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驚駭不已,同左右互換眼神。
“私吞鹽稅?”
“鬆江府有銀礦?”
“崔閣老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小打小鬧也就罷了,竟然跟誠郡王攪和到一起。”
“誠郡王真是......嘖。”
人堆裏,林璋和孫見山默契對視。
林璋篤定:“所以這是蘇源查出來。”
孫見山眨眼:“十有八.九。”
林璋咂嘴:“想當初蘇源離京,我還擔心他來著。”
孫見山唏噓:“敢情陛下是在做戲,連咱們都被糊弄過去了。”
去年蘇源被外放,林璋還特意給蘇家遞了信,卻未有回複,那時候他還納悶來著。
在今日早朝之前,林璋偶爾想到蘇源,都會想他如今怎樣,是否站穩腳跟。
誰曾想,蘇源是帶著任務外放的!
難怪當初沒給他回信。
了然之餘,林璋又生出幾分驕傲。
不愧是他鳳陽府出來的學子,年輕有為功勞等身,全然忘了自己隻在鳳陽府待過三年,隻能勉強算是前前任知府。
不僅林璋,早在陛下道明鬆江府鹽稅案時,在場諸位也都立馬想到蘇源。
蘇源去鬆江府任職,不久後陛下就知道吳立身貪墨鹽稅等惡行。
不僅如此,還順藤摸瓜發現了崔閣老和誠郡王的事。
眾人心情複雜,隻能歎一句後生可畏,帝王之心深不可測。
同時又心生豔羨,經此一遭,蘇源在陛下心裏的分量又得加重了。
不同於幸災樂禍的幾個弟弟,太子第一反應是抬頭去看弘明帝。
聯想到昨日小十二是哭著被送回母後宮中,再有今日之事,多半是父皇出了什麽意外。
果不其然,透過玉珠的影影綽綽,依稀可見弘明帝憔悴的麵容。
太子心口一沉,捏緊指節。
弘明帝當然注意到太子擔憂的視線,心想同樣是兒子,卻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