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

第214章 第 214 章

字体:16+-

◎……◎

“你看看你一天干的这是啥事, 小景小小的孩子,自己坐飞机回来,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晚上睡觉, 王桂花看着在玉琳怀里的乖乖, 叹气道。

“奶奶,我知道错了。以后会好好带小景。我也没想到,他平时很喜欢他爸爸,有肖辉看着。”

“子不嫌母丑, 小景自小你带大的,对你依赖,平时你在倒没什么,你一走,他肯定会不安。我看孩子是无知无畏,吓没吓到,明天我都给小景cou一下,叫叫魂。”

“听你的。奶奶明天我们起点面,蒸点馍馍去我外公外婆家上熟。我骑马带着小景去。也谢谢我小舅舅一路把小景抱回来。”

“是这个道理。”

等王桂花睡了, 玉琳把小景放在旁边睡,拉着他的小手,看他不一会儿睡的四仰八叉。

中午,太阳暖烘烘晒得人只打瞌睡, 王桂花摆好家当, 玉琳抱着小景脱了他的上衣。

王桂花完成一次, 给玉琳看, 盅子里的白面折了一半还多, 怎么这么严重。

如此十几遍一气下来, 王桂花累得够呛, 小景眯眯眼,不知道太奶奶在干啥,只觉得浑身被晒得好暖和。

“好了!魂回来了。”

“妈妈,我想睡觉。”小景抱着妈妈的脖子脸藏在玉琳怀里。

“睡吧,你的午睡时间到了。等你睡醒,妈妈带你去菜园摘菜,做晚饭。晚上想吃什么?”

“面面。”小景一边撒娇一边打瞌睡。

“好。晚上我们吃面。”

王桂花见小景睡着了,把东西收拾起,老太太在猕猴桃树下半睡半醒,玉琳把小景放到屋里的**,看着他睡,拿出自己的行李,从里面取出一套儿童的背心和短裤,路上没卖完准备回来送圆圆的。

又拿了2套小景和自己能穿的,玉琳把剩下的给奶奶,让她送给家里人。

“你回来就回来,外面买这么多衣服,自己不心疼啊。”

“我路上做生意剩下的,从我走,到我回来,小景跟着他爸爸五六天呢。”

“我还以为扭脸小景就和他爸翻脸了,要找你!”王桂花有些意外。

“奶奶,小景很喜欢他爸爸,也很信任他爸爸。”

“六月二十四村里有庙会,那天你给老爷杀只鸡让祂保佑小景。”

“好。”玉琳想给奶奶钱,当甩手掌柜,想了想,还是觉得这鸡自己买有诚意。

半夜三更,王桂花把面起好,第二天和玉琳合作,烙了6个花馍馍,两个玉琳拿着走老虎梁,两个走歇台,两个送到老太太的娘家。

下午,玉琳带着小景骑马,背上花馍馍和烟酒茶叶到老虎梁走亲戚。

“妈妈,马好高呀!”小景在马背上俯看妈妈,既惊又兴奋。

“嗯,等回来的时候,小景自己骑,妈妈看着呢。”

“妈妈,我不敢,太高了。”玉琳踩马镫上马,坐在小景身后抱着他,王东林牵着马,把背篼给玉琳背好。

“玉琳,真不用我跟着去?”村里的活王东林走不开。

“爸,我可以的。我准备在外公家住几天再回来。”玉琳接过王东林手里的缰绳,慢慢的让马走。

“那你们慢慢走。你奶奶给你装了干粮和水,把小景带好了。”王东林把马鞭挂在马鞍上,嘱咐道。

“放心吧,放心吧。”玉琳看了眼在她怀里玩弹弓的某个小孩。

等马上了山腰,平路上玉琳下来走,牵着马让小景慢慢熟悉自己一个人骑马的感觉。

“小景不怕,妈妈牵着呢,这是匹老马,很稳的。”

小景试着自己拿缰绳,马儿也呼哧呼哧往前走,玉琳带着小景走走停停,到老虎梁已经晚上了。

范老太太一家人大都不在,只范老太太和余娟正准备晚饭,他们晚饭吃的非常晚要太阳下山天一麻麻才从地里回来。

玉琳一看表,现在都七点多了。

“外婆,小舅妈,我带小景来给外公外婆上熟。我妈妈在北城要看店又要看我大哥的孩子,忙的回不来。”

玉琳把马停在院子里高声朝屋里喊着,一边抱着小景从马上下来。

余娟急忙跑出来,牵马拿东西,“玉琳,马先绑到房背后,你舅舅给小马割的草先抱一捆。那边有水槽。”

范老太太小脚出来,板凳上坐下抱着小景嘘寒问暖。

“你带着个孩子就好好在家里待着,这么晚的出门,你爸不担心啊!”

“我爸爸还想跟着我来呢,就是村里架水,他走不开。”

“他前儿才来过的。你太婆身子怎么样了?听东林说伤了根本,现在混的天天子。”

“我看着挺好的。”

余娟回来,赶紧洗手给玉琳倒开水。

不一会儿,范老爷子范亚东张桂花范亚军余慧慧和范大发也回来了,**抱着孩子跟着女婿一起最后到家,天已经黑透了。

舅舅舅妈四个大人换着抱小景,小景也乖乖,跟小舅睡了一夜好像睡出了感情。

小舅给他夹了一筷子青菜,他就乖乖的吃。

吃过饭,玉琳怀里抱着累了的小景睡觉,一边听舅舅舅妈们片闲话。

第二天,玉琳大清早带着小景跟着舅舅们去挖洋芋。

这边的地好,专门种的洋芋很大,多数成人拳头大,表面光滑吃起来很面,实数砸洋芋搅团的精品。

大舅妈见小景头上都是汗,悄悄来和玉琳说让她领着孩子先回去。

“大舅妈,让小景跟着慧慧和大发再捡一会儿,他干的正起劲儿呢。”玉琳看一眼往蛇皮袋子里捡洋芋的小景,过去给他喂水。

“妈妈,这3袋子都是我装的。”

“你厉害,继续干。”

范老爷子在旁边往马背上放洋芋,一次要驮4袋子洋芋,这样大大减轻了人工背。

“太爷爷,我跟你一起牵马。”玉琳老远听见小景这样说,见他跟在外公后面小身子跑得飞快。

等外公再回来,玉琳就看到马背上神气的小景。

范大发见了也要跟着牵马,范老爷子就叫余慧慧也一起回去。

小景玉琳跟着挖了五天的洋芋,是回家的时候了。

“来,小景拿着太婆给的压岁钱,街上买个好吃货!”范老太太笑呵呵给小景20元钱。

“小景,这是大舅舅大舅妈给小景的卷子钱。小景想要什么都可以自己买了。”大舅妈也给小景20元。

小景不知所措看着妈妈。

“婆,大舅妈,你给小景少给点,他现在还不会花。”

“我们给小景的,又不是给你的。让孩子拿着。”

“小景,把钱拿着。谢谢太婆和舅婆。”

得了妈妈的允许,小景拿了太婆和舅婆给的钱,余娟也塞给小景一个红包。

一家人把玉琳母子送到场边,看着他们骑马渐行渐远。

“六月二十三水泉村有庙会,到时候慧慧带着大发去玩,老大借马给驮两背篼洋芋给玉琳送过去!”范老头一边抽玉琳买的香烟,一边吩咐道。

“爸,那我和我哥去山上转转,看有没有野猪,到时候给小景送点。这小子可能干了。自己从广省坐飞机回来的。见了我,粘着我不离,惹人心疼。”

范小舅笑着才说起小景一个人从广省回来的事。

听得范老头范老太太焦心又想骂人,可惜得很,玉琳已经回家了。

“严斐是有什么天大的事,怎么不自己把孩子送回来!”范老太太感同身受的替小景难过。

“他那工作忙得很。”范小舅跟言生接触了几次,也知道严斐现在的工作。

范老太太不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外孙女有错,还是觉得错的是严斐。

玉琳回家,每天跟着王桂花做一天三顿饭。

小景每天早上跟着下地给猪割草,中午睡午觉起来就去村里找莹莹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子玩。

玩着玩着每天大清早就背着背篼跟着村里的小伙伴走了,中午回来吃过饭,下午也不见人。

六月二十二,玉琳带着小景骑马街上赶集,买了一只大公鸡。

村里的庙会,由两户人一起主办,每家每户出3块钱,二十三晚上会杀羊,二十四的正会中午可以舀一碗羊汤。

打一天两夜的羊皮鼓。

到时候凡是村里的亲戚都会来趁热闹,也有人会卖零星的小吃和西瓜。

李**今天一早就来借玉琳的马,说下午把她订的货驮到山上来,她明天要在喜神场摆摊。

玉琳也给小景买了一大袋子玉米花棒棒,等几种小吃,买了3个十多斤的大西瓜自家吃也招待亲戚。

“妈妈,舅妈给的蛋糕很好吃。”小景吃着**给的鸡蛋糕。

“好吃明天妈妈给你买。你自己拿钱买也行不能白拿舅妈的蛋糕,她赚钱给你圆圆弟弟娶媳妇呢。”

小景还不知道真正的媳妇是什么,不过村里玩过家家的时候印象可深了。

“哈哈,给圆圆找个媳妇,像舅妈一样管着舅舅!”

“妻管严。”

“谁告诉你的?”玉琳一下来了兴趣。

“村里莹莹姐姑婆太太她们都说大堂舅舅是个妻管严。”

“妈妈,我觉得爸爸也是妻管严。”小景小声在玉琳耳边说。

“你爸爸才不是呢,他是大男子主义!”玉琳咬牙狠狠地说。

“对对对,爸爸是男子汉大丈夫。妈妈,我把徐小兵的头打破了,红红的血糊了他一脑袋,徐小兵的妈妈哭着骂我,爸爸保护我还赔了钱。”

这小子,原来是闯祸了,才哭着要找她。

玉琳不知道说什么了,问他,“要不要吃刀削面?”

“妈妈,我不饿。”三个小蛋糕吃饱了。

玉琳给自己点了一小碗刀削面,小景越看越香,玉琳给他剩了一个碗底,看小家伙被辣椒辣的还不忘了往嘴巴捞面条。

买的东西挂在马鞍上,玉琳骑马带着小景飞快的回家乘凉。

傍晚,听还马的生金说,他来回拉了四趟,除了小吃,和他们自己做的小蛋糕,套的架子车拉了两车大西瓜。

做饭的时候,王桂花还担心明天卖不卖得掉呢。

“明天天气好,一小月牙两分、五分钱,肯定早早就卖光了。”

羊皮鼓一般是二十三下午开始打,二十四一天一夜,二十四凌晨四五点才结束。

二十三下午,玉琳4点做饭,6点起鼓了,小景拉着太奶奶早走了,家里人都去看神了,玉琳一个人在院子里点着艾蒿,乘凉。

砰砰的羊皮鼓,咚咚的锣,头顶的花花纸,叽里呱啦的围上去的人群,这一切对小景来说都太稀奇了。

王桂花抱着小景站在最佳位置,看迎神。

“哎呀,你这重孙都这么大了,玉琳咋没来?”

“玉琳家的小景。今年5岁了。”

“你是有福的。咱婶子身体好点了吗?前儿瞧着精神不太好。”

“好多了,东林给背着来看神了。”王桂花笑吟吟的指了指旁边的树底下,老太太坐在轮椅上,王东林看着。

问话的人都是老太太出院后来家里拿着礼品来看过的人家。

“东林就是孝顺。”那人也看到王东林王大河了。

“明天给我们小景抢个花花纸!”李大嘴挤过来,给小景一个青苹果,笑着说。

“让东林抱着抢去!”王桂花笑呵呵的说。

仪式结束,铜锣咚咚咚的响着,来到了最精彩的环节降轿。

村里年轻力壮的四个小伙子抬着老爷的轿子院子里转圈圈,东拉西扯的晃动。

轿子好像很重,不受人的意志,让大众充分的感受神力,轿子有时候不受控制会往人群里冲很惊险。

等老爷舒服了,就抬回屋里,羊皮鼓开始坐着打。

王桂花带着有些意犹未尽的小景,回家。

“玉琳,明天早上8点左右的上供,很好看,你也去看吧!”

大早,小景跟着王桂花来到昨天的喜场,看神,玉琳提着几样零食后脚跟着来。

看完上供,王桂花去叫几个亲戚来家里吃饭,玉琳回家做午饭,下午要迎神到大场。

这段时间,会有来亲戚她们会叫到来家里喝水,婆孙两个把家里能灌满的水壶都灌满。

前儿王桂花煮的甜胚子也刚刚好,有客人来就给倒一碗甜胚子吃点馍馍,也是一顿饭。

范小舅带着慧慧大发在玉琳家吃的中午饭,吃过饭。

迎神到大场上,等会儿会有大家抢夺大场中间挂起的长长的花花纸,也有小旗子,昨天王桂花还说让王东林带着小景抢,今天已经当仁不让准备亲自上阵了。

玉琳带着小景的零食来,看到大场边李**的小吃摊子4米长2米宽,摆满了小吃,蛋糕和切开的大西瓜。

李**两口子忙,她的两个弟弟也在帮忙。

“玉琳,小景吃西瓜吗?”李**看到玉琳,就想给小景给西瓜。

西瓜早上卖了一部分,下午还有一少半能卖完。

“不了,你卖。我给小景拿了西瓜和小吃。”怕她再客气,玉琳把布兜里的饭盒给她看。

“我就说小景咋不羡慕别的小朋友买西瓜买小吃,原来是你早就给他准备了。你太惯孩子了吧。”李**笑着打趣,给憨呆呆看着西瓜牙的圆圆,切了半个月牙的西瓜。

“自己家里有,吃就行了。这怎么能叫惯呢。”

玉琳坐在自己拿来的小板凳,在李**的摊位前,看着村里的小朋友拿钱来买东西。

下午3点左右,羊汤熟了,总管在场里一喊王桂花拿着洋瓷缸子去舀羊汤,王东胜没回来他交了会钱的,她可以舀两份。

王大河也拿着小缸子跟着一起去,一大一小两个缸子打了半杠子的羊汤,羊肉要全村分,一家没有几块,羊汤熬的多,大家都能分到。

小景急飕飕拉着玉琳回家,等着太奶奶的羊汤泡馍。

王桂花给老太太专门一碗,给家里每人分了半碗羊汤,大家猕猴桃树下坐着喝汤吃馍。

小景捧着碗自己喝,老人们偏爱他,连老太太都把自己的羊肉块夹给小景了。

“妈妈,羊汤真好喝。”

“你要记着你太婆们的好。”玉琳也把自己碗里的两块羊肉夹到儿子碗里。

“谢谢妈妈,谢谢祖婆和太婆,还有太爷爷爷爷。”

玉琳递给他一小块油饼。

喝了羊汤错过了花花纸,小景有些遗憾。

晚上,王东林看扫坛的时候,给他拿回来一个小的红纸灯笼。

小景喜欢的不得了,挂在正屋老太太的炕边。

8月13号晚上,王大河王桂花照习惯听新闻。

“近日……苍州市公安局破获了一个跨越5省18市大型拐卖儿童团伙案,将39名案犯全部抓捕归案……请到沧州市公安局核实……请看前线发回的报道。”

“玉琳,玉琳,快来听新闻,严斐上中央新闻了!”王桂花急匆匆院子里来喊树下乘凉的玉琳。

“你说说,这严斐不是好好的当干部了吗?怎么也要破案?危不危险呐!”

玉琳见小景飞奔着冲进爷爷奶奶的屋,一笑,说:“你当他为啥舍得把小景送回来?他要做事。这些年他对自己要求严苛。”

“啧啧啧,真是个强人!”王桂花小声的说:“现在是市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