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千华谷四友阁之中,吕思远神色焦急地拿着洛无名留下的那封书信。信上只是寥寥数字,以寄离别之情。
宋亦尘站在一旁开口说道:“无名这孩子心地着实善良,他是怕留在谷中连累到我们。”
吕思远放下手中信件便要出门追去,宋亦尘一把拦住他说道:“不必去寻他了。依我看来,此事正是天意如此。以前日他的伤势来说,能保全性命已属万幸。本该至少昏迷三五日,谁知他只一日便自己醒来,更能行动自如,实在是匪夷所思。”
吕思远说道:“既是如此更该追他回来,好好将伤势调息才是。”
宋亦尘道:“这孩子受了如此重伤,竟然只是有惊无险,定是多福之人。他从小便天资过人,前日之事更显临危不乱,大将之风,若是所料不错,将来必成大器。既然如此,依我看反倒不必留在这千华谷中。趁此机会在外面闯**一番,对他来说应该不是坏事。”
吕思远听到这一番说辞,紧锁的愁眉渐渐松开,长叹一声:“但愿如此吧。”
荆襄地处长江中游,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可至宛洛,顺江东进可至江东,西通剑南道三十五州,可达成都。因此,荆襄之地也多有商贾镖局。荆天镖局便是此地赫赫有名的一家镖局,已有数百年历史,当地之人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荆天镖局之中数十位镖头个个武艺高强,近数十年镖局走镖从未失手,声誉信誉更是为人称道。
武昌江边蛇山之上,一名老者冒着漂泊大雨,撑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朝着山上行去,身后跟着一个年轻人。一边跟在老者身后,一边不知在说些什么。
没过多时,二人已经来到山巅,面前一座楼阁矗立,烟雨之中望去,只见此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两人此时全身已经被雨水打湿过半,未多停留便朝那楼中走去。楼阁共有五层,檐角高翘,轻巧飞扬,上面横置一扁上书三个大字:“黄鹤楼。”
蛇山又称黄鹤山,黄鹤楼因此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
老者走进楼中将手中纸伞收起,随手将面上的雨水擦掉。只见这老者约有六旬上下,身形不高,衣着朴素,虽说胡须已经花白,但是却面色红润,满面光彩。
身后那人也跟着老者进来,此人年约二十,面白无须,身材不高,略显有些瘦弱。嘴里面不住地说着:“师傅,平日看您腿脚不好,想不到登起山来却如此矫健。”
楼内早有人相候,听到二人说话便已闻声下楼。那老者见了也急忙迎上前去。
来人是一个身穿蓝色锦袍的四十多岁文士。面目方正,留着五缕长髯,眉宇之间颇有神采。身旁跟着一个武官打扮之人。此人见了老者前来,急忙拱手行礼说道:“李老先生,好久未见啊。”说着又指了指身边之人说道:“我来引荐一下,这位是郭子仪郭大人。”
身边那武官打扮之人,正是振武将军郭子仪。见那老者,也急忙上前拱手行礼说道:“李老,旧闻大名只是一直无缘相见啊。”
那老者急忙将郭子仪拉住说道:“郭大人客气了,老夫李颀如今只是一个乡野村夫,哪里受得大人之礼。”
三人寒暄几句便一齐朝楼上走去。
老者向那蓝袍文士问道:“听闻崔大人如今官运亨通,如此便能大展胸中报复,为国为民,真是可喜可贺啊。”
那蓝袍文士名叫崔颢,正是当朝司勋员外郎。见那老者问起,急忙笑道:“李老过缪了,我如今也只是一区区小官,哪里比得李老闲云野鹤般的日子来的快活。当年李老辞官而去,如今却又来笑话崔某。”
此时楼外大雨以停,夕阳斜照江上,像是笼罩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万里长江西来东去,惊涛掠岸,烟波浩瀚。
楼上早已备好茶点,身边手下之人为几人斟了茶水坐下。崔颢开口问道:“早闻李老辞官之后,一直隐居少室山。不知此次突然到这故地有何要事?”
那老者李颀长叹一声说道:“你可还记得当年你我和莫先生便在此地相识,引为至交。”
崔颢答道:“自然记得,那是崔某不过是一个落魄书生而已,那莫先生也只是一个乞丐而已,而李老那是已经入朝为官。李老不嫌我二人身份低微,降尊临卑,我自然不敢相忘。”
李颀摆手说道:“我并非此意,当年我三人性格脾气相投,与那身份无关。再说,你那时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早已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入朝为官,封侯拜相不是迟早之事。还有那莫先生,又哪里是寻常之人,他身为丐帮帮主,在江湖之中那可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崔颢笑笑说道:“李老过奖了,我自然不能与莫先生相比。”
李颀又叹一声说道:“可惜啊,今日再聚,青山绿水依旧,可是故人已去。”
崔颢听到此言心中亦是感慨万千,随即站起身来,走到楼前凭栏远眺,不尽长江而滚滚来。接着吟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吟出,李颀不禁连连点头。郭子仪也拍手说道:“好诗!郭某虽为一介武夫,却也听出崔大人此诗妙处。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依我看如今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崔颢连连摆手笑道:“郭大人笑话了。论诗才,有那酒疯子和杜少陵,当世之下崔某可不敢称什么第一。”
李颀道:“崔大人过谦啦。你说那酒疯子数年之前我再洛阳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此人着实为当世鬼才,只是那人行事荒诞,嗜酒成性。性格又是狂放不羁,来去无踪。那次相遇竟然坡口大骂老夫迂腐。而崔大人之才在朝以安万民,崔大人之心在国以治天下。二者并无可比之处。”
崔颢说道:“李老身居山野之中,原来也是心系天下。能结识李老这等性情中人,着实是我之幸也。那年闻得莫先生噩耗,我也是心痛不已,难得李老也是如此挂心,专程千里之遥赶往这黄鹤楼一叙当年之情。”
李颀摆摆手说道:“此次来这荆襄之地,其实还有另有它事。”
崔颢哦了一声问道:“愿闻其详。”
李颀接着说道:“说来此事与莫先生也有些关系。我虽然身居山林,却也常听闻些江湖消息,你可知那莫先生有一弟子,名叫楚安痕?”
崔颢说道:“自然听过,崔某虽然深居庙堂之中,不过这楚安痕之名,我也是有所耳闻。听说此人素来行侠仗义,豪迈飒爽,如沧海横流般着实是位少年英雄。江湖中更有传说,此人乃是如今江湖之中年轻一辈中的第一人。”
李颀点头说道:“不错,我也是早有耳闻。本以为莫先生有此衣钵传人,九泉之下也该大慰。可是近日听闻一件怪事,所以特来此地一查。”
郭子仪打断李颀说道:“李老先生说的怪事可是那荆天镖局之事?”
李颀看了看郭子仪说道:“正是,原来郭大人也听说此事了?”
郭子仪点头说道:“这件事却是有些离奇,江湖之中已经传开,都说那楚安痕数月之前潜入荆天镖局之中盗走金银无数。”
李颀说道:“素来听闻丐帮弟子生活一向清苦,那楚安痕怎会突然对那些黄白之物有了兴趣,此事老夫自然是不信的,只是与那楚安痕素未谋面,所以特地前来将此事了解个始末。”
郭子仪说道:“此事我也不太相信,只是那荆天镖局之中向来高手众多,数十年走镖从未有失。这次镖局遇袭之事,据说乃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人数招便逼退数十名身手一流的镖师联手。若不是楚安痕,试问如今年轻一辈谁还有此能力?”
李颀说道:“不错,若论年轻高手之中,那隐刀山庄少主上官凌云或许也有此能力。可是隐刀山庄富甲一方,财富又岂是荆天镖局十倍百倍,上官凌云如何会干起那劫掠金银的勾当。况且在场之人目睹那人容貌一口咬定正是楚安痕,此事着实令人费解。”
崔颢沉默一阵突然说道:“李老也是费心啦,这江湖之中的事,过阵时间自然会水落石出,孰是孰非自有公论。李老何必远来一趟亲自查问。”
李颀摇摇头说道:“我此次前来,还另有它意。一直以来,我便想见上一见那楚安痕本人。”
崔颢郭子仪也不知他是何意,继续听李颀说道:“数十年前,我曾偶得一物,对老夫来说无甚大用。可是对于江湖中人来说,或许是件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