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趙青鬆養豬發家,種果發財,大江村一度成為熱議焦點。
h省報社記者聞訊而來,說是要采訪趙青鬆。
趙青鬆不愛出這種風頭,想要拒絕,被村支書趙建東趕了上去。
記者來到趙青鬆家裏,很是感慨地說了一句:“我記得幾年前我來過這裏,當時是為了采訪咱們縣城裏的第二名,上了清大的女學生。”
趙青鬆頗為自豪:“那是我媳婦兒!”
記者眼神一亮,抓著筆記本奮筆疾書寫了下來,這絕對這個爆點。
記者問趙青鬆:“您是怎麽決定種梨樹的呢?”
“在首都幹過水果批發,發現即便是政策未開放時,水果在城市的消費需求就很高了,不過主要也還是在城市,回到家鄉,聽老一輩說,咱們家鄉適合種梨,我手上沒什麽錢,買點兒樹苗是夠的,就選擇種梨了。”
記者記筆記的手頓了頓,心裏瘋狂反駁,你管五十畝地的梨樹苗叫一點兒?
筆鋒一轉,寫成趙青鬆投入所有身家去栽植梨樹......
為了更貼合人物形象,幾個記者扛著攝影機,要去到山上寫實采訪錄影,讓趙青鬆更無奈的是,還得讓他去豬場拍。
在梨山,記者提議讓趙青鬆舉著梨拍,趙青鬆不想,還好山上已經沒有幾個梨了。
在豬場的時候,那記者不知道怎麽想的,讓趙青鬆抱著一隻豬仔拍照。
想想就很寸。
趙青鬆能同意嗎?
不能!
最終隻有趙青鬆站在豬欄裏,還有梨樹下的照片刊登在了報紙上。
作者用了大幅的篇章,去寫了關於趙青鬆創業的事情。
從他搞豬場,到承包山頭種植梨樹。
為了讓趙青鬆的故事看起來更激勵人心,記者把自己從別人那裏聽來的,趙青鬆為了種植梨樹,同愛人兩地分居,三年的孤苦種植才有了今朝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