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村裏人看完病,陳安安到了晚上睡不著覺和傅明月倆人搬著板凳坐在門口的那盞燈底下。
看著這黑乎乎的鄉村到了這個時間,除了大隊部這裏的燈還亮著,其他人家的燈已經很少有亮著的。
為了省電,為了節約錢。
可是認真的說,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窮。
村子裏到處可見的土坯房,那些低矮的土坯房搖搖欲墜,可是這些人一直依然住的甘之若飴。
陳安安心情不好,自己活了一輩子。
可以說是接觸過祖國最強盛最好的生活,可是在這裏這些人還過得依然是最貧困,最窮苦的生活。
這裏的人甚至連看病都看不起。
來到這裏前前後後加起來已經算是兩年。
農場的生活雖然苦,可是和這些村子裏來比,簡直可以說是生活在天堂。
那些低矮的房子幾乎快倒了,住在裏麵的人們臉上帶著愁苦的神色,他們要發愁明天的肚子能不能填飽,而不是發愁明天吃什麽。
她是個醫生,想要幫他們改變困境。
可是光憑她的雙手,醫療資源方麵的匱乏,很難改變現狀,冒冒然的弄一大堆的器械,藥材出來,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甚至有可能暴露自己。
被人放到研究所裏去切片研究的話,那不是她的本意。
可是看著這些生活貧瘠,被勞作已經磨滅了所有希望的人們,還是心裏有些難過。
醫生治病救人是一種救法,如果能夠讓這些人改變生活的方式,能夠有錢去看病,這才是治根治本。
陳安安坐在那裏沉思,像這種農村地理位置偏僻,再加上土地並不肥沃。
更重要的是政策,現在很多東西並不允許。
比如說私人經營,至少還得三四年之後才能放開政策。
所以有一些東西真的得找出來適合這裏的一種方式。
致富是要致富,可是這個致富需要的結合多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