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85章

字体:16+-

◎招工报名。◎

宋满冬第一反应是她绝不会去食品厂, 跟着又反应过来,姚娉婷说的不是东风公社的食品厂,“县城的食品厂招工?”

“你们怎么知道的?”

她不见欣喜, 反而先关心起消息来源。

姚娉婷当她是怕这消息假的,“放心吧,这可不是刀厅如说。”

跟赵胜男她们说过一遍, 再给宋满冬讲时, 她依旧绘声绘色, “昨个不是休息日么?县城里的工厂放假。

有在县城上班的人特意跑回来了一趟, 把食品厂招工的事儿跟大队长说了。”

“这是好事儿,他也没瞒着其他人, 转头就跟大队上其他人也讲了, 叫大家做好准备。”

“正式的通知要过几天才能发过来,大家现在心里有底不会错过。”

宋满冬点着头,她被唐忠路的事情打了个措手不及, 现在听见旁的消息心里便是一紧。

听着招工的事儿不像是有问题的样子,宋满冬才问起详情,“知青也能参加招工考试?”

“可这样的话,岂不是知青录用的概率更高?大队上愿意么?”

不是宋满冬自傲, 实在是悬殊太大。

今年下乡的知青多是高中毕业, 而河东大队全大队所有的适龄高中生加起来, 恐怕还没有知青人数多呢。

姚娉婷一愣, “这点儿我还真没想过。”

赵胜男插话道,“不用担心,我问过张兴旺差不多的事儿。”

“县食品厂招工一般是给每个公社拨了名额的, 是同一公社竞争择优, 不是全县择优。”

姚娉婷顺着她的话推测, “要是全县一块儿选的话,录上的肯定都是县城里的人了。”

毕竟大队上多的是没上学的人,县城却大都是读过书的,哪怕是吊车尾,也比大队上的人瞧着懂得多。

赵胜男点着头,“所以知青的名额应该是跟大队分开的。”

说完分名额的事儿,她才下定决心,郑重对宋满冬道,“满冬你就放心去吧。其他的问题我也帮你问了,大队上说只要能考上,就开介绍信,不会拦着咱们的。”

宋满冬迟疑起来,她虽然一直想着有机会就离开,可真有这样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却犹豫了。

河东大队没她想的那么糟糕,甚至她已经渐渐习惯、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理智告诉她应该把握机会,可她心底又带着隐忧,县里的日子未必会有河东大队这么自在。

宋满冬心底权衡着,难得没能立刻作出决定。

她看向其他人,“你们什么想法?”

赵胜男不必问,她就是为了建设河东大队才下乡的,肯定是不会离开。

“我这果树还要三年呢。”江志农推了推眼镜,“而且我爸妈也支持我研究一下,说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以后可不一定有这么多时间来尝试了。”

姚娉婷纠结了下,“其实我心里有点儿想法了,我想试一下。”

“再说了我毛手毛脚的,进工厂也不合适。”

赵胜男好奇的看她,“你什么想法?咱们天天在一起怎么不知道?”

姚娉婷不肯说,“等过完年再说吧,我还不知道能不能行呢。”

“要是不行,明年我再想别的办法吧。”

她偏过头,“方宛,你要去试试么?”

方宛摇摇头。

“试试呗。”姚娉婷怂恿她,“你这身板天天干活都挺吓人的。”

方宛犹豫了下,小声说,“我背景审核可能过不了。”

被几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她连忙摆手解释,“不是什么犯罪,是我家里人的成分有问题。”

“我原本考上了家里那边的文工团,就是身份核查没过……”

她说着声音低了下来,“你们要是介意的话,我……”

“这有什么好介意的?”姚娉婷嘴比脑子快,说完才琢磨起她说的什么成分问题。

宋满冬不怎么担心,“要是真有问题,大队长也不会收下你。”

张大队长虽然一直瞧着都是脾气和善,好说话的模样。

可几次打交道下来,早发现他不似看起来那么简单。

“对啊。”赵胜男点着头,“坐牢的人都尚且有悔过自新的机会,你这就是受到点儿牵连,不碍事儿的。”

方宛点点头,松了口气,“但是我怕真出什么意外情况,叫人议论起来,食品厂的事儿还是先算了吧。”

“我有家里帮忙,自己也能干活,在大队上过的挺好的。”

姚娉婷觉得遗憾,但也没劝她,方宛性子细腻,怕是听不了别人一直说她。

宁愿苦点儿,也不敢随意试探。

不用他们问,徐清已经主动说了,“我这两年没有去县城的打算。”

“不过,就算我要去,也应该是去医院。”

只余下陆许山。

大家看他一眼,齐齐略过。

“怎么不问我?我觉得食品厂挺适合我的啊。”陆许山自信满满。

姚娉婷吐槽道,“招你进去跟把老鼠纳入米缸有什么区别?”

徐清就更不客气了,“是造过什么大孽才会走眼把你招进去吧。”

宋满冬瞥了他一眼,自打跟在卫大根身边之后,徐清这嘴巴是越来越毒了。

“不要小瞧人好吧?”陆许山半点儿也没有被打击到,反而斗志高昂,“说不定就有适合我的位置。”

宋满冬想了想,“那去试试也行。”

陆许山跟他们的经济实力不在同一水平,平日里叫陆许山跟他们一起吃也是委屈他了。

只是不知道食品厂招多少人,又以什么做标准。

几个人又议论了一会儿,还说起大队上谁能去考?

宋满冬听着他们提到许多熟悉的名字,喜娟、平男、枣花……陈家明也在里面。

困意涌上来,才散开回房间睡觉。

赵胜男单独找了宋满冬,脸上有些懊恼,“我上次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我确实不想你离开,可我也知道你在河东大队发挥不出自己的本事。”

“这种能离开的机会你千万要把握住,别因为我的话不去了。”

宋满冬还当时什么事儿,无奈道,“上次咱们不是当场已经说完了?我可没受你影响。”

赵胜男看她一眼,“可我看你好像不是特别开心,听着招工的事儿也不怎么激动。”

宋满冬没想到她看的这么仔细,她当时态度坚定,可到了临头真遇上机会的时候,还是动摇了。

“我是有点儿纠结,不过不是因为你,我是觉得大队上的人都不错,有点儿不舍得大家。”

赵胜男放下心来,“不舍得就常回来看看。”

“你是去县城,又不是去几千公里外!县城回来只需要两个多小时。”

“嗯。”宋满冬点点头,呼了口气。

想法坚定起来。

食品厂和河东大队,她当然得选食品厂。

河东大队上人好,氛围也好,可这些东西都填不饱肚子,她不能因为贪恋当下的一点儿美好,就止步不前。

这些东西跟钱一样,都是会耗尽的。

宋满冬想着又摇头笑笑,“还不一定能考上呢,现在想这些多余了。”

赵胜男不做怀疑,“你肯定是没问题的。”

正式的通告出来已经是五天后了。

要不是这消息在大队上传开,大队上也点了头,他们都要怀疑是假的了。

大队长一拿到宣传站的通知,当天晚上便用喇叭通知了全大队的人。

“凡户籍为各怀安县城区成员,可凭借身份证明、初中毕业证,于十一月六日前往第一食品厂西侧门,进行报名。

知青及各公社大队成员同上。”

“第一食品厂将于十一月六日到七日进行报名和初步筛选,八日进行二轮考核。”

“……东路公社取前四名、东风公社取前五名。怀安县所有报名知青取前二。”

“六号啊。”姚娉婷说着打算去看日历。

“后天。”宋满冬已经报了出来。

“这么急?”姚娉婷在日历上确认过,“怪不得大队长连夜宣读呢。”

“满冬你东西都带了没有?”

宋满冬点点头,“我前两天已经找出来了。”

她不是拖泥带水的人,确定了要去参加食品厂的招工,便预先做好了准备,每日也都关注着最新的消息。

直至今日,大队上宣读完通告,心才彻底落下来。

接下来便是应对考试了。

宋满冬正想着六号怎么过去。

大队长又做了通知,六号当天,大队上的牛车会往返两趟,把去食品厂参加招工的人都送到公社。

姚娉婷托着下巴,向往道,“真想看看食品厂招工是什么样的。”

大队上的日子实在枯燥无聊,婶子们每天聊的家长里短她都能背下来了。

初时的兴奋追问,现在已经能自己推测出来发展了,更怀念起城里别的活动。

赵胜男一拍掌,“那咱们就去看看。”

“我也想瞧瞧是什么样的。”

“我们能去么?”姚娉婷坐直身体。

她看看赵胜男,又看向宋满冬。

“应该是可以的吧?”宋满冬想了想,“从公社到县里的公共汽车自己出钱就行。”

“至于从大队上到公社,看到时候牛车能不能载得住吧,坐不住咱们就走过去。”

主要是他们知青加起来就有七个了,一车快坐满了。

到了六号早上,宋满冬他们等在大队往外的路口,才发现是多虑了。

除去他们,大队上只去了两男两女。

还都是熟人。

一车挤挤就坐下了。

王喜娟对宋满冬挥挥手,见他们七个人过来,惊讶问道,“宋知青,你们都去考试啊?”

“知青只能选两个啊。”她的目光担忧的在宋满冬跟其他人之间来回转。

这可是第一食品厂,是全县最受欢迎的工厂了。

工资高,福利也好,考上了有工资有宿舍有假期,还能用员工身份买残次品点心、罐头。

“只有我……和陆许山考。”宋满冬还是勉强把陆许山列在一块。

他们六个人里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稳赢陆许山。

其他大队下乡的知青只要不像河西大队那样的,基本上就输不了。

想归想,这些宋满冬在陆许山面前是没说的。

陆许山也不是一点儿有点也没,他至少块头大、力气大、人也诚实。

正如他所说,或许真的有适合他的位置。

宋满冬解答完王喜娟的困惑,看向另一人。

姚娉婷已经闻出来了,“张兴旺,你也要去考么?”

“我爹让我去试试。”张兴旺挠挠头。

“可是……”姚娉婷看看其他人。

大队上不是默认了他做下一任大队长么?

宋满冬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要是真考上也不错,能往城里走就往城里走,将来说不定能从别的事情上给大队帮忙。”

“我爹也这么说。”张兴旺点着头,“反正考上了稳赚不亏,没考上就当积累个经验。”

他这话说的不差。

不过宋满冬倒是觉得张大队长兴许是想着带不动,看他能不能换条路走。

毕竟张兴旺跟张大队长的心眼子差远了。

姚娉婷好奇,“那咱们大队没其他附和条件的人了么?”

张兴旺摇摇头,“不是没有,初中毕业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陈家明插嘴道,“只是都被收五个给吓到了,怕自己考不上,又浪费了往返的车费。”

张兴旺点点头,看路程还远,说起来了旧况,“食品厂隔几年就会招工的。东风公社选五人,其中公社考上的比例最大,往往三四个都是公社的人,其他哪个大队上的人考上,就是走大运了。”

“即使考不上,去见识一下也不错。”赵胜男想着,“这样下次考别的工厂也有经验吧?”

张兴旺看着他们满满当当坐了大半车的七个人,脸上露出个苦笑。

这回是宋满冬先一步回了她,“两趟往返路费要一块钱。不是所有人家里都能拿出这一块钱叫他们浪费的。”

几十选一的比例,连赌都称不上。

更何况今年有张兴旺在,陈家明也不差,更叫不少人歇了心思。

张兴旺点着头。

也就赵胜男他们会花一块钱,单单只是去凑个热闹。

赵胜男原本不觉得这事儿有什么问题,这会儿听过后却沉默了。

到车站更是犹豫了一下才掏出身份证明。

她小声说,“只今天来一趟,八号就不来了。”

十一个人上车下车都挺壮观的,车上还遇到了其他大队的人。

从张兴旺那里知道其他几个大队基本上都是来了三四个人。

只有两个大队来的人多,除了他们大队,另一个是……

不用他介绍,宋满冬已经认出来了。

河西大队。

月余不见,这几个知青变化不小,不似国庆前在河西大队遇见时那般光鲜亮丽,一眼就把人的目光给吸引过去。

如今的他们头依旧高高扬着,但脸上的疲惫之色却是藏不住的。

白衬衫和皮鞋也换掉了,穿起了对襟的长褂,鞋子或是绿色布鞋、或是黑色棉鞋。

乍一看,倒是跟公社的人没什么两样了。

宋满冬看了一眼便移开目光。

赵胜男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打招呼,刚迈出去,那几个知青便齐齐扭头,给她留了个后脑勺。

赵胜男只好又退回来。

修水渠时,这几个知青跟河西大队的人彻底闹僵了,连带着逼迫她站队,发现她不帮忙之后,就不搭理赵胜男了。

宋满冬看她垂着头,无奈叹了声气。

低头悄声说她,“不跟她们来往明明是好事,不然以后她们捅了天大的娄子,你也要受牵连。”

“我不是担心这些。”赵胜男叹气,“我只是觉得他们一直跟河西大队这么斗下去不是办法。”

“两边都不好过。”

宋满冬心想河西大队关他们什么事儿?

不过想起到河西大队做席面的时候,又觉得他们大队上的人也是无辜的。

宋满冬想了想,“这事儿已经不是咱们能插手的程度了。”

“只能看革委会或者政府的人愿不愿意想办法了。”

张兴旺也凑过来,“不是没想,说是要把那几个知青拆开,分到其他大队呢。”

“其他大队都不敢要,我爹也不要。”

“叫他们回去也不可能,公社那边现在还是劝为主,不过我爹说,他们要是再折腾的话,肯定是要强行拆开分咱们这边一个的。”

“啊?”姚娉婷脸色一跨,“那他单独住一屋。”

她对这几个乱来的知青实在没什么好感。

宋满冬也皱起眉来。

赵胜男想着,“一个应该还好,实在不行咱们就跟他分开住,不受影响。”

她还是更担心河西大队。

下了车,本以为食品厂要找上一会儿。

没想到出车间就看到有人举了食品厂的牌子,待他们上前,更是热心的指路。

说过一遍,女人又笑道,“沿路的岔路口都有食品厂的人,怕记错了你们就在下个路口再问一下就行了。”

宋满冬他们朝前走出一段距离,姚娉婷便压不住感叹的声音了,“食品厂竟然想的这么周全。”

宋满冬也点头,对第一食品厂产生了好奇。

跟姚娉婷他们不同,她是自己考过一次拖拉机厂的。

在考工作之前,其他工厂也都了解过。

不要说热情指路了,有些工厂招工的信息往宣告站一贴,压根不多说的。

还有些招工信息只在内部流传,传到她耳朵里的时候,报名已经截止了。

食品厂的做法无疑大大加深了大家的好感。

宋满冬他们沿着指路,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报名的桌子前已经排起来长龙。

宋满冬站过去排起队,姚娉婷站在旁边跟她闲聊着,瞥见后面不远处站着河西大队的知青,猛地想起来,“他们不会有考上食品厂吧?”

宋满冬回头看了眼。

同样是一块儿过来的,其他大队基本上都站在了一起,但河西大队的人和知青之间隔了其他几个大队,大有种恨不得不见面的感觉。

“要是真考上也是他们的本事。”宋满冬没多说。

很快到了她和陆许山,登记的人核实过身份和学历之后,便叫她站在左侧等会儿。

员工仔细解释道,“知青人数比较少,多攒一些才好叫人来带你们参观,不然我们也忙不过来,辛苦你们等上一会儿。”

“还能参观食品厂?”姚娉婷看着里面宽敞的大院和排排厂房,“早知道我也报个名了。”

现在没带毕业证报名也报不上。

员工听见她的话,探头说道,“要是没带齐全证件的话,可以明天再过来。明天我们也是初步筛选,一样可以进厂参观的。”

“多谢!那我想想。”姚娉婷谢过之后,朝旁边站了站,给其他人让开位置。

心底犹豫起来。

宋满冬开口道,“想看的话明天就再来一趟,想考食品厂也没关系,他们厂里这种招工的态度,谁见了不向往?”

姚娉婷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只收两个人啊。”

“没关系。”宋满冬笑笑,“考试的时候,我也不会让着你们,咱们谁能考上,各凭本事。”

“那我明天来试试。”姚娉婷沉吟几秒,做了决定。

宋满冬原本还想着要等上半个小时,没想到河西大队的知青是全员报名。

一下把左侧站的满满当当。

登记的员工立刻回头喊人,“洪师傅,这些知青麻烦您了。”

“来了。”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跟着才从院子左侧走过来一个中年妇女。

先探过身子看了眼他们,伸手接了登记表,才招呼宋满冬他们,“你们跟我过来吧,我带你们参观一下厂里的工况,看未来上班的地方你们还满不满意。”

她带着人往左走,先停在一块儿石碑前,上面刻着大段的文字介绍。

洪师傅讲了起来,“咱们怀安县第一食品厂1926年建厂的,当时只两间屋子,一台机器就造出了如今依旧风靡的香奶饼干……”

宋满冬弯腰前倾,仔细看了起来。

洪师傅讲的有趣,挑着重点说的,石碑上则是写的更详细一点儿。

讲创办厂房的人如何从香奶饼干起,做大做强,一个接着一个的加入新品,又一个个的取舍……

洪师傅已经说到了尾声,“……后来不断的学习改良,途经风雨,历变沧桑,发展到现在这么大的厂房。”

“可以说咱们的怀安县第一,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0-08 23:55:49~2023-10-09 23:58: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没有头绪的mj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