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39章 農業大學之旅(三)

字體:16+-

鏡頭從這位老者的畫像上移開,又轉到他旁邊另外一位老者的畫像上。

畫像下麵有一句話: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黃耀祥。”

【在講袁老之前,還有一位院士也不應該被人忘記。他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道路上同樣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

【那就是丁穎教授的學生,黃耀祥院士。】

觀看仙畫的古人們,尤其是明朝之前的農民們對於育種是沒什麽概念的。

但他們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農民。

他們巴不得仙畫能多講一點,自己好從中找到一些可以模仿的經驗,就像是之前的農具一樣。

也有人在書房裏繼續搖頭晃腦的看著自己手上的書本,不屑的哼了一聲。

“不是已經研究出新的水稻了嗎?為什麽還要繼續研究?沽名釣譽!”

他自小就讀聖賢書,苦讀十幾年終於考上了童生,然後秀才,卻在舉人的這一關裏蹉跎了好多年,最終隻能無奈的回到村裏麵開了家私塾。

但他依然是整個村裏唯一的秀才,因此也一直自視甚高。

他不太理解為什麽後世的讀書人居然自輕自賤,去和那些泥腿子一起在田裏麵幹活。

讀書,難道不就是為了光宗耀祖的嗎?

而且,他的內心深處還有一種隱秘的妒忌——這些人生在條件那麽好的後世,居然不懂得珍惜。假如是他生活在後世,一定能一躍成為人上人!

但後世之人居然要把這些褲腿上沾滿了泥點子的人高高的摔起來,那至他們這些風雅的讀書人於何地?!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秀才長歎一句,翻了一頁書,但眼尾的餘光卻不自覺地飄過窗戶,停留在了天幕上。

【黃院士當時考上的其實是中山大學的物理係。當時的物理係是很容易獲得留洋資格的,是通往上一個階層的坦途。但黃院士和自己的導師丁教授一樣從小就目睹了農民吃不飽飯的悲慘境遇,對此十分的同情。因此,他從聽上去更高大上的物理係轉為了農學係,成為了丁教授的學生。1938年日軍入侵廣州的時候,中山大學遷往雲南,丁教授連夜打包帶走了稻作場的四百多個實驗稻種,也帶走了一批願意前往雲南的學生,其中就包括黃耀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