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的市井生活

第92章 92 、第 九十二章

字体:16+-

三日后, 林嘉禾将商议的结果写成折子, 呈给了林嘉宝。

“所以最后是徐家当了商会的会长?” 林嘉宝接过折子问道。

“是。”林嘉禾拱手回答。

“这倒是不出我所料, 我原本也觉得不是郭家,就是徐家。”林嘉宝听后,点点头说道。

“其他两家的家主不够大气、果决,既然错失了机会, 肯定是弥补不会来的。更何况, 徐、郭两家还力争上游,死死压住, 他们肯定出不了头。”林嘉禾补充道。

“这事你办的很好,有什么想要的, 只要我做得到,尽管开口。”林嘉宝对着林嘉禾笑着说。

“属下目前并没有特别需要的东西,夫人将我等的生活安排的很好, 跟在大人后面也学的到东西。这个嘉奖留着以后我有需求, 再和大人求恩典吧。”林嘉禾上前拱手回复。

“好, 那你先去休息吧,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林嘉宝挥了挥手, 让他退下了。

几家富商捐纳的钱财到位之后,林嘉宝召集众位典吏,共同商议兴办学堂和修建井渠的事情。

林嘉宝坐在堂上, 听周华汇报过账上的银钱之后,就望着下面的典吏,吩咐道:

“工房主领修缮的差事, 刑房在旁协助,将各镇上的学堂以及县学重新修建。”

“是。”二房掌书俯首称是。

“吏房和礼房负责招揽教学的老师,全县不拘是童生或者秀才都可以应聘。月银一两,逢年过节另有补贴。任职条件最起码得要求是品新端正,认真负责。剩下的你们就看着办。”

“是。”二人得了令,也跟着上前回复。

“嘉裕,你和兵房负责去各地勘探地形,寻找修建井渠和暗道的位置。”

“属下尊令。”嘉裕和王冶上前领命。

处理完事情之后,林嘉宝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撩开帘子,转身往内宅去了。

温存之后,李春意靠在林嘉宝的怀里,说:“昨天,庄子里的人过来说,棉铃都已经出棉花了,让我们过去看一看。”

林嘉宝听后,立马爬了起来。激动的说:“那真是太好了,我明天陪你一同去看一看吧。”

“嗯,先休息吧,有事明天再说。”

李春意下床吹了蜡烛,二人相拥而眠。

第二天一大早,林嘉宝处理完政务之后,就陪着李春意坐上马车,一同往庄子上赶去。

“小的参见大人,娘子。”庄头恭敬的朝着二人行礼。

“免礼,快带我和娘子去看一看棉花吧。”林嘉宝抬手让庄头起身。

“哎,您二位跟我来。”庄头走在前面带路。

没走一会儿,庄头就指着前面,回头

对二人说:“您看。”

二人顺着庄头手指的方向望去,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垠的雪白的棉花展露在眼前。

蓬松柔软的雪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愈发的神圣洁白。

李春意走近棉花田,用手扯了一朵棉花下来,放在手里揉、拧、拉、扯,细细的品鉴。

“夫君,你看。”李春意将手中的棉花,捧到林嘉宝的面前。

林嘉宝望着李春意手中的棉花,洁白柔软,小小的窝成一团,十分可爱。

将棉花的丝絮单独抽出来一根,弯弯曲曲的蜷在一起,拉扯起来长度比细绒棉要长,一松手又立马弹了回去,看起来很是坚韧。

“这个棉花,比之前阿尔兹拿给我们看的还要好,看来我们这儿,真的很适合培育这种棉花。”李春意望着这团棉花,高兴的说。

“嗯,但是产量同旁边的细绒棉相比,是不是少了许多?”林嘉宝比较左右的两亩地里的棉花,向旁边的庄头问道。

“大人好眼力,这个长绒棉的产量只有细绒棉产量的五分之一。”庄头老老实实的回答。

“这么少?”林嘉宝惊诧的感叹。

“回大人,这个长绒棉对光照、土壤以及水分的需求,各个阶段各有不同。”

“而且小的是第一次培育,对于它的生长习性以及多发的病害、虫害还不太了解。所以存活下来的并不多,因此产量也就偏低。”

“原来如此。”林嘉宝点了点头。

“春意,要不然先让庄头采一些棉花,你着人做几件棉衣做样品,过两天我们再请那些富商一同过来观看,你看如何?”林嘉宝低头问李春意,

“嗯,我也正有此意,我手中的绣娘正愁没有事情做呢。”李春意抬起头来笑道。

庄头遵照吩咐,让儿子儿媳到田里采了一些棉花。将枯枝杂叶捡出来,打包好,送到了李春意的马车上。

回去的路上,李春意让车夫停到了城中开的成衣铺里。将棉花交给了几个有经验的绣娘,让她们按照时兴的衣服样式做了两套样衣。

林嘉宝派李默去各家送了帖子,让众人三日后过来参观。

“哎呀呀,不得了啊,这个长绒棉打眼一看,就比这个细绒棉要好上许多呀。”周楠拿着棉花,惊喜的感叹道。

“废话!要不好能成为皇室专用的贡品吗?”郭昌白了他一眼,嫌弃他一脸没见识的模样。

“嘁,说得就好像你见过一样。”周楠也不客气的回怼了一句。

“你!”

“好啦好啦,我们是来谈生意的,不是来吵架的。现在大家同是一个商会的人,不要如此伤和气。”高临站了出来,当和事老调停。

“这是用

长绒棉和细绒棉分别做的两套衣裳,你们拿在手中掂量掂量。”林嘉宝让李默将衣裳递给了在座的富商。

“嗯,手感棉柔,分量轻薄,穿在身上有十分保暖,不愧是棉花中的极品。”徐航将棉衣拿在手里由衷的夸赞。

“敢问大人,不知这长绒棉的产量如何?”徐航转过身来问道。

“嗯,今年第一茬种出来长绒棉的产量,只有细绒棉的五分之一,但是往后再多种几次有了经验,产量应该会有所上升。”林嘉宝如实回答。

“难怪这棉花价比黄金,看来确实不可多得。”徐航感叹道。

“这次种出来的不多,所以本官打算全部打包上交给朝廷,顺便写个折子上去,为你们争取嘉奖。”林嘉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望向众人。

“多谢大人恩典!”众人连忙跪下叩谢。

“另外,夫人的庄子上还有二十亩细绒棉也是大获丰收,不知你们可有兴趣收购?”林嘉宝望向众人问道。

“大人若是愿意出售那便是再好不过了,省的我们从南方的行商那里拿,价格要贵上不少呢。”

“就是,就是,从大人这里拿价格还便宜些,那我们卖给那些老百姓的价格自然也会便宜许多。”

林嘉宝点点头,说:“那你们明日便派人过来采摘吧。”

“是,多谢大人。”几人拱手道谢,然后转身告辞。

三日后,李春意庄子上的长绒棉全部都采摘完毕,打包送到了县衙。

“夫君,我已经派人将长绒棉打包规整好了,另外还分出来了三小份,用来打点知府和内务府的两位领事太监。”李春意边收拾着东西,边回头对着林嘉宝说。

林嘉宝听着微微有些愣神,反应过来之后,欣喜的抱着她说:“春意,你考虑的实在太周到了!”

“你之前没经历过打点人脉,自然不清楚。你这上交的东西肯定是要经过层层盘剥的,还不如事先就准备好。”李春意解释道。

“另外,那几家应该今天会送过来一些打点的银两,你到时候收着便是。沿途需要打点的官员不计其数,这上面可不能吝啬,不然哪一关卡住了,都很耽误事。”

“嗯嗯,都听娘子的。”林嘉宝将下巴抵到李春意的头上,抱着她笑着说。

随后,林嘉宝派出林嘉禾押车护送长绒棉上京。

“保重,路上小心行事。”林嘉宝拍着林嘉禾的肩膀,郑重地叮嘱着。

“是,大人放心,嘉禾定不辱命!”林嘉禾拱手抱拳,对着林嘉宝道别。

然后翻身上马,领着车队浩浩****的出了城门。

送走林嘉禾,又接着忙碌棉花收购的事情。等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已经

到了年关了。

“夫君,今年的收益比去年多了许多,我打算今年给大家都包个大红封。”李春意算完账,高兴地跑过来同林嘉宝说。

“嗯,随你高兴。你可是我们家的大当家,想怎样都行。”林嘉宝回头同她玩笑。

“讨厌,说得人家像是土匪窝里出来的一样。”李春意瞪了他一眼,追着要挠他痒痒。

“哈哈,我的错,我的错。”林嘉宝一边笑,一边躲。

“大人,外面来了一位公公,让您去接旨呢!”李默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大喊道。

“什么?”林嘉宝停了下来,惊诧的问道。

“快,快去摆香案。”林嘉宝赶忙吩咐着李默。

“春意,快跟着我一起去接旨!”林嘉宝拉着李春意,快步往前院跑去。

到了前院就看见一个面白无须、身材微胖的公公,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林嘉宝快步上前,朝着他拱手行礼。

“下官林嘉宝,见过公公。不知公公大驾光临,未曾远迎,还起见谅!”

“哎,林大人不必如此客气,快快请起。”白公公起身笑眯眯的扶起林嘉宝,客气的说道。

“既然人来了,那就接旨吧。”

“是,公公请,香案已经摆好了。”林嘉宝将白公公领到香案前,自己则带着李春意和一众典吏跪在下方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甘郧县县令林嘉宝治下有方,上贡御棉,深得朕心,特此嘉奖白银百两,绸缎二十匹……,甘郧商会钦点为御贡商会,特赐匾额……,钦此!”

“林大人,接旨吧。”

“臣林嘉宝,谢主隆恩!”林嘉宝垂头抬手,接过了圣旨。

起身后,林嘉宝请了白公公用了一顿便饭,又将之前用长绒棉做的冬衣送了一套给他。

白公公临走前,李春意又准备了二百两银票,让林嘉宝交给了他。

“林大人,好生做官,前途无量呢。”白公公拿了钱,满意的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吉言!”林嘉宝拱手道谢。

“行了,不用送了,咱家先行一步了。天长日久,说不定咱们很快就能在京城见面。”说完,白公公转身钻进了轿子里。

“恭送公公!”林嘉宝拱手弯腰,恭送白公公启程。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包养。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