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公公婆婆高興,沈漫漫也跟著高興起來。
其實公婆人不錯,到老了還一直為了這個家付出,幫著她看孩子。
沈漫漫希望他們能找點兒自己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拘束在家庭裏。
其實要不是現在交通不方便,老兩口的年紀又大了,這祖國的大好河山走一走才好呢。
齊秀花和顧鐵柱回來了之後,就開始念叨起來了老家的事情。
老家人和事的變化都很大。
看著老家的那些同齡人,再對比一下自己,齊秀花和顧鐵柱都覺得他們年輕個十歲都不止。
還是在京市享福好啊。
這兒女有出息了,老人的日子也能過得好起來。
如果當初他們留在鄉下,和同齡的其他老人一樣在家幹活兒,肯定是不會過得有現在這樣的滋潤的。
也因為有了對比,他們更加珍惜了現在的日子。
說到老家的人和事,齊秀花特意提了一下顧友亮。
顧友亮這孩子可是沒少惦記沈漫漫呢。
畢竟當初他們家過得最艱苦的時候,是沈漫漫給這孩子帶來了一束光,這孩子到現在還感恩沈漫漫。
可是沈漫漫來了京市以後,都好些年沒回去了,自然就沒見上他。
顧友亮知道顧家老兩口回村,還特意來他們跟前詢問了沈漫漫的情況。
知道沈漫漫在京市一切安好,另外還生了三個孩子,其中還有一對龍鳳胎,顧友亮也是打心眼的為她感到高興。
沈漫漫見齊秀花提及了顧友亮,便衝齊秀花詢問起來,這孩子一家現在如何了。
齊秀花忙笑著道,“挺好的,友亮那個後爸人不錯,對他和親生的一樣,比親爹靠譜多了。
他們家人都能吃苦,能幹,現在在村子裏承辦了養殖,家裏的日子好了不少。
聽說是村子裏少見的萬元戶呢。”
聽到齊秀花這話,沈漫漫也放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