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
他低声道。
就在这时,那几艘可疑船只突然加速,直扑礁石群。
与此同时,从不同方向竟然又冒出了几艘小船,显然是早就埋伏在暗处。
“拦住他们!”
朱瞻基当机立断。
海面上立即展开激战。
但那些船只似乎并不恋战,而是不断试图突破防线,冲向礁石群。
“大人,”
郑和突然提醒,“您看!”
借着月光,可以看到一些人影正在借着混乱,悄悄向洞穴潜近。
“果然!”
朱瞻基恍然,“海上的进攻是佯动,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洞穴!”
话音未落,那些人影已经快速攀上礁石。
领头的赫然是一个身材瘦高的中年人,手中握着一个和之前缴获的很像的磁石。
“拦住他们!”
士兵们立即行动,但那些人的身手都很不一般,而且对地形似乎异常熟悉。
眨眼间就有几个人摸到了洞口附近。
就在这时,天空中的星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个瘦高个将青铜片举向天空,同时摆弄着手中的磁石。
“阻止他!”
朱瞻基意识到情况危急。
但已经晚了。
借着星光,青铜片上的纹路突然泛起微微的光芒。
与此同时,磁石也发出奇异的嗡鸣。
那人立即转身冲进洞穴,动作快得不可思议。
等朱瞻基带人追进去时,只见那人已经来到了那些观测装置前。
“站住!”
朱瞻基厉喝。
那人却仿佛没听见一般,将青铜片和磁石放在特定的位置。
突然间,洞壁上浮现出一些奇特的图案,正是羊皮纸上记载的那些文字!
“原来如此,”
那人的声音里带着狂热,“果然在这里!”
他伸手在洞壁上某处一按,竟然传来“咔嗒”一声响动。一个隐藏的机关被触动了!
“大人小心!”
郑和冲上前想要阻止。
但洞壁已经缓缓移动,露出了一个暗格。
在火把的照耀下,可以看到里面放着一个青铜盒。
那人一把抓住青铜盒,转身就要逃走。
但朱瞻基早有准备,一群士兵已经堵住了所有退路。
“无路可逃了,”
朱瞻基冷声道,“把盒子交出来!”
那人却突然笑了:“你们以为,我们会没有准备吗?”
话音刚落,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
爆炸声震得整个洞穴都在颤动,碎石纷纷坠落。
“不好!”
朱瞻基反应极快,“所有人撤出洞穴!”
但那个瘦高个趁着混乱,竟然从一处不起眼的缝隙钻了出去。
原来这洞穴竟然还有暗道!
“追!”
朱瞻基当即下令。
众人冲出洞穴,只见海面上战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趁着爆炸制造的混乱,那些可疑船只突然展开了猛烈攻势。
“保护大人!”
郑和带人结成防御阵型。
就在这时,从烟雾中突然冲出几艘小船,朝着不同方向疾驰而去。
“别让他们跑了!”
朱瞻基当即明白,这是声东击西之计,真正带着青铜盒的人必然在其中一艘船上。
但局势已经难以控制。
浓烟中方向难辨,追击变得异常困难。
而且敌人显然对这片海域极为熟悉,竟然敢在礁石群中高速穿行。
“大人!”
一名士兵指着某个方向,“那边!”
借着月光,可以看到一个人影正在礁石间快速移动,正是那个瘦高个!他手里还抱着青铜盒,显然是想找机会登上接应的船只。
朱瞻基立即带人追击。那人的身手确实不一般,在险峻的礁石上动作灵活自如。
但朱瞻基也不是等闲之辈,紧追不舍。
“砰!”
一声巨响,又是一记爆炸。
一块巨大的礁石被炸得粉碎,激起漫天碎屑。
“他们在破坏追击路线!”
郑和看出了对方的意图。
果然,连续几次爆炸后,原本就险峻的礁石群变得更加难以通行。
而那个瘦高个却像是早就熟悉地形一般,找到了一条相对安全的路径。
就在这时,浓烟中突然传来一声锣响。
“是信号!”
朱瞻基脸色一变,“拦住他!”
话音未落,一艘小船突然从烟雾中冲出,速度极快,直奔瘦高个逃离的方向。
眼看那人就要接近船只,朱瞻基突然发现了一个机会:“郑和!卡住那条水道!”
郑和立即明白了主帅的意图。
那艘小船虽然灵活,但在这种地形下也只能走固定的航道。如果能卡住那条水道……
终于,在一处狭窄的水道口,双方短兵相接!
“把盒子交出来!”
朱瞻基厉喝。
那人却突然狞笑一声:“想要?那就一起去死吧!”
说着,他竟然掏出一个火折子,就要点燃什么。
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冷箭突然破空而至!
“啊!”
那人一声惨叫,手中的火折子落入海中。
而他也失去平衡,从礁石上摔了下去。
青铜盒脱手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朱瞻基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前接住了青铜盒。
那瘦高个虽然落水,但很快被士兵们捞了上来。
“立即搜身!”
朱瞻基命令道。
士兵们在那人身上搜出了几件物品:一份加密的文书、一个罗盘和一小包火药。显然,他是准备在最后关头引爆火药,与青铜盒同归于尽。
“带回去审问。”
朱瞻基吩咐道。
海面上的战斗也已经接近尾声。
虽然有几艘敌船借着混乱逃脱,但大部分都被拿下。
“能打开吗?”
郑和问道。
朱瞻基研究了一下盒子的构造:“有机关。”他找到关键处轻轻一按,盒盖应声而开。
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张,还有一份手绘的海图。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本薄薄的册子,记载着一些航海要诀和秘密航道。
“原来如此,”
朱瞻基翻看着这些文件,“这是一份完整的航海资料。难怪他们如此在意。”
“这些航道……”
郑和也凑过来看,“有些我们都不知道。”
“而且你看这些记载的时间,”
朱瞻基指着册子上的年份,“至少有七八十年了。这应该是前朝某位航海家留下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