人人都要穿新衣服, 哪怕家里再穷, 只要能揭开锅, 都会买见新衣服。
因此春节前后,衣服还是好卖的。
小半年过去了,宋明月也摇身一变, 随着每一件衣服得卖出,身价也涨了一些。
起码她手头困难的日子是结束了。
不过这钱, 也只能维持好目前的生活,如果想要将店铺开得更大, 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行。
她的计划就是,明年能开出第二家店, 目前来看,不是很难。
很早的时候,哥哥宋明年就有问她今年过年回不回家。
说起来,这还是宋明月长这么大,第一次没在家里过年,在年前两个月,王玉芬就开始唉声叹气,家里少了闺女,总觉得冷冷清清。
明年把这些事情都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宋明月了,无非还是希望她能回去的。
可是陈澈他们任务重,只放三天假。
抛开陈澈来说,过年前都是做生意的好时候,今年又是她们开店后第一次遇到春节,她还想试试流量呢。
因此说来说去,她是没时间回家了。
不过宋明月想到了其它办法,既然她不能回去,为何不让他们过来看自己呢。
自从宋明月到
了大院后,王玉芬他们都没看过她生活的环境呢。
家里人并不知道她这家店已经开得红红火火了,她也只是在跟明年通信中说了这点,当时王玉芬还持有反对意见:“这都有孩子了,还开店,我看开店就不是什么好活,看看宋佳佳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宋佳佳靠着自己重生经验在平城大赚了一笔,可是有钱后的她变得更加刻薄了。
这下子宋庄街里面,真的没有一个人喜欢她。因此王玉芬不喜欢她开店,正打算等她过年回来好好说说教教。
另一方面,王玉芬也担心闺女到底回不回这事,每日都放在心上。
她肯定希望她能回来,可是陈澈是军人,也不能随便走动,如果真的回不来,那只能算了。
就收这个过程,等得十分忐忑。
宋明年放寒假在家,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回去附近的国营厂找个兼职做做。
这天,他回家经过电话亭,就看到里面熟悉的街上人将他喊住:“明年,你正好在,你妹妹打电话回来了。”
“我妹妹?”
“对啊,你妹妹明月,她刚刚打电话找你们,你既然在,那我就不跑一趟了。”
这个时候,城市里面都有专门的电话屋,大多数用不起的原因纯粹是打电话太浪费了,话说不清楚,还是选择写信发电报。
过了二十分钟,明月的电话才再次打来,明年问道:“妹,你们今年回来过年吗?”
打电话的地方漏风,宋明月冷得一直哈欠:“哥,今年我没时间回家,这边店里还要照顾。”
宋明年顿时有些失望,嘴上还安慰着她有事就先忙。
宋明月却继续道:“你们来我这边一起过年吧,现在买火车票应该还能买上。”
平城和陌市都是小地方,过年车票倒没那么紧张。
宋明年有些想妹妹了,听了她的建议,只说回去问问爸妈。
宋明月却不给他拒绝的机会:“哥,我就当你们知道了哈,你们哪一天来打电话告诉我一下就行,我去接你们。”
宋明年回到家,跟王玉芬说了这事。
王玉芬立即想到得是:“陈澈父母呢,男方家不过去,我们女方家过去像什么啊。”
“这个小妹倒是没说,她只是已经在等我们了。”
王玉芬越想越不行:“这个不合规矩啊。”
一个晚上王玉芬都没有睡好,她是想闺女,可是新婚第一年不见婆家,她又担心闺女不讨公婆喜欢。
第二天一早,王玉芬的顾虑就全打消了。
陈澈的爸爸陈道远,特意嘱咐人给他们送来了三张票。
他职位重要,在其位谋其政,恐怕春节期间都要到处走访。
周芳体恤丈夫一个人在家,虽说心里想儿子,儿子毕竟还有人陪,思前想后,她还是留在省城陪着老陈。
陈道远就怕宋建国不好意思,特意送来车票,让他们早点出发,去大院里过年。
公婆这关过去了,王玉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立马就落了下来。
为了这个春节,她一个月前就在做准备,包馒头用得馅心,还有猪肉香肠这些,准备得都差不多了。
这一回,王玉芬全都收拾着带着宋明月他们,自己家连一块肉都没留。
邻居见她打包东西,特意好奇过来问有什么事情。
王玉芬笑着道:“明月在那边打电话,说女婿过年休息不了几天,这不,非喊我们去那过年,这大老远的,一点也不体谅我们做父母的啊。”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早就乐开花了。
军队的家属大院,她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住进去。
而且那是闺女现在生活得地方,王玉芬更感兴趣了。
邻居怎么听不出她的炫耀,打心里羡慕:“还是明月孝顺,还知道过年带你们出去逛逛呢。”
“这不,她公公还特意给我们弄了三张火车票。”
这个时候,坐火车基本都是大包小包,而王玉芬这一家三口更是夸张,不知道得以为他们在逃荒,里面装得都是食物。
就这么一路慢悠悠,他们从平城往陌市走。
——
既然宋明月留在这里了,她就让张静静过年还是要回家一趟。
这小半年,张静静与老余的关系越来越冷淡,有时候甚至能几天错过不见面。
张静静赚到了钱,也会打扮了,姿态又高了不少。
她觉得跟半年前的自己相比,现在就是脱胎换骨,换做以前,男人不搭理自己,张静静早就慌得不行。
现在就是不打扰最清净,看不见他反而不心烦。
但是过年这关是逃不了的。
早在半个月前,她妈妈和婆婆都写信让他们过年一定回家。
今年是老余爷爷的70岁生日,一家子还想给老爷子过寿,老余是孙子,自然要回家。
临走前,张静静找老余好好洽谈了一番。
冬天了,别的军嫂都在穿花棉袄棉裤。
张静静却是羊毛衫配大衣,她本来就瘦,这套搭配更是将她气质展示得淋漓尽致。
老余看着她,才发现张静静现在是真的越来越美了。
别人家的妻子变好看,他可能还会悄悄看几眼,这轮到自己家,他心里就只有气。
哪家良家妇女会穿成这个样子的。
看他没回答自己,张静静又不高兴地问了一遍:“老余,你有听我说话吗?”
“你说。”
“回到家,咱们还是平平常常的夫妻,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在外面不能让自己担心。”
“张静静,现在有变化的这个人是你,凭什么让我配合你?”
“你说什么?我变什么变了,你在外面做得那些肮脏事情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只是不想说而已。”
老余不可思议地抬起头:“所以风言风语你都听到了,问都不问我一下。”
其实就是老余跟有妇之夫勾搭的事情。
这在这个时候可是一件及其非常严重的事情,弄得不好甚至会判死刑。
更何况他还是当兵的,这个污点更不能有。
张静静什么都没说,她发现真的假的,她都不在乎了,或者说那段时间太忙,她无暇顾及。
张静静不想再跟他废话:“总之回去咱俩能配合就配合,不能配合正好趁着过年把离婚证扯了。”
说完之后,她根本不想听老余的回答,自己回了房间,将门反锁起来。
明年她们就要开第二家店了,等生意好起来,她打算再搬过去。
张静静跟老余早上回家的那天,正好晚上王玉芬他们到火车站。
宋明月说要在家里备些年货,可是这几天店里生意实在太忙碌,果然到了过年,大家手头上也宽裕起来。
一直忙到今天,白天生意总算冷淡了一些。
可是宋明月太累了,中午回到家,一觉说到了晚上,还是陈澈回来说一起去接父母,她才爬起来。
两人骑着自行车,往火车站走。
宋明月坐在后面后悔道:“坏了,我饭都忘记煮了,我妈他们做火车估计都累坏了。”
陈澈稳当地骑着车:“没有关系,我已经在饭店里订了一桌子。”
去饭店吃确实是比在家里吃好,现在宋明月也不缺一两顿饭的钱。
但是饭店下班也早,这个点基本都关门了啊。
陈澈:“我跟他们订得最晚十点半,来得及的。”
那肯定来得及。
宋明月从后面抱住他:“没想到我们陈营长这么忙,还能想起来照顾丈母娘呢。”
陈澈被她说难得得脸通红。
这个点,火车站人不少,当列车员在报他们车牌号时,宋明月就一直眼巴巴地看着前面。
陈澈坐在她旁边,肩膀让她靠着。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人就往外面冲了,宋明月站起来,垫起脚尖,一下子就看到了宋明年。
她
加紧招着手:“哥,哥,我在这里。”
宋明年也看到了她,并和父母说了一下。
隔着茫茫人群,他们就已经感动得要哭了。
等看到闺女,王玉芬立马冲过去抱住她:“养得不错,白了一些,肚子都已经这么大了呀。”
宋明月再一看,他们居然带了那么多东西。
宋建国在一旁也憨厚地笑着:“你妈生怕你在这儿不够吃,所以多带一些。”
“妈妈都腌制过的,不会坏。”
陈澈赶忙上前帮忙提:“谢谢爸妈,哥哥。”
王玉芬看这个女婿,那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
路上,听说要去饭店吃,王玉芬第一个不同意:“去什么饭店啊,就家里吃点,饭店东西又贵又不好吃。”
宋明月也不跟她客气,挽住她的手臂:“妈,陈澈才下班,家里没人做饭啊。”“月月,你不做饭啊?”
宋明月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她现在可是孕妇,怎么可能做饭。
而且她工作更忙,赚得钱更多,才不做饭呢,平时也是陈澈做得多。
王玉芬嘴上指责闺女太懒惰,心里却是开心的。
她在家也不做啊,凭什么结了婚就要会。
最终,在宋明月的再三劝说下,一家子才往饭店赶。
与此同时,宋明月倒是定了招待说,家里总共就两个房间,这么多人不好住,要是他们不适应,那就去招待说住。
反正有了钱,选择得机会就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