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重生后踹了男主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本文完

字体:16+-

转眼到了十一月份,温度骤降,特别是山里更冷。

他们厂里的锅炉也开始烧了,家家户户都供上了暖。

陆静秋昨天晚上盖着新被子还热呢。

早上看了一眼时间,才六点多,迷糊的看了一旁的蒋南州,发现他侧卧着,一手撑着头,正含情脉脉的看着她。

陆静秋往他怀里挤了挤,呢喃道:“老公,大早上我可不依你呀,我还要上班呢。”

蒋南州摸了摸她的头发道:“秋儿,我做了个梦。”

“恩,什么梦呀。”陆静秋没睁眼,迷糊着听他讲。

“梦里,是咱们老了的样子,四五十岁了吧,咱们没小承。”

“你做了什么梦呀,都梦到老了的时候了?”

“恩,梦里我在一个下雪天从车底下把你救出来的,浑身是血,送医院住了一个多月。

后来”

“后来怎么了?”

“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了。”

陆静秋笑了:“我们不早在一起了。”

“不是,梦里我们不认识,五十多岁才在那个下雪的夜晚相似,我上辈子,好像一直在深山研究东西,也没结婚,那次是刚从山里调出来,路过西城。”

陆静秋原本迷糊的眼睛,突然清亮了起来,然后紧紧的搂住他道:“然后呢,你娶我了?”

“恩,我们就住在京市,每天一起上街买菜,一起陪着你画画,一起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你最喜欢在院子里晒太阳。后来,我买了辆车,带你去旅游。”

“老公,我们那个时候过得一定很幸福吧。”

“那是,我特别喜欢。”

“你遇到我都那么大了,咋就看上年老色衰的我了。”

“和第一次遇见你一样的感觉,人老了又不是感情老了,我也是小鹿乱撞的。”

陆静秋很难想象自己被车撞了成满身血,还能咋样让他小鹿乱撞。

不过老公为什么会梦到这样的梦。

难道自己上一世还活了,最后真和蒋南州在一起了。

陆静秋抬头看着这般惬意的蒋南州道:“老公,是不是上辈子的你觉得咱们人到暮年才遇到,所以这辈子就赶紧跑过来了。”

蒋南州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子,亲了一口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你说的,你说我为啥出现的这么晚,让我下辈子找点儿出来,你好来找我。也不是,这都是梦,我觉得这梦太清晰了,说不定还真是上辈子的事儿。”

陆静秋笑了,搂着他的脖子,狠狠的亲了他一口。

蒋南州也赶紧回应着,原本该起床的两人,在**翻滚了半个小时。

等起来的时候,发现外面白雪茫茫的。

昨晚下雪了他们都不知道。

这么厚的雪,车也走不了吧。

陆静秋准备在家摆烂,反正最近因为快要期末考试,几个主科的老师都会占她的课。

她们几个美术老师,在学校也没课课上。

社区组织大家下楼清雪,蒋南州带着小泽下去了。

陆静秋在家里做早餐。

今天心情好,做了几个馅饼,一锅的大米粥,还有粘豆包。

大雪封山,在县城上班的是去不了,厂里的学校也放假一天。

陆静秋跟着曹嫂子和陈嫂子,跑去社区给单位打了个电话。

单位也理解,给她放了两天假期。

这两天,陆静秋陪着孩子在屋里学习。

写字,画画,还真给陆静秋画出灵感来了。

准备做个绘本,就叫:幼儿园。

这个冬天,陆静秋在学校,画了很多稿子。

解放军报和西城日报的约稿,哪个月亮不睡觉的整本。

陆静秋还给北城报社投了画稿,有一个被征用了。

年底的时候,她有一张年画被京市的青少年报给征稿了。

还大受好评,可惜她今年没法回去。

因为老公今年要值班。

这个冬天,陆静秋写了好几封信,给爸爸和爷爷的。

给婆婆的,给小姨和漫漫的,给薛家念和罗心悦的。

还有陈清如,这姑娘过年就要和梁卓结婚了。

她提前买件新婚贺礼给她邮寄了过去。

另外还给何遇写了封信,还有云瑜枝李英儿的。

这个年,他们也收到了许多礼物。

爸爸,爷爷,婆婆,小姨,都给他们邮寄了很多吃的用的。

这个年他们一家三口都胖了好几斤。

转眼三年过去。

陆静秋从一个刚入职的美术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原因无他,因为高考现在有艺术考生,陆静秋这几年发现了学校有绘画天赋的,就建议他们走艺术路线。

结果三年的时间,成功为学校送出好几个名校生。

而且,这三年里,陆静秋的绘本也得了奖,就是那个《幼儿园》,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画风可爱,有趣。

特别受刚启蒙孩子的喜欢,这个绘本,陆静秋得了全国儿童绘本大奖,就因为这本书,她在厂区都有名了,大家都知道她是个儿童画家。

除了这个,她手里还有一本《最冷的地方》,讲述了地理科学方面的小故事,画风可爱,用色柔和。

这段时间,北城的出版社联系到了她,想要出版她这本书。

西城那边肯定不愿意放手,关键是京市那边的儿童出版社也联系到了她。

陆静秋正为难的时候,老公调令下来了。

这次被调到了南边,一个爱吃辣椒的地方。

去接手一个新的项目,在那边担任主任。

她的那本书,也被京市出版社给签约走了,不怪她不给西城,主要是那边给的版权费多呀。

于是,陆静秋又跟着老公去了那边,一待又是三年。

这三年,外面发生的变化更大。

漫漫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开始专心经营起了厂子,从之前的一抬机器,现在已经有三台机器了。

薛家念在她来关山的第二年,也怀孕了,关键她很迅速,直接是生了个一对双胞胎儿子。

心悦也在去年怀了二胎,生下了个女儿。

世界就是奇妙,得知罗心悦怀孕的时候,她也怀上了,两个孩子还是错了一个月,也都是女儿。

罗心悦说,这是缘分,要定娃娃亲,可把蒋南州吓坏了,过年去京市,就是不敢去西城。

--

番外一

“静秋,咱这边三个社区要拆迁了,你啥时候回来呀,上次回来还是你二表哥结婚。都这么久了,你也不想我们呀。”

“回去,我们过段时间就回去了,我家南州现在被调到西城研究院了。”

“真的呀,终于回来了。那我们可等着了。”

“等着吧。”

陆静秋挂了罗心悦的电话,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爸。

爸爸再有两年就退休了,还说退休了跟着他们,帮忙带孩子。

她家小承现在今年都八岁了,满满也三岁了。

这次回去,孩子能在西城上幼儿园。

从关山机械厂到义县这边,她从一名优秀高中教师,变成了厂里宣传部的干部。

这工作倒也清闲,至少能带带孩子。

没有张姨和爷爷在这边,她们夫妻两个带孩子也是手忙脚乱的,好在白天的额时候请了厂里的阿姨照顾着。

就这么她家蒋至满也两岁多了。

和罗心悦通过电话,不到半个月,他们一家四口人就到了西城。

这几年,除了去京市勤一点儿,西城这边也很少回来。

感觉几年不在,街上变化很大。

高楼门面房多了不少。

陆静秋一家人到家后,请了朋友们来家里做客。

“各位,我们一家这次回来,可能就在这里稳定了。”

罗心悦道:“那必须稳定下来,社里知道你要回来后,第一时间就去找上面领导要调令去了,这次你是跑不了了。”

薛佳念笑道:“换来换去,还是老地方。”

罗心悦道:“可不是,现在杨副编都是编了。班编辑都是副总编,张淼都是组长了。咱们绘编部,现在就我一个人。”

“杨波呢?”

“那人,自己出去单干了,弄外墙设计,可挣钱了。”

“他倒是那方面的行家。”

罗心悦道:“哎,你们各个的,都挺如意,杨波现在有自己的公司,念念有自己的批发门市部,静秋你都是挂上名号的儿童绘画家了。就我,还是个小编辑。”

陆静秋笑道:“得了吧,我听说,之前你经手的那个自传插画很受现在青年的喜爱,都被评奖了,还在这儿跟我装。”

罗心悦道:“我这是意外呀,谁能想到当时不看好的,现在火了呢。当时因为这事儿,那作家还不愿意,现在别提多喜欢了,他还准备出个续,让我帮他代笔插图。我在考虑。”

薛家念道:“还考虑啥,赶紧答应。”

“念念,你农贸市场那边忙不?”

“还行,就是得起早,批发蔬菜水果的,都是一大早。忙到中午就没事儿了。我现在都没时间管孩子。俩孩子长期在我爸妈那边住。”

“在石教授那边呀,也行,石教授比咱会教育孩子。”

“可不是,两孩子学习不用我操心。但也想他们呀。现在好了,这边拆迁,我准备找个离我爸妈近点儿的地方。”

在厨房忙活的漫漫出来,听到薛家念的话,也想到了搬迁这事儿,凑到陆静秋面前道:“姐,搬家咱们住得近一点儿吧,过两年干爸退休,咱们也能走动。”

陆静秋道:“研究院给分了房子。”

罗心悦道:“我家商则也分了放,分了房,这边拆迁后,我们估计要搬到那边去。”

薛家念道:“这房子盖好,得多久呀。”

沈漫漫道:“没准呢。念念嫂子,你们准备搬哪儿呀。”

“我干爸学校去年刚建好的家属院,后面有几排独栋小别墅,我让我爸弄了俩名额。

买两套挨在一起。我们准备搬到那边去,我外公外婆也搬过去,两家人住在一起。我也能见到我儿子。大学家属院,有小学初中重点学校名额,我妈说,孩子要在那边上学。”

陆静秋道:“这也挺好,反正你有车,每天开车到农贸市场,也快。”

“恩。”

女儿这边聊的都是房子孩子的,男人那边聊的都是最近的发展。

卫锦城和二表哥最近通过商则弄了一块地,就是在最两年房地产是真的挣钱,所以他们想在西城开放一处高档小小区。

卫锦城说这话,又转头问道陆静秋:“静秋,你同学不是做建筑设计的么,我有个地方,想要盖商品房,帮忙介绍下,看她感不感兴趣。报酬不会低了。”

“行呀,我改天打个电话问问。”

“行。”

“你那房子啥时候开始建呀。”

“咱地皮到手,手里又有资金,只要方方面面都到位,今年就能开工。”

“这么快呀。”

“现在讲究的就是看谁更快。”

是呀,最近两年商品房拔地而起,正是挣钱的时候。

薛家念撇撇嘴道:“我现在巴不得他忙起来呢,忙着挣钱,就少招小姑娘秋儿,我现在把门面房给我小表姨了,我就管着农贸市场的生意,没事儿就看着他。”

陆静秋惊讶了下,暗道:难道卫锦城又做出出轨的事儿了?

这边正惊讶呢,一旁的卫锦城诉苦道:“哎呦,媳妇,我哪有那心思,厂里姑娘多,看到我这样玉树临风的厂长,我也管不住呀,不过我敢保证,我觉得没有招惹他们。就因为避免这种情况,我年纪轻轻的,你看都留起了胡子了。”

卫锦城这话一出,惹得几个女人都没忍住笑了,看着卫锦城脸上那一字胡,也确实搞笑。

陆静秋小声道:“你家老卫不老实了?”

薛家念道:“他不敢,就是吧有些女的贱。”

罗心悦笑道:“要我说,就凭你家老卫留那个胡子的决心,你也该放心。”

“我有啥不放心的,我外公外婆在厂里呢,谁敢。”

“薛外公薛外婆身体还好吧。”

“硬朗着呢。”

“恩,我准备把爷爷也接过来,他老说这边的水好。”

薛家念眼睛一眯笑了:“来这边好,我家的菜老爷子爱吃。”

“就是家里房子不够住,而且我们那个研究院不在市区,我得想个法子。”

罗心悦道:“西区那边有个商品房项目再盖,明年能完工,陆叔叔不是这两年退休么,你也不差钱,要不在那边买两套,到时候老爷子,你爸都有地方住了。”

“是么,改天我去看看。”

一旁的蒋南州听到笑道:“买别人的干啥,老卫不是要开发,也就这一两年的事儿。我看看咱们家属楼有没有出租房子的,咱们先租一套,把爷爷接来。”

沈漫漫道:“姐夫,你也帮我看一套,我要跟你们住的近一点儿。”

“行。”

--

番外二

陆静秋只要一搬家,就必须修整下房子。

这次在研究院分的是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在三楼。

都是白墙,水泥地。

现在的房子又铺设地砖的,陆静秋他们一家最近住在老房子里。

先修房子,铺地钻,改造厕所,水电,厨房。

蒋南州上班以后,跟院里打听了下,问问有没有租房子的。

还真被问出来了,他们旁边一栋出租,两室一厅,一个月十二块钱。

蒋南州觉得不错,租下来了。

就这一个房子,还是老两口刚分的房,他们在外面儿子那边住,顺便给儿子看看孩子。

别的就没有了。

给漫漫找不到房子。

后来没法子,沈漫漫就在她厂子附近的家属院里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

庄严也跟着在那边买了一套。

庄严之前在他们县城卖衣服鞋子,挣了不少钱,又回村里把夏琳的事情宣传了一番。

现在老夏家都在村里抬不起头了,夏队长也退下来了。

几个儿子分家,他们老两口在大儿子的院子里住着。

大儿子大儿媳在西城,自己开了个小作坊,刚开始挺挣钱,现在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生意也不好做。

庄严后来跟着卫锦城帮着跑业务,他嘴会说,跑业务最合适他。

漫漫这边的业务员都是三十多岁,二十多少接了婚的女同志,业务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

她就看上了庄严那张嘴,想让他帮忙到一个城市谈业务的时候,也帮着跑跑她家的卫生棉。

就算卫锦城同意,庄严也不同意,他一个大男人卖女人的那种东西,他张不了口。

结果,沈漫漫直接给他一箱货五块钱的提出。这家伙也不说硬气话了。

谁和钱过不去呀。

这两年,还别说,就庄严一个人,帮漫漫打开了省内所有县城的市场。

现在的女性,生活条件好了,生活上也在往好的方面发展,销量也是好的没话说。

所以这两年,不说全国都有他们的货,有三四个省都有铺设。

每年的销售额也是很吓人的,赚的钱买了个厂子外,这两年已经开始分钱了,去年陆静秋她们也每人分到了两万块钱。

之前不怎么看好的生意,现在也慢慢的走上了正轨。

哦,扯远了,庄严之所跟着沈漫漫买房子,住这么近。

自然脱不了这两年的接触,庄严是看上漫漫了。

可惜漫漫没看上他,觉得他这人太过痞气,爸爸也不看好。

所以,庄严的追妻路还漫漫长。

陆静秋他们一家安顿好后,把蒋爷爷和张姨接了过来。

小承也在研究院旁边的小学就读,星星在家属院里的幼儿园入了学。

妹妹可不如哥哥皮实,小姑娘愣是哭了一个月才适应。

可把蒋南州和爷爷心疼坏了。

她去上班的时候,两个人只要一有空就跑去幼儿园旁边看看,爷爷还会中午的接孩子回家。

要不是两个人这样带孩子,小丫头早适应了。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心头肉,一点儿不假。

也主要是他们蒋家这么三代人,就出了一个闺女,可不心疼呀。

这天星期天,陆静秋带着罗心悦和陈清如去车站接何遇。

几个人,已经好多年没见了,确切的说,和何遇已经好多年没见了。

这次何遇过来,除了和卫锦城见见面,还把爱人和儿子也带过来了。

正好大家一起聚聚。

“静秋,清如,心悦。”

“阿遇。”

“好久不见。”

“是呀,咱们好久不见了。这是我爱人,章程,我儿子章毅。”

“你好。章同志。”

“你们好。”

“阿姨好。”

“哇,小家伙真可爱。几岁了?”

“五岁。”

陈清如道:“阿遇,和我女儿一年的。”

何遇笑道:“那不废话,咱俩生产的时候,还通过电话呢。”

“哈哈,可不是,我现在儿子都一岁了,你咋样。”

“别了,一个就够闹腾的了。”

大设计师来了,卫锦城自然要安排好,给她们在厂里安排了一个宿舍。

罗心悦找了个饭店,几个人同学聚会,在一起唧唧喳喳的,说着这些年大家的日子。

何遇结婚,几个人都没过去,主要是太远了,而且大家都有工作请不了假。

但都邮寄过去了新婚礼物。

陆静秋中间去过一次,以为房子的事儿。

之前漫漫的那两个同学不租了,陆静秋怀着女儿的时候,过去了一趟。

找个中介,直接租给了中介。

那时候和何遇见了一面,她刚结婚不久。

现在的何遇,可是他们沪市有名的设计师。

沪市许多小区建筑她都有参与,还有一些公共的建筑,也得了几项奖。

陈清如,今年刚评的职称,已经是陈教授了。

在年画,民俗画这一块还是很有造诣的,在西城日报的投稿,有两幅都被京市那边收集珍藏了。

她和心悦,在儿童绘画这方面,也算是小有名气。

大家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那些在学校互相鼓励学习的结果。

这次何遇过来,帮着卫锦城设计小区。

卫锦城给了五千块钱的报酬。

倒也算优厚,结果一听她老公的名字,他们顿时觉得给的少了,人家何遇老公,也是业界有名的设计师。

这次过来,也主要是跟着媳妇见见她的同学。

媳妇接这个活,他也帮了不少忙。

夫妻两人,没出一个月,就把初稿完成了。

卫锦城还挺满意,主要是有高层,有别墅区。

合理利用了那些土地不说,还把小区的档次提高了不少。

小区规划也做的很好。

后期的,夫妻两人回到那边在帮忙完善。

所以,十月份,一个叫幸福里的项目开始挂牌动工了。

动工的那天,二表哥带着二表嫂从羊城回来了。

二表嫂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在二表哥的工作主管财务,都大着肚子了,还跟着二表哥跑来跑去。

小姨想让她休息休息,她都说没事儿。

见了陆静秋还说,让我帮忙劝劝小姨,小姨太热情了,她有些受不了。

陆静秋能理解二表嫂,她大大咧咧管了,小姨对她太好,她反而有些不自在。

陆静秋能帮她的唯一方法,就是给小姨找点儿事情做。

这几年杨杨跟着毕业的大表哥大表嫂去了阳城,姨夫也退休了,小姨好不容易看着二儿子结婚,怀孕,就想着给她照顾孩子呢。

陆静秋想的法子,就是让小姨做她擅长的小吃。

之前租她房子那个糖作坊搬走了,陆静秋就给小姨提了意见,让她做点儿青豆,麻花,肉干,这些小食品。包装好,放到各大超市,市场里卖。

小姨想了半个月,觉得这事儿能干,二表嫂也给力。

还专门给小姨弄来了一台机器。

还注册了挂牌厂子,这下犹豫的小姨也没法犹豫了。

厂子都给弄上了。

正好老两口也闲得没事儿,就整吧。

这段时间,小姨和姨夫就搬到了那房子里,两口子也没请人,自己搁那瞎鼓捣呢。

--

番外三

转眼又是一年,他们的社区拆迁合同也拆了。

补偿款也拿到了,正常的三间房屋,两个侧房的,如果选择赔偿房子,可以拿到区外一套一百平米三室一厅,再加上一套八十平两室一厅共两套房,或者拿到一套区内六十平两室一厅和区外八十平两室一厅共两套房。

薛家念住那一套,漫漫那一套和心悦那一套都是这样。

像陆静秋两层下楼的,在这个基础上,能多给一套区外八十平两室的房子,或者区内六十平两室的房子。

陆静秋让她们要第一套方案。

因为这个时候,区外的,在过个几年,那也算区内的。

陆静秋要了第一套方案,多给的那套房,要了区内六十平的房子。

薛家念住那一套,要了第二套方案。

薛家念虽然租的陆静秋的房子,但她前几年也在附近买了一套,在拆迁范围内。

她还庆幸,幸亏买了一套。

这几年,不光这边一套,其他地方,也买了两套。

哎呦,拆迁真好呀,以后他们就能住楼房了。

这边房子拆迁,那边卫锦城那个幸福里项目,已经开始售卖了。

陆静秋准备买一套别墅。

在何遇设计的时候,她就看上了一套。

三层,还带一层地下室。

地下室能做她的工作室,外面还有一个小房子,能当阳光房。

两百块钱一平方,有五百多平方,她要了两套。

一套给爸爸准备的。

沈漫漫要跟着姐姐和爸爸的,选了一套。

薛家念那边,自己家的,陆静秋又在那边买了,直接也选了两套。

罗心悦还想做邻居呀,跟在旁边选了一套。

二表哥也买了两套。

得,光几个朋友,都快把别墅区选完了。

直接内部就给他消耗了好几套。

他这个地方,一共有八十套独立下沉别墅,关键是院子也大。

跟大院差不多,有社区办公室,娱乐室,棋牌室,活动区。

关键旁边就是个绿荫公园。

别墅前面,是两栋高层。周围是门面房。

高层售卖,两百二一平方。

比别墅贵二十块钱一平,主要是别墅大面积的,现在可不兴贷款。

现在交一部分,中期交一部分,后期交一部分,房子盖好,要交完的。

陆静秋是一次**完的,刚交完钱,那边沈慕不在税务局了。

下海了,可把沈叔叔气坏了,给南州打电话,让南州好好说说他。

这边还没联系上呢,沈慕就跑过来借钱来了。

“哥,你不用劝我,我是深思熟虑过了才辞职的。项目我都看好了,就是手里,缺点儿资金,我想来想去,就只有嫂子能帮我了。”

蒋南州皱起眉头:“看的是什么项目?”

“酒店,就是招待所,当然,我开的招待所肯定比现在的好。楼房我瞅好了,得赶紧下手,要不是看咱家的面子上,他们找出手了。”

蒋南州见沈慕这样着急的样子,怎么看怎么觉得他要被人坑,非常不看好。

沈慕就不是做生意的料,老老实实上班才是他的路。

但陆静秋知道,沈慕上辈子就是开酒店的,后来还做到了全国连锁。

“阿慕,你要借多少呀。”

沈慕这几年上班,攒了些钱,不多,毕业第二年,在家人的撮合下,和秀雅结了婚,这次的事儿,还是靠老丈人的关系,找了这新盖的办公楼。

租金有些贵,一平方十块钱,但装修得花不少钱。

老丈人借给他一万,他手里有三万。

装修需要十万块钱了。

沈慕犹豫了下,看了一眼二哥,才道:“十五万。”

蒋南州皱了下眉,他不是不想借给三弟,就怕他赔了,之前没做过生意的人,现在一下子就投资这么大。

陆静秋倒是没说什么,虽然刚买了房子,但这几年,两个牛肉汤店赚的,二表哥和卫锦城给的分红,还有漫漫那边。

自己的版权费,存了有五十万了。

“行,我明天去给你娶。”

沈慕听二嫂这么干脆,根本没想到,他来的时候,想了好多理由,结果他现在也才刚说了个数字而已。

蒋南州挑了下眉头,觉得媳妇这次太草率了。

“阿慕,你真要借呀。”

“二哥,我都和人谈好了,就等钱了。”

“你放心。这钱我不白借,我给嫂子股份。”

“我们不要,这钱要是借了,你可要谨慎点儿。”

沈慕喜道:“那是那是,二哥,你还不相信我,我不是小庭那搬急脾气。”

陆静秋笑道:“要呀,怎么不要,我相信阿慕,阿慕,你看着给就行,妈他们身体还好么?”

“都挺好,爸和妈退下来后,无聊的很,每天挣着帮我们接孩子。还都接他们家,现在正催着我们要二胎呢。”

陆静秋笑道:“那就在要个。”

“再说吧,我现在就想先把酒店开起来,别让我爸老唠叨。”

“酒店名字你准备叫什么。”

“叫万豪酒店。”

陆静秋笑了,以后就是万豪集团了呀。

第二天,陆静秋就给了沈慕一张十五万的支票,沈慕说什么都要给陆静秋打欠条。

还说给了她三十的股份,剩下的钱,等盈利了再还她。

蒋南州看着媳妇那脸上的笑,都快开花了。

想想这些年媳妇投的这些厂子门店的。

还真各个都挣钱。

行吧,他打电话先去劝劝沈叔。

一个月后,沈慕的酒店正式注册了,装修说是得半年,对于借了这么多钱的沈爸爸和沈妈妈来说,可把他们瞅坏了。

既然阻止不了,就只能尽心的帮孩子,把老夫俩的那点儿存款都给了沈慕。

沈慕说不用,他们还担心,最后没办法,只能先收下。

好在努力没有白费,三儿子的酒店开业,到真是吸引了不少客人入住。

小儿子那边也上班了,不过这家伙看着也不老实。

小儿子不怕沈爸爸也不怕沈妈妈,偏偏怕嫂子。

这不,大嫂压着呢,最近刚谈了恋爱,倒也没有下海的心思。

关键是他在的国企单位,可比他们几个有前途,现在得压住这小子狂躁的心,练练心性。

--

番外四

“过几天你外公就过来了,小承你的屋子让我外公了哦。”

“妈,我每天下课晚,会不会打扰到外公呀。”

陆静秋笑道:“你只要不怕你外公把你当小军练,他就不怕你吵。”

小丫头在一旁哼了一下:“外公才不会呢,外公可疼我们了。”

“就你机灵。”

“姐,你们家里住不下,先让爸住我那吧。幸福里刚交房,装修还得好几个月呢。”

“好几个月?我估计的得一年。”

沈漫漫道:“一年?装修个房子,要不了那么久吧。”

“上面三层,带下面一层,有四层了吧,还有外面的院子呢。

装修的事儿,你别管了,我给你们弄,你说想要啥风格的?”

“舒服就行,我相信姐的眼光,那行,改天我把钱给你,你看着装。”

“好。”

陆先润退休,队里本来给他安排好了,还给配了警卫员。

结果他都拒绝了,说要跟着她女儿去。

退下来还没一个星期,就提着包裹回西城了。

之前一个闺女,没觉得什么,现在俩闺女,争老爹的,他也是稀奇。

最后没法子,静秋这边住俩月,漫漫那边住俩月。

可惜,漫漫那边他住不惯,那孩子整天晚上十点多才回来,早上十点还不起床呢。

关键是庄严那小子,天天的过去。

陆静秋见老爸不开心,今天专门过来接老爸去工地看看,出来的路上劝道:“爸,其实庄严那人就是爱钱,这几年跟着老卫,稳重了不少。”

“爱钱没有错,万一以后因为钱,骗漫漫呢?”

“这不好说,但不能因为没发生的,咱们就这样排斥。不过,这事儿也得看漫漫,她要是愿意,咱们就不干预,要不是不愿意,爸现在没事儿了,可以多帮她留意留意西城的小青年。”

“那倒也是。”

陆静秋觉得是爸爸刚退下来,突然闲下来不适应。

也不像爷爷那样,每天遛弯听收音机的,爸爸坐不住。

正好幸福里装修,那就让爸爸看着吧。

他们家三套呢,找了两班人不熟悉的她不放心。

这个时候装修都是散户,也没什么合同什么的。

她怕有些人拿了钱人走了,所以也告诉其他几家,不要一次给装修的工人好多钱。

干一项结一项。

陆静秋找的还是之前给她们修房子那几个泥瓦匠大爷,不过现在都传承给他儿子了。

水电工,水电都是陆静秋设计的。

现在不光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的,还有热水器,将来还有空调。

的把插头都准备到位,免得以后要重新弄。

其他几家不懂,反正跟着陆静秋的就对了。

结果几家都跟着陆静秋的方案走的。

现在开始贴砖了,先贴的爸爸这边,今天他带着爸爸去建材市场挑瓷砖。

爸爸的房子,就让爸爸做主。

陆静秋也挑自己家的瓷砖。

结果爸爸看上了水磨石的,陆静秋帮着爸爸选了花色。

陆静秋给漫漫选了一种,欧式复古的白蓝复古砖。

陆静秋也选了那种美式乡村复古砖,就是选角花和腰线费事了些。

而且她还发现了国民时候的一种彩砖,粉白蓝的,很好看。

陆静秋想了想,决定给漫漫用在地下室里,这风格活泼,适合她。

院子外面的地面用的也是那种防滑的。

装修房子不容易,需要有人天天盯着。

爸爸算是找到事儿干了,每天不是建材市场就是工地。

庄严倒是聪明,知道趁虚而入,也不知道在哪儿弄了个小面包,总能在爸爸需要的时候出现。

来帮着孩子装修的,都是退休的老人。

比如姨夫,他不爱整天在那里弄油弄面的。

正好儿媳让他来盯着这边。

念念那边石教授,心悦那边他公公。

几个老人在一起,也会讨论哪个工人干活好,哪个工人耍滑。

他们一起组团去建材市场,时不时的庄严开着车帮他们送货。

各个都夸,夸的陆先润就开始正视这个小伙子了。

会来事儿,干活吧,倒也可以,就是有前科。

听说在村里也是个二流子。

石教授道:“之前的二流子,说的是那些不爱干农活的,那个时候农家的孩子能做的就是农活,去厂里的少之又少。

他不爱干农活,可不就游手好闲了。不过人本不坏,志向不在农活,爱钱不是坏事。”

心悦他公公附和道:“诗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之前那事儿,也情有可原。”

石教授和心悦公公毕竟是外人,反正嫁的不是他们女儿,姨夫道:“在考察考察。”

陆先润道:“不着急。”

石教授道:“咋能不着急,你干女儿今年多大了?”

陆先润一琢磨:“哎呦,二十七八了。”

心悦公公嗨了一声:“姑娘不能等了,可得抓紧。”

这个年代,这么大岁数还没结婚的,那就是个人有问题,不是身体有问题,就是心理有问题。

陆先润一听这话,上心了,晚上回去小心翼翼的问着漫漫对庄严的评价。

沈漫漫道:“庄严呀,业务能力强,能拉下脸。人还不错。”

“还不错,我看他那样儿,是看上你了。你咋想的?”

“啊,我”

“你什么,你跟爸爸说说你的真实感受,要是没看上,爸让你小姨帮你张罗几个相看相看,老大不小了,女孩子可不能这么拖着,咱们怎么说也是个厂长,随便找个都不能差了。”

“哦,爸,你不是看不上庄严么,毕竟有那么多劣迹。”

“之前是有,害你姐,还连累我那么好的徒弟退伍,我吧,看他现在改的也不错,再说,有庄晨在,他要是敢欺负你,我找庄晨就能把他治理了。”

“爸,他是挺怕你的,不用找他哥。”

“现在是怕我,等我不在了呢。总要有个人看着他。”

沈漫漫羞涩的哦了一声。

陆先润算是看出来了,敢情漫漫这孩子也喜欢呀。

这还有啥好阻挠的,赶紧给孩子办了吧。

关山那边,庄晨一听老弟要结婚了,还娶的是师父的干女儿。

他是好多年没见过师父了,现在算是亲上加亲。

庄严也没父母,家里就老爹老娘帮着他主持。

庄晨还特意给师父打了个电话,问问怎么个流程。

他陆先润的女儿,自然要好好办。

彩礼是不能少的,让他们看着拿。

看着拿,庄晨也不敢随便给呀。

“哥,我都问过了,西城这边都是一千,一千六,我给两千。另外,我在这边买套房子。在杨二表哥弄辆车,咋样?”

“西城那边你看着办,咱也不了解那边的情况,但在咱们这边,是要给你准备套房子呢。你们逢年过节总要回来看看的吧。”

“哦,那我在县城买套房子,你让嫂子帮我看看。”

“家里呢,你小子现在不简单,我老师长的闺女都被你追到手了,你不看看你之前做的那些事儿。家里的房子我让我爸妈帮你修缮修缮,等你们结婚,回来一趟,也好让村里的人看看,你庄严可不再是那老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浑人。”

“哦,哥,这些年我给你和大伯填了不少麻烦。那行,你让大伯帮我修整吧,我明天就把钱汇过去,不能让你们帮出力又出钱的。”

“说这事啥话,这几年你没往家里拿钱,你大伯都帮你存着呢。”

“那是孝敬我大伯的。等我这边订好日子,你和嫂子一定要带着大伯大伯母过来。”

“知道了。”

就这样,沈漫漫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把自己嫁出去了。

房子倒是没让他买,毕竟漫漫刚装好了房子,就当做两人的婚房吧。

这些年他虽然业务好,但也不是那种一下子能赚很多钱的,夫妻俩过日子能省就省。

再说在一个小区,爸爸能看着他点儿。

庄严倒是从二表哥店里买了辆车,方便夫妻俩,以后跑业务也方便。

二表哥豪气,直接给他打了八折,毕竟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不过最让人意外的是,婚礼上,房管局的赵局长竟然哭成了泪人。

他也算是看着漫漫从小到大的,和他爸是好朋友。

现在看着老友的女儿有这样的造化,想必老友也安心了。

--

番外五

庄严结婚后,倒是更有男人担当了,工作更卖力。

工作上,别人不愿意跑的地方,他去。

开着车走着黄土路,一去十几天半个月的,帮卫锦城拿下好几个大单子。

他们做业务的,提成高,庄严跟着卫锦城这几年。

手里也有不少存款,买了辆车好几万。

又让大哥在老家县城买了套房子,花了四五千。

老家他大伯也给他在老宅子上新起了三间青砖大瓦房。

这么一弄,身上没多少钱了。

和一个厂长的老婆来比,有些抬不起头。

这个苗子一出来,就被陆先润发现了,当场给了他一个雷子。

“一个大男人,有点儿出息,两个人过日子,比的是谁的钱多谁的钱少呢。

结了婚,那就是不分你我。

看你这眼界短的样,你这业务是咋跑出来的。”

陆爸爸是嫌弃他一个初中都没上的人,娶了一个高材生,亏。

于是让陆静秋帮着庄严找个夜校上上。

陆静秋可不敢真的就一声不响的给庄严报了。

还特意去问了漫漫和庄严的意见。

“爸想让我给庄严找个夜校。”

漫漫道:“夜校挺好,晚上上课,白天照样干事儿。人家卫哥厂子里,业务部上个月招了个大学生。以后大学生都吃香。”

庄严苦着脸道:“姐呀,你和姐夫啥时候搬来这边住,现在爸在这边离我们进,整天盯着我,我招架不住呀。”

陆静秋看着他那样噗呲笑了:“咋,你还有怕的人呀。”

“在家我大哥,在这,就属老丈人了。”

“那爸让你去夜校你愿不愿意?”

“去呀,必须去呀。老丈人发话,我不敢违抗,可我这小学水平,咋学呀。”

“现在有些厂子里有组织的夜校班,也有些大专学校组织的夜校专业课,现在最吃香的就是会计和电工技术这块了,我建议上夜校就去那些学校上,到时候发的证书也顶用。”

漫漫道:“那就去学校办的夜校吧,姐,你有推荐的专业么?”

“庄严嘴皮子利索,业务好,那就学营销吧。师范大学就开的有课,不过他们有入校考试。改天我找找人,那张卷子,让庄严先做做,不会的你教他。”

“行。”

对于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来说,可招了大难了。

不过老丈人媳妇,娘家姐都同意,他是应着头皮也要上呀。

这几天卫锦城见庄严在办公室没事的时候拿着笔抓头挠腮的。

还好奇的过去看了眼。

结果这人竟然在做试卷,一问才知道要上夜校。

卫锦城哈哈笑了一大通。

但也觉得庄严这人,也是改变颇大。

陆静秋最近比较忙,最近不是社里忙,就是帮着市宣传部做活动。

她和心悦也是没像上学那会儿,能好好的在办公室待着。

时不时的调令下来,她们就得忙一阵。

最近回家晚,老公孩子都有意见了。

蒋南州他们在研究院做研究,前一段是忙,最近也清闲了。

说有假期,想要带着孩子们去放风筝。

顺便带着爷爷出去转转。

他在这边除了院里几个下棋的人,也没啥娱乐项目。

陆静秋最后想了下道:“要不让爷爷去别墅那边住吧,那边爸爸在,小姨和姨夫也在那边,还有心悦她她公公婆婆在。那边有个社区俱乐部,老人不少。”

蒋南州思索了下道:“也行。”

两人去找老人商量了下,怕他不愿意这个星期天,他们一家特意带着他去别墅那边住了两天。

孩子也不去放风筝了,带着老爷子去了小区了的小公园,公园里有个不大的小池子,能钓鱼,虽然都是些小鱼,但就是为了给这些退休的老人准备钓着消遣的。

还有俱乐部,陆爸爸带着老爷子,去那边认识了和他差不多年级的老人。

玩的还不错。就答应了。

好在有张姨在,要不然他们也不放心让老爷子一个人在这。

主要是这边离念念小表姨粮油铺子也近,老爷子最爱吃她家的菜。

薛家念见陆静秋把她家老爷子弄过来了,也和薛外公薛外婆商量了下,把他们两个也接过来了。

年纪大的老人在一起,比他们有共同语言。

陆静秋和蒋南州他们一家,星期天的时候,也会过来陪着老人。

小承现在的初中已经是三年制了,还有两年就要考高中了。

这家伙头脑灵活,考高中没啥大问题。

陆静秋想着到时候让他上这边附近的一个重点高中。

他们一家再搬过来也行。

主要是南州不方便,他做科研,有时候还会往部队里跑,下班有时候也没个准,在家属院近。

可他们大人总能克服这些问题,毕竟现在是孩子最重要。

他们夫妻两个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

特别是英语,从小陆静秋就教,现在孩子和他们用英语对话是没问题,在学校这个科目也是拔尖的。

除了这个,蒋南州还想让儿子学点儿额语,多学一门语言,以后就多一门出路。

所以陆静秋看好的这个高中,就有小语种。

罗心悦看着他这会儿都为儿子开始操心了,打趣道:“咱们是真的老了,哪像以前,上班下班,想的都是那个地方的衣服好看,那个饭店的菜好吃,现在,全是老公孩子的。”

陆静秋笑了:“咋,你对你家老商有意见了?”

“哎,有可能要调去下面的市里。”

陆静秋愣了下:“啊,那你也要过去么?”

“我不去,好在就在隔壁市,不远,星期六星期天他能会来,要是忙了我带着儿子女儿过去看他。”

陆静秋想着这也是一个政客该走的路程,以后商则那可是他们西城的一把手。

“在临市还行,应该很忙吧。”

“他们单位,忙的时候那是真的忙,能有啥法子。所以我在工作上,就不愿意让自己太忙,不然两个人都忙,谁来顾家。”

“说的也是。”

要么说,杨总编让她们两个当个小组长小领导的,两人都推迟了。

还是为了家。

两人现在在社里也算是忙的了,主要不是光社里忙,关键是市里有时候也会抽调她们两个。

当然,相对于薛家念和沈漫漫,两人算是悠闲的了。

好长时间都没见到她了,说曹操,曹操就给她们打电话了。

约着她们俩在幸福里见面。

就在薛家念家里,薛家念现在在学校跟着爸妈住,这边外公外婆刚过来。

躲着几个孩子,三个闺蜜坐在一起总算能有些自己的时间。

三个人也没敢让外婆忙活,自己动手弄了个几个菜。

坐在院子里喝着茶,吃着菜。

“哎呦,怎么说也没咱们之前住瓦房的时候舒服。现在见个面都得打电话约。”

罗心悦道:“能咋办,你们都把孩子抓的那么紧,一切为了孩子,咱们有这么近的房子,也没法子呀。”

薛家念斜了她一眼:“说的好像你抓的不严似的,你儿子学习可不差。”

陆静秋笑着道:“咋开始比孩子学习了?”

罗心悦道:“哎呦,现在可不是一聊天就是孩子。不说这个了,念念,有啥事儿?”

“没啥事儿,就和你们聊聊,咱们牛肉汤店要不要再开一家。”

陆静秋道:“你那边不是忙不过来么?”

薛家念嘿了一声道:“我现在有人管理了呀。”

罗心悦道:“谁呀?”

“小花呀,刚毕业,跟着我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这丫头会算账,懂管理。最近俩月都是在让她帮我看着俩店。”

罗心悦道:“哎呦,现在依依和小花两孩子都毕业了呀。”

陆静秋道:“依依现在在漫漫那边给漫漫做秘书呢。做的有模有样的。”

薛家念笑道:“人家依依都给人当秘书了,我这个小妹也不能差了呀,批发市场那边,也不用她管。我自己能管的过来。

牛肉汤这边,我想发展下,在地市,或者全国发展。”

陆静秋道:“可以呀,咱们做连锁的吧。”

薛家念道对连锁还没有概念,但要是这样说,好像也是。

陆静秋又把加盟的事儿和她们说了下。

罗心悦觉得,加盟挺省事儿,她们不用投资这么大,风险小。

薛家念觉得,能开几家,现在这几年,大家生活好了,比前两年愿意吃。

她们这两年牛肉汤店的生意,也是很稳定的。

陆静秋道:“那就开吧,现在的房租也不是很贵,咱们能挣回来。”过个几年房租那就高了。

几个人一合计,准备在临市开一家试试,离得近。

小花能管理的过来。

加盟的事儿,可以发小广告宣传宣传,如果谁想加盟,一个店一千块钱,用他们的牌子,教他们怎么运营,但是汤底料必须用他们熬制的。

如果真要弄加盟的话,她们还得弄个小作坊,专门做汤底料。

不过这对于薛家念来说不算啥大事儿。

她能搞定。

陆静秋现在见薛家念每天这么早起来跑市场,觉得太辛苦了:“念念,你那边的货,也不是必须每天早上一早弄吧。你可以交代农场那边的人,当天完成准备好,第二天一早拉过去就行。有个负责人看着,你这样每天跑的,多辛苦。”

薛家念看着她们两个这么悠闲的样子,也心动呀,道:“我是有这个打算,这不是正在培养我的小助手么,目前发现了一个男孩,还挺机灵,等我培养个一年半载的,我就不用去那么早了。小花这边,我也得培训培训,漫漫不是学管理的么,我准备跟着她学学。”

罗心悦听到这话噗呲笑了:“你家卫锦城管理两个那么大的厂子,还需要问别人呀。”

“那不一样,跟着老公学,不如跟着别人学。他呀,那一套不适合我用。”

薛家念想好了,这几年努力一下,挣点儿钱,培养几个人,以后她就可以清闲了。

钱也够了,孩子也大了,倒时候她准备和卫锦城,要么和静秋和心悦一起,逛逛街,旅旅游。

她们三个向来说干就干,薛家念风风火火的带着小花就去了临市,一去就是一个星期,在那边找了个合适的位置。

陆静秋和罗心悦星期天的时候,也会过去看看。

女人们又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计划。

男人们那边也没闲着。

最近蒋南州那边研究出来了一个新零件,用在一个新型武器上的。

这个发明出来,给他们国家在武器上带来了一个很大的跨越。

蒋南州之所以这几年在关山,在南方,就是在一步步的优化这个核心配件。

现在终于完成了,上面很重视,需要尽快的投入生产。

卫锦城就打起了这块的主意,他们厂子想要拿下这个生产权。

最近跟着蒋南州在周旋,甚至还用上了陆先润的人脉。

这事儿要是成了,能直接把卫锦城一个普通的厂子,直接升级为军工机械厂。

以后就是和上面合作的,好处大大的。

转眼又是一个年节,今年算是全家团圆了,陆静秋这几天刚放假,先是给京市婆婆那边没家准备了年礼邮寄过去。

又帮着爸爸这边给他的老战友准备年礼邮寄。

然后跟着张姨又收拾起了过年需要的年货。

几天出去买肉的时候,竟然碰到了吴正然。

这人,竟然跑到这边发展了。

“京市不是做的好好的么?怎么跑回来了?”

吴正然笑着道:“京市那边我辞职了。回来咱这边做点儿事儿。”

陆静秋也不意外,他上辈子就是自己开的厂子。

“你啥时候回来了的,有空来家里坐坐?”

“刚回来没几天,这几天可能没时间,等过年的时候,我肯定去你家。”

“行,你先忙。”

这几年,大家都在变,吴正然在那边的印刷厂混的也不错,通过厂子的便利,还做起了二道贩子。

他们厂子有时候会印刷孩子的学习用品,这些别人看不上,吴正然就发现了商机。

专门批发学生用品,卖给小卖部。

久而久之,都延伸出来专门卖学生用品的店了。就开在学校旁边。

他的小人书店不干后,就开了一个学生用品店。

还挺挣钱。

--

番外六

这个年,漫漫和庄严这个年开着车回了老家。

先是在县城住了两天,县城里,庄晨给她们看的是他们公安部的家属楼房,有人要卖,他就帮着庄严买了一套,平时他们不在这边,房子他们两口子也能帮着照看着。

等庄晨放假后,跟着哥嫂子回了村里。

庄晨他们家在隔壁村,给庄严盖的在十里村,因为之前庄严的那个房子就在十里村。

两口子因为回来的早,这几天也在集市上买了些东西。

现在的公社已经成了一个集市,没逢二就有集市,到了过年这几天,天天都有。

现在不用票都有许多日常用品能买到。

漫漫又不差钱,两人开着车去集市,调料什么的,买了不少。

馒头什么的,沈漫漫会做,大伯家给了一些,他们自己做了一些。

庄严自己也会做饭,毕竟之前都是他一个人生活。

现在更是厨房小能手,每天沈漫漫指挥着,忙前忙后的。

村里人看到这样的庄严,都诧异的不得了。

“结了婚就是不一样,学好了。”

“你看看人家,现在小汽车开着,庄严现在在外面可有出息了。”

“娶的好呀,她媳妇,听说是之前咱们知青队陆知青,叫陆什么来着。”

“陆静秋。”

“对,人家是姐妹。”

“哎呦,以前看那些知青,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在咱们这边这么多年,虽知道政策好了,一下子都考走了,现在个个都是大学生。听说那个陆知青也考上大学了。”

“考上大学的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你看看老夏家。”

一说到老夏家,几个大妈大婶都撇起了嘴。

前几年自从老夏的小女儿坐牢后,他们家在村子里就没多少话语权了。

虽说几个儿子承包了地,但村长,支书啥的,都换了人。

特别是听说夏琳做了那样的事儿。

“当初在村里,她们两个因为高知青不对付,天天打架,吵架的。原以为都是年轻孩子,情窦初开,为了一个男人要死要活的,小打小闹也就过去了。谁能想到她这么狠,敢害人呀。”

“哎,还不都是老夏一家子惯得,一个闺女家宠成那样,妥了吧,出事儿连累了他们一家子,所以说,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还得管。”

“快别说了,人家现在也不是好欺负的。”

“咋?”

“夏琳带着她那个二婚丈夫回来了。”

“呦,前几天回来的时候我见过,咋感觉我那人年纪比夏琳大呢。”

其中一个婶子笑了:“二婚,又是吃过花生米的,再嫁能好到哪去,还能跟小姑娘似的挑一挑呀。”

另一个年轻点儿的嫂子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人家夏琳还是有些本事的,人家这位,可是在机关单位上班,还是个领导呢,听说夏琳又办厂子了,而且还在咱们村里招工呢。”

“在哪办的?”

“在南边吧,这次办的厂子大,招一百多个人呢。”

“谁敢去呀。”

“嘿,去的还不少呢,一个月四十块钱,还什么记件费用啥的。”

“多少?”

“四十,包吃住。”

“哎呦,那不低,一年下来好几百呢。”

这话一出,有不少人动心思。

在家里忙活的沈漫漫,自然知道夏琳回来的事儿。

问着庄严道:“那人也出来几年了吧,听说嫁给姓齐得了?”

庄严对这事儿还挺了解,道:“恩,齐安民现在在南边一个城市做副书记。这夏琳有些本事,坐了牢出来,还能让齐安民为了她跟原配离婚。”

“啧啧,齐安民孩子不小了吧。”

“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大学了吧。”

“后妈可不好当。”

“管她呢,我现在看见她就烦。”

“哼,听说你之前喜欢她?”

庄严忙解释道:“那,.那都是以前,我十几岁的事了,当时她可是我们村的村花。谁让咱目光短浅呢,只看到井里得了,现在,俺可是满心满眼都是你。”

沈漫漫噗呲了一声,道:“得了吧。”

“那可是真的,能娶到你,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

“行,行,别说的那么夸张,我可承受不起,一会儿咱们去知青部看看吧,我想看看之前我姐下乡住的地方。”

“那地方被村里人两家买走了,现在隔成了两个院子,早物是人非了。没法看,不过我可以带你走旁边看看。”

“行。”

两人虽然回来了,但过年还有两三天,也不能一直在大伯家吃饭,而且在隔壁村,每天吃饭来回走也不方便。

所以大伯母给她们弄过来十几斤的粮食,酸菜,鱼呀,肉的,包子,还有直接天然冷冻的水饺。

让他们早上自己做着吃,一天两天过来吃个晚饭,不过今天下雪了。

晚饭他们也不过去了。

两人在厨房忙活完后,庄严拉着沈漫漫往外走。

沈漫漫没有在北方待过,真是不知道这边有多冷。

来的时候就带着羽绒服,里面穿着毛衣,但到了这边羽绒服也不怎么暖和,庄严给她披了个军大衣在身上。

两人出来的时候,村里不少闲下来唠嗑的人看见。

要说吧,庄严长得是不赖,之前在村里懒汉一个,不干活瞎逛悠,每一个待见他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见他出来,都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庄严都一一招呼着,这种现象,他现在早适应了。

自从他跟着他妈改嫁到这里后,起初的日子不好过,得看继父一家子的脸色。

后来没几年继父也走了,家里留下他和那个不是一个父亲又不是一个母亲的妹子。

兄妹俩人就这么过了几年,他又是个别争混的。

继父这边的妹子,后来在他坐牢那几年嫁人了。

嫁了不远村子一里。

他虽然不着调,但对半路的妹子还是不错的。

后来自己从西城弄货回来,为了帮衬妹夫,还拉着妹夫一起卖衣服。

妹夫倒是也不错,能干。

那几年在县城跟着他,也挣了几个钱。家里也起了房子。

后来庄严去了西城,给两口子在县城开了个服装门店。

日子过得不错。

所以说,这边的房子留给他,继父这边的亲戚也没啥意见。

这不,他现在有出息了,这边也把他当亲戚了。

时不时地问厂里招不招工呢。

庄严也不摆架子,厂里有工作了,他也会介绍过去。

就说他继父这边的人,都安排进去了四五个。

继妹夫那边也给安排了两个过去,到了那边只要好好干,一年攒个几百块钱不是啥大问题。

当然要是不好好干,净给他惹事他也不会客气。

毕竟不是自己的厂子。

倒是媳妇这边厂子里,女孩子多,继妹夫家的妹子想要过去。

漫漫同意了,正好她们厂子要扩张呢,缺个十几个人。

弄成这边招人工资低,还能干。

特别是小姑娘家,在家里哪有在厂子里好,不用每天在家洗衣做饭一天到晚的忙活,到了那边有吃有住,还能挣钱自己花。当然还得往家里寄钱。

活着也比在家里强呀,现在村里小姑娘,很少有上大学的,上高中的都很少。

就等着出去打工挣几年的钱,给自己攒个嫁妆。

--

番外七

“妈妈,刚刚我接到高阿姨的电话了,找你呢。”

陆静秋刚下班回来,女儿就搂着她道。

“你高阿姨,她说啥了?”

“高阿姨说她过段时间回西城。”

“哦,那挺好,到时候咱们去找你高阿姨玩。”

陆静秋在关山县那几年,没怎么回西城,但过年的时候,在京市,和高晴见面的机会就多了。

只不过那几年高晴和马松经常吵架,夫妻感情不太好。

马松一个公子哥,上学的时候就爱玩,后来工作,也没收住心。

高晴在学校当老师,也很忙,晚上回来,经常见不到马松人,一说就是应酬。

起初还相信,后来被高晴发现他天天下边和那些狐朋狗友喝酒,去酒吧。

高晴不太满意,为了这事儿也经常和他吵架。

第二年的时候,因为过年吵架动手,还导致高晴还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流产了。

最近这几年夫妻两个更是不怎么说话。

她跟着南州去了南边后,也只回去过一次京市。

那次见她,也没听她提起夫妻俩的事儿。

倒是吴正然,这些年一直没再婚。

哎,陆静秋倒是挺佩服吴正然的,这么多年,心里一直都是高晴。

上辈子是,这辈子她另嫁他人,他也没有放下过。

年二十九这天,吴正然来家里了。

还提了不少东西过来。

见到陆静秋他们的房子,连连道:“我是没赶上,早知道也在这里买一套了,可惜了,我现在没钱。”

陆静秋给她倒了杯茶笑道:“你还会缺钱?”

“回来创业吗,我最近盘下来个厂子。”

陆静秋愣怔了下道:“啥厂子?”

“市里二环的那个印刷厂,我爸之前的单位,这两年效益不好,我就想着买下来。我爸帮忙周旋了下,二十万拿下了。先付了二十万,剩下十万两年内付清。”

“呦,可以呀。”

“可以什么呀,刚开始,还有的忙。”

“忙了才是好事儿,你这些年在京市一个人,是该回来了,毕竟亲戚朋友都在这边。”

吴正然也是这么想的,两人聊了一会儿。

正要走的时候,好巧不巧,高晴突然上门了。

不过在看到屋里的吴正然后,两人都略显不自然起来了。

陆静秋也是挺意外的,这得多大缘分,在她这里碰上了。

原本准备走的吴正然一见高晴来了,也没说要走的意思。

从高晴来了,眼睛都没离开过。

这几年过去,高晴比上学的时候还要漂亮,身材还要好。

本来高晴有好多话要说,现在吴正然在这儿,也不好开口。

没坐一会儿人就走了,吴正然也起身跟上了。

陆静秋把她俩送出了小区,才转身离开。

这俩人,肯定有话说,她就不打扰了。

回到家后,刚好遇到蒋南州从外面回来,道:“俩孩子呢?”

“跟着爷爷去俱乐部玩去了。刚刚吴正然和高晴来了。”

“他俩?在一起了?”

“没有,巧合,但我看吴正然这些年没结婚,肯定没放下。”

蒋南州搂着她往里走,笑道:“爱一个人,哪能说放下就放下的,吴同志这境界,我佩服。”

陆静秋笑着捶了他一下,还有心思在这调侃人家。

“还需要做什么,剩下的我来做。”

“都差不多了,张姨去撵糯米粉了,我去弄饺子馅。”

“行。”

这个年,一家人又是饺子,又是汤圆的。

团团圆圆过了个大年,走亲戚,接待朋友同事。

也是忙。

高晴上次来没有和陆静秋聊上话。

过完年没几天就跑过来找她了。

拉着她逛街的时候,陆静秋问了那天吴正然是不是找她了。

“找了,说了些问候的话,说他现在回西城了。问我什么时候走,我说不走了,可把他惊住了,那眼睛.哎,我都不敢正视他,秋儿,我后悔了。”

“.咋?你和马松这次吵得厉害?真不回去了?”

高晴有些难以启齿,犹豫了半天才道:“我和他离婚了。”

这话一出,陆静秋直接一个:“好。”

反倒把高晴个惊住了,这段时间她一提离婚这个话题,哪个不是劝和的,各种的声音,她都听的耳朵磨茧子了,有些心烦,但也没法反驳他们。

这会儿听到陆静秋的话,不知为何,眼睛突然酸了,挽着陆静秋的胳膊,靠在她肩上道:“秋儿,这世上,还是你最懂我,不愧是我闺蜜。”

“废话,那马松.咳,我一直不看好她,可惜你喜欢,我也不好说什么。离了好,看着你这些年过的不开心,我心里难受。”

“秋儿,离婚这事儿,你不知道我下了多大决心,我是真的和他过不下去了。”

“我支持你,别有心理负担,咱们这一辈子,就这短短几十载,活着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咱就怎么开心怎么来。

你一个大学老师,人长得漂亮,家世又好,又人有钱有事业,啥样的找不到。你看夏琳,人家出来二婚还嫁个领导呢。”

“别提她,她现在在我们家就是个出气筒。

我妈,只要孩子有什么事儿,总得拿她骂一顿才算出气。

孩子才两个月就离婚,这世上真没见过像她这么狠心的人,幸好好似离了,要不然,高澍有的受,事业能受到不小的牵连。”

“.易安上几年级了?”

“明年就要上初一了。这些年我大嫂二嫂可没少意见,易安算是我妈一手帮高澍带大的。”

陆静秋听着高晴叫高澍的名字,五哥也不喊,就知道她心里还没过去当年那个坎。

“孩子都大了,他爸一个人能带,不能带就让他请个阿姨呀。高伯母年纪这么大了,可别在操劳了。

免得因为孩子,让真正的儿媳妇,亲孙子寒心。”

陆静秋可知道,高易安可是养不熟的。

“是呀,我也这么说,高澍调到下面县区去了,我就直接跟高澍说,孩子让他带着,别天天的什么都不管。”

“你跟他说的?”

“啊,我单独找的他,我可不会和他客气。孩子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时候,他自己一个人上下学都没问题,再说了,都马上上初一的人了,啥不会,吃饭更简单,高澍单位家属楼又不远,直接去单位餐厅吃正合适。”

“高澍同意了?”

“他心里有亏,能不同意,我可不想我妈这么大年纪了,还操不完的心,亲孙子亲孙女也有好几个呢。可不能在让我三嫂四嫂有意见了。

好在我三嫂四嫂不像我二嫂那样小家子气。我三嫂离得远,有娘家,也不用我妈看孩子,我四嫂那边,知道我妈辛苦,我四哥直接请了阿姨,也不知道高澍是怎么想的,自己的孩子不管。”

陆静秋心里呵呵笑了两声,高澍这人,自会给他儿子说些大道理,生活细节什么的,他也不管。

反正有人帮他带,只要儿子是他的就行,最后儿子总是要听他的话的。

“说的也是,我看高伯父身体不太好。”过年陆静秋和蒋南州去了高家。

爸爸也去了一趟,都看着高伯父身体不太好。

“之前留下的毛病,又是个烟枪,哎,身体都是些老毛病。我也是想要让高澍自己管他的孩子,妈妈还好好照顾下我爸,好好调养调养。

没事儿的时候,两口子出去逛逛,转转,你看看陆叔叔,杨叔叔,人家退休了都过的什么日子。

我爸我妈退休就一直在忙。”

“你想的对。”

“过完年我带我爸去医院看看,调理调理,还准备给他买辆车,现在孙子孙女都大了,也不用他们管,没事儿的时候,让我爸带着我妈在周边转转,散散心。过他们的晚年生活。”

“买车呀,找我二哥,保准打折。.哎,你自己掏钱呀?”

高晴笑了:“我离婚,马家给了我一万。但我还真买不了,不过我大哥和我二哥三哥四哥贴的钱。大哥二哥三哥,一个人给五千,我那三千,剩下的全我四哥出,要不说儿子多了有好处呢,我们家现在就我四哥有钱,我们也不和他争。”

陆静秋笑了:“那是。”

高达得运输公司,现在可是西城数一数二的。

当初幸亏没有和夏琳掺和到一起。

现在公司越做越好,媳妇也娶了,孩子都四五岁了。

高易毕业后留在了京市,发展的也不错,和领导的女儿结了婚,也是之前她说的那个,他喜欢的。

生了儿子,媳妇是医院的主刀医生,也是很厉害的。

高家,如果说事业上,个个都很优秀,但家庭上。

几个孩子也算圆满,当然除了高澍。

高伯母没事儿的时候总教育几个孩子,娶媳妇呀,还得着门当户对的。

看看那些年夏琳在的时候,给高家闹了多少笑话。

现在得高澍,可能是被伤着了,这么多年了,给他张罗了这么多,他一个也没看上。

不愿意再婚。

有时候老二媳妇会嘲讽一句:“我看他是后悔了,你看看人家现在陆静秋,结婚生了孩子,安安分分的,会挣钱还顾家。高澍当初那眼也不知道怎么瞅的。”

这话是不能说,一说高伯母心里就一股子胀气,气的。

谁知道他当初是怎么想的,这么好的姑娘愣是看不上,非找个乡下的。

高晴这次离婚,把工作也调到了这边,在西城师范大学教舞蹈。

说到吴正然,高晴许久才回了一句: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