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冷龙剑庄庄主都未寒篇”,内容如下(此篇较长):
都未寒,原名兰长安,山东登州人士,出生于一个普通百姓之家,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母亲则是一名勤俭的裁缝,兰长安也和很多普通小孩一样自小走的便是私塾考取功名的路子,可惜繁重的苛捐杂税让这一家子不能负担,私塾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况且在兰长安的眼里,有钱人与官府大老爷一样都有一副丑恶嘴脸,年少叛逆的兰长安毅然放弃了私塾生涯,走上了江湖之路,父母也不反对他的这个决定,在当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兰长安走入江湖时才十四岁,他虽然小小年级,但是很懂人情世故,他深刻领悟了“不读书就习武”的大环境道理。山东是习武浓厚的武林胜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位于山东临淄的齐国便大力推行习武之道,齐桓公称“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告知。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出自《管子?小匡》)所以“拳兴于齐,剑起吴越”是最真实的写照,而唐朝时候武则天的“武举制度”也促使山东的武术更加迅速地发展。在山东光登记在案的江湖大派就有十多个,小门小派更是多不胜数,兰长安小小年纪何来门路,只有与一帮同样身份地位的小孩儿每天一大早就蹲在大门派的门前希望能够被破格招收入门。多数的小孩儿都喜欢蹲在“梁山铁拳门”、“神拳门”、“红花拳派”三个大派前,兰长安看着他们一次次地被门客扫地出门的时候,不尽感叹学武之路的艰辛。
山东学拳的风气胜于学剑,“清河成式剑派”的大门前就相对冷清了许多,兰长安不再与一帮小孩儿扎堆争取拳派的那几个可怜的入门名额,而是沉下心来蹲坐在清河剑派的门前。可是连着蹲坐了几天,清河剑派并无招他入门的迹象,甚至以“弟子名额够了,不再招收”为由拒绝了他。兰长安很奇怪,就问:“为何拒一个有心之人?”门客回答:“现如今有心之人可不比有钱之人,我们这个门派虽说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可惜还是被北宋的梁山诸派后来居上,知道为何?那是因为其招收了一大批有钱的子弟!你一没钱,二没家世,三没关系,不是我不想给你引荐,只不过多你一个就多了份口粮钱!划不来!”兰长安看着门客的轻蔑眼神,一肚子气也无从发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兰长安怀着这种心态走马观花一般地走遍了整个山东,肚子饿了就去找一份体力活儿干,干累了就睡,睡起来就去各大门派碰碰运气。可惜一个月之内碰壁连连,没有一个门派愿意收受兰长安。“是世道不对,还是我不对?”兰长安不明白为何诚心投靠一个门派会这么难!他一气之下离开了山东。从山东折向京师,心想京师乃朝廷所在,周边的门派应该不会拮据才是,可是一到京师他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但凡大门大派无一不与朝廷有所关联,他本想去保定府“神刀门”拜师,可是刚一到神刀门,就看见神刀门掌门简通连同神刀门一百余名门下弟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一朝廷太监毕恭毕敬地磕着响头,这太监就算真是朝廷的重要人物,他又不是皇帝,至于卑微到如此地步吗?还不如一条狗!
兰长安咬牙离开了京师,到得山西,找到山西著名门派“五虎断刀门”,可是仍被拒绝,被其拒绝的理由是:“你一点内功根基也没有,而且体格瘦弱扛不住重逾二十公斤的大刀。”又是一个奇怪的理由,兰长安并未泄气,他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往南方走,可以去湖北武当,也可以去嵩山少林,但是他毅然选择了西方,他并不是不愿意做玄门正宗的弟子,只不过看多了大门派的世态炎凉,他对大门派也失去了信心。他入陕西,走甘肃,途径了许多的门派,这些门派都以各自奇怪理由拒绝他,他此刻已到了甘肃平凉崆峒派,崆峒派的武学历史可是比少林武当还要悠久,而且崆峒派的开山祖师“木灵子”遇仙人指点武功的传奇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兰长安已被拒绝了无数次,不过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了进去。山门前是一个面容清俊的少年道士,他问兰长安有何事。兰长安表明来意。少年道士轻蔑地道:“你个小屁孩儿,恐怕还没有断奶吧!速速滚下山!”兰长安很奇怪,问:“我不就是想拜师吗,你至于如此瞧不起人吗?” 少年道士道:“这世道没有谁瞧不起谁,怪只怪你不懂得礼数!你要拜师先要拜我,第一,起码也得给我这个引荐人一些好处,第二,引荐的门客只是第一关,进去之后还有其他的关卡,最后见到师父还要看师父愿不愿意收你。”兰长安明白了一切,可是他一肚子气终于爆发,道:“你也不就是个看门狗吗?你吠什么吠!” 少年道士一听之下扇了兰长安一个耳光,并狠狠踢了他一脚,兰长安连黄胆水都被踢得吐了出来,可是他强忍着,反而笑道:“看门狗咬人还真疼!” 少年道士自然经不起兰长安的讥讽。面对着少年道士的拳打脚踢,兰长安咬牙承受了下来,直到少年道士打到手软为止,兰长安鼓起最后的一点心力起身,拜谢少年道士下了山,他感谢的是这个轻浮的少年人给了他明示。
兰长安不能这么回家,他该何去何从呢?他心灰意冷地继续向西方行进,翻过日月山,黄昏时候走进了青海湖,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青海湖,忽然说不出的倦意,这种倦意不是他这个年纪可以有的。兰长安似乎忘记了全身的疼痛,他走入了湖水里,湖水慢慢浸透了他的身体,他闭上了眼睛,他甚至听到了天空里飞鸟的歌唱,就在他整个人被湖水淹没的时候,他忽然被人抓了起来,并抛在了湖边。
兰长安一睁眼,只见眼前是一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儿,这个女孩儿一身绿衣,她的一头乌黑茂密的长发已被水浸湿,她的双眼如两颗黑色宝石,小女孩问他:“你这么小,干嘛想不开!”兰长安说:“我没有想不开,我只不过想潜水。”小女孩儿笑道:“这湖水深着呐,而且还有水草,你水性再好就不怕被水草缠住上不来?”兰长安见这个小女孩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轻功,心中钦佩无比,便问小女孩儿师承何派,可否让其师父收他为徒,小女孩儿道:“我无门无派,我这身本事都是我爹爹教我的。”兰长安跪在小女孩儿的身前,希望小女孩儿能够让他爹教他武功。小女孩见他情真意切,只好答应他,不过有个条件,兰长安问什么条件,小女孩儿脸红着说:“你去了再告诉你。”兰长安点头答允下来。
小女孩儿为他包扎着伤口,道:“见过我爹爹之后,你就是我的小师弟,我以后绝对不会再让别人欺负你。”兰长安含泪点着头,心中温暖无限。
小女孩儿姓卿,叫做卿木桐,比兰长安大了两岁,对于这个“师姐”,兰长安心中不止是感激。卿木桐带着兰长安走入一深山山谷之中,山谷的外边渺无人烟,景致也很凄冷,可是没想到一入谷中,就仿佛落入了仙境里,谷中有各种美丽的花朵,蝴蝶在飞舞,鸟儿在歌唱,一条水涧如银河一般洒在天边,偶有云雾绕在翠竹里,说不出的清幽之气!
卿木桐说这是她的家,叫做“凝烟谷”,她的爹就住在竹林里。兰长安闻着幽然之气,全身的疼痛也减弱不少。卿木桐带着他走入“寒烟林”,直走到竹林深处,这里有一座茅草屋,茅屋里有一个面容矍铄的身材枯瘦的中年男子,这便是卿木桐的父亲。经卿木桐介绍,他爹叫做卿沧鹤,以后就叫他师父。
卿沧鹤笑道:“真是胳膊肘往外拐,你爹都还没同意呢你就自作主张收他做师弟了。”卿木桐撒娇道:“他天性善良,贵在肯吃苦,你不是一直都想收一个男孩儿做徒弟吗?”卿沧鹤看着兰长安,道:“只要你诚心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收你这个徒弟。”兰长安跪拜在地上,道:“前辈请说。”卿沧鹤意味深长地道:“你愿不愿意娶我女儿为妻?”兰长安脑中惊雷阵阵,他终于明白了卿木桐为何会脸红。卿沧鹤道:“你如果不答应这个要求,我也就不能收你为徒!”卿木桐脸红着扯着卿沧鹤的衣服,道:“给他考虑一下吧,爹。”兰长安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他的并未退却,道:“我答应!”卿沧鹤道:“你不后悔?”兰长安道:“我绝不后悔。”卿沧鹤看着兰长安真挚的眼神,他的心也宽了,便收了这个徒儿。兰长安很想问为何要娶卿木桐为妻,可是直到端了拜师茶也没有过问。卿木桐看着兰长安,满眼都是衷心的期许。卿沧鹤道:“长安,你与小女都还小,还没有到适婚的年纪,不过先订下婚约,五年后的此时便是你俩的婚辰!在这五年里可以给你们足够的时间培养感情。”兰长安与卿木桐互相看着对方,点着头。
卿木桐带着兰长安来到山谷以南,一个门前有山泉有花园的地方,卿木桐说那是她爹爹特意为她建造的婚房,虽然还没有正式成亲,但是可以让兰长安住进去。卿木桐依依不舍地离开,说:“我很谢谢你答应我爹的要求,可是我……我很希望你是真心待我,不希望你只是感激我……”兰长安笑着向她挥手,道:“你是这辈子对我最好的人,我自然用心来对你……”
当天夜晚,卿木桐的父亲卿沧鹤便找兰长安说话了。兰长安很诚恳地问:“前辈,木桐面容姣美,身姿轻盈,功夫又俊,为何不找一户好人家,偏偏寻我这个落魄的穷孩子作她的新郎呢?这岂非误了她的前程?”卿沧鹤悠悠地叹了口气,他带着兰长安来到山谷中他的妻子的坟墓前,道:“我女儿天生命苦,患有遗传的疾病,此病非药石可解。”兰长安道:“是不治的绝症?”卿沧鹤道:“此病也非要命的病症,只不过一旦发起病来没有人可以控制得了她,她现在年级还小,病症还没有出现,可是只要过了二十五岁以后便会……”卿沧鹤落泪。兰长安点头道:“究竟是何病症?”卿沧鹤摸着他妻子的墓碑,道:“听说过一个人会分身成为另外一个人吗?”兰长安道:“前辈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会变成两个人?”卿沧鹤道:“这种病是一种心灵上的疾病,刚开始也许还是一个可爱的乐观向上的人,有可能一转眼之间就变得愁苦忧郁起来。”兰长安一惊,道:“前辈的妻子就是患有这种病症?”卿沧鹤点着头,道:“我原想她的病症已渐渐得到了控制便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没想到我从外边回来的时候,她便已用长剑割破了自己的喉咙。”兰长安道:“前辈妻子为何要自杀?”卿沧鹤道:“患有这种病症的人不仅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而且还附加了‘臆想’症状,我想她是觉得无人可依便了却了余生!”兰长安点着头,道:“这种病症只传女?”卿沧鹤叹着气道:“所以现在你知道老朽为何要你娶木桐了吧?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兰长安诚心地道:“前辈,你太小看我了,我虽然是一个没有一个门派愿意接收的穷人家的孩子,可是知道说话的轻重,我既然说出就要做到,况且木桐不止救了我的命,还救了我即将毁灭的梦想,所以我会娶她,只是希望前辈与木桐不要看不起我。”卿沧鹤道:“你要记住,在木桐二十五岁之后千万不可离开她,更不要做对不起她的事情!”兰长安单膝跪地,道:“前辈请放心,我自当好好照顾木桐!”卿沧鹤摸着她前妻的墓碑道:“但愿你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兰长安确实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照顾着卿木桐与卿沧鹤的生活起居,刚开始也许做的笨手笨脚,可是难能可贵的坚持让卿沧鹤欣慰不少,也让卿木桐满心欢喜地过着每一天,卿沧鹤很喜爱这个勤奋吃苦的小伙子,已将他当作了女婿来看待,也将自己的拿手武学倾囊相授。
卿沧鹤是隐居在青海湖畔的一位江湖人,身世成迷,武学有独到之处,剑术是他的看家本事,但是他的剑术如果放在整个江湖来看还是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剑招变化简单,剑意浅显了一些,可是卿沧鹤的剑术并非只注重剑招,而是注重在内功的修养。兰长安知道学武不容易,现在有位好老师教他武功,他自然更加努力,没到一年的时间,他已学会了卿沧鹤的所有御气及剑术的诀窍,卿沧鹤也不禁连连赞叹,卿木桐在一旁笑道:“爹,看吧,我的眼光还不赖吧!”卿沧鹤没说话,不过已不需多讲,这个时代像兰长安这样真正能吃苦有担当的男孩子又有几个呢?
五年过去,兰长安与卿木桐喜结连理,此时兰长安已是十九岁的健壮的少年郎,而卿木桐也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婷婷玉立的美人了,这是一对和谐而幸福的新人。卿沧鹤虽然还是不放心女儿的病症,可还是很满意他的这个决定,兰长安确实是个可以依托的男人,也衷心希望女儿的病在他的照顾下可以得到奇迹般的转机。他送给这一对新人的礼物是两棵成了精的万年雪参,只要是服用了之后便可极大限度地增强内功的潜能,一棵就相当于普通人修炼了二十年的功力!兰长安捧着雪参,心中只有无限的感激。卿木桐对兰长安的爱已在这五年里升华了许多,她衷心爱着这个她自己挑选的男人,她将自己的那棵雪参也给了兰长安服用,兰长安肯定不答应,可是看着卿木桐的一片爱意,兰长安只好答应,所以兰长安便在短时间内增加了四十年的功力!“都说傻人有傻福,其实心诚之人才是最有福之人!”
兰长安与卿木桐虽然居住在山谷之中,可是并未觉得乏味,他们的恩爱让卿沧鹤也感慨不已,卿沧鹤常常在妻子的坟前道:“要是我能有长安一半的心思,怎能让你离开我?”兰长安与卿木桐常常在“百花之溪”旁练剑,并创出了一套只有他们二人才可以挥洒出来的剑术,他们谓之“木兰剑法”,此名蕴藏着二人的姓名,把“木”字放在“兰”字之前也表示把卿“木”桐放在第一位的意思。此剑法有七式,分别为“比翼双飞、白首同心、鹣鲽情深、相儒以沫、举案齐眉、琴瑟之好、鸾凤和鸣”。凝烟谷里每一个角落都回**着他们二人欢乐幸福的笑声。
此时,兰长安已离开家五年了,他向卿木桐说了自己的心事。卿木桐挽着他的手,道:“如果爹爹答应,我立马就与你回家见公公婆婆。”兰长安满心欢喜地向卿沧鹤请示,却得到了卿沧鹤的强烈反对:“外面的世界太过复杂,而且还要去山东那么远的地方,木桐自小就没有出过青海湖畔,虽说她的病症还没有到病发的年纪,但是万一出谷遇到了什么意外……这件事我坚决不同意!”卿木桐道:“爹爹,就让我陪长安回家吧,长安已有五年没有回家了,爹您想想,要是女儿五年没有回家,您该多想女儿啊!”兰长安道:“爹,我一定好好照顾木桐,不让她受半点的委屈!”卿沧鹤道:“我只有这一个女儿,我可不想再重蹈她母亲的覆辙,要我女儿离开我,离开这个山谷只有一个方法!”兰长安道:“什么方法?”卿沧鹤道:“除非我死了!”这句话也将兰长安的满心希望打破。卿木桐安慰着兰长安:“爹爹也是担心我,你不要放在心上,我们再想想有没有其他的法子!”兰长安单独向卿沧鹤问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卿沧鹤叹了口气,道:“其实你可以一个人去看你的父母,看了父母再回来,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心……我不能失去木桐,我知道你也不想失去……我们都不能冒这个险……”兰长安只好答应。
卿木桐很理解他的决定,道:“你去吧,不管多久,我都等你……别太想着早回来,多陪陪公公婆婆。”兰长安流下了欣慰的眼泪,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兰长安走之前亲了卿木桐的额头,道:“想我的时候,我就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不会太长,你就当是在躲迷藏,我躲在一个你找不到的地方!你不用去找我,好好陪陪爹爹,我很快就会来找你了!”卿木桐脸红着道:“那我回头了。”兰长安点头看着卿木桐转身,看着她双手蒙住眼睛走向了“百花之溪”旁边,卿木桐喊道:“你躲好了吗?”兰长安一边往出谷的方向走,一边回应道:“还没有。”“躲好了吗?”“快了……”“躲好了吗?”“躲好了……”卿木桐回头的时候,山谷中已看不到兰长安的身影,只不过在卿木桐的心中,他并不是出谷了,只是躲在了山谷里,一个卿木桐暂时找不到的地方,她不用去找,她相信她心中的长安很快就会来找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