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兮夫妻控製了皇家學院和書館附近的進出,洋人使團好奇也沒用,他們隻能遠遠地看著不知道是什麽建築。
周鈺對使團的看管特別嚴,整個使團在京城寸步難行,最後浪費了三日使團隻能心不甘的南下。
京城等洋人走了繼續基礎建設,去年京城附近清理了灌溉溝渠,今年朝廷重心依舊以農為重,京城流動人口增多城外也繁榮了起來,在京城外朝廷建了一條飲食街,往來的商賈可在此處停留,百姓也可擺攤賣一些農產。
同時京城新開了五家學堂和一家書院,現在學堂不能隨便開設,朝廷已經頒布規定,學堂擁有者要提交資料審核,主要是個人的履曆,證明這個人有資格開學堂。
朝廷流程走下來看似不麻煩,其實要走好幾個部門,對於學堂招收的先生也要考教育資格證。
教育資格證不好考,先生必須要自己學會新課本,由朝廷統一考試,學識考試後是法律考試,先生教書育人懂法是基礎,因為先生會影響教育的學生。
朝廷為了普法從方方麵麵下手,現在不僅私人辦學堂不容易,開始商鋪和食管也需要懂商法和飲食法。
楊曦軒建國後再次將法律細分,他的威名赫赫加快了法律的普及。
剛建國一切都是最好的時機,楊曦軒爭分奪秒的實施政策。
這邊楊兮調查佘玲有了結果,她把玩著從當鋪贖回來的一對金耳環,“這可不是普通人家能夠擁有的首飾。”
金子不稀奇,這對耳環珍貴的地方是耳環鑲嵌的紅寶石。
周鈺沒拿過來查看耳環,“所以佘玲娘家說謊了?”
周子耑的娘不同意佘玲進門,真不是佘玲娘家人丁單薄,主要原因不是知根知底的人家。
楊兮放下手裏的耳環,“佘家所在的村子離周家村不遠,佘玲娘家逃難回了本家,族長調查過佘家的確有一支早些年離開,佘玲家回來說明身份也都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