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十年前的自己。◎
宋满冬一愣, 将这个问题掠了过去,“你先歇会儿,马上就能吃饭了。”
“我哪儿吃的下。”赵胜男英气的眉高高聚起, 一句三叹。
宋满冬想抽身离开,她跟赵胜男还不太熟络,猜不太出赵胜男的想法。
但“请大队的人吃饭”, 这句话一听就非同寻常, 还是当做没听过吧。
她扭身想走, 被赵胜男死死的拽住。
宋满冬自持有几分力气, 可赵胜男也不差,边拽着她, 便呜咽开口, “满冬,你没发现咱们在晒谷场没见到孩子么?”
宋满冬不想接话,“我得去看看汤怎么样了。你若是有什么想法, 同她们商量吧。”
“我去挑玉米的时候瞧见了!”赵胜男也自说自的,“很瘦,很小,就是方宛的小版, 不过方宛气色还行, 脸上也有肉, 但他们个个晒得黢黑, 骨头只连着一层皮。”
宋满冬垂着眼,“很正常。”
河东大队还要靠牛车和人来运玉米,若是吃的个头壮实才不正常。
就连张兴旺, 大队长的儿子, 也是精瘦模样。
“太可怜了!最主要的是, ”赵胜男说着眼睛都湿了,“我们遇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在吃什么你知道么?”
“在啃玉米杆!”
“他们的午饭就是玉米杆和地头的酸枣!”
宋满冬跟她僵持的力道弱了几分。
赵胜男察觉到她态度软化,手上却抓紧了,继续说道,“我仔细问了,他们白天就在地头翻玉米杆,如果玉米杆上有漏的玉米没有掰掉,他们就掰下来放到地边,根据他们干活的时间和找到的玉米,大队上会酌情给记工分。”
“他们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四岁。一翻就是一上午,饿了就掰玉米杆吃,玉米杆上有叶子,带着绒毛还扎手,玉米杆又硬,剥的时候容易划破手,啃的时候容易划破嘴,有两个小孩儿啃的满嘴是血。”
院子里安安静静的,只有厨房偶尔传出几声汤冒泡的声音。
咕嘟、咕嘟。
可这声音没人在意,大家都沉浸在赵胜男的话里。
赵胜男还在说,“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吃玉米杆?他们说甜。”
“我说甘蔗更甜,他们问我甘蔗是什么?又说玉米杆也很甜了,甘蔗真的比玉米杆甜么?”
“我不知道,就尝了一下玉米杆想告诉他们,可那玉米杆——根本不甜!”
“对,不甜。”陆许山刚用凉水洗了脸,还把脑袋扎进了水盆里,这会儿头连着肩膀全是湿的。
他正叉着腰站在院子里呼气,听到赵胜男说到这儿,才插话,为了增加信服力,指了指自己的嘴角,“我也啃了。”
沉凝的气氛被轻轻拂去,姚娉婷连翻几个白眼,连宋满冬都没崩住神色,抽了抽嘴角。
赵胜男尝玉米杆那是心里记着忧着那些孩子,又秉持严谨的精神,要回答孩子们到底玉米杆甜还是甘蔗甜。
陆许山——他就是单纯的想知道是不是真的甜。
赵胜男没理陆许山,不知道是对他绝望了,还是已经习惯了。
“但他们一天就吃这个,还有酸枣。酸枣就是挂在地边的那种小枣树。”赵胜男伸手比划着,“枝条很细,果子也很小,树上带刺,要一颗一颗慢慢摘下来,不到一个指节大。”
“青色的酸的要命,红了的也不甜,木木的,没什么味儿。”
“这两样就是他们的‘饭’了。”
“只吃这两样他们熬不住的。”宋满冬轻声说。
赵胜男叹气,“另一样我实在是……”
“咱们家里煮米饭,煮稀了,上面那层米汤舀出来,就是给他们吃的。要是煮的正正好,那就最后盛完饭,到点儿水进去煮一煮。”
“他们叫——红米汤。因为他们吃的也不是白米,是高粱米。”
“满冬,他们太可怜了。”
可怜么?
宋满冬无法评判,轻轻抿起唇。
她十年前就是这么过的。
不同的是,她是被爷奶刻意磋磨,河东大队这些孩子却是因为条件如此。
江志农老实道,“河东大队确实太穷了。”
他跟爸妈去过几个农村,知道条件不好,但还是头一次遇上这么不好的。
赵胜男一个劲儿的点头,“他们大人吃的也不好,我们路过时问了几家,中午大都是高粱粗面窝窝,或者高粱面饼。”
“我拿钱跟他们换了一个,面窝窝很硬实也很噎人,费半天劲儿才能吃一块儿。他们说着一顿吃一个就够了。”
陆许山点评,“还很难吃。”
赵胜男没理他,“我俩一人分了一半,实在没吃下,本来想拿回来给你们尝尝的,路上瞧见几个孩子盯着看,就给他们了。”
她话音一转,不忘初心,“满冬,我想让他们吃顿饱饭!”
宋满冬抬起眼,平静的目光落在赵胜男脸上,这次却没躲避她的话,而是认真开口,“河东大队情况如此,你让他们吃一顿饱饭,改变不了什么。”
若是有心,就让他们顿顿吃饱。
“不!”赵胜男却摇摇头,“满冬,他们就像是……”
赵胜男脸上纠结闪过,“他们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这辈子不可能好好吃上一顿了,他们以后就是这样了,麻木、认命。”
“我知道我们应该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现在,我能做的只有让他们吃上一顿饱饭,我想让他们知道白面比高粱面好吃,做出来的馒头又软又香甜,甘蔗比玉米杆甜。
他们将来也会过上这种日子的。”
宋满冬心里狠狠一跳,眉也拧了起来,她几次看了赵胜男,目光又移开。
赵胜男这张嘴,让她来下乡实在是屈才了。
可她下乡,或许真能做出什么改变。
宋满冬深吸了一口气,“太冲动了,你再考虑两天吧。”
赵胜男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笑了起来,“满冬,我们就从现在开始吧。”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怕我现在冲动,以后后悔。可若是两天后我选择不做这件事,以后我也有可能会后悔没做。”
“既然这样,何必烦恼以后会不会后悔?以后的事让以后的我去烦恼好了。”
宋满冬从来不是冲动的人,她习惯忍耐、克制,认真思考,权衡各方之后再做决定,因为她只想赢,只能赢。
可现在,面对赵胜男这么一个荒诞、不计后果、不看未来的提议,她竟然动了心。
“赵胜男,你真可怕。”
赵胜男笑的灿烂,“我就知道满冬你心地善良,肯定会同意的。”
“我同意有什么用?”宋满冬带了点儿情绪,“给一个大队做饭,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而且我们还要准备菜……”
“不是你一个人啊!”赵胜男松开她,将姚娉婷和江志农拉了过来,“我们现在至少有四个人了!”
姚娉婷和江志农齐声开口,“我还没同意吧?”
赵胜男左右看看,“你们难道打算不同意么?”
姚娉婷认真想想,“倒也没有。”
江志农也没反驳。
赵胜男一副预料之中的样子,“我就知道,我不会看错人的!”
她看向余下三人,“这事儿可能要花钱、出票,你们不愿意是人之常情,到时候稍微帮忙搭把手就行了。”
方宛早就被赵胜男给说服了,一双眼睛红红的,“若真是你说的那样,那我也加入。”
徐清点着头,“我这次下乡家里也给我带了点儿钱。不过我们要是做一整个大队的饭,恐怕会花不少钱,接下来要过上一段时间苦日子。”
“我们苦只是一时。”赵胜男自信道,“我们有学历、有经验、有能力,有亲朋师长,再不济有手有脚也是青壮年,若是这样我们都过不下去,别人更不好过。”
“再说了,我们一时的苦,换来的可能是河东大队一辈子仅有的甜。”
“就这么干吧。”姚娉婷狠狠点头,赞同她的话。
赵胜男立刻说,“那我们要整合一下手上的东西,再仔细讨论下。”
她边说边往屋里走,“我去拿纸笔。”
宋满冬跟着她走了两步,猛然想起,“我先把汤盛出来,待会儿边吃饭边说吧。”
赵胜男也回过神来,“对对,先吃饱。”
陆许山挠挠头,跟着他们朝厨房走,“你们不问问我,要不要加入?”
赵胜男问他,“你干不干?”
陆许山自己搞不懂,不过看大家都这么积极,“干吧。”
“好了,吃饭。”赵胜男给他手里塞了一碗菜饭。
厨房里挤了一堆人,宋满冬刚把汤盛到盆里,从人群中穿插过拿了勺子,回来就瞧见徐清站在汤前,伸出手又收了回去,反复两次。
宋满冬警觉看他,“你在干什么?”
其他人也看了过来。
徐清神色有些尴尬,“有点儿控制不住。”
“想加点儿枸杞。”
宋满冬狐疑的瞧着他,嘴上先开口回道,“汤里加枸杞没什么问题,不过最好是秋冬炖汤放,夏天本就干燥容易上火,这些东西要少放。”
据她所知,陕南炖汤很少有放枸杞的习惯,或者说整个北方都很少。
“我瞧着大家都挺虚的……”徐清下意识道,说着话音一止,“开个玩笑。”
赵胜男好奇的打量了他一下,其他人都没把徐清的话放在心上,满心满眼都是午饭。
饭菜上桌,赵胜男原打算边吃边聊一下关于做饭的事,毕竟请一个大队的人,人数还是太多了,考虑的事情也多。
结果刚说了两句,手上就控制不住往嘴里塞饭,“这个饭唔太好吃了!请大队上的人吃饭可以做这个饭。”
赵胜男觉得不需要菜,单这个饭她就能吃三碗!
上次吃宋满冬做的菜就觉得惊艳,这回发现更香了!
吃了好几大口饭,她才伸出筷子去夹菜。
最先盯上的便是麻婆豆腐,白色的豆腐穿着红衣,红色的辣椒末点缀其间,看着便让人食欲大开。
赵胜男夹起豆腐,放在碗里和饭一块儿送进嘴里,露出了满足的神情,“这个也好吃!要是再辣一点儿就好了。”
豆腐入口滑嫩,没有豆腥味儿,咬开后跟酱汁完美的混合,香辣适口。
赵胜男又夹了两块,还想再吃,才发现盘子都空了。
她顿时顾不上提什么后面的事了,先把汤汁倒进碗里拌了饭,又去吃另一道菜。
外焦里嫩,微焦简直是最美味的增香剂,美妙的金黄色口感丝毫不输美感。
吃过饭,赵胜男迫不及待的打了一碗罗宋汤。
汤到了自己碗里,不必跟其他人抢,赵胜男也放慢了速度,边惬意的喝着,随口提了句,“这个汤好像不是咱们这边的做法?”
“我在沪市吃过,他们还放红肠和肉。”方宛小声说,“不过我觉得满冬做的好事。”
酸甜清爽,太阳高照,但温热的汤下肚,竟十分舒服。
赵胜男心底冒出个疑问,看向宋满冬。
宋满冬知道她疑惑的地方,解释道,“教我做菜的邻居做的,可能他去过吧。”
“哦哦。”赵胜男点着头,那倒是不稀奇了。
她把桌子上的盘子清开,放下了纸笔,边喝着汤,说起来,“我打算把请他们吃饭的事放在明天晚上,中午太热,大队上人太多了,来拿饭晒着不舒服,而且也来不及。”
“明天?会不会太急了?”宋满冬考虑着。
赵胜男说,“我觉得越快越好。上午问张兴旺,他说大概还要收三天玉米,然后开始收高粱、棉花、花生。
收玉米的活最重,天也最热,趁着现在吃顿饱饭,大家干活也更有劲儿。”
不过一个上午,她说起这些是已经头头是道。
宋满冬略一思索,点头认同了。
她记得不干活的时候,大都是一日两餐,只有农忙的时候,大家才舍得吃。
“就是满冬你要辛苦一点儿了。”赵胜男说着,“不过我们都会给你帮忙,有什么我们能做的,你直接叫我们。”
“行。”宋满冬点头,没跟她们客气。
时间紧,她也没太大把握。
跟着便说起来菜色,赵胜男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红烧肉、炸茄盒……还有今天这个饭盒汤。”
她说了一大串看向宋满冬。
“不行。”宋满冬基本上都给她否了,“大锅饭不能做太精细的菜,而且我们给河东大队上的人做饭,也不能做大荤。”
赵胜男疑惑,“为什么不行?”
“会不适应。”宋满冬平静道,“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肉的人,突然吃上大荤,身体不会舒服。”
徐清赞同点头,“最好还是跟他们平时吃的不要差太多,毕竟现在是农忙,身体要是不舒服,也耽搁时间。”
赵胜男想了想,“那咱们就冲量大管饱。”
她虚心请教,“满冬,你觉得做什么菜比较好?”
宋满冬心底很快有了答案,“蒸菜、炖菜为主,可以多蒸些馒头、包子。”
“行,那就这样。”赵胜男定下这个,又讨论起来明天做的菜。
一共定了八道菜。
赵胜男一脸认真,“八通发嘛!希望大家都能早点儿发财发家。”
迷信、努力两手抓。
定完菜,接下来才是最坎坷的阶段。
几个人都掏出了身上的钱和粮票、肉票,拼凑起来。
河东大队不到百户,但大都没分家,一家十几口人的也有。
她们几个算来算去,最后发现让每人都吃饱可能有点儿难。
赵胜男叹气,“尽力而为吧。”
七个人一共凑了一百五十块。
赵胜男又给每人拨回去了五块钱,“你们身上还是要留点儿应急的。”
给宋满冬拿了十块,“你比我们辛苦,我们出钱,你出力就行,可不能你又出力又出钱。”
宋满冬身上还有卖工作的几百块,但她不可能全出,只跟着大家拿了差不多的数。
宋满冬没接,“我还有钱。”
“这点儿活对我来说还不算什么。”她也不舍得钱,可赵胜男的话实实在在的戳到了她心底。
她饮水顶饱的时候,也想有好心人能给她一口饭。
可人人都自顾不暇的时候,谁还会看她。
更何况,也不是人人都像赵胜男这么傻,也不像赵胜男运气这么好,身边有支持她的人。
赵胜男还打算再劝,宋满冬摇摇头,“你不用说了,我想的很清楚。”
这顿饭不止是给那些挨饿的人,还是给她自己的,给十年前的自己。
赵胜男想了想,没再坚持,把钱拿了回来。
反正她们现在吃住都在一块儿,她多看着宋满冬就行了,要是宋满冬有什么不舒服的,她也能照顾好。
过了这关,回头还有机会把钱给宋满冬。
姚娉婷点过数,“还差点儿钱。”
“火腿也不好弄。”赵胜男摸着下巴想了会儿,一拍桌子,“你们不用担心,我去解决。”
她能找的人无非就是陈敬之。
宋满冬有些好奇。
陈敬之会同意帮忙么?
毕竟这听起来也太胡来了。
作者有话说:
差的二更今天会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