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年秋

第一百零五章 要是,你也在就好了

字体:16+-

他们一行人一共十人,加林熹朝一共有三名女生,一位编辑兼后勤姐姐和一位记者姐姐,除了林熹朝有两名摄影师负责拍短片视频,一名摄影师专门拍风光,一名旅程定制员兼摄影,两名司机兼向导,还有本次活动的负责人。

团队在拉萨停留了五天,其中有一天是去吞巴村收集关于藏香制作的素材。

吞巴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老村落,不仅是藏香的发源地,也是藏文创始人桑布扎的故里,风景秀美而又古老。

团队分派一拨人去采访一户人家并记录整个制作流程,林熹朝则被派和风光摄影师小译一组去采集有关吞巴村民风的素材。

林熹朝和小译一起在村子里转悠取景。

路过一户人家时,一个老人正在喝水,林熹朝被他手中极具特色的杯碗吸引,对着来了一个特写。

老人听到动静,看了过来,然后放下杯碗,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

上个月他们在林芝遇到过一个脾气不好的藏民,说他们吓到了他们家的牛羊,最后团队赔了三千块钱才算了事。

林熹朝和小译对视一眼,立马对老人摆上大大的笑脸。

“扎西德勒扎西德勒!”两人用学的为数不多的几句藏语打招呼。

“打扰了打扰了!”林熹朝用藏语说道,这句也说得很熟练。

然而老藏民的话他们一句也听不懂,只看他一会儿指着林熹朝相机一会儿又指着自己,也没有要砸林熹朝相机的意思但是也不要两人走。

两人暴汗,幸好老人的孙子放学回来,充当了翻译者。

“我爷爷说,你手里拿的东西是不是可以拍照,可以的话能不能帮他拍张照片?”

闻言,两人大松一口气。

林熹朝点头:“没问题。”

正式拍,老藏民十分拘谨,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林熹朝先让他孙子和他一起拍,爷孙俩在一起,老藏民紧张情绪缓解很多,等他放松下来,林熹朝又给他单独拍了一张。

老藏民又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

他孙子翻译给林熹朝听:“我爷爷说非常感谢你,这么多年,他只在十几年前我父亲结婚的时候拍过一张照片,可是也找不到了,很怕以后后辈都不记得自己长什么样了,所以感谢你。”

问他们要了地址,林熹朝向他们保证回去后一定洗出来寄给他们。

等他们转身要走的时候,老藏民忽然进屋从里面拿出来一只杯碗,是林熹朝刚刚拍的同款。

这次不用翻译,林熹朝都知道老藏民想要送这个杯碗给她。

她连连摆手。

老藏民做了一个你不要就扔掉的姿势。

老藏民的孙子笑道:“我爷爷说如果你不要就不要将照片寄给我们了我们也不要。”

真是倔强得有些可爱,林熹朝收下礼物,一整天,心情都很好。

收集了足够的素材,团队才继续向前进。

早上五点半起床,过羊八井去往纳木错。

车子在马路上平缓行驶,和来时一样,一路上能看见许许多多前往拉萨朝圣的人。

只不过这次,他们是和这些人逆行。

道路两边,有骑行的,徒步的,也有三拜九叩的,有形单影只的,也有成群结队的,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时候出发,带着不一样的心情怀揣着一样的信念一直向前进,只为抵达心中的圣地。

一路上走来,林熹朝被许许多多的场景触动。

有时候是日照金山的那一刻,有时候是转经筒在风中齐齐转响的那一刻,有时候是藏区的小孩朝她咧嘴笑的那一刻,有时候仅仅是与青山绿水相顾无言的那一刻……

没有一次旅程比这一次带给她更多触动,旅途的艰辛疲惫在每一次看到这些画面时在每一次举起相机时都变得不值一提。

风景在往后退,林熹朝随时举起相机拍下每一个触动她的画面,那些用身体丈量着大地用最虔诚的心灵匍匐前行的藏民,那些摇着转经筒蹒跚前行的头发花白的老人,以五彩经幡为背景,以山山水水为背景,以这广阔天地为背景,有太多太多值得定格的画面。

团队晚上在纳木错留宿,到第二天下午回当雄沿着109国道前往那曲。

他们一行人在湖边的一处小木屋落宿。

每一天的任务都很紧凑,一般忙完一天,林熹朝倒头就睡了。

纳木错平均海拔有4900米左右,虽然长途跋涉,林熹朝基本适应了高原环境,偶尔还是会有轻微头疼。

她早早地上床休息,但是这天她有些辗转反侧。

后勤姐姐和记者姐姐出去上厕所去了,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

睡觉前,她拿出手机正准备给家里人发个短信报个平安,编一下自己在夏令营学到了什么,一揭开手机盖,屏幕里显示有一通未接来电还有一条未读短信。

未接来电来自“周秦时”,林滟滟那个“亲爱的秦时”的备注她是用不下去的,直接换成了“周秦时”。

不知道他为什么又给自己打电话?七月初他也给自己打过电话,不过那时候她们在一个山旮旯里,没信号她也没有接到。

或许是出于朋友的关心问一问吧。

林熹朝想着,点开了短信。

分辨率极低的显示屏上,白色的背景上那几行蓝色底纹的字尤为醒目。

发件人:周秦时。

短信内容:你还会回来吗?,,,,,,,,,,,,,,,,,,,,,,,

不知道周秦时为什么打这么多逗号,是觉得短信发一条一毛钱有些浪费所以要用完所有的字数?

林熹朝按着下键,逗号打了满满两屏,直到按到了最底下,在满屏的逗号里,最后那几个字突兀得有些不真实。

我想你了。

最后一行字这样写着,我想你了。

屏幕清冷的光打到她脸上,大拇指停留在下键上,她整个人像是被施咒了一样,一动也不动。

“好冷啊!”

门被打开,冷风从外面灌了进来,后勤姐姐和记者姐姐前后跟着进来。

林熹朝一个翻身,赶紧合上手机盖塞进了羽绒服里。

“你们回来啦?”林熹朝问道。

记者姐姐点头回道:“嗯,外面景色真好啊,要不是太冷了,我真想在外面多呆一会儿!”

“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赶路,你们把这个吃了吧,别感冒。”后勤姐姐从背包侧袋里取出两粒药给两人,就着温水喝了。

两张床合并在一起,三人各自盖好了被子。

很快,旁边传来另外两人均匀的呼吸声。

林熹朝闭上眼,却怎么也睡不着。

这一路旅途奔波,多有艰辛,但好在一路美景陪伴,林熹朝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圆满完成自己的拍摄任务和向其他资深摄影师学习经验,得了一点空,也是找了个地,看着面前的风景,完全放空自己。

这两个月来,她真的没有怎么想起过周秦时和林滟滟。

可是没想起,并不代表忘记。

而那一条短信,无疑是一声大喇叭,叫醒了沉睡着的刻着周秦时名字的那部分细胞。

这些细胞得了一点甜头,此刻要造反了。

他为什么要给自己发这样一条短信?

或许是发错了吧,你看中间那么多逗号。

可是这些逗号似乎更能展示发件人在发出这条短信的迟疑和谨慎,在敲出数十个逗号后,小心翼翼地说一句,我想你了。

是这样的吗?可是你明明和林滟滟在一起了啊,为什么要给我这么清晰的信号,让我觉得从前那一切或许有的不是错觉。

而且如果这条短信没有发错的话,“我想你”只是同学之间的正常问候?

如果不是正常问候,那也未免有些暧昧,林熹朝反感这样不清不楚的暧昧。

她翻了一个身,又翻了一个身。

怕吵醒另外两人,她慢慢地下了床,蹑手蹑脚地穿上羽绒服和鞋子,轻声推开阳台的门出去。

她们住在二楼,房间外有个半悬空的阳台。

林熹朝席地而坐,木板上有些冰凉。

夜已经深了,万籁俱寂。

林熹朝微微抬头,可以360度无遮挡欣赏夜空。

今天天气很好,星子遍布满天,银河依稀可见。

这两个月来,她也跟着风光摄影师拍摄过好几次星空,可是每一次看,都有些要热泪盈眶的感觉。

在浩瀚繁星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可是渺小如她,也能亲历这些瑰丽美景。

她记得曾经在哪里大概看过这么一段话,为什么人们看星空会觉得幸福?

因为宇宙规律是一切精神活动的源头。而星空是自然规律最沉静却也最狂傲的展现。

林熹朝保持着一个姿势看着星空,银河系本身,包含着大约2000亿枚恒星,而我们生活的地球有65亿人口。

我们能同时看见那么多星星,和无数的人擦肩而过,可是遇见的喜欢到骨子里的人,却只有一个。

置身于这样一片璀璨中,林熹朝想,要是我喜欢的人也在身边就好了。

要是,你也在就好了。

天地是这样的广阔,可是,她也想要这人世间最简单的幸福。

“滴滴——”

是短信的提示音,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

林熹朝忽然有些没有勇气将手机从口袋里抽出来。

她仰望星空,想要星空给她一个答案,星空一如既往沉默。

手在口袋里握着手机都快沁出汗来,林熹朝终于还是将它拿了出来,揭开翻盖,打开收件箱。

发件人果然是周秦时。

发件内容是:抱歉,刚刚的短信不是我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