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熟

第64章 网红店

字体:16+-

已经十月份了,互尚中心还开着冷空调。唐秋水穿着层外套也嫌冷,不敢像李其琪那样趴在工位上午睡,怕一觉新来惨提换季感冒。

于是她继续研究郑子昂这个案子。她查了些崇城已有的类似判例,发现这些案例事实都很清楚,被告举证也很充分,没多大的参考价值。

梁渠说过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可以去找他讨论。唐秋水现在穷尽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可她不想去问他。因为刚刚他出门前对她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她有点受挫。

他明明听见陈风说的话了,也看到陈风在给她送喝的,为什么表现得无动于衷。之前说的什么八分熟,一定都是为了把她骗回来打工编的谎话。

感到被诓的唐秋水胸口烦躁地浮动了两下,紧接着答辩状和辞职信两种文本同时在脑袋里打草稿,混乱地搅在一起,字不成字,句不成句。

心情差到极点。

就在这时,破产清算团队的林源走过来找她。

他本来是找梁渠的,去他办公室看了眼,没人,所以过来问他助理:“小唐,你老板去哪了?”

“小唐”两个字让唐秋水一下子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办公的环境里。她快速把自己不适当的情绪整理好,摇头说不知道:“他中午的时候就出去了。”

“这么早啊,”林源想了想,随口一说,“该不是去C区分局刑侦支队了吧?”

听到案卷里的文字从林源的嘴巴里轻而易举地跳了出来,有种自己一直严守的商业秘密突然间人尽皆知了的感觉,唐秋水诧异地问:“什么?”

林源知道的还不止这些:“你们最近办的案子,对方当事人不是个刑警吗?”

“是……”

“那就没错了。”

唐秋水还是不明白他是如何得知这些的:“您怎么知道的?”

林源解释:“昨天找你老板问了点行政诉讼方面的事情。我有个亲戚,在镇上的一个红绿灯路口出了车祸,想告区交通运输局在事故路段设置交通信号灯的行为违法。我拿不准这到底可不可诉,就去问了你老板。当时他刚好在看案卷,听他提了一嘴。”

他前面说的案子唐秋水听得稀里糊涂,只听懂了最后一句,听完细声细气地说了两个字:“好吧……”

“你老板说他也拿不准,需要研究一下。说好今天给我答复的,算了我等他回来吧……”跑了个空趟的林源叹了口气,背身准备离开。

“林律师,”唐秋水喊住他,想向他问清梁渠的动向,“您刚才是说我老板他去找郑……对方当事人了?”

林源回头:“应该是吧,那人不是体制内的吗。只要好好聊一聊,说不定明天就撤诉了。”

怎么就撤诉了?唐秋水眼睁大:“什么意思啊?”

林源被她不矫不饰的真实反应逗笑,他意味深长地挑了一下眉:“行政诉讼的事情小唐你应该比我清楚吧。不清楚的,你可以等你老板回来亲自去问他。”

说完他就气定神闲地走了,留下唐秋水一个在工位发呆。

她急需想明白,自己应该清楚什么。如果梁渠去找郑子昂真是为了要他撤诉,那他会和他说些什么。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不可能的,真要这么简单,也不至于到打官司这一步了。

矛盾靠私力救济不能解决,双方当事人才会对簿公堂。不拼个你死我活,不会善罢甘休,怎么可能轻易撤诉。

除非……

除非不走寻常路。

唐秋水再一次想到了施美丽那个案子。虽然最后事情完美解决了,并且看起来不费一兵一卒,但是梁渠的做法她并不能苟同。

因为里面有一些不光彩的交易,处在明暗交界地带,说不清道不明,让她觉得胜之不武。

只是当时她想不到别的办法,所以只能接受那样的结果。

现在这个案子的情况与之惊人的相似。结合林源说的“体制内”三个字,唐秋水顿时生出了些很不好的猜想。

一生二,二生三,那些在心底埋藏许久的问句一时间全部聚拢过来,她需要梁渠的解释。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宽敞明亮的办公区域如同一盏洗净的琉璃瓶,密不透风,瓶身贴着写满禁令的符咒。唐秋水感觉自己被装在里面,有种自由被限制和剥夺的压抑。

终于等到梁渠回来,唐秋水直接跑去他办公室问他:“梁渠,你做什么了?”

她张口表现得很像一个法官,并不像一个律师,更不像梁渠的助理。

梁渠喝了口水,对她的诘问有些莫名其妙:“我做什么了?”

唐秋水深吸一口气:“你是不是去找郑子昂了?”

梁渠点头承认:“是啊。”他脸上露出一种“有什么问题吗”的疑惑表情。

他确实不知道有什么问题,不知道他的助理为什么要特地跑来问他这件事。

唐秋水不可思议地抬声:“你疯了。”

极少在职场里听到这三个字,充满了质疑且否定评价的三个字,梁渠很明显地怔了一下:“我怎么了?”

唐秋水音量不减:“你不能去找他。”

“为什么?”

“你这么做不对。”

“哪里不对?”

女生带着她先入为主的一套逻辑和结论步步紧逼,梁渠不明所以地以守为攻,不断将问题反抛回去。

几个回合下来后他发现这样不行,因为他隐约感觉到他们似乎不是在说同一件事情。又或者是同一件事情,只不过当中有一些认知性偏差。

他想把话说清楚,可是他的助理却抢先说了一句:“你总是这样。总是意识不到你做的事情哪里有问题,其实到处都是问题,大错特错。”

她不仅仅把自己当法官,还是个未审先判的不合格的法官。

一开始的时候唐秋水还不太清楚自己在说什么,真正说出口后又十分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她正在把公事和私事,新账和旧账,一股脑儿地全部搬了出来,以一种不愉快的宣泄方式。

梁渠静看她几秒,以不变应万变:“说完了?”

唐秋水朝他盯看回去:“说完了。”

她希望梁渠能给她一个恰当且合理的解释,可惜他并不遂她的意,看起来十分冷静ᴊsɢ地说了一句:“不管我做得对不对,你都应该站在我这边。”

一种通知的口吻,像是给她颁布了一道没有商量余地的强行法。

唐秋水一下气极:“凭什么?”

梁渠来不及细想,脑子里闪现出他中午出去时看到的那一幕。想到李其琪那看戏的表情以及陈风那争胜的眼神,他几乎就脱口而出:“我是你老板,你是我助理,你不站我站谁?”

无语。

唐秋水觉得无语透顶。

老板和助理,翻来覆去,说来说去,他们就只有这层关系。

片晌,唐秋水泄气地笑了一下,无所谓地有令即行:“行,作为老板您想听什么,我都可以说给您听。梁律师您做得对,您真是下了盘好棋,没人比您更会打行政官司了,满意了?”

说完她不给他任何反应和辩驳的机会,转身就推门走了出去,决然的背影里有股强烈的割席断交意味。

冷。

空调的温度,争吵的话语以及,梁渠的脸。

当然唐秋水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儿去。她一回到工位就开始重重地砸键盘,敲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对同一个人的控诉。

但也只是敲给自己看,没有发出去。因为她知道,这是一场注定只能发给自己,自我接纳和消解的牢骚。

做完这些还不够,她又打开和梁渠的聊天信息,找到置顶聊天的选项,把那个特地设置的绿色小标取消了。

没过多久,就有新的消息取而代之,成为她聊天列表里的第一个。

点开一看,是陈风,他向她发来邀请:秋水,晚上一起吃饭吗?

唐秋水小幅度地偏头看了眼,手边的柠乐茶才喝了不到一半,他就又喊她一起吃晚饭。他的意图很明显,并且很高效地执行着。唐秋水不傻,她知道他什么意思。

她没想太久,同意了陈风的邀请。

“可以”二字发出去的时候,她抬头看了下,发现陈风刚好也在往她这边看。两个人相视一笑,加固了这个一起吃饭的合意。

临近下班,唐秋水收到了陈风发来的餐厅链接。地点就在互尚中心负一层,一家新开的网红店,云南菜,生意很火爆,价格也不便宜。

唐秋水点开看了下人均价,犹豫着问了句:会不会太贵了啊?

陈风回:偶尔吃一次没关系的,好不容易取到的号,不去浪费了。

他都这么说了,唐秋水咬了咬牙:行。

两人下了班过去,店里已经差不多客满了,外面还坐了一排等位的人,网红店的常规操作。唐秋水总觉得这是一种饥饿营销,也就刚开业的时候生意好点,要是菜品不好的话,肯定很快就没落了。

她和陈风在一个小桌面对面坐下。

陈风应该是早就做好了攻略,熟练地给她报了几个招牌菜名,问她有没有忌口。

唐秋水微笑着摇头:“没有。”

下单的时候,陈风又多问了句:“这家菜有些辣的,要不要备注少放辣椒?”

唐秋水心口莫名振了一下,她下意识地就想到了那个不能吃辣的人。

几秒的分神后,唐秋水弯起眼睛回答:“没关系,我可以吃辣。”

陈风很快下了单。

因为店里顾客很多,所以菜上得有些慢。对彼此不是很熟的人而言,等菜的这段时间有些难熬。

唐秋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好陈风一直在找话题暖场。两个人毕竟是同龄人,执业年限又一样,随便聊聊,你问我答,总不会没话说。

聊着聊着唐秋水发现,平时在办公室看不出来,没想到陈风这个人还挺细心和幽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都越说越嗨。

而在他们的不远处,斜对角方向,也有一桌正在点菜。

一位东道主在这家店招待他远道而来的老同学。

这都下单好一会了,同学才急急出现。

“不好意思晚了,刚刚排队买了两杯喝的。”

梁渠无奈瞥他:“什么喝的买这么久?”

同学把拎在手上的两杯饮料放上桌:“网红店,要排队的。”

梁渠扫了眼外包装袋,觉得有些眼熟,和他今天中午出去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很像。

他的眼角轻轻跳了一下,略微不满地吐槽:“你怎么这么喜欢网红店。”

他之所以选这家店,也是应他同学所求,他自己才不会过来吃。菜单上总共就没几个不辣的菜,点了几个招牌全部备注微辣。

同学笑:“大家都说好,那肯定好。”说着他把其中一杯饮料给梁渠递过去,“尝尝。”

梁渠只打开喝了一小口,就锁起眉头。

同学问:“怎么了,不好喝?”

梁渠立刻抿了口清水润嗓:“酸。”

同学摊开手“啧”一声:“梁大律师可真难伺候,这辣的不行,酸的也不行,跟您吃个饭太不容易。”

没办法反驳,梁渠自嘲地笑了一下。

点的菜陆续上来,梁渠左看右看,有些下不去筷子。

也不知道是因为菜不合口味,还是因为从下午开始他就心情不好,又或许二者共同作用。

他搁下筷子,随意瞥了瞥四周。然后,始料不及地,在离他很近的地方,他看到了唐秋水。

不止唐秋水,还有她对面的陈风。

女生一会在说些什么,一会又停下来倾听,收放自如,愉悦轻松。也不知道对面说了句什么好玩的梗,她居然捂着半张脸开心地笑了起来,露出来的一双眼睛弯如勾月。

梁渠的目光再也无法从他们的方向移开。

很快,服务员把最后一道大菜给他们端了上来。

铜锅牛肉,下面点着火,上面咕嘟咕嘟地冒着香气。

同学夹了一筷子放嘴里,由衷地赞美:“这家店还真挺好吃的,不愧是网红店啊。”

梁渠吃都没吃,就像个杠精一样地反问,将憋在心里的一团无名火不分对象地连坐:“好吃吗?”

哪里好吃,他怎么觉得一点都不好吃。

简直是味同嚼蜡,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