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人士的福音◎
“洪岩, 给我找些旧报纸来,做多越好。”
林碧清最后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写匿名信。
虽然自己身上有古怪,已经是上面和自己之间的默契, 但上面的人一直以为她在技术上有些开挂, 但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知道历史走向,虽然有很大的概率不会出事, 但是万一呢, 有些秘密就是连自己的亲老公和亲孩子都不能说的。
北方的那场大地震, 她既然来到了这个时空, 又知道地震会死很多人, 那么多条人命, 她什么也不做, 心里过意不去。
她历史学的不好, 特别是那些年月日啥的, 今天背, 明天忘, 七月下旬可是有十一天呢,她也记不清楚到底是是哪一天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但愿政府能够重视她的提醒。
再说哄岩听到林碧清的吩咐, 有些懵逼,问:“林工, 您找旧报纸干啥?”
林碧清随便瞎扯了一个理由:“纺织七厂的卫生纸产能不大, 利润也低,不足以支撑咱们项目组的研究, 所以我想着研究研究报纸用的纸, 再增加一个业务。”
洪岩答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而走出没多久,他就停住了脚步,他们项目组现在不是已经把丙交酯的纯化工艺给解决了吗?
把这一步解决了,他们项目组马上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所以林工这想办法创收完全没必要,好吗?
“唉!”
他叹口气,不管如何,他还是找报纸吧,能多挣一分钱也是好的,农村出来的孩子就是这么务实。
“林工,我们制成了聚乳酸了。”
而就在洪岩离开后,一个中年女研究员华晨高兴地走过来,激动地跟林碧清报告。
林碧清赶紧过去看,她看了看研究员们递给她的数据,熔点、强度,拉伸强度等等参数都达到了要求,而她心里更是算了一笔账,如果再算上后期地纺织成本,其实也就和现在的化纤成本差不多,这简直就是惊喜啊。
她高兴地眉眼弯弯,脸上的酒窝变得又圆又深,非常爽快地宣布,“大家都辛苦了,项目组所有成员放假两天。”
本来她以为研究员们听了会高兴呢,谁知道以华晨为首,研究们纷纷表示他们不需要休假,既然制成了聚乳酸,他们就该一鼓作气地继续研究聚乳酸纤维的更多可能。
林碧清非常佩服现在人的拼劲儿,反正别说现在了,就是在后世,她对于带薪假期那是举双手双脚欢迎的,而这些可爱的研究员竟然不要假期,啧啧啧,要是后世的资本家看到了,肯定会高兴坏的。
可她不是资本家,作为打工人她也是非常懂打工人的不容易的,于是唬着脸,说道:“不休假不成,最起码休息一天。”
“林工,我们不累,不用休息。”
研究员咱们再次抗议。
林碧清:“我是副组长,这事儿就听我的。”
语气和神情非常强势。
华晨他们便看向黄教授求救,黄教授却站林碧清,“大家辛苦了这么久,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吗?”
两个领导都发话了,大家只能怏怏地接受放假的决定,既然确定了明天要放假,研究员们也不再废话了,赶紧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量把明天放假耽搁的工作给做了。
而研究员离开后,黄教授又拿起聚乳酸的资料看了,边看边问:“小林,放假了,你会回家吗?”
林碧清立刻道:“当然了,我已经有十来天没见仨孩子了。”
黄教授不懂母亲的心,但他也是父亲,闻言道:“等这个项目结束,你就能在家里好好地陪孩子们一段时间了。”
林碧清笑了,她也想在家里陪几天孩子,提到了孩子,她突然间想到了一件事,问:“黄教授,我想问问,你有认识唱歌好听的孩子吗?”
黄教授疑惑地问:“怎么了?”
林碧清:“我给孩子做了八音盒,想录几首儿歌,让孩子们听。”
其实主要还是录制《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就算不能陪伴孩子,但她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妈妈爱他们。
其实她自己也能唱的,但就是吧,她的破锣嗓子真唱了,别说给仨孩子洗脑了,恐怕他们听到她的声音就跑。
黄教授没问林碧清为什么不自己唱,反而把自己认识的孩子扒拉了遍,说道:“我侄孙女唱歌挺好听的,就是她人在京城。”
林碧清叹气,“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现在就要用呢。”
黄教授给她出主意,“叶厂长是半岛市的本地人,你可以找她问问。”
林碧清笑道:“我一会儿就去找他。”
“对了,那个空调面料你还打算研究吗?”
黄教授又突然间问道。
而他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他昨天晚饭买了白粥和馒头,因为天热胃口不好,他最后剩下了半个馒头没吃,结果只放在了饭盒里一个晚上而已,今天早上他拿起来吃的时候就已经馊了。
为了身体着想,他的助理眼疾手快地把那半个馒头给扔掉了,但他的心却在滴血,他们才吃上几天饱饭啊,他却浪费了半个白面馒头。
林碧清听了这段官司,赶紧道:“先前全力攻克聚乳酸的难题,没有精力去研究,现在聚乳酸难题已经解决了,我也有精力去研究空调饭盒和空调面料了。”
“记得别太贵了。”
黄教授提议道:“要让人民群众都用的起。”
林碧清眉眼弯弯地保证道:“你就放心吧,我研究的都是成本低的小东西。”
黄教授笑了,林碧清参与的项目都是小成本却有大影响的,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就业,给国家增加税收和外汇。
“林工,您要的报纸我给您放办公室了。”
洪岩办事很麻利,林碧清不过才交待了不到二十分钟,他就把事情办妥了。
林碧清说了声谢谢,便抬脚准备回办公室,黄教授连忙好奇地问:“小林,你找旧报纸干什么?”
林碧清把刚才忽悠洪岩的借口说了,黄教授劝道:“咱们的聚乳酸项目攻克了技术瓶颈,上面肯定会支持的,你不需要这么累。”
林碧清笑了笑:“报纸都拿来了,我回去看看吧,也费不了多大功夫,更何况我不会勉强自己的。”
而等她回到办公室后,就把吕萍支开,她一个人在办公室找字剪报纸,然后再拿起浆糊一个字一个字地拼成一封信,装到信封里,再贴上邮票,打算抽空去邮局邮递给京城,以及发生地震的城市。
做完这一切,她找到报纸又开始剪剪剪,这次她不是再剪字了,而是剪衣服样子,以及音乐盒样式,以及各种玩具的样式。
“对了,咋把这个给忘记了?”
林碧清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子后,扬声喊来了吕萍,“我想要买录音机,你能不能帮我搞一张票?”
吕萍疑惑地问:“林工,你买录音机干什么?”
林碧清:“我工作忙,不能长期陪伴孩子,所以就想着录制一些讲睡前故事的录音带,让孩子们经常听到我的声音,再经常看我的照片,这样就不会对我陌生了。”
吕萍在心里感叹了一句,文化人就是脑子活络,连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这是很正常的诉求,她回道:“我跟上面打声招呼,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忙弄一张录音机的票。”
其实八音盒里也有录音机,只要买好了零件,组装下就成了,技术很简单,当然它储存的歌也少,只能存一首。
说了正事后,吕萍这才指着满地的报纸,问:“林工,你这是在干什么?”
林碧清先说了刚才忽悠洪岩的理由,接着便说道:“黄教授说的对,我们的聚乳酸项目突破了瓶颈,上面看到了希望,肯定会追加研发资金的,所以我没必要再去动造纸厂的蛋糕。”
吕萍虽然觉得林碧清在鬼扯,但是找不到理由去反驳,只能她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喽。
接着她又听到林碧清唠唠叨叨,“你看个小车子好不好,你再看这个布娃娃好不好看?而且戳布娃娃的肚子,她会说话哟。”
这就是有个动手能力强的母亲的乐趣吗?三胞胎还不会走呢,他们的妈妈就给他们准备了这么多的玩具。
就在他们在忙碌的时候,纺织七厂的卫生纸却再一次的脱销了,比起稍微带点黄,但无论光泽度还是韧性都比原来的好,甚至还柔软亲肤,看着也比粉红色的卫生纸干净卫生,一在半岛市的百货大楼和供销社铺货就被秒空了。
“厂长,百货大楼的采购部的孙主任又来了。”
叶厂长的秘书刘秘书为难地跟叶厂长说道。
叶厂长正在喝茶,闻言烫着了舌头,他吸了几口气,惊讶道:“他怎么亲自来了?”
他现在苦恼啊,卫生纸的生产线三班倒,工人们加班加点,可也远远供应不上市场需求,最近催货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外地的好说,本地的百货大楼什么的,直接上门来堵人。
他用大手从前往后用手指快速地梳了几遍稀疏的头发,强调道:“咱们是纺织厂,不是造纸厂。”
刘秘书:“可咱们的面料在市场上不占优势,卫生纸独占鳌头。”
叶厂长叹气,这叫什么事儿啊,再这样下去,他们纺织七厂直接改成造纸厂算了。
刘秘书又道:“厂长,造纸厂的张厂长一直想要咱们的卫生纸生产线的。”
叶厂长拍了桌子,“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这条生产线最起码能让咱们厂的工人多吃两顿肉,多买两件新衣裳,给了他们,你问问工人们愿意不?”
要他说,造纸厂的那个张厂长太抠门了,只要他肯出足够的钱,他们也不是不可以把生产线卖给他,另外还会派技术人员全程指导。
可他怎么做的,找半岛市政府的人来做说客,想白要,他的脸也忒大了,虽然大家都是国家的厂子,但财务可是独立的啊,他们厂的生产线,也是工人们省吃俭用的钱。
于是她剜了眼刘秘书,“以后甭在我面前提他,一提他我就来气。”
刘秘书不过话赶话多了一句嘴,闻言赶紧点头,这才又说道:“百货大楼的孙主任,您见不见?”
叶厂长挥手:“不见,见了又没货给他,你跟他说我在开会没时间。”
说完他就灵活地跳上窗台,攀岩到挨着二楼窗口的树,顺利地到达了地面,他得去问问林工,他们的新型面料什么时候能够研发成功,他只想当纺织厂的厂长,不想当造纸厂的厂长。
正在办公室里埋头制作音乐盒的林碧清,听到叶厂长来了,她高兴地让他进来,自己则站起身打招呼,“我还说等会儿去找你呢。”
叶厂长看着她办公桌上的一堆零件,好奇道:“林工你这是在干什么?”
林碧清:“给孩子做玩具。”
叶厂长痛心疾首地看着她,指责道:“聚乳酸面料做好了?你就开始不务正业了,我都要快从纺织厂厂长变成造纸厂的厂长了。”
林碧清看他身上的绿色汁液,不由打趣道:“这是被催货的逼上门跳窗逃跑?”
叶厂长脸黑了黑,瞪了眼林碧清不说话,林碧清知道她这是猜中了,赶紧告诉了他好消息,“我这是忙里偷闲,我们项目组已经突破了技术瓶颈。”
说着她就带着了打趣的语气,继续道:“叶厂长,您就放心吧,您纺织厂厂长的位置坐得很稳当。”
叶厂长没理会她打趣的语气,他现在只关心她话的内容,急忙问:“成了?”
林碧清纠正道:“快了,最难的一关解决了。”
叶厂长激动地右手握拳砸左手的手心上,“太好了。”
有了这款新型面料,他们纺织七厂能够重新拾回名誉,而且还有机会做成全华国第一的纺织厂。
然后他眼睛灼热地盯着林碧清,问:“还有多久能投产?”
林碧清摇了摇头,“应该会很快的。”
这个她不敢大包票,不过看着叶厂长僵硬的神色,想起他对他们项目组的照顾,便又道:“最迟不多超过俩月。”
叶厂长道:“俩月时间不长。”
其实内心却泪流满面,再有俩月恐怕人民群众就真地默认了他们纺织七厂叫卫生纸厂了吧,但他抹了把脸,他不差这俩月的时间。
不过他还是催促道:“能尽量快点就快点吧。”
林碧清认真保证道:“好!”
说完就问起了他私事,比如找唱歌唱得好的孩子。
叶厂长不愧是本地人,问了林碧清原由后,立刻道:“我们厂财务科顾大姐家的小闺女唱歌特别好听。”
林碧清高兴地眉眼弯弯,正好她的小型录音设备给准备好了,立刻道:“咱们这就去找那孩子吧。”
叶厂长虽然着急研发进度,但也同情林碧清常年不能陪孩子的心情,爽快答应了。
顾大姐的小闺女方苗苗,今天五岁,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她也认识叶厂长,所以对他们并没有排斥。
只是在听到林碧清让她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她小脸红扑扑地难为情道:“我没有听说过这首歌,我不会唱。”
林碧清转头看向吕萍和叶厂长,问:“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俩人均摇头,“没有。”
林碧清头皮发麻,难道让自己教孩子唱吗?
不管了,为了三个孩子她就当一次全能妈妈吧,于是她弯腰和小苗苗平视,说道:“我教你唱。”
等她酝酿好感情,这才张口清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虽然音调跑偏了那么一分,但既然这个年代没有这首歌,谁都不知道她唱跑偏了,就是大白嗓有些难听。
但她唱过之后,人家小苗苗一开口,林碧清就突然间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天赋这东西真是强求不得。
人家唱得有声音共鸣,声音空灵,而且声音里还充满了感情,林碧清激动地拍手,“你很有天赋,将来没准儿能成为一个大歌唱家。”
可小苗苗却道:“我不要唱歌,我要当科学家。”
林碧清问:“你知道科学家都是干什么的吗?”
小苗苗挺了挺小胸膛,说道:“我当然知道,就像发明东西的,就像我们厂的白色卫生纸就是科学家发明出来的,可受欢迎了,还让我姐姐有班上,不用去下乡。”
林碧清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问:“你知道要怎么才能当上科学家吗?”
小苗苗:“我姐姐说让我好好学习,等长大了,招工进厂里的技术科。”
林碧清纠正道:“是应该好好学习,不过不是直接进技术科,而是先上大学,大学毕业了再进技术科。”
小苗苗的脑袋有些迷糊了,她不知道自己姐姐和眼前这个姐姐到底该听谁的。
叶厂长赶紧道:“苗苗,她就是发明卫生纸的科学家,她说的肯定是真的。”
林碧清赶紧纠正,“卫生纸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带领团队改进了卫生纸的生产工艺。”
叶厂长打哈哈,“你们这些文化人就是爱较真。”
说完怕林碧清再跟他讲大道理,便赶紧催促她录歌。
而录完歌曲后,林碧清从兜兜里拿出了一大包大白兔奶糖,以及自己身上的钢笔送给了方苗苗,“记得要好好学习。”
小苗苗保证道:“我一定好好学习。”
而离开顾大姐家后,吕萍却突然间说道:“林工,现在大学都靠推荐,您这是打算将来推荐那孩子上大学吗?”
林碧清摇了摇头,“靠推荐的弊端太多了,很多初中生都被推荐去了大学,他们根本就听不懂老师讲的什么,大学生的思想重要,但是学识也重要,所以我觉得高考肯定要恢复的,苗苗才五岁,她等得起。”
叶厂长在一旁说话了,“要是真恢复高考了,我肯定鼓励厂里的工人去考大学。”
项目组进驻纺织厂以来,他可总算见识到了知识的力量,他也不求多,他们厂就出一个林碧清这样的人才,他们厂绝对能在全华国的纺织厂里头拔尖。
这次叶厂长没有和林碧清一起回办公室,而林碧清回到办公室就开始组装音乐盒,她是一个不偏心眼的妈妈,既然做玩具,那就一次做三个。
大宝的是海蓝色的,二宝的是紫色的,三宝的是大红色,里面跳舞的小人,她用贝壳和海螺的壳等做成了她的样子,她穿潜水服的样子,穿实验服的样子,以及穿着美美的连衣裙的样子。
不得不说这女人够臭美的。
她打开音乐盒,上了发条,小苗苗清澈空灵的声音传了出来,简直就是循环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她扭头问:“吕萍,你说三孩子从小听着这首歌,他们肯定会爱妈妈的吧?”
吕萍:“……应该会吧。”
她也不确定呢。
林碧清也没指望她回答,边检查音乐盒边想等有空了,再给自己画几副一米见方的自画像,就挂他们三个的房间,让他们三个天天瞻仰老母亲的美貌。
等检查完三个音乐盒都没有毛病后,她突然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哎哟,忘记了,今天要去给胡细妹她们寄信。”
她虽然到了青平岛,可平常还是会跟南舟岛的李珍珠胡细妹她们联系的,今天正好把写的匿名信趁机投递到邮局的邮箱里。
吕萍也知道这个,闻言道:“周卫星今天没事,让他帮您把信送邮局吧。”
林碧清赶紧道:“不用,我自己去,”
笑话,让周卫星去了,她还怎么浑水摸鱼地邮匿名信。
为了更隐蔽,林碧清没去纺织七厂最近的邮局,反而借口买东西去了百货大楼,先买了几包饼干,用来当零嘴,另外又看见绣着花的小孩儿的红肚兜,她没忍住一下子买了六件,反正她不缺钱,也不缺票。
不过售货员没给她开票,反而劝说道:“同志,孩子长得快,这小肚兜又结实,你买太多了,孩子们也穿不了。”
林碧清笑道:“没事儿,我家孩子多。”
售货员这才给她开票,林碧清感慨,她曾经看过的年代文小说里,一提到售货员,大都是说售货员态度不好,但不能以偏概全,还是有非常不错的人的。
买好了这些,林碧清又上去了三楼,准备看看这个年代的录音机,但却看到了收录一体的机子,她高兴地问道:“我有收音机票,能买这个吗?”
这个售货员就有些势利眼了,白了眼林碧清,不耐烦地道:“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吗?”
林碧清运气,很想叫来他们的领导好好地教她做人,但她没有做,这服务态度是大环境造成的,这会儿教训了她,她也不会真地吸取教训,只要大环境不变,他们的服务态度就不会变。
等走出百货大楼,吕萍奇怪地看了眼林碧清,问:“林工,你今天怎么不跟那个售货员讲道理?”
林碧清笑了笑,“跟她浪费我口水,不值当。”
吕萍笑了,“也是。”
路过邮局,林碧清把兜里的信快速地一股脑地塞进了邮箱,暗自祈祷这封匿名信能够早点送到领导们的手中,期望他们能够采取措施,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
“林工,咱们赶紧回去吧,天阴沉沉的,要看就要下雨了。”
吕萍提醒道。
林碧清看了眼南边的天空,果然有乌云,她点了点头,“好!”
不过这雨倒是让她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地震的时候往往伴随着雨,因为有余震,人民群众又不敢回房间住,所以帐篷就是刚需了。
她回去后,得赶紧抓紧时间研究把聚乳酸转化为产能,赶紧让纺织七厂生产塑料帐篷,至于保暖现在先不必特地要求,夏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得先让受灾的人民群众不淋雨啊。
另外就是空调饭盒也得赶紧做起来了,要保证送到受灾的人民群众不会吃馊饭啊。
林碧清回去,没再继续做玩具,只是把钱和票给了周卫星,让他帮她去百货大楼把那台收录一体的收音机给买回来。
“林工,您今天不回青平岛了吗?”
吕萍见林碧清又埋头工作,便好奇地问道,她可是知道她有多想孩子的。
林碧清摇了摇头,“这次就不回去了,先把手里的工作给结了尾。”
吕萍看了眼浑身都是干劲的林碧清,总觉得她有些不正常呢,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而林碧清这时候又说道:“对了,等周卫星回来,让他帮我把音乐盒邮寄回青平岛。”
吕萍赶紧道:“知道了。”
而林碧清说完,就拿起笔和算盘开始演算起来,每当这时候她就分外想念她的高配置电脑,能在上面建模,就是运算速度也快。
等运算完,她又去了纺织七厂的车间,再次了解厂里生产线的参数,虽然先前也有数据了,但是她就是想要再看看。
车间主任全程跟着,林碧清看了之后叹气,要用聚乳酸纤维做成面料,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想要降低成本,就得以无纺布的形式出现,这些设备明显不合适,而且也没有办法改造。
一出来就看到了方苗苗的妈妈顾大姐,她手里拿着一只眼熟的钢笔要递回给她,“林工,这钢笔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
林碧清看了眼那只钢笔,认出来那是自己送方苗苗的,就没收,说道:“苗苗这孩子合我眼缘,钢笔送给她,就是她的了。”
那只钢笔是英雄牌的,市面上得二十来块,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呢,顾大姐拿着烫手。
林碧清见她还犹豫,赶紧又道:“拿着吧,让苗苗好好学习。”
顾大姐不好意思地收了起来,说道:“回去后。我肯定教育她好好学习,将来当科学家。”
林碧清赶紧劝道:“不用约束孩子,将来想要从事哪个行业,看孩子的意愿和天赋。”
她不想扼杀一个孩子选择理想的自由,不仅仅对方苗苗,就是三胞胎的将来,他们想要做什么,她也会随他们。
她和慕杰这么卖力地工作奋斗,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更多的选择,穷人的孩子试错成本太大了,继而就是选择太少。
胡顾大姐道了谢离开了,吕萍真有些看不懂林碧清了,有时候她斤斤计较得很,有时候又格外温和好相处。
“小林,你怎么不回去看孩子?”
回到实验室,黄教授看到她很是惊讶。
林碧清笑道:“看大家斗志满满的样子,我被他们感染了。”
黄教授可不信这话,不过也没有深究,愿意工作的都是好同志。
“教授,聚乳酸纤维熔喷设备研究得怎样了?”
林碧清问黄教授,这块一直是他在管。
黄教授满脸笑容地回道:“我刚才打电话问过了,那边已经进入测试阶段了。”
林碧清松了口气,笑着道:“那就好。”
聚乳酸熔喷设备在进料前都需要先干燥,而这个干燥系统她了解,直接画图送厂里生产,解决了这两关,聚乳酸纤维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几乎就没什么难题了。
而就在他们沉浸式工作的时候,慕杰又立功了。
这次他带队继续训练潜水,就在大白天竟然在自家的海域遇到了岛国的蛙人,他这次是偷偷地过来收他们昨天放入华国海域的声呐的,
虽然他们知道华国蛙人厉害,但是他们也不是每天都会潜水的,可华国最近夏收时候,用过蓝红藻有机肥的小麦亩产超过千斤,这可是有机肥,对土地不会有任何危害,还有他们的小麦种子也是普通种子。
如果换成比较高产的小麦种子,那小麦的亩产还不得超过1500斤,500斤小麦再配上蔬菜等副食品,足够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了。
对于缺乏耕地资源,粮食靠进口的岛国,这蓝红藻有机肥简直就是神物。
可他们也用了蓝红藻作为农业肥做实验,可是实验田不仅仅没有增收,还减产了,甚至可以说绝收了。
他们不甘心,想要得到华国海域蓝红藻的一切秘密,比如种植办法等等,当然也有窃取华国海域水文资料的企图。
可是放声呐的时候没事,收的时候却遇到了华国的蛙人,他们潜水技术好就罢了,可恶的是他们还配备了新武器,离开老远,他们就戳破了他们的潜水服,把他们给电晕了,然后把他们以及生呐全部打包了回去。
“老慕,还是大家伙呢。”
沈航稀罕地看着那个声呐,上次眼睁睁地看着岛国的潜艇从眼皮子底下溜走的郁气,总算少了点儿。
慕杰却不满足,“争取下次咱们能够带回来一艘潜艇或者军舰。”
王军生赶紧附和道:“只要他们还敢来。”
自从他们有了比较先进的潜水服后,华国就扩大了蛙人部队,现在别说岛国的潜艇一般不敢来,就是漂亮国的潜艇也是不大敢侵扰华国海域了。
他们比岛国的潜艇还要惨,因为太过去自大,被华国的蛙人捶了几个坑,要返厂维修才能继续服役。
回去的路上,余茂等人稀罕地看着手里头的电棒,“是谁发明的这个电棒,真是太好用了。”
慕杰听到后,嘴角上扬,当然是他老婆研究出来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他的安全呢,此刻他心里如同喝蜜一样得甜。
“老王,你看那个不是纠缠你的那个记者吗?她怎么又来了?”
路过青平岛研究所的时候,沈航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用肩膀撞了撞王军生后提醒道。
王军生只是淡淡地看了眼就撇开了脸,他未来大舅子在场呢,他脑子有病才会去看一个对他有企图的女人。
不过慕杰就没有这个顾及了,他看了看徐曼正和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同志相谈甚欢,而男同志的工作服虽然没有补丁,但是洗得发白,一看就知道家境不好。
他皱了皱眉头,这个徐大记者这是放低标准了?他瞳孔眯了眯,直觉告诉他,这里头肯定有事儿。
不提慕杰他们抓了敌人后,如何受表彰,就说林碧清送给三个孩子的礼物,此刻已经送到了家里,因为周卫星没有从邮局邮递,反而到了青平岛码头找了家属院的熟人捎回来的,比邮局快。
“哟,这歌真好听!”
李华英打开音乐盒,听着清澈空灵的歌声夸赞道。
而吴美娟却看着音乐盒里闺女的小像嘴角抽抽,再听着夸妈妈的歌曲,她闺女的心思不言而喻,她叹气,她咋就生了这么一个厚脸皮的闺女。
“啊啊啊……”
三宝最是活泼,听着音乐盒里放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手舞足蹈之余,小嘴也不停歇,不知道她是不是要学唱歌。
而大宝和二宝俩人睁着圆溜溜的杏眼,盯着音乐盒的小人看,最后俩兄弟越看越眼熟,大宝伸着小手,看着姥姥,小嘴吐火星语,“呃哦…”
吴美娟赶紧用夹子音教他,“这个是妈妈。”
大宝:“啊啊。”
二宝:“哦哦。”
如果林碧清看到这个场景,肯定会非常欣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呢,她敢保证三个孩子将来会说话了,肯定会先喊妈妈。
哎哟,她真是太聪明了,简直就是个小机灵鬼儿。
可惜有句话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不窦大妈抱着小孙女过来看见这三个音乐盒之后,说道:“林工这脑子太好使了,将来孩子肯定会先喊妈妈的。”
李华英和吴如临大敌,她们累死累活把屎把尿地照看三个孩子,最后三个孩子会说话了,却先喊了那个不常在家的孩子妈,就挺不服气的。
于是接下来这俩老太太便每天对着仨孩子喊“奶奶”和“姥姥”。
“林工,设备都来了。”
这些天在林碧清和项目组的研究员们恨不得不睡觉不吃饭,又熬夜掉了五十根头发的努力下,聚乳酸纤维面料终于要投产了。
不仅仅林碧清和黄教授的激动,就说叶厂长更是激动地嘴唇颤抖,他这些日子出去,总被人调侃是卫生纸厂的厂长,而从今天起他们纺织七厂就要咸鱼翻身了。
等第一批面料制出来了,那柔软的触感,色彩靓丽的颜色,以及面料的垂感,都和的确良面料差不多,甚至更好。
而林碧清看着那布料,豪气万丈,挥手道:“我宣布,这第一批布料,咱们项目组的研究所员们一人三尺。”
华晨等研究所纷纷拍手叫好,他们也想试试这秸秆做出来的布料呢,他们变废为宝,不仅仅给农村的农民创收了,还给城里的人制造了不少工作岗位呢,他们心里自豪着呢。
“另外塑料纸也赶紧开辟生产线制造。”
林碧清激动后,跟激动地满脸通红的叶厂长说道。
叶厂长连忙点头,“是是是,马上就安排上。”
“哎哟!”
叶厂长忙得激动地在样品之间来回穿梭,不小心撞到了张科长,恰巧另外一边又有人,张科长身体往旁边的架子处躲了躲,不成想撞到了腿,他疼得痛呼一声。
叶厂长赶紧扶住他,“老张,你没事吧?”
张科长摇了摇头,“没事。”
虽然如此说,但他走路明显瘸了。
林碧清好奇地问:“张科长的腿以前受过伤?”
“嗯。”
叶厂长说道:“再战场上断了腿,打了钢钉,虽然后面长好了之后取了出来,但还总是会疼。”
林碧清敬佩每一个为国家付出的英雄,她说道:“其实聚乳酸也可以做骨钉的,它可以被人体吸收,不用取出来,也可以做手术缝合线,不用拆线。”
叶厂长咋舌,“那可真是宝贝啊。”
而林碧清忽然想起79年的时候,南边的一个白眼狼国家侵犯华国,华国忍无可忍还击,虽然战争我们胜利了,但是战争总有伤亡,像张科长这样的情况总还会出现的。
光靠聚乳酸骨钉做出来,帮伤残的英雄解除点痛苦,蚕丝蛋白缝合线虽然成本也不高,但是需求量大了,怕供应不上,这边也得继续跟上,还有防菌的医用敷料等等,都得抓紧研发。
不仅仅用在战士们身上,不久后的地震肯定也有不少人受伤,这些医学材料可以先用在受灾的人民群众身上。
而在一片欢乐中,周涛又到了林碧清跟前,再次请求:“林工,我想回项目组。”
林碧清没有答应,“项目组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了,就剩下基本的总结工作,用不了多少人,你还是留在卫生纸车间,多挣点补贴金补贴家用吧。”
周卫星的同事已经查明了周涛的对象家里的经济来源可疑了,首先工资肯定不够支撑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其次就是这家人在外面没有做倒买倒卖等副业,更没有遗产可以继承,那就说明一个问题,这家人的经济来源在《刑法》里。
而周涛对他对象百依百顺,她可不敢冒险用他。
黄教授等人也劝他,“反正都是总结工作,并不算忙,你就安心留在卫生纸车间吧。”
周涛气地脸色都青了,指着林碧清的鼻子,骂道:“我要去举报你。”
林碧清淡淡地道:“随便你。”
因为周涛让在场的欢乐气氛僵硬了一瞬,叶厂长赶紧圆场,“今天为了庆祝新面料投产,厂里特地给大家准备了庆功会,海鲜大肉都有,想吃的赶紧去食堂。”
洪岩带头大声道:“同志们冲啊,先到的吃肉,后到的喝汤。”
于是年轻的研究员大喊一声纷纷往食堂跑,气氛又欢闹起来。
“林工,你们真了不起,又有新的项目投产,有你们,华国何愁不强大!我敬你们!”
在食堂井师傅专门出来给项目组的人敬酒。
林碧清赶紧道:“没有你们当初的浴血奋战,也不会有现在的太平日子,我们也不能安心做研究,井师傅这杯酒我们敬你。”
等互夸了对方之后,井师傅不好意思地提了一个请求,“厂里既然要建新的生产线,肯定要招工人,能不能让我小闺女进厂啊,她和我在一个厂,我也不用担心她的安全了。”
林碧清:“这事是厂里的事儿,你们可以问叶厂长。”
叶厂长没有一口答应,“可以你闺女来厂里参加考试,只要成绩合格,我们就录取。”
厂里的工人多,厂二代没工作的不少,他作为厂长可不好给人开后门。
井师傅虽然失望,但还是表示了理解。
聚乳酸纤维面料的项目暂告一段落,林碧清不敢懈怠,又带着研究员,另外借调了医学和生物方便的专家一起研究聚乳酸骨钉。
而随着时间进入七月下旬,林碧清的心便一直提着,上面的领导收到了她的匿名信了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1-03 22:47:39~2023-11-04 23:20: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雨水 2瓶;流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