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大電影節分別是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柏林電影節。
三大電影節, 各有各的‘特色’,一般都會說戛納買片賣片的資源最豐富,片商在這裏是最活躍的。威尼斯最古老, 也最強調影片的藝術性。至於柏林,則給觀眾留下了表達的空間, 會親民一些——但說實在的, 歐洲三大電影節本來就不是很商業, 要表現的親民, 反而不是很有特色和賣點了。柏林電影節如此,很難不說是形勢所迫。
歐洲三大電影節裏, 最弱勢的就是柏林電影節了,這裏麵的原因很多...但曾名為‘西柏林電影節’就很說明問題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在柏林電影節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受政治影響,這就大大損害了它作為一個獎項的生命力。
對於現在的柏林電影節來說, 受政治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了, 但曆史包袱就是這樣, 會綿延很長一段時間。
相對來說,威尼斯電影節處於中間位置, 比戛納稍弱一些,又強於柏林電影節。
當然,強弱都是對比出來的,不妨礙他們並稱歐洲三大電影節,不妨礙在此獲得大獎的電影人得到同行的認可和尊敬。事實上,對國內的普通民眾, 甚至於內行人來說,也很難講得了柏林金熊,就不如戛納金棕櫚。
就像班上的同學, 在年級內拿了第一,還是第二第三,其他人都會覺得很牛逼,反正都是我等仰望的學神唄。
《周虹》劇組一行人是在9月8日,也就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前一天,乘飛機十幾個小時抵達威尼斯的...整個劇組算是比較低調的,畢竟在歐洲三大電影節這塊兒,國內的牌再大也有限,這不是自卑,而是現實如此。再者,三大電影節至少在國內是屬性比較高冷的,弄得太熱鬧了反而顯得‘暴發戶’了。
整個劇組要說誰的排場比較大,那就是程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