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 多保重啊!”李春意泪眼婆娑的望着林嘉宝, 依依不舍的说道。
“爹爹!”小西瓜在李春意的怀里, 也不安地扭动着身子,朝着林嘉宝张着双手。
林嘉宝原本已经迈开的步子,又转了回头,紧紧的抱住她们娘俩。
片刻后, 李默也同双喜告了别, 挥挥手上了马车。
“爹爹!爹爹!”马车刚一上路,小西瓜就趴在李春意的怀里大声的哭喊着。
林嘉宝强忍着心中的酸涩, 不去回头。低落的心情,出了城门才慢慢的缓了过来。
“参见大人!”随行的护卫队和两位主事早已经在城门口等着了。
“快快请起吧, 咱们早些上路,到那儿也能早点安排事情。”林嘉宝走上前将他们扶起。
“是。”两位主事上了后面一辆马车,紧跟在林嘉宝的后面出了城门。
路上行了半月有余, 才终于又到了闵和府。
“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林嘉宝望着闵和府的城门, 满是感慨的叹道。
“大人这是想起了,之前在这里担任通判的时候?”随行的齐主事问道。
“是啊, 故地重游,无限感慨!哈哈,可能真的是长了岁数, 越发地喜欢回忆往昔了。”
“大人不过而立之年就这般说,那我这都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岂不是半截身子都到棺材里了?”齐主事打趣道。
“哈哈……, 齐主事就是嘴巴不饶人。”林嘉宝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闵和府的知府带着一众大小官员过来接见林嘉宝。
“下官恭迎林大人。”大大小小十几个官吏,齐刷刷的朝着林嘉宝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本官是过来办事儿的,凡事简单点就行,不必劳师动众。”林嘉宝上前扶起知府,交代道。
虽说郎中和知府都是四品官,但是官场上都默认京官比地方官大,所以知府见到林嘉宝仍要行礼。
更何况林嘉宝身上,还有皇上敕封的钦差名头。
“大人一路车马劳顿,还是先随下官先去用顿便饭,再到驿馆中歇息吧。”知府客气的说道。
“不必客气,我等驿馆中稍事歇息便可。”林嘉宝拒绝了知府的美意,不愿铺张浪费。
这位知府听说是刚上任的,去年接的陈知府的班。办起事情来喜欢迎奉拍马,大错虽然没有,但是干的利国利民的事儿也没几件。
林嘉宝婉言谢绝后,带着两名主事到了驿站,拿出凭证和路引与驿丞校对,然后入住休息。
第二天一早,林嘉宝就到了张恭晟所驻扎的卫所,前去视察军营里战船的情况。
“张兄!好久不见。”
林嘉宝上前拱了拱手。
“嘉宝,你这些年怎么都没变化的?”张恭晟则是抱住林嘉宝,拍了拍他的后背。
“还和当初我见到你时一个模样,一点儿也不显老。”
“张兄,你就打趣我吧,嘉宝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怎会没有变化?”林嘉宝笑着回复。
“嗨,你那蓄的一点点胡子算得上什么变化?你看我这老脸晒得黑不溜秋的,还胡子拉碴,你嫂子可没少念叨我。”张恭晟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自嘲的说道。
“哈哈,张兄你先带我去看一看战船吧!顺便和我说一说你在这儿了解的情况。”
“走,到屋子里,我详细和你说一说。”张恭晟拉着林嘉宝的胳膊,大步流星的朝着平常办公的地方走去。
“你看,这是前段时间我派人去沿海及附近的岛屿上划的地形图,在这个小岛上,还有这些礁石群中,我同那些倭寇碰了几次面。”
“他奶奶的,这些倭寇都狡猾得很。他们都是一些浪人和水匪组成的小队,像是试点似的,一个个的搞偷袭。等我们的船一追过去就跑的没影没踪,把我们当猴耍。”
张恭晟气的用手捶了一下桌子,顿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战船的模型有吗?”林嘉宝问。
“等着,我让人给你马上来。”
张恭晟走到门口大喊一声,“绍季,快把我们用的那几种战船的模型拿上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人带着两个官兵,怀里抱着四五个个战船的模型放在了桌子上,给林嘉宝观摩。
林嘉宝随即也召过来两位主事,一同探讨这些战船的模型,思考着怎样改良。
“张兄,这些船下水吃水怎样?调转方向是否灵活轻便?”林嘉宝问。
“嘉宝,还是你行。一问就问到了点子上。这些船要么过长要么过宽,从那些礁石堆里或者是小岛边上都不太好调转头。所以每次看到那些倭寇,都只能含恨的看着他们逃走。简直气煞我也!”
张恭晟越说越气,恨不得立刻抄起长刀就往倭寇那里杀去。
“张兄朝廷下了旨意,命令我联手剿匪。朝廷声势浩大,想必那些倭寇也有所耳闻。恐怕往后想要找到他们,就更加困难了。”林嘉宝有些担忧的说道。
“这个你不用担心,他们既然想从这儿拿到货物出海贸易,就肯定还会再过来。只要我派人死死的守住关口,就不信这些贼寇不出头。”张恭晟胸有成竹的说道。
“嗯,既然你心中有数,那我便放心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同两位主事以及闵和府内的造船工匠,一同商讨怎样改良战船,配合你们行动。”
“朝廷派你来实在是太好
了!若是派别的文官过来,我还怕同他意见不合呢?那些京城里有头有脸的文官大多都神气的很,看不起我们这些武夫。”张恭晟一脸庆幸的说道。
“那有什么事情咱们及时沟通,我现在先去造船的地方,同那些工匠商讨一下。”
“好,我派人带你过去。”
林嘉宝带着两位主事到了造船坊,造船坊的工头,赶忙出来接见。
“小的季绅,参见几位大人。”年约四旬有余的一位黑脸汉子,对着林嘉宝等人跪地叩拜。
“不必多礼,快起来吧,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这儿造船的具体情况吧。”林嘉宝抬抬手,示意他起身。
“回大人的话,咱们这儿靠海,大多都靠着船吃饭。所以家家户户的男人都有一手修船的本事。但是要说老练精通的修船好手,就非我们这儿莫属了。”
季绅一脸骄傲的指着自己身后的老伙计们,为自己有一手修船的本事感到由衷的自豪。
“大人请跟我来,您看这前面修的是三桅炮船,是咱们水师的主力战船,上面一般会装备火炮和佛郎机。”
林嘉宝抬眼望去,该船船身高大,有五层甲板,船上树立了三支桅杆,高达数丈,约摸着能装载两百人左右。
“右边这个是多桨船的大型战船,俗称蜈蚣船。航行速度快,逆风形势也不落人后。”
林嘉宝走近看,蜈蚣船的船身狭长,两边都有多支橹桨,两头尖尖,高高翘起。船身上也都装配了火统,大炮等等。
大约参观了有大半个时辰,才将船坊里的船大致都了解了一遍。
“今天辛苦你了,暂时就先到这里吧。麻烦你将这些船的设计图纸和数据都送予我一份,本官要带回去和同僚们一起研究研究。”林嘉宝对着季绅和气的说道。
“是,小的回头就整理出来,明天给您送过去。”季绅拱手称是,然后将林嘉宝他们送了出去。
林嘉宝拿到资料后,坐在书案前仔细的翻阅核对,然后同两位主事以及前来帮忙的造船工匠,一同设计了许多方案。
将这些方案按照图纸和数据,全部都一一做了模型比对。
历经了三个多月,才终于将还算符合张恭晟要求的轻小型战船制作了出来。
一共制作了三艘不同规模大小的战船出来,先是按照一比一的尺寸制作了模型,然后下水测试。
然后将其中几十艘不合格的战船模型全部淘汰,只留下了最后这三种。
其一是子母船,母船中空里面盛有一艘小船,母船上配置了□□火线。同倭寇碰面时,若是遇到对方也乘着战船前来,小船里隐藏的兵将,就可以将母船与敌军的船绑在一起。点着□□后
弃船,乘着小船逃走。
其二是围船,用竹子和茅草将船身的四周紧紧地围住,中间隔一段距离就留一些空隙,方便冲锋时打头阵,发射火箭与驽箭。
其三是网梭船,是三艘船中最小的船只。两头尖翘,船身狭窄,只可装载三到五人。船上可配备□□,方便来往于礁石和小岛之间。进可攻,退可守,战时还可聚集在一起,与中大型战船配合作战。
“嘉宝,你可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这些船简直就是为这次作战量身定制的,有了这些战船,何愁打不赢胜仗?”张恭晟带着官兵,在战船上高兴地走来走去。
“先别高兴的太早,你们先下水试一试,确定没有问题,我们再上折子请求朝廷拨款,然后赶制出一批来。”林嘉宝提醒道。
“放心吧,我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还能不了解这玩意,打眼一看就是好东西。”张恭晟爱惜的摸了摸船身,大声的朝着林嘉宝说道。
“我这就写折子和你的一同呈上去,早点拨款下来制作出战船,我们也能早点结束。”
“好,回头我将这些战船的资料整理出来,一同寄过去。”林嘉宝也跟着附和。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关于船只的一应内容全部都来自于百度百科,有不妥欢迎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