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同知之前好歹在翰林院待了多年,消息靈通著呢。即使朝廷一力隱瞞,可西北連續三年大旱的事他也是一清二楚。那地方本就苦寒,再加上連年大旱,好多老百姓已經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不過是朝廷瞞著不讓外報罷了。
這會子,誰能解決那邊
之前他不是不知道紅薯這種吃食,可甭管蒸煮燉烤,做出來吃了都容易脹氣鬧肚子。倒是這個粉皮他吃了幾次,發現並沒有這種症狀。且那陳三說了,除了粉皮還能做粉條,不過那東西冬天吃的多,用來燉白菜蘿卜的都很出味。
這會子天漸漸熱了,把粉皮用開水泡軟的,擱點油鹽一拌就很好吃。講究一些的再多放點調料,老少皆宜。二十文一斤的售價雖然聽著很貴,但這東西出量大啊。一斤幹粉皮至少能泡三四斤濕粉皮,一般的五口之家也能吃個七八回。一般的百姓之家都能吃的起。
安同知越研究越覺得這玩意兒很有價值,還專門回陳家莊看了陳三種紅薯的坡地。
開始的時候,作坊用的紅薯多是出去收的。隻是品種不一良莠不濟,出粉率差的太多。後來在綿綿的攛掇下,陳三回村買了一百多畝山坡地,專門用來種紅薯。
紅薯的種子當然是綿綿偷偷拿出來的空間精品,個頭大產量高,出粉率還高。
這會剛收完麥子,新種下的苞米高粱還沒長起來。安同知站在陳家莊的後山上舉目望去,卻依舊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綠油油的一片,不禁問道:“那些發綠的地方種的都是紅薯?”
陳三忙笑道:“是,那塊都是山地和坡地,離村子遠,種麥子什麽的產量也不好。父老鄉親便都跟著種些紅薯,好歹多個收成。”
安同知又問:“這東西產量怎麽樣?”
陳三答道:“這東西不怎麽用管,一畝地也能出個二三千斤。趕上風調雨順的時候,一畝地能出四千多斤。”當然,他家可是有訣竅的,就算是一般的年份,一畝地也能出五六千斤。不過,這些事就沒必要告訴旁人了,自家清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