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月中。金陵市。《鍾山》編輯部。
林為民將自己的自行車停好之後就先去收發處領取自己的郵件。這些郵件一部分是相熟的作者寄給自己的投稿,另一部分則是各種文學愛好者寄到《鍾山》雜誌社再被收發處的同事隨機分配給各個編輯的投稿。
前者因為都是編輯們各自看好的作者,他們的稿件不僅大部分都達到了刊發標準,甚至還有不少有潛力成為名篇佳作。而後者就是良莠不齊,好的可以驚豔整個編輯部,差的則是可以讓編輯吐血三升。
“林冬梅同誌的新小說就寫出來了啊?”林為民在其中看到一份來自京城的掛號信,信件的署名就是林冬梅。“不知道她這篇小說的水平有沒有提高呢?“
林冬梅以穆寐之名發表在《鍾山》的處女作——《狩獵》算是一篇讓編輯和讀者都感到驚訝的文章。不過《狩獵》的優秀之處在於它的情節設定及敘事方法,如果真要論小說本身則還是有些生澀。隻不過這種缺點相較於整篇小說是瑕不掩瑜,因此才讓《狩獵》成為《鍾山》上半年度最受歡迎和最具爭議的小說。
林為民拎著裝滿信件的袋子到了辦公室,然後再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來。其他早來的編輯們也大多正在審稿,所以編輯室裏隻有紙張翻動的聲音。
林為民將其他投稿放到一邊,他決定首先閱讀林冬梅的這篇《救贖》。林為民左手拿著稿紙,右手拿著準備批閱的鉛筆。由於現在還不是後世的無紙辦公,因此編輯們對稿件的修改及審閱意見都是直接寫在稿紙上。而為了尊重作者們的手稿,編輯們的批閱意見都是用鉛筆書寫,這樣後期可以擦除。通常編輯們都是手拿紅藍兩色鉛筆,藍色鉛筆一般是寫自己的看法,紅色鉛筆則是提出修改意見。
作為《鍾山》的骨幹編輯,林為民審稿的速度其實算是比較快的。一般隻要半小時就能判斷這篇小說是否具有刊發價值,但是林冬梅這篇《救贖》卻讓林為民深陷其中。他拋棄了自己身為編輯的中立立場,而是以一個讀者的視角去閱讀這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