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写作业写得天昏地暗,还没反应过来呢,就又要回学校了。
严格说起来,月假其实连两天半都没有,周五下午放学,周日晚上上晚自习,再加上来回在车上耗费的时间,在家的时间也就一天半,而且基本全用来写作业了。
即便紧赶慢赶,她手上还剩了一套半的卷子,只能晚自习的时候继续补。
人生就是如此残酷,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在写作业的路上。
放假回家的时候只带了试卷,回学校的时候除了试卷,宋轻予的包里还多了一堆玻璃瓶子,全是各种豆豉肉末,辣椒萝卜之类的下饭菜,都用泡沫纸包好了,说是食堂饭菜不好吃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拌饭。
郭妍装瓶的时候,宋轻予大老远就闻到一股浓郁的油香气,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呢,就觉得饿了。
果然妈宝女,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存在。
姜霍看起来就比她惨多了,怎么回来的又怎么回去,书包里还是那堆鼓鼓囊囊的书,其他什么加餐都没有。
照霍阿姨的说法,男生挑食,天理不容,食堂里的饭菜就足够他吃饱喝足了,没必要再带其他东西了。
“我妈给我带挺多的,到时候分你一半。”
对自己的补习工具人,宋轻予还是很慷慨的。
姜霍看了她一眼:“以后一起去食堂吃饭?”
平时宋轻予的饭搭子主要是陆佳伦,有时候也和别的几个聊得来的女生凑一块,姜霍可从来都挨不上,也就偶尔在外头加餐的时候,可能喊姜霍去凑个人头。
“那没必要,”宋轻予摇头,“我妈给我装了挺多小瓶子,分你几瓶就是。”
高中三年,教务处主任的火眼金睛早就深入人心,但凡男生女生老坐一块吃饭,不到三天,那位肯定就能直接找上教室,说不定还要喊家长。
虽然喊家长关系也不大,但宋轻予觉得,也没必要招惹这个麻烦。
姜霍抿了抿嘴,眼睛又移到了车窗外头:“你们几个女生一起吃饭,没几天就吃完了,没必要分给我。”
宋轻予压根没注意到姜霍的小心思,翻开背包,拿出了两瓶直接塞给他:“这个这个,这可是我妈的招牌菜,一勺肉沫能下两碗饭,你肯定喜欢。”
姜霍被迫接过她塞过来的好意,捧着那两个玻璃瓶的时候,脸上还划过一丝无措,不过很快又重新风平浪静了。
两个人先去小洋楼放了东西,下车的时候,姜霍顺手把两个包都提走了,宋轻予打着伞在后面追,都差点没追着。
怪就怪这家伙腿太长,一步能顶自己两步。
今天从家里出来得早,距离晚自习还有挺长时间,宋轻予又拉着姜霍,问了半天化学试卷上不会做的题,终于搞定最后的一套半试卷,两个人才出去吃了晚饭,然后回学校上晚自习。
距离打铃还有半个来钟头,班上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来了,而这其中大部分,都还在赶作业。
陆佳伦也拉着宋轻予:“你英语写完了没?借我来抄一抄!”
宋轻予把英语试卷给她,顺手又从陆佳伦那里拿来理科试卷,到也没准备抄,而是从前往后一道道的对答案。
虽然后面老师肯定还会讲卷子,但是重点班的讲课速度太快,要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宋轻予容易跟不上。
陆佳伦一边写,一边还羡慕的往同桌这边瞟:“你卷子都做完啦?效率也太高了吧,你在家是不是没日没夜的写作业?”
陆佳伦偷偷承认,这两天她只是在家里偷了一小会儿懒,等反应过来快要来不及写的时候,就真的来不及了。
宋轻予笑:“我跟你可比不了,也只能勤能补拙了。”
陆佳伦叹口气:“我还羡慕你的英语呢,轻轻松松就能打高分,你怎么就学得这么好呢!”
“多听多读多背就行了,你的单词表呢,背到哪里了?”宋轻予问。
上个月临堂小测验的时候,宋轻予英语拿了个满分,陆佳伦对此艳羡不已,还缠着她请教英语学习方法。
宋轻予也没藏私,告诉陆佳伦每天背单词,听课文录音,最好能把课文背下来,只要坚持,肯定能有不小的进步。
面对宋轻予的问题,陆佳伦扯出了一个艰难的笑:“就……还在背abandon……算了,我先抄作业。”
果然,重点班的学生但凡有偏科的,其实也没哪个是真学不会,主要还是不愿意学。
这大概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分高任性吧。
班上分高任性的还有一个,就是坐在宋轻予斜后方的姜霍。
这家伙早就被老师免了作业,平时上课的时候也随他自己安排,开学这么久,宋轻予甚至就没见过他翻开过课本,偏偏每次随堂考,依然全是满分。
再看看自己理科那几门,成绩起起伏伏的,总是达不到期待。
宋轻予再次叹口气,决定不想那么多了,还是全力以赴拼吧!
10月中旬,姜霍去参加了数学竞赛,半天就回来了,问起来只淡淡的说考得还不错,陆佳伦同样也去参加了这场竞赛,回来却是一脸惨淡,骂骂咧咧说题目出得太变态,简直要人老命了。
她本来还指望着试试走竞赛路线逃过英语这一关,结果这场比赛以后,心思反而沉下来,终于开始认认真真的背单词读课文了。
宋轻予的目标则一直简单而直接,她知道自己没希望走竞赛那条路,只能努力当个不瘸腿的六边形战士,在同样残酷的高考赛场上,好好厮杀一番。
不过在此之前,她要保证自己成功留在重点班。
还能怎么着呢,努力拼呗。
————
又过了几天,听说她爸跟新厂长彻底闹翻了脸,厂子那边是彻底不去了,宋熙文干脆每天坐公交车过来看小洋楼的装修进度,顺便又给宋轻予带了一堆好吃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投喂,宋轻予觉得自己胖了一圈,脸都圆了。
偏偏她爸还不以为意,听到女儿的抱怨只哈哈大笑:“胖一点有什么不好,脸圆圆的多可爱,就跟小时候一样。”
很显然,中年老男人是不能理解小姑娘的烦恼的。
还好她妈懂她,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抱怨以后,宋熙文再带过来的菜终于清淡了不少,不再那么大鱼大肉的瞎补了。
小洋楼那边的装修进度也成果喜人,听她爸说,大概11月初,大体装修部分就能完工了,剩下的就是添点柜子挂杆,还有各种小摆件之类的事情了。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进货。
宋熙文现在正好赋闲在家,原本大包大揽着,准备一个人南下去进货,可郭妍对他的品位实在不放心,干脆请了几天假,和丈夫一起走。
反正现在厂里到处乱作一团,有她没她没什么影响,下不下岗的也无所谓。
厂里都要发不出工资了,那些威胁,是一点用处都没了。
郭妍给女儿又留了些应急钱,就和丈夫一起登上了南下的火车,而高一的第1次期中考,也越来越近了。
跟平时的随堂小考单独出卷不一样,期中考试年级统一出卷,一起统分,考的也是正常的高一第1期内容,和重点班的进度天壤之别。
老张之前还絮絮叨叨,各种威胁恐吓,可临到考试了,他看起来反而一点不在意,说是已经提前看过试卷了,那么容易的题目,要是连年级前60都考不到,还不如早点去平行班,免得耽误时间。
可惜老张这话一点减压的效果都没有,反而让宋轻予更加紧张了。
她原本还指望着老师们留两天时间,提前复习一下期中考相关内容呢,没想到全体理科老师的态度跟老张一模一样,好像压根没把这次考试当一回事。
也只有语文周老师,用了一节课时间快速回顾了一下上半期的重点内容,可惜对宋轻予来说帮助实在不大。
上课没得复习,那就只能下课的时候自己补了,可她本来任务就重,不但要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老师讲的内容,还要额外加上期中相关,简直忙得像个转晕了的陀螺,吃饭都没胃口了。
“再怎么样也得按时吃饭,”陆佳伦一把把她从座位上拉起来,“今天试试我从家里带过来的酸腌萝卜炒腊肉,保证又开胃又下饭,吃起来就停不住。”
宋轻予没精打采的被拖到食堂,脑子里想的,还是刚才看的那道题。
就在这种紧锣密鼓,压力爆棚,甚至头发掉得都比平时多不少的节奏中,宋轻予终于迎来了高一第1次期中考试。
毕竟只是期中考,没有那么正式,每个班还是在自己的教室参考,只是把原本堆在桌上的课本和教辅收了起来,把挨在一起的课桌稍微拖开了一点,变成了独立的8个小组,考试间隔也比一般的大考更紧凑,九门考试直接压在了两天之内考完。
原来每个人的桌子上书都堆成了山,乍然把书搬走,整个教室都显得空旷了不少,看起来像是到了另一间教室。
陌生感夹杂着紧张,让宋轻予的心忍不住怦怦直跳,可才转过头,又被旁边陆佳伦的鬼脸逗笑,心情瞬间平复了下来。
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不管什么结果,她也不会后悔了。
第1堂考的是语文,为了尽可能的提高总分,宋轻予拿出了十万分的认真,阅读理解也是压着得分点,踏踏实实一条一条写的,目标就是能拿分的地方绝不丢分。
最后的作文,她更是拿出了自己十成的功力,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堪称范例的作文,再加上潇洒漂亮的字体,能给阅卷老师扣分的空间应该也不大。
英语就更容易了,从听力开始,宋轻予感觉自己就一路开挂,不用多久就做完了所有的题,再仔细检查一遍,确定能拿个高分。
虽然重点班只看理科成绩,但几门文科也一样要考,宋轻予其实完全没复习,但毕竟有之前三年的底子,再加上上课偶尔听的一耳朵,觉得试卷还挺简单,轻轻松松就飞快写完了。
对她来说最难的,还是数理化。
生物一如既往还是个小透明,知识点虽然有点碎,但基本考验记忆力,难题都没几道。
数理化……怎么比印象里容易多了?!
记得第1次参加高一期中考试的时候,宋轻予觉得数理化门门都是变态,每一门都只能低空飞过,拉了她不少的分。
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一次年级700多个考生,她顶多排到400来名,当时甚至觉得还不错,至少每门都及格了。
等到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那时候她已经决定放弃理科,专攻文科,分数就更加惨不忍睹,数理化全不及格,充分展现出了她选择文科的必要性。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重点班被虐习惯了,曾经觉得千难万难的题目,现在再看,好像也不过就那样嘛。
前面基本全是送分的基础题,弯都不用转,只要把课本学扎实,就肯定能拿分。@无限好文,尽在
后面几道大题倒是稍微提高了一点难度,可放在重点班的试卷上,也属于必须得分的题目,要不然老张就该骂人了。@无限好文,尽在
一直写到最后一道函数题,宋轻予才终于感觉有些复杂,可仔细回想之前学过的内容,再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做,做完以后才发现,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整一套数学试卷做完,宋轻予还有些懵逼,既觉得题目意外简单,又担心是不是自己疏忽大意,没注意到试卷里故意留的坑。
她于是又重新回到第1题,拿着草稿纸,仔仔细细的开始了验算。
然后果然找到了一道计算失误,马上如获至宝的改了答案。
可除了这道三分的选择题,宋轻予就再没碰到不对劲的题目了,哪怕是几道大题,她翻来覆去的验算,也觉得一点问题没有,应该能拿满分。
满分……这个微小的念头在宋轻予的脑子里短时间的转了转,又被她直接摇头甩远了。
这可是最变态的高中数学,她怎么可能能拿到满分呢!
后面的物理也比想象中简单,虽然做下来的时候,卡壳和不确定的地方比考数学的时候多了点,但这种情况反而更让宋轻予安心。
化学……依然不怎么样,简单题她能拿的分都拿了,配平依然做得稀里糊涂,不过最后那道实验大题反而在宋轻予的舒适圈,很快就得出答案,拿下了最后这15分。
九门考试两天时间全部考完,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考试中间宋轻予依然不喜欢对答案,等到全部考试完了,她才忍不住支着耳朵,听旁边人对题,和自己一样的就忍不住开心的笑笑,要是不同的,又忍不住在脑子里转半天。
重点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一脸轻松愉快,说这次题目果然简单,老张没讹他们。
宋轻予觉得其他几门也都不错,但是一想到化学,神情又忍不住沮丧起来。
只希望这一门不要拉太多分,要是因为这一门叫她进不了前60,宋轻予觉得,自己以后大概再没有这种使尽全力拼学习的冲劲了。
说实话,她现在甚至已经爱上了这种一门心思冲刺的感觉,哪怕没有那个教历史的余老师,她也想继续留在重点班。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本事留下来。
考完试,卷子交到了阅卷组,学生则直接放假,等到两天以后回到学校,才能看到这次的成绩,同时迎接最残酷的升降班结果。
因为化学考得很不满意,回家的路上,宋轻予明显看着有点蔫,还问姜霍,要是自己万一去了平行班,可不可以继续过来问他题目。
姜霍还没来得及回答,宋轻予又自顾摇头:“不行不行,都被淘汰了,我可没脸再去1班了。”
姜霍一脸无奈:“我觉得你留下来的机会挺大的,只有一门化学而已,问题不大。”
“谁说问题不大,这一门可能就被甩了三四十分,这可是三四十分啊!”宋轻予越说越心痛。
但谁叫自己不争气,化学怎么都学不通!
姜霍对她的信心反而更足些:“就算这次发挥失误,期末考的时候再考回来就是,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宋轻予还是摇头叹气,又开始琢磨着,要万一去平行班,自己最有可能去哪个班。
5班肯定是最好的,有蒋梅在,2班也行,她最近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就是2班的。
至于其他班级……反正别去4班就行。
哪怕现在皮肤白白嫩嫩,也算小美人一个,但对于4班,宋轻予总有点心理阴影,一时半会儿的绕不过去。
姜霍看着她掰着指头在那里数自己能去哪个班,差点都气笑了,干脆直接转移话题:“宋叔叔和郭阿姨都出去了,要明天才能回,今天你就直接在我们家吃吧。”
宋轻予还在琢磨着那个严肃的问题,只分出小半心神,点点头:“行,又要麻烦霍阿姨了。”
她从小就习惯两家这么窜来窜去的,也没什么好客气。
再说了,霍阿姨对她,那比对亲儿子都宠多了。
反正一到姜家,宋轻予就直接冲进了霍阿姨的怀里,嘴甜得跟亲生闺女似的,霍阿姨也搂着她各种嘘寒问暖,对杵在旁边高高大大的儿子,反而正眼都没看一下。
姜霍早习惯了这种差别待遇,直接把两个人的包放下,进厨房给他爸帮忙去了。
在姜家,男人才是下厨的那个,至于霍丽,要想让她下厨也行,不过最好提前备好胃药。
碍事儿的儿子走了,霍丽又把宋轻予拉到沙发前坐下,仔仔细细左瞧右看:“我怎么觉得你瘦了,是不是学习太吃力?我家那傻小子你能用就尽管用,反正放在那里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
宋轻予被霍阿姨逗得咯咯笑:“现在比刚开始已经好多了,我还要多谢姜霍呢,要不是他帮忙,我是真跟不上班里的进度。”
很多时候,宋轻予觉得自己就像是意外混进了白天鹅群里的丑小鸭,跌跌撞撞的,跟得很艰难。
不过至少成功跟到现在,没有早早就哭鼻子喊着要换班,宋轻予觉得还挺骄傲的。
霍阿姨又拉着宋轻予说了一会儿话,姜霍才端着两盘菜从厨房里走出来,说是可以吃饭了。
姜叔叔不怎么爱说话,厨艺却相当好,还总给宋轻予劝菜,好像也觉得小姑娘要养得白白胖胖的才健康。
面对丰盛的大餐,宋轻予也一时没忍住,一不小心,又吃多了。
吃完了饭,反正宋家没人,霍阿姨又把宋轻予留了下来,宋轻予也很自在,直接趴在沙发上,抱着自己专属的小靠枕,跟霍阿姨说起姜霍在学校里的事情来。
霍阿姨看着不怎么稀罕儿子,其实一听到这些就眉开眼笑,偏偏自己家这个儿子早熟得厉害,小学开始就不喜欢讲学校里的事情,还好有宋轻予这个小小的耳报神,才让霍阿姨多得了不少乐趣。@无限好文,尽在
姜霍反而有点害羞,僵硬的在边上坐了一会儿,就躲进卧室看书去了。
两个女人于是聊得更加肆无忌惮,时不时发出一阵哈哈大笑,把屋里的姜霍惹得无奈摇头,也全没什么办法。
第2天又出了意外,宋家夫妻原本说今天回来的,可又打了个电话说遇见了一点情况,还要延迟两天才能回。
“现在厂里这情况,开个店子也不错,就是不知道那边出什么事儿了,你妈说得含含糊糊的,但听起来也不像什么坏事,”霍丽说,“你就继续来我们家吃饭啊,有你过来还热闹点,不像我们家那个傻儿子,一天到晚闷在房里不做声,跟他爸一样。”
宋轻予答应一声,说做完手上这几题就过去。
才考完了期中考,这次老师们难得良心发现,一张试卷都没发,大概也是想让他们好好休息,集中精神应对下半个学期更艰巨的任务。
不过宋轻予早就习惯了忙碌,虽然不确定能不能留在重点班,但习惯还是继续保留着,依然按照正常作息晨读做题,一丝不苟的完成着原定的任务。
对爸妈那边她虽然有点担心,但听电话里的声音,也确实不像是遇见了什么麻烦事,反正具体发生了什么,等过两天他们回来就能知道了。
下午宋轻予又跟何晴碰了一面,听何晴话里的意思,舒阿姨好像准备走海外亲戚的关系,直接带着一家三口去国外了。
“其实我一点都不想出国,”何晴闷闷不乐的踢着脚边的小石头,“我英语又不行,那些外国人叽里呱啦说话,听着就头疼。”
何晴其实更想留在国内,跟着舅舅一起学做生意,只可惜,她妈怎么都不可能同意小姑娘单独留下来。
印象里,何家后来还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一场大战,何晴离家出走了好长一段时间,舒阿姨还来宋轻予家找过人。
宋轻予仔细打量了自己闺蜜一眼:“其实出去也没你想的那么可怕,而且,你还不用参加高考了呀。”
作为一个总是被亲妈逼着学习的学渣,高考这片阴云,从来就没从何晴脑袋上下来过。
且不说出去以后能不能申请到心仪的院校——或者说叫舒阿姨满意的学校,至少,高考这一段路是可以提前结束了。
听了宋轻予的话,何晴眼睛微微一亮。
“而且在国外不也一样可以倒腾生意嘛,”宋轻予又给她出主意,“或者你还可以跟你舅合作,做些出口外贸之类的事情不也挺好的。”
“出口外贸?”何晴懵懵懂懂的抬起头,“就是那种能赚外汇的生意?”
90年代,外汇还是一种很紧俏的资源,要是谁手上有外汇,不少人都是愿意贴钱换的,很多进口大家电和奢侈品,也同样只能用外汇买。
“可做什么生意啊?”她觉得这主意有点意思,可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能干嘛。
“跟你舅舅商量商量呗,他肯定有主意。”宋轻予说。
宋轻予没见过何晴的舅舅,但听何晴说起这人,应该是个天生的生意人,而且特别喜欢折腾。
何晴点点头:“行,我先去问问我舅。”
说话间,那份不情愿已经渐渐淡了,她的神色里流露出一点期待之色。
好像出国这件事,确实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毕竟,她妈就再也没有借口逼自己认真学习准备高考了。
宋轻予知道,不管和家里怎么闹,何晴最后还是出去了,而且混得不错,若干年后,还被不少初中群里的同学叫富婆,红包一发都是上千块。
虽然有点舍不得,不过眼看着闺蜜奔向更好的前程,怎么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而且这一回,她肯定不会再因为别扭,主动和何晴断了联系,就算远在异国他乡,姐妹俩的感情也要长长久久才行。
约定好就算出国也要定期联系,何晴就挥了挥手,找她舅唠嗑去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宋轻予又听霍阿姨和姜叔叔聊起何晴他们家的事,才知道舒阿姨是因为写举报信被穿了小鞋,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正好她在写字画画上有些名气,国外又有亲戚帮忙,给她联系了一份收入不错的教职,何叔叔手上有技术,听说在国外也好找活儿。
说起这事儿,机械厂里那是人人羡慕,就连原本对何家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新厂长,听说她们要出国了,都不由自主又客气了几分。
说起那个新厂长,霍丽又气起来,骂那家伙就是标准的小人得志,可惜祸害了一大厂子的人。
但事到如今,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个小人胡作非为,真正正直有能力的那些,也全都四散走了。
“阿姨,你和姜叔叔什么打算?”宋轻予好奇的问。
霍丽无奈的摇头:“你叔叔手上的项目眼看着就要出成绩了,他一时半会儿舍不得走,具体是走是留,总要等这边做完了再说,至少,也要等明年再说吧。”
姜叔叔是整个江山市都出名的机械专家,手上这个新型挖掘机相关的项目已经做了五六年了,眼看着就到了收尾的阶段,谁想到,却碰到这一堆烂摊子呢。
虽然就算项目完成,估计也只是被新厂长糟蹋的份,但毕竟是多年的心血,说丢没那么容易丢,想要带走,估计也很难。
这位新厂长,指望他做事是一点不靠谱,可要说搞起破坏,那真是天生一把好手,骨头缝里都透着坏。
霍阿姨还在**开骂,宋轻予的脑子里忽然想起一点什么,可实在过得太快,还没来得及抓住,那念头就又飞走了。
————
月假过完,就又要回学校了。
想到一回学校就能看到成绩,宋轻予表示真的一点都不期待。
战战兢兢的坐着59路公交车,到达学校的时间也是下午5:59,每一个兆头似乎都在暗示,自己这回的成绩估计不会太妙,毕竟59,差一分才及格。
姜霍真是拿她哭笑不得:“咱们每次坐的都是59路公交车,你以前也没觉得怎么样啊。”
宋轻予深沉的对他摇头:“你不懂,可能命运早就暗示过了,只是我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而已。”
她板着雪白的小脸,一本正经说这些的时候,还真有点玄学大佬的气质——虽然每一个字,都是在胡说八道。
到教室的时候,后门边上已经围了一群人,看样子成绩已经提前贴出来了。
宋轻予忍不住又是一个哆嗦,就跟一只马上要踏上绞刑架的小羊羔似的。
“要不我帮你去看看?”姜霍问。
“不用,我自己去看。”宋轻予坚定的摇头。
就算死,也要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才行!
宋轻予的个儿矮,挤了好一会儿才挤到成绩单跟前,首先第一眼,就是去看最后那几行。
成绩单第一列是姓名,后面跟着各科的得分以及除掉三门文科成绩的总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关系着是走是留的全年级排名。
她首先没敢看名字,而是从最后一列的年级排名看起。
这次重点班排名年级60以后的有五六个人,这些全是要发配去平行班的。
最下面一行还有几个陌生名字,应该是考进前60,能够升到重点班的原平行班学生。
就……看起来心里还挺慌的。
宋轻予深吸一口气,终于把目光移到了第一列的姓名上,从最后一个扫起,一连往上看了七八个……咦,竟然没看到自己的名字!
这时候,旁边陆佳伦拍了拍她的肩膀:“看不出来呀,一天到晚说自己这里不行那里不行,没想到这么厉害!你这是藏私了啊!”
顺着陆佳伦手指的方向,宋轻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班级排名第十,年级排名也是第十。
“你这次可牛逼大发了,好几门满分呢,语文也差一丁点就能满分了,要不是化学拖了后腿,说不定跟姜霍那家伙也能去拼一拼。”陆佳伦说。
英语满分还在意料之中,数学满分却让她狠狠的吃了一惊,剩下的语文考得也很不错,150分的满分她得了145,估计不是阅读理解就是作文,到底被老师想方设法扣了几分。
三门分数占比最高的主科,宋轻予几乎拿了大满贯,就算化学稍微差得多一点,也让她一举进了年级前10,难得风光了一把。
当然,这次数学题目特别简单,也是宋轻予能够得到满分的重要原因,上上下下随便一看,理科班数学这一科一大串的满分,她置身其中也并不显得突兀。
再仔细看看成绩单,可能是因为卷面难度确实不高,重点班前二十名的成绩并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数理化生多门满分,总分主要还是被语文和英语拉下来的。
而在这一群人中间,宋轻予仿佛典型的文科种子选手,理科成绩一般,语文英语却一骑绝尘。
就算是在强者如林的重点班,这两门主科双双能上130的也不多,光是这一进一出,宋轻予差不多就把别人甩了三四十分去,刚好补了化学留下来的坑,甚至还有富余。
这次她排名高,确实有种种巧合的因素在,但毕竟,那也是玉山中学的年级前十啊!
宋轻予这辈子,还真没拿过这么高的名次!
她现在的感觉,就像是丑小鸭褪了毛,终于展现出一点白天鹅的风采,感觉自己,好像也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差嘛!
再看看排名在自己前头的,果不其然,姜霍依然牢牢霸占榜一大哥的位置,第二名则是班上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男生,靠着每科的稳定发挥,把英语有点瘸腿的陆佳伦,赶到了第三名的位置上。
安全上垒,还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宋轻予的心情瞬间轻松下来,和陆佳伦手挽着手又从人群中挤出来,远远对着正看向自己的姜霍,比了一个闪闪发光的“ok”。
姜霍瞬间也笑了起来。
不过她轻快的步伐,在看见一个发挥失误的女生,坐在座位上默默哭泣的时候,迟滞下来。
跟不上重点班的节奏,或者单纯的发挥失误,又或者,鬼知道什么原因,然后就被淘汰掉了。
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说是两个月后的期末考还可以东山再来,逆境翻盘,但是以重点班的进度,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而不是缩小。
到时候能不能回来,回来以后还能不能适应重点班的节奏,谁都说不清楚。
他们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漫长而残酷的马拉松,只要稍微懈怠,就可能彻底落到后面,只能改换赛道。
改换赛道不一定是坏事,但是作为好胜的少年人,谁又愿意成为那个被淘汰的人呢?
至少宋轻予就不愿意。
而为了不被淘汰,只能拿出更多力气,全力以赴,继续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