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的懂天文?”
年轻人狐疑地问。
阮姓男子微微一笑,随手在地上画了几个图案:“这是前几日的星象变化,不知令尊可有兴趣讨论?”
年轻人看了看图案,眼睛一亮:“稍等!”说完跑进屋内。
不一会,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走了出来。
他仔细端详了阮姓男子画的图案,突然大笑:“有意思!请进!”
朱瞻基暗暗点头。
果然,以同道之谊相见,比硬闯要强得多。
进入院内,朱瞻基发现这里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院子深处还有一座独立的小楼,看起来年代久远。
老者引他们来到正堂,那年轻人恭敬地奉上茶水。
“小儿赵明。”
老者介绍道,又指着自己,“老朽赵淮。”
寒暄几句后,阮姓男子和赵老开始讨论天文历算。
两人越聊越投机,很快就忘记了还有其他人在场。
朱瞻基借机仔细打量这父子俩。
老者虽然年迈,但目光炯炯有神;年轻人看上去二十出头,举止有度,显然受过良好教育。
“赵老先生,”
等两人告一段落,朱瞻基才开口,“冒昧打扰,实在是因为一件重要的事。”
“公子请说。”老者抚须道。
朱瞻基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不知老先生可认得这个?”
赵老接过一看,脸色顿时变了:“这是……这是我家先祖的手迹!”
他猛地站起,“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爹!”
赵明也紧张起来。
“老先生莫急。”
朱瞻基淡定地说,“这张图纸是我们在一艘商船上缴获的。据说是出自贵府先祖之手?”
赵老盯着朱瞻基看了半晌,突然苦笑:“原来是朝廷的人。也好,这些年东躲西藏的,也该有个了结了。”
“爹!”
赵明急道,“我们什么都没做错!”
“住口!”
赵老喝止儿子,对朱瞻基说,“不知大人想知道什么?”
“赵老先生误会了。”
朱瞻基正色道,“我们此来,不是为了追究什么,而是想请教。”
“请教?”
“是的。”
朱瞻基指着图纸,“这些航线的记载极为详细,显然是经过反复实践的结果。我们想知道,贵府可还保存着其他类似的资料?”
赵老沉默片刻,突然问:“大人可知我家先祖是何人?”
“略有耳闻。”
朱瞻基说,“元末时曾任过市舶提举,是当时有名的航海家。”
“没错。”
赵老叹息,“我家先祖云游四海,积累了大量航海经验。这些都记载在他留下的笔记里。只是……”
“朝廷更替之际,我们不得不隐姓埋名。这些年来,不知多少人打我们家这些资料的主意。”
朱瞻基若有所思:“是‘海上堂’的人?”
赵老一惊:“大人怎么知道?”
“我们最近正在调查这个组织。”
朱瞻基解释,“他们似乎对各种航海资料都很感兴趣。”
“确实如此。”
赵老神色凝重,“这些年他们多次派人来逼我们交出资料。要不是……”
他看了看儿子,“要不是明儿懂些拳脚功夫,只怕早就……”
“爹!”
赵明急忙阻止父亲继续说下去。
朱瞻基心中一动:“令郎也懂航海之术?”
“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研究这些。”
赵老露出欣慰的神色,“不但熟读先祖留下的笔记,还经常偷偷出海实践。”
“原来如此。”
朱瞻基站起身,正色道:“赵老先生,我这里有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人请说。”
“我们正在太仓筹建一所航海学堂,专门培养航海人才。想请老先生出山,担任顾问。至于令郎……”
他看向赵明,“如果有兴趣,也可以来学堂任教。”
“这……”
赵老迟疑道。
“爹!”
赵明突然说,“这是好事啊!咱们家的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用来教人的,如果能在学堂里发扬光大,岂不正是先祖的心愿?”
赵老陷入沉思。朱瞻基也不催促,只是慢慢喝茶。
良久,赵老才说:“大人,容我带你们去个地方。”
他领着众人来到那座小楼。
推开门,朱瞻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整个房间堆满了书籍和图纸,还有各种航海仪器。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央的一个大柜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十本装帧精美的笔记。
“这些都是先祖留下的。”
赵老说,“航线、天象、风向、海流……所有的经验都记载在里面。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整理和补充。”
朱瞻基仔细翻看着这些资料,越看越是心惊。这里的内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完整的航海宝典!
“赵老先生,”
他郑重地说,“这些资料如果能为国所用,将是莫大的功德。”
“可是……”
赵老还是有些担心。
“老先生放心,”
朱瞻基明白他的顾虑,“我可以保证。”
赵明在一旁说:“爹,我觉得可以信任他们。”
赵老看看儿子,又看看那些珍藏多年的资料,终于点头:“好!就依大人所言。”
“太好了!”
朱瞻基大喜,“有了赵家的这些资料,再加上阮先生的天文历算,黄匠人的造船技艺,我们的航海学堂一定能办得有声有色!”
当天晚上,赵家父子摆酒款待朱瞻基一行。酒过三巡,赵老突然说:“大人,还有一件事……”
“老先生请说。”
“我们在整理先祖遗物时,发现一个奇怪的记载。说是在南海某处,藏有一个重要的秘密。只是线索不够完整……”
朱瞻基心中一动:“莫非与‘海上堂’近期的行动有关?”
“极有可能。”
赵老点头,“那些人一直在打探这个消息。”
“有意思。”
朱瞻基若有所思,“看来这盘棋,还有更大的局面啊。”
第二天一早,朱瞻基就派人护送赵家父子启程前往太仓。
临行前,赵老特意取出一个铜盒交给他。
“这是先祖留下的一件宝物,”
老者神秘地说,“或许对大人有用。”
打开铜盒,里面是一枚古朴的铜镜。
“这是……”
“这是一面观星镜,”
赵老解释,“据说可以帮助观测特定的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