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神童,帶父爆紅

第73章

字體:16+-

◎帶著勇者一起赴死,巨龍怎麽辦?◎

“想了解人民的曆史, 必須要走一趟澄江堰。”

直到站在澄江堰前,聽到那種隱然的震動聲,沈呦呦才初初理解了這句話。

沒到過江邊的人, 是很難體悟這種大自然帶來的戰栗的。

周邊觀者如雲, 有許多人是專程為他們而來,都站在安全範圍外,興奮地朝這邊揮手。

但這些竊竊私語抵不過江水的一聲咆哮,當它滾滾而來時,沈呦呦再也無法將視線移到另一個地方。

“它已經兩千多歲了,”季導遊敬業地講解道:“現在還沒到霜降時節, 否則大規模地搬運泥沙, 看起來會更加壯觀。”

沈呦呦等人順著河堤往上走,季知楨似乎天生擁有講故事的天賦,略稚嫩的少年音娓娓動聽, 將一切緩緩道來。

“據說抗..戰時期, 敵方試圖炸毀澄江水壩, 然而戰鬥機飛了幾個來回,卻一無所獲,最終隻能懨懨離去。”

“因為澄江堰, 沒有水壩。”

治水治水,無非就四種方法。

一是建大壩,用大壩充當水龍頭開關, 將一切擋於源頭;

二為修水庫,在山體處修建無數個小水庫,化零為整, 大大減小技術難度;

三修建運河, 將澄江與其他江河相連, 形成一張密密麻麻的“命運共同網”;

四排沙築堤,年複一年,最終讓這條大江化作地上懸河,彰顯又一次“人定勝天”……

但曆史已經證明,如果用了以上任意一種方法,澄江堰都不可能存活兩千年之久。

“‘深淘灘,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

季知楨忍不住感歎,“天才的創舉。”

用自然治自然,彎道是天然的“濾沙器”,在彎道的末端開鑿一條運河,這就形成了“二八分沙”。

但古人認為,這樣利用的還不夠徹底,於是他們又在江心建小島,流線型的小島又一次起到了“二八分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