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在專題會上的講話在大學生通訊社內部引發了不少討論。一方麵大家當然希望林冬梅能夠打通那些市級乃至國家級報社的關係,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另一方麵也有人暗戳戳地認為林冬梅不過是在吹牛,這些大報哪裏會搭理她這麽一個大學生。
如果林冬梅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那麽她要打通這些關係的確需要費很多功夫,並且還有極大的可能不會成功。可林冬梅偏偏不是一個普通大學生,雖然她也的確不認識那些大報的社長或主編,可報社的人大部分都是記協成員。記協盡管和作協不是一個協會,但大家都隸屬於文聯這個大組織,所以林冬梅很快就在文聯的人幫助下聯係到了一個《京城青年報》的高級編輯,而這個編輯對於林冬梅的專題非常有興趣。
“林同學能夠想出這樣的專題真的是讓我們這些專業新聞人感到慚愧。”《京城青年報》的高級編輯有些唏噓地說道,“經過那些年的事情之後,不僅是我們的膽子變小了,甚至連我們的新聞嗅覺都變得遲鈍了。”
對於前輩的表揚,林冬梅當然要裝謙虛。在介紹完專題的構思和主要內容後,林冬梅也拿了幾份有代表性的稿件給這位編輯閱讀。
這個編輯也沒有因為這隻是大學生的學生作品而輕視,相反他審讀得非常仔細,甚至還拿出隨身攜帶的鉛筆在稿紙上批注起來。
過了快半個小時,這個編輯才抬起頭,他有些尷尬地說道:“不好意思,我一看稿就會完全投入進去。而且你們的這些稿紙也被我畫髒了,實在實抱歉。”
“李編輯真的是太客氣了,我們同學可沒什麽機會得到您這樣的資深編輯指導。”林冬梅非常誠懇地說道,“您覺得我們的稿件質量如何?可有什麽需要修改的?”
“就單篇稿件的質量來說,有幾篇足夠在我們報社刊發了。”李編輯說道,“但是報道的廣度和深度還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林同學,你們所製作的專題如果隻是發表在學生刊物上,那絕對是合格,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優秀的。但是如果發到我們這些專業刊物上,那就有些不夠看了。所以,你的專題會被我們采用,但我們可能需要另外組稿。當然,那些適合發表的稿件也會歸納在這個專題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