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这么大的事儿, 怎么不通知我?”周建舒去专门跟人谈做结婚喜面的事儿了。
就晚回来10分钟,错过了参与这次抓捕犯规的机会。
这可是能立大功的事啊。
萧正耀还没走呢,冷冷地瞥了一眼周建舒。“这事是我弟一直办的, 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是萧正军的战友, 马上又要成为同学了。”周建舒现在是为了立功, 连脸皮都不准备要了。
“他跟的这个叫范桂的,我比你清楚的多。”
“这事, 我必须得参与。”
虽然不知道周建舒怎么就突然这么难缠了,萧正耀还是给了他机会。
“我?”周建舒用手指着自个的鼻子。“我要专门打扮成路人模样, 去给派出所报案?”
“干嘛要多此一举呢?”周建舒觉得这就是个昏招。
“到时候市公安那边的人,就会直接介入。”萧正耀瞪了一眼。“你想让别人都记住你的脸吗,以后还做不做任务了?”
范桂这个事儿,影响还是很大的。
胡韵华记得,上辈子的时候, 广播都连播了好几天呢。
甚至公开处刑。
“说不准你去给报案,还真的就会被记住了呢。”胡韵华其实是开玩笑呢。
不过周建舒竟然当真了, 他抿了抿嘴。“我一定要让别人认不出来。”
打扮成普通人, 又不会让别人轻易记住。
这就是他们这些总出任务的基本能力了。
第2天一早,胡韵华刚起来就听到外面曲五芙的尖叫声。
“啊, 老周,你怎么一晚上老了这么多?”
好么, 看样子这头一关就没过。
胡韵华走出去后,看到一个特别苍老的周建舒。
其实并不是真的多老,就头发有一些发白了, 脸上并没有多了纹路, 毕竟周建舒才二十七八岁。
可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很颓废的气息,像是一个身负重债或者遭遇人生困苦的中年人。
啊这, 周建舒还真有两把刷子。
他并没有怎么变妆,但是确实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就这样一个人走在路上,太符合这个年代忙碌的工人阶层了。
拖着一身疲惫下了班,还要去买菜做饭。如果有几个孩子,还得去帮忙邻居家把孩子接回来。
这是一个生活在各种负累中的男人,他的脊梁已经被生活重压,压得快抬不起来了。
胡韵华轻吸了一口气,周建舒还是厉害的。
不过胡韵华觉得少点什么,用手在周建舒的眼前晃了晃。“你不戴眼镜能看到吗?”
随后周建舒从兜子里掏出一个眼镜来,不是他之前戴的那种细边的,是个大黑框。
这么看更像一个处于生活最底层的老实工人了。
“用得着这样吗?”胡韵华以为周建舒也就是随便收拾收拾,没想到搞得这么复杂,连脸色都是蜡黄蜡黄的。
她微微抽了抽嘴角,但还是挺佩服周建舒的。“我感觉即使范桂跟你面对面,她都认不出你了。”
这个不得不说是巧合,周建舒去胡家的高考补习班我家的刚好看到了范桂。
她那会儿还假装走街串巷的收废品呢,其实就是考察各个街道的情况,哪家哪户都有哪些人?
而这些人里又有哪户人家的女人或孩子,适合被她拐走的。
他俩当时走了个面对面,等范桂走远了,周建舒站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
他知道这个女人,总觉得不得劲儿。
思考片刻后,他就跟了上去。
当时周建舒穿的是军装,人显得倍精神。
不过就因为这样,也挺引人注意的。
所以范桂是机警地骑着她的破三轮车跑了。
当时周建舒跟萧正军说了这件事儿后,还挺生气的。
萧正军让他不要急,当时萧正军也正盯着范桂,这个女人迟早要完。
萧正军也早已看到了“范桂”的结局。
现在呢,周建舒又一次与范桂面对面碰上了。
时间刚刚好,胡韵华看到周建舒很早就出门了,太阳都没落山呢,明显是蒙四那边都没有行动的。
可周建舒早早去盯着了,另外萧正耀已经跟市局那边的人打了招呼,而这个人正是萧正军以前的一个同学,姓曹。
曹公安同时也是一直与萧正军共同协作,来负责拐卖人口的案子的。
萧正耀跟他说过之后,他专门到派出所等着了。
因为都是秘密进行的,也没有跟别人提过,都在等。
胡韵华本来想早早睡的,可怎么也睡不着。而曲五芙同样没睡,还想等着周建舒回来,两人商议一下在他们的四合院里办席面的事儿。
不过却没有等到周建舒回来,人倒是没出什么事儿,而是被蒙四拉去帮忙了。
这就相当于周建舒真正打入了敌人内部,是跟着布明的。
胡韵华朝曲五芙笑了笑,“他们一忙起来,有的时候就这样的。不过你们打了证,也算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婚礼席面嘛,以后再补一个就是了。”
曲五芙倒没有觉得遗憾,毕竟像周建舒和萧正军这样的军人,他们常年都不在家,为的都是国家和人民。
她很理解,所以都能接受。
“没事,我一个人在家玩儿。”曲五芙脸上是笑呵呵的,可心里面还是觉得有些遗憾。
他们的新房这两天都在收拾呢,唉,周建舒还没住上过呢。
“去军校报到之前应该能回来一趟吧。”胡韵华虽然这么说,也只是安慰取务服务。
这种事儿谁也不能保证的。
好在范桂已经被抓住了,萧正军盯着的人贩子的线索,又能从范桂这里挖到一些了。
胡韵华是恨不得这些人贩子,一抓住就被毙掉呢,他们这样的人害了是一个家庭,或者是数个家庭。
那些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庭,没有一个人能从这样的事情中安然的走出来。
无一不是在整个人生当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后世的电视节目,也有一些帮助这些家庭寻找亲人的节目。
胡韵华也看过的,里面一部分人是找着亲人了,但也已日面目全非,被岁月和心累所摧残的,已经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那些没找着亲人的,一部分已经有线索知道不在世了,而其余的还在寻找。
还在等待。
而这些人里,让胡韵华心里感到最难受的是,有些被拐卖的儿童,是买回去当媳妇儿的。
虽然是那家从小养到大的,整个人生却没有多少是为自己真正活过的。
而还让人感到难受的,那些被拐卖的女人里,有许多不识字的,也有许多精神不是很好的。
这些女人,被拐到别人家后,心里也会才想着自己过去的孩子与家人。
可是她不识字,也出不了门,有的还会遭到毒打。甚至因为精神越来越不好,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一直在找她,在等着他们的妈妈回家。
所以胡韵华是全力支持萧正军的工作,而且她现在也在不断回想着上辈子能记着的那些事。
这个年代是一个辞旧迎新,跨越性大划时代的。
很多人被压抑的天性和恶念,不断滋生。
所以在之后5~10年的犯罪率也相对高些,同时,人们也觉醒了追求幸福的新的方式。
不断去学习。
整个社会的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基本需求也不断得到满足,幸福感也逐渐提高,社会治安也会越来越好。
而每个时代所具有代表性的幸福标准,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时代,幸福就是嫁一个军人,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有一辆自行车,每天可以吃到肉。
胡韵华觉得,等萧正军这个男人回家,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