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無疾示意眾人安靜,然後說道:“這第一塊石碑上的人,都是陳州的功臣,刻石記功,為的是讓陳州百姓永遠記得他們的功德。”
石碑正麵刻的是此次開挖河渠的時間和工程概況,以及捐錢捐物的事跡,背麵則是這些人的姓名。
上頭沒有鄭無疾的名字,寫的是徐春君。
淮陽王的名字也在其上,後頭的錢款寫的是三千兩。
鄭無疾生日的時候,淮陽王府的管家送去了三千兩銀票。
“本官提議,咱們向這些仁厚之士行禮致謝,若無他們的慷慨解囊,又何能如此順利完工?”鄭無疾道。
此話一出,百姓立刻山呼響應。
鄭無疾帶頭鞠躬行禮,他身後站著的幾萬百姓也一同行禮。
此情此景,十分壯觀。
被感謝的眾人也忙還禮不迭,這件事雖是鄭無疾瞞著他們做的,可對他們也很有好處,因此這些人對鄭無疾絲毫沒有意見。
他們本意隻是為了給鄭無疾人情,如今鄭無疾把他們的錢用在了這地方。
可以說既領了人情,又露了臉,兩全其美。
“這第二塊和第三塊石碑上刻的都是參與此次工程的人。”鄭無疾指著另外兩塊石碑說,“這河渠是舉全州之力開鑿挖通的,也將惠及全州百姓。
無論灌溉行船,吃水洗衣,皆自取用,官府不收取一文。
然每年修護,也須上下協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我已在石碑上寫明,此河渠惠及百姓,利在百年。須盡心維護,不可荒廢。
若有淤堵損毀或需加固,視所在河段,由當地鄉紳商賈募集飯食,百姓青壯勞力出工。
為的是確保河渠暢通,長久得利。”
鄭無疾知道這河渠挖通以後,若他在任上可確保無事。
如果他離開之後,再來的官員究竟為官怎樣不得而知,所以要將這舉措刻在石碑上,以警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