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 侯爷伤势见好,不仅能执笔写字,还时常出门应酬, 府中大大小小的筵席也日渐多了起来。
所有人都很是高兴,唯独林知雀愁眉苦脸, 仿佛即将面临什么大事儿,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成日不得安定。
她上回从竹风院回来后,打算尽早面对现实,翌日就去探望侯爷。
但她去小厨房做羹汤时,听厨房大娘说, 有几位新科进士来得勤,每回从书房出来,都要在侯府逛一会儿, 变着法子夸赞亭台楼阁。
其中一位青衫书生, 最为清秀俊俏, 看上去对侯府院落兴趣浓厚,总要待到最后才走。
还依依不舍地望着西边, 说那儿的风光极好。
侯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说起西边的倚月阁。
只道是院中有佳人, 自然胜过无限风光。
说到这儿,厨房大娘话头一顿,想起什么似的,小心翼翼打量着林知雀。
毕竟倚月阁除她之外, 还有殷惠儿, 之前闹出不小的风波。
虽然现在大不如前,但仍拿不准侯爷的“佳人”到底是哪位。
姑娘家心思敏感, 恐怕听了添堵。
果真如她所料,林知雀停下手上动作,愣怔地伫立良久,连粥溢出小灶都没有察觉,苍白的脸色闪过几分无措。
“哎呦,我不是那个意思,姑娘别忘心里去!”
厨房大娘不忍见她伤心,赶忙上前解释,帮她把小灶擦干净,揭开锅盖炖着汤羹。
“无妨,我不是在意这些,您去忙吧。”
林知雀善解人意地扬起嘴角,敛好方才失神的模样,从大娘手上接过活计,客气地送她出去。
后来,她踌躇一整天,还是不敢出门。
那日的汤羹和糕点,终究没送到书房。
却不是因为侯爷,而是另一人。
先前她确实在意侯爷的一言一行,可乍听大娘说起青衫书生,她下意识想到书房偶遇的沈槐安。
上次他穷追不舍,无论如何不肯放手,一路追到了竹风院,幸好裴言渊帮她躲过一劫。
现在频频来侯府,还有意无意提起西边,总给她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他该不会,刻意想遇上她吧?
这个念头荒谬可笑,林知雀趴在床头,自嘲地翻了个身,倚着软枕否认地摇头。
沈哥哥是探花郎,一举中的,春风得意,前路光明坦**。
他样貌端正,人品端方,是真正的谦谦君子,多少世家大族的女子视他为如意郎君,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眼看着就要授官,来日娶一位豪门勋爵的姑娘,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天下人都只能仰头而望。
这么个人,怎可能浪费大把的时间精力,就为了在侯府与她相遇呢?
若她还是金陵千金,爹爹在世为官,两家人相互扶持,那还有几分可能。
可她家道中落,眼下自身难保,在侯府勉强混日子,连婚约都不能做主,在京城无亲无友。
于他而言毫无用处,反而还是避之不及的累赘。
他曾受教于爹爹门下,旁人把此事当做他的污点,更何况与她青梅竹马呢?
人言可畏,万一让人知道这些过往,被有心之人拿住把柄,颠倒黑白诬陷告状,仕途尽毁也未可知。
就算沈哥哥顾念旧情,看在一同长大的份上,想与她见面说话,力所能及帮衬一些,她那回也明摆着拒绝了。
沈哥哥是个善良热心之人,但又不是傻子,满腔好心却无人领情,总该知难而退了。
她从未想过依靠他,也不敢孤注一掷,把希望和命运放在别人身上。
此后,各自安好,把属于自己的日子过得精彩,便是最大的安慰。
思及此,林知雀沉默地叹息一声,杏眸酸涩发胀,鼻尖泛起点点绯色,抬手揉了揉濡湿的长睫,心口闷得难受。
家中出事后,她长大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见识了人情世故,不相信会有人好心到这个地步。
但如果厨房大娘所言属实,除了沈槐安是别有用心之外,她实在想不到别的缘由。
大抵是她孤零零太久,难免倦怠无力,总有一些虚无缥缈的念头。
林知雀疲惫地躺平身板,想象着有人庇护,无忧无虑的日子,唇角不知不觉弯了起来,眼底闪烁晶莹星光,眸中弥散朦胧水雾。
既然不可能实现,那就不要多想,以免到时候失落不已。
她不允许思绪再发散下去,也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连累沈槐安,甩甩脑袋把这些念头驱散。
如今最要紧的,还是把裴言渊的“教导”学以致用,让侯爷早日履行婚约。
她担心再遇上沈槐安,多愁善感了好几日,也借故拖了好几日,迟迟没有去见侯爷。
眼看着侯爷就要痊愈,她是烫伤他的人,至今不闻不问,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如果侯爷心里不舒坦,那姑妈的事儿就更没指望了。
林知雀不得不打起精神,再次踏进小厨房,准备给侯爷的汤羹。
*
这一回,她自知没有退路,特意让桂枝去打听消息。
确认沈槐安没有拜访,才放心大胆地叩响了书房大门。
侯爷端坐桌前,烫伤的手还裹着纱布,指尖捏着笔杆,字迹比寻常歪斜,但还算能够辨认。
伺候笔墨的侍女花容月貌,年纪尚小,水葱似的水灵可爱,软绵绵倚靠在桌上,含情脉脉地望着侯爷。
裴言昭回以一笑,目光一半在宣纸上,一半在姑娘身上,时不时抚摸她那双柔弱无骨的小手。
“咳咳。”
林知雀进门就看见这一幕,尽管习以为常,还是不禁皱眉,轻咳一声打断。
她一手提着食盒,一手拖着底部,生怕像上回那样打翻,身躯略显僵硬,努力忽视他们眉来眼去的画面,行至侯爷身边,讪讪道:
“打扰侯爷养伤了,上回无心之失,今日特来请罪。
侯爷宽宏大量,前些日子不敢打搅,还望不要同我计较。”
裴言昭登时抬起头,眸光从侍女身上抽离,凝滞在她姣好面容上。
他眼前一亮,闪过惊艳满意的光彩,随和笑道:
“哪里的话,林姑娘不必自责,是我没有躲开罢了。”
说着,他浑不在意地瞥了一眼小侍女,随手打发她离开。
小侍女似是不乐意,轻哼一声不肯起身,裴言昭不留情面地瞪了一眼,吓得她倒吸凉气,只能照做。
转眼间,他脸色再次变得温润柔和,眼睛微微眯起,含笑端详着林知雀,喉结不禁滚动。
手中的笔许久未写字,墨汁顺着狼毫滴落,晕开一团墨迹,刚写好的奏疏只能作废。
若是平时,他定要责怪来人无故打扰。
现在他受了伤,执笔写字又慢又累,重写一份要花费不少工夫。
但他一见这姑娘,就忆起上回她纯澈清媚的模样,举手投足间撩拨人心,偏生她自己毫不察觉,如栀子花般干净洁白。
她还信誓旦旦说改过自新,一心想履行婚约,对他忠贞不二。
烫伤他的时候,她满心满眼都是担心与自责,泪盈于睫,泫然欲泣,恨不得替他受伤。
由此可见,这姑娘是真心爱慕于他,加之他们指腹为婚,更是死心塌地。
他与其他姑娘,大多是云雨之情,她这份真挚十分罕见,必定要抓住不放,好好享用。
养伤这段时日,他一直没等到她探望,又不能放下身份主动请她来。
于是,他找了几个容貌相似的女子侍奉在侧,却终究比不上亲眼所见有滋味。
裴言昭心里发痒,不动声色搁下狼毫,对她的唐突没有半句责怪,忍不住打量她纤细窈窕的身姿,示意她靠近些,伸出手道:
“林姑娘真心认错,今日就帮我换药,如何?”
闻言,守在门口的千帆瞬间懂了,熟练地关上门,疾步离开了书房,还吩咐侍从全部退下。
倏忽间,书房只有他们二人,院落万籁俱寂,针落有声,说不出的沉闷与怪异。
“侯爷,别......别开玩笑了。”
林知雀预感不妙,慌张地环视四周,瞥了一眼裴言昭裹着纱布的手,胆怯地瑟缩一下。
“不愿意?看来林姑娘并非真心知错。”
裴言昭笑意褪去几分,眼底浮现些许不悦,耐着性子哄她坐在身边,手臂似有似无地揽过她的肩膀,悠悠道:
“难不成,你对我怀恨在心,上次是故意为之?”
“当然......不是!”
林知雀心头一紧,声音陡然扬起,窘迫磕巴地狡辩,心虚地搓着袖口衣料。
烫伤侯爷之前,是他先拉着她的手不放,她又急又气,想到他还摸过别的姑娘,更是忍无可忍。
偏偏不能明目张胆地反抗,只能遵循下意识的反应,松开手上滚烫的茶盏,心中有几分侥幸。
这能否算是故意为之......她也不好说。
无论事实如何,都不能让侯爷觉得她是存心的,否则一切全都完了。
“那就来吧,林姑娘定要比旁人更体贴。”
裴言昭欣赏她着急上火的模样,抬起下颌指着缠着纱布的手,轻轻置于她的掌心。
“......侯爷过奖。”
林知雀勉为其难地笑着,绝望地意识到,今日是逃不过去了。
她眼一闭心一横,暗暗安慰自己,早晚都要走这一遭,不得不慢慢习惯。
当初请裴言渊教导,不正是为了能讨得侯爷欢心,从而履行婚约吗?
现在只是有点生疏而已,按照他教的去做,应该不会出差错。
她手指微颤,紧张地抿着唇瓣,慢吞吞解开纱布上的活结,抽丝剥茧般层层拆下,动作比蜗牛还要迟缓。
可她自己并不觉得慢,额角渗出薄汗,只恨不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最好拖个日久天长,让侯爷忍无可忍赶她出去。
林知雀心绪烦乱,眼前只有白茫茫一片纱布,一圈圈拆下后,里层沾染着丝丝血迹,看得她眼花缭乱,头脑也晕乎乎的。
奇怪,她从小就不会晕血。
为了方便换药,她不得不拱起膝盖,小心翼翼用指尖捏起裴言昭的手,置于其上,用作支撑。
不一会儿,连膝盖都开始不舒服,好似有蚂蚁在身上爬。
每拆下一层纱布,她就不得不触碰一次侯爷的手。
有时他没有反应,有时却有意无意蜷起手指,故意与她相碰。
甚至到了最后几层,他彻底将她的手包裹其中,紧紧攥着不肯放。
刹那间,林知雀呼吸一滞,双手冰凉,如同被狗咬住般绷紧脊梁,眼前凌乱地闪过许多画面。
先是侯爷方才当着她的面,轻佻地抚摸小侍女,并且没有洗手。
再是裴言渊悉心教导的一幕幕,潮水般不可抑制地涌现。
他自然地将她环在身前,双手交叠,勾住她的十指,不经意间牢牢扣住;
他射箭时附在耳边,温热气息喷洒,双手紧紧包裹,不让弓弦伤到她半分;
他用“惩罚”束缚着她,不允许她反抗,教导他要接近心上人,就不能拒绝他的接近。
两张完全不同的面容,此刻不断地交叠与重合。
最终裴言渊将侯爷的面容取代,占据她的脑海,让她愈发接受不了侯爷的触碰。
不知为何,此刻想到裴言渊,她竟陡然生出几分背叛之感。
林知雀荒谬地蹙起柳眉,努力睁开眼睛,想把这种感觉驱散。
可她越是如此,负罪感就愈发沉重,压得她喘不上气。
仿佛她做了什么对不起裴言渊的事情,他知道了定会生气恼火,她心底也沉入海底般难受。
明明他只是教导而已,他们除此之外无甚关系。
她亦是认真学习,乖巧地记下他的教诲,克服重重阻碍,在侯爷身上学以致用。
为何他教得越透彻,越是深入,她反而学得越差呢?
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她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学好学透?
难道......要把侯爷当做裴言渊,继续给他上药吗?
思及此,她心底下意识抗拒,背叛之感肆意翻涌。
她蓦然想起,上回穿着那家伙选的衣衫见侯爷,也是难免抗拒。
只有把侯爷想成是他,才勉强上前说话。
那次分明还好,她虽然有些不适,但并未太过难受,恰好泼了茶水,硬生生把一切打断了。
为何这次,比上回更加难以接受,恨不得扭头就跑?
无数问题环绕着她的头脑,如同一把把利刃,把本就糊涂的思绪斩得七零八碎,满地拼凑都想不到一点办法。
林知雀的视线模糊不清,脑袋昏昏沉沉,如同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
她再也做不到强迫自己,手指颤抖得厉害,终究浑身绵软,倒了下去。
“林姑娘,你怎么了?”
裴言昭正欣赏佳人的姿容,随性握住她白皙柔嫩的小手,突然间手上一空,眼前身影也倒了下去。
他刚好拆开最后一层纱布,伤口**裸**,整个人没有防备。
她倒下去时,连带着他的手也松懈地坠落,刚刚结痂的伤口,猛然间磕在桌角上。
锐利桌角刺开伤口,破除新痂,鲜血汩汩涌出来,染红了袖口月白衣料。
裴言昭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责怪地盯着身侧之人,脾气蹭的一下窜上来。
方才就觉得她换得慢,好似故意拖延,半天都没什么进展。
不过他尚有兴致,当她只是不太熟练,包容她的生疏。
没想到,她不仅没有乖乖听话,还把他好不容易养好的伤口,再次弄得不堪入目。
裴言昭目光一沉,所有兴致消失殆尽,张口就想赶她走,就见她虚弱起身,双眸含泪道:
“侯爷恕罪,我......好像晕血。”
此话一出,他愣了半刻,凝结在心口的怨气像是碰了软钉子,无可奈何地泄了大半。
“怎么不说一声?”
裴言昭放软了声音,默默把伤口藏起来,摆出一副无恙的姿态,咬牙去扶她起来。
“我......我难得能侍奉侯爷,心下甚喜,不放心那些下人,凡事想亲力亲为。”
林知雀还是有些昏沉,看见他的伤口后,瞬间惊惧地起身,调动所剩无几的脑筋,极力编织谎言。
她气血冲上头脑,双颊泛上绯色,说一句就掉一滴眼泪,颗颗晶莹剔透,如同一串串珍珠,狠狠心道:
“我的小事不足挂齿,没想到思虑不周,连累了侯爷......”
说到这儿,林知雀绞尽脑汁,再也编不下去,更听不下去这些胡言乱语。
索性闭口不言,真假难辨地抹眼泪,时不时偷瞄一眼侯爷的反应。
她不禁懊恼,每回犯了事,脑子就突然灵光了。
若是在这之前,就能想到这些漂亮话,根本不至于此。
其实,事到如今,她依然坚信不是晕血。
从侯爷碰到她开始,双眼就忍不住发花,每一条神经都紧紧绷着。
如同身在狼犬的獠牙之下,无时无刻都担心被吃得渣都不剩。
后来纱布每拆开一点,她就难受一分,眼前愈发缭乱。
加之忽然浮现裴言渊的面容,更是让她自乱阵脚,一瞬间气血充盈头脑,把自己逼到了极点。
那一刻,仿佛琴弦骤然崩断,一切都顾不上,眼前一黑,只想撒手倒下。
至于裴言渊的教导,早已忘到九霄云外。
所以算不算晕血,她也很难评判。
她深夜在竹风院,替裴言渊包扎过伤口,那时候是不晕的。
不过除了这个解释,似乎没有别的办法了。
机缘巧合装成晕血,也算是她走运。
毕竟,她能否说服自己不重要,只要努力让侯爷相信便好。
林知雀深吸一口气,小脸都皱在一起,想到说出口的那些话,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然而,裴言昭听了这番话,短暂地陷入沉思。
他捂着血流如注的伤口,目光落在她愧疚自责的脸蛋上,凝滞在闪烁的泪珠上。
看着梨花带雨的容颜,他说不出半句重话,心尖也跟着一软。
说到底,她也没犯什么错。
不过是一心想要靠近他,得了机会不愿放弃。
还对他牵肠挂肚,担心别人侍奉得不好,甘愿亲自照料他的伤势。
他听说过晕血之症,患者见不得半点血腥,否则会头晕眼花,气血短缺,当场栽倒。
严重者,还会伤及心脉,危及性命。
瞧她满面通红,气喘吁吁,抚着心口顺气的模样,应当没有撒谎。
她定是曾经晕过血,才能认定,此刻是晕血之症。
这也说明,她明知会很难受,还愿意冒险来换药,仅为了有机会与他接近。
裴言昭似是摸清了她的一片爱慕,又是心疼又是欣慰,自食其力地包扎新伤,安慰道:
“不妨事,此事怪不得你,别哭了。”
这姑娘只是牵挂他,想要靠近他,而且天生反应较慢,心思单纯。
这正是她的可爱之处,怎么能怪她呢?
他当初对她改观,恰是因为发现她坚定不移的爱慕,与那份真挚的心意。
如今的小错无伤大雅,比上次烫伤轻许多,休养一段时日便好。
“侯爷......真的不怪我吗?”
林知雀声音微弱,眼眶泛红,却挤不出什么眼泪,抽抽搭搭地耸着肩膀。
一双杏眸水光潋滟,楚楚可怜,万分小心地试探着开口。
“你放宽心,我伤得不重。”
裴言昭生怕吓着羞怯胆小的姑娘,唇角扬起笑意,温声嘱咐道:
“你身子弱,这么点血都受不了,记得找个郎中调理。”
林知雀受宠若惊,愣怔地伫立原地,良久才反应过来,使劲点了点头,含糊道:
“多谢侯爷关心,我向来如此,不必麻烦郎中了。”
如果真找了郎中,她再也演不下去,侯爷怕是新账旧账一起算。
“你自己放心上就好,若是银钱不够,尽管让人来取。”
裴言昭看着她小心谨慎的模样,思及她的身世,忽而有些怜悯,声音带着关切。
她定是受过委屈,才会如此勤俭,连请郎中的银子都要省下来。
而这份委屈,她在金陵必定不会受,定是来了侯府之后,为了坚守婚约的代价。
他暗自喟叹,对这位姑娘满腔真情的认知,又深刻了几分。
上次他有所动容,只是觉得她坚韧不拔,爱得纯粹,区别于那些莺莺燕燕。
还愿意为他做出改变,一步步走到他身边,变成他喜欢的模样。
未曾想,她不仅如此,还极其隐忍,只为能多与他靠近。
她晕血之症那么严重,却甘愿咬牙忍着,一心想亲手为他上药;
婚约他早已不管不顾,她却为了虚无缥缈的约定,在后院受到苛待。
他身边有过许多女人,像她这般坚定不移、隐忍付出的,确实从未见过。
兴许她当真是与众不同,若能留在身边,也能消遣解闷。
裴言昭再没有说半句责备,温声细语地送她出去,望着娇小玲珑的背影,蓦然觉得挺有意思。
他回到屋内,千帆已经备好了纱布与伤药,一言不发地为他包扎伤口,脸色阴沉郁闷,小声道:
“侯爷,属下说句不该说的,她实在是不知好歹,一再伤害您。”
“你不懂。”
裴言昭眸中闪过一抹趣味,意味深长地扫了他一眼,勾唇道:
“她这份心意难得,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可以慢慢教导。”
千帆无话可说,就算心有不服,也只能尊重侯爷的选择。
“哦对了,田庄上来人说,有人不愿加地租,还报了侯府的名目?”
裴言昭疼得皱眉,思及那姑娘昳丽面容,隐约忆起一件与她有关的事儿。
“正是,那人是林姑娘的姑妈,绕弯子攀关系,让庄头来请示侯爷。”
千帆放轻了力道,一边缠上纱布,一边冷脸道:
“您那时忙着公务,还训斥过林姑娘,我就帮您回绝了。”
“呵,你什么时候能做我的主了?”
裴言昭侧眸从他身上掠过,惊得千帆连忙压低腰肢,悠悠道:
“多大点事,看在她用心良苦的份上,通融一下吧。”
*
林知雀懵懂地走出院子,脚步尚有些错乱,一时辨不清方向,坐在小花园的亭子里顺着思路,不禁懊恼地揉着额角。
这回刚开始的时候,明明一切都很好,怎的最后变成了这样?
她是来探望侯爷,求他帮忙办事儿的,没想到竟会让他伤势加重。
前些日子的伤算是白养了,她送再多的汤羹也没用,还不如不来。
幸好她急中生智,蒙混过关,侯爷也没有怪罪,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想来也怪,侯爷甚少这么好糊弄,也从未对她这么关心过。
不仅相信她有晕血之症,还叮嘱她好生调理。
甚至担心她没钱请郎中,连银子都大度地任她拿去。
她理应感到高兴,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雀跃,反而心底空落落的,像是缺失了什么东西。
侯爷看她的目光,玩味轻佻之外,还有让她心慌的怪异。
像是挑选喜欢的羔羊,精心喂养得油光水滑,只为了一口吃得痛快。
相较之下,她在裴言渊面前,就不会有蚂蚁爬过的不适感。
一想到这家伙,林知雀心口发闷,紧锁眉头,垂下眼帘,似是做错事的孩子。
尽管她努力追根究底,也想不明白,到底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儿。
她长长舒出一口气,从凉亭中起身,快步跑到倚月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甩在身后。
不论如何,裴言渊的教导是有用的,起码侯爷能对她和颜悦色了。
虽然她每次面对侯爷,都把他的教导忘得一干二净,但......潜移默化的作用,大抵多少有点吧?
不然,侯爷如今的态度,就很难解释了。
至于其他血流不止的意外,那是她实在学得太差。
只要继续请他指教,应该会越来越好,她也能得偿所愿。
说不准,下次学成归来,侯爷能答应履行婚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