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5章

字體:16+-

唐朝的紙業已經頗為發達,甚至還有風雅之士會自己在各種各樣與市麵上不同的紙,再以自己的名號為其命名,傳為雅事。

仙畫中的造紙術在他們看來挺簡單的。

但李世民並未因此就忽視仙畫之中所傳遞出來的信息。

這製作仙畫的是後世之人,思其語氣,她應該也不知這東西居然會被他們這些祖輩先人看到。

那到底是誰把仙畫掛在天上的呢?

李二覺得,這必是上天的旨意。

是示警,還是預言?

或許,他能在後續的仙畫中找尋出上天的真正意圖。

……

【發明了紙之後,知識變得更易理解。一大例子是,從商周時期一直到我們現代,文字的表述和文章的長度其實一直在變化。商周時期的甲骨文,言簡意賅,需要用兩三千字表達的東西,他們可能幾十個字就完事。是因為先人的概括和理解能力比我們更優秀嗎?那肯定不是,還是因為載體的容納程度有限,刻不下。而起源於漢代,盛於南北朝時期的駢文,喜歡堆砌辭藻,走的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路子。更別提到了現代,我們有動輒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和科學著作。幾百萬字,刻在龜甲上或者是竹簡上,工匠都得累死。】

【所以說,有了紙,才有了後期文學和思想的井噴式發展。】

天上的畫麵從甲骨文,再到兩三行短句的《詩》,再到成一小段的《論語》,然後是長篇的駢文。

速度加快。

再到現代人熟知的白話小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和《紅樓夢》。

速度再加快。

一頁頁的書翻過,隻見密密麻麻的字排列在一起,

曆史的演變長達上千年,但在視頻裏卻被濃縮成為了幾秒鍾,更給人直觀的感受。

......

“百萬字!”劉徹驚訝得轉身問站在一側的司馬相如:“我記得司馬卿家的《子虛賦》和《上林賦》亦不過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