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92章 兩個永遠的謎

字體:16+-

總章二年,似乎過的很平靜。

如果寫成史冊中,按年份作大事記的竹牘,便是很尋常的、按部就班的一年。

甚至卷一卷都比許多年份都要薄——

起碼比起永徽年間門朝堂動**多謀反大案、顯慶年間門數次對四夷征戰,乾封年間門有唐第一回 封禪泰山等年份……要平靜的多。

平靜的像是站在大明宮的望仙台上,看太液池的湖麵一樣。

光滑如鏡。

至於這一年二月,一位從五品東宮侍讀的流放,自是不足以計入什麽大事記的。

也唯有身處朝堂之中的人,才能感覺到總章二年平靜朝堂下的暗流洶湧——

年複一年病情逐漸加重的皇帝,處置過東宮屬臣後權柄威望愈重的皇後、年紀漸長似對皇後代政初露不滿的東宮。

外麵看上去平衡有序,內裏簡直是一團讓人不知從何伸手去解的亂麻。

*

若說過了大半的總章二年,還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那便是關於太子妃之選。

太子已經是十七歲的少年郎,雖未至二十及冠,但在此時也算是標準的適宜成婚的年紀。

於是關於太子妃的人選,早兩年起就是京中萬眾矚目之事,也是許多人家競相爭奪的位置。

畢竟皇帝穩東宮的心思很明顯。

且所有人的想法都跟皇帝一樣,別說是皇後,哪怕是將來做了太後,垂簾聽政些年月,也總要還政於兒子。

做太子妃,就是將來母儀天下的皇後!

雖說勝者敗者都在眼前,但人的心理都會把自己代入成勝者——

欲爭奪太子妃之位的人家,隻會把自家代入成長孫皇後和長孫一族(前半段)的榮耀,代入成武皇後如今的權勢。

沒有人會去考慮自家可能是流放的柳氏王氏一脈,是從前王皇後。

而就在太子妃之位懸而未決之時,總章二年的夏秋交界之際,不知哪一日,長安城的官宦簪纓門第,都流傳著一個小道消息——皇後的生母榮國夫人向二聖薦了一位太子妃: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