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宋家嶴常年少雨,不具備菌菇生長的條件,因此村民們對菌菇的了解,全部來自周邊的幾個村子。
無論男女老幼,隻知道色澤豔麗的菌菇有毒,平平無奇的菌菇才能食用。
這種理論顯然是錯的,宋溪溪不希望誤食有毒菌菇的事件再次發生,特意集齊了所有的菌菇,教村民們識別可食用菌菇和不可食用菌菇。
一開始聽說那些花花綠綠、形狀奇怪的菌菇也能食用,村民們很難相信這是真的,畢竟這類菌菇長著一副不能吃的樣子。
宋溪溪料到他們會質疑,把提前做出來的一鍋美味的菌菇湯,倒進哈喇子直流的二百五的狗盆裏,直到二百五吃撐了還是活蹦亂跳,村民們的認知被徹底顛覆。
這一次的科普意義深遠,不僅讓村民們免受毒菌菇的毒害,還讓他們從中看到了“商機”,撿回可食用的菌菇拿到鎮上賣,美滋滋的給家裏換回了油鹽醬醋。
宋溪溪也找到了做任務的另一重意義,滿懷自信的扛著鋤頭在自家菜園旁,重新開辟出一小塊菜地。
宋家嶴四十一戶的菜地由老村長統一規劃,是靠近河流的一塊地理位置偏高的荒地,不必擔心雨季漲水把菜地淹了。
按照各家的人口劃分,宋家十四口人一共分到了七分菜地。
前陣子宋家不是忙著開墾荒地,就是給去年沒能蓋成房子的人家蓋房,這七分菜地僅僅被開墾出了一半,張小妹在上麵種滿了應季菜蔬。
得知小孫女要種小青菜,張小妹勸道:“小青菜適合春秋種,長得快味道好,如今日頭越來越烈,小青菜可受不住。”
宋溪溪納悶道:“不是氣溫越高,莊稼菜蔬長得越盛麽?”
張小妹解釋道:“小青菜就不是夏季該種的菜蔬,它怕曬怕幹,哪怕你日日澆水能讓它長出來,吃起來也會澀口發苦,不如春秋兩季的味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