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

第22章 值回票价

字体:16+-

现场还连线希望小学的校长,用视频直播的方式,与媒体及嘉宾分享孩子们迎接新校园及图书馆的喜悦。跟随校长的镜头,大家直观感受随机采访的真实笑容,质朴的语言,满意到溢出的欢喜,每一秒都极具感染力。

参与现场活动的媒体大多是资深记者编辑,经历多了就很难被打动。但看完连线直播,安静的全场突然响起了热烈掌声。

就如同方唯在飞机上跟江川说的,同情和怜悯是廉价的,她不做赚人热泪的煽情,只真实呈现孩子们赤诚的笑容以及眼里的光,那是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因为真诚的希望,最动人。

因为 corporate RR 的加入,除了方唯团队最初竞标的媒体传播计划,A&D 公司 38 周年宣传的部分预算以及媒体资源,被有机整合,从一个纯商业的品牌活动变成了一个公司层面的公益活动,整个发布活动的意义、深度以及传播广度,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

这一点远远超出了江川最初的期待,而与 corporate PR 团队的合作,也让 A&D 大中华区的领导团队,迅速了解并认可了他的能力。

其实江川这段时间对这个项目的精力投入,主要聚焦和生意直接相关的事物,产品、渠道、销售、营销……有非常多需要操心的地方。说真的,当初 Ada 和 Emily 告诉他,她们准备争取更多 corporate PR 的资源支持时,他说 fantastic,我很赞赏,需要我支持的时候请我知道。就是一个老板非常官方的回复,事实上他心里并未抱有期望。

他不知道 Ada 是怎么做到的,反正这部分的内部沟通和合作一直是她在主导。尽管很多时候他也在邮件抄送之列。但同一个邮件主题有时候一下子涌入各方人员回复,几十封邮件折叠起来,他实在没时间细看这些讨论过程。反正需要他的时候 Ada 会单独转发给他,要求他回复邮件或者参加会议讨论。这种情况她会先跟他说明所有注意事项,合作大概谈到什么位置,关键的人物是谁以及对方的工作风格,需要他做什么支持。简明扼要,非常清晰。

Ada 负责的一切,他都很放心。

她比他更懂得如何跟 corporate PR 团队沟通,她很熟悉与高层沟通的技巧,知道用什么样的创意和提案可以吸引及打动他们。可以说,她利用了 SWC 以及 A&D 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最终让更多的团队乃至预算加入到一个品牌项目中来。而他甚至一分钱都没有多花,就搭上了公司 38 周年的宣传专列。

最终的宣传效果数据,除了他的直属老板美尚事业部的总裁,还会汇报给大中华区公关副总裁,然后会送到大中华区总裁的手上。

而要整合利用这么多的资源,影响这么高级别的决策,非常不容易。扪心自问,他一个在 A&D 工作多年,级别也不低的人,亦不确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

除了江川自己能看到的,Ada 在背后一定还做了大量聪明而高效的工作。

暂且不论销售数据如何,当天的发布就非常成功,现场反馈非常好。

他看过 SWC 这场活动的现场执行手册,非常细致,嘉宾媒体座位安排,负责接待同事,商场从一楼电梯开始设置的位置指引,停车位的准备,签到退场注意事项等等,还有详尽的物料清单。每个人很清楚自己负责的部分,又清晰了解现场的整体情况。他们甚至搬了一台打印机到现场,以确保所有资料文件万无一失。

Ada 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确实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嗯,做到了极致,令人惊艳!相比于用她的 hour fee 来执行项目,这个发布会不止是值回票价,简直超值回馈。

发布会当天,方唯为江川安排了两个媒体的深度采访,分别在发布前和结束后进行。

为了这两份媒体专访,她做了一份非常专业 Briefing Book,媒体的介绍,采访记者的介绍,职业经历及成功采访案例,媒体的提纲,建议回答的方向,敏感问题的预估及风险提醒,巧妙应对的方向,还有一概不能回答的问题,等等,专业,全面,言之有物,简明扼要。有些观点甚至提炼一下都可以直接做标题了。

好比如:

“应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变化,我们希望高效利用进口这条孵化和助力全球品牌进入中国的快车道,快速引进了海外知名美妆品牌。”

“让我们感到兴奋的事情是,整个中国市场正在变成一个高效率的销售平台和品牌建设阵地。”

“电商的未来将从价格导向优势和获得性便利,开始向更丰富的选择、更完整而有趣的品牌感受、以及社群化的体验和分享的方向发展。”

“我们始终对服务消费者保持敬畏之心。快消之所以能够引领其他行业,就是在于它的速度、迭代、创新上,我们要了解我们的消费者是谁,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方式,然后去改变自己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消费者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市场做好,我们就能够引领这个世界。”

“我们的感受是,中国市场充满无限可能,能够与中国市场一同成长,我们与有荣焉。”

……

专访的时候,团队里的孩子们在现场布置或整理,方唯一个人陪同。

江川这个级别,接受过公司安排的关于发言、受访以及如何面对镜头的专业培训,但方唯还是必须要说,他做得非常好。他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Briefing Book 的内容非常熟悉,除了公关公司建议的观点,他还提供一些数据和案例支持。整个过程表现得很有风度,演讲自然,语气和停顿控制得恰到好处,没有口癖,非常流畅。

尤其在发布上的发言,台风沉稳大气,很有跨国公司高层的气场,精英、谦和、有礼,还不失幽默。更重要的是,基于方唯和 Emily 为他准备的展示 PPT 及讲稿,他融入了很多自己的经历,从他在日本第一次接触这个美妆品牌的故事,讲到品牌的历史;从美妆的色彩,联想到九寨沟秋天色彩缤纷的丰富植被资源;从品牌核心主张讲到人生价值……将略显枯燥的品牌历史,变成一个生动真诚、有温度的故事。

采访结束,方唯送媒体去搭电梯,顺便聊了一下之后报道计划。回来的时候,江川正准备离开。

“Ada,我今天的表现如何?”因为活动相当成功,他略显兴奋地问。问完又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拿了好成绩便想讨要奖赏的孩子。事实上这种冲动,他应该在 15 岁的时候,就戒了的。

“100 分。”真心实意地,方唯朝他竖起大拇指,他今天真的是,太帅了!

“多谢合作。”他说。

如果一定要江川给方唯在这个项目的表现打分,江川可能也会毫不犹豫地打 98 分。之所以保留了 2 分,是因为他希望她能够在以后的合作中,继续无限地接近满分。

此外,他心里默默地赞叹了一句,她今天,仍然很漂亮。浅灰蓝的纯色长袖衬衣搭灰色直筒西裤,短发别到耳后,清爽自然的妆容,整个人散发干练又坚韧的气质。看她有条不紊地把控全场,有一种令人镇定的力量。

发布会圆满完成,当天线上媒体已陆续出稿。深度报道在接下来的两周也基本出来了,除了方唯这边负责的媒体,corporate PR 团队安排的媒体群访以及公关副总裁的专访,传播效果也非常好。

其中一家知名的财经媒体甚至以这个 CSR 故事为切入点,对 A&D 中国 38 年做了一个全面的深度报道。并基于此次美妆品牌进入中国,专注线上渠道的策略,分析 A&D 这几年全渠道融合的探索尝试以及取得的成绩,结合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引用了大量的品牌案例及数据,采访了不同 A&D 员工,客观评价了 A&D 进入中国 38 年来,在产品、服务、营销、渠道、物流乃至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为行业乃至国产品牌带来的革新推动,“可以说 A&D 引领了那些年国内品牌在广告营销的探索。”

江川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受访对象,从美妆品牌进入中国进一步完善美尚品牌的布局到全渠道融合的尝试,占据了不少的篇幅。他的部分亦是方唯团队对接媒体,安排采访事宜。

国内数一数二的专业财经杂志,15 页的封面故事,封面一个大大 A&D Logo,非常直观。这份报道一分没花一分钱,名副其实的 high value earned media可以理解为没花钱就赢得的高价值的传播,最终这份报道被翻译成英文,分享到美国总部。

这些虽然称不上是方唯的功劳,但是 A&D corporate PR 的公关总监发了一封邮件给大家,分享了这个好消息的同时,特别感谢了 Ada,“她的努力让一个伟大的创意不可思议地达成了!”

就,所有人都很满意。

不过除了品牌公关的这部分,江川更大的压力来自于业绩。随着发布会开始,一系列的线上营销活动全面铺开,得益于这两周广告投放、品牌传播以及电商的优惠,生意的数据相当亮眼。

尽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江川仍然不能放松。接下来品牌也有一揽子的计划要落实执行,再接再厉备战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