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种承受

不爱时,请一定要告诉她

字体:16+-

他是一个豁达、颇有智慧的人,但最近却有些苦恼,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催促他结婚。

恋爱两年了,迟迟地没有结婚的愿望。他静下心来想来想去,究竟是为什么,使他迟迟地不愿“婚”过去呢?

一个惊人的结论逐渐形成,连他自己都有点于心不忍,觉得自己太没良心——大约,是不够爱她吧,自己从没爱过她,只是,她待他好到了没有原则,让他不忍拒绝的地步。而他对她的好,不过是礼尚往来,更多的是一种疼惜,一种怜爱,这应该不是爱情吧。

可就是这份在他眼里不是爱情的爱情,像一株羸弱的小苗被她精心呵护了两年,渐渐地,在身边所有人的眼睛里,竟然也貌似茁壮成树,时常被亲朋好友询问婚期,现在已经发展到了逼迫的地步。

这些逼迫他无法回答,就渐渐由尴尬转为了厌烦。

厌烦里,他遇到了一位可人的女孩子。初见这个女孩的那一刻,他心里有一种久违了的冲动,他想,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吧。

然后,有了躲躲闪闪做贼似的约会。他和女孩约会时,她打来电话,他不接,她若继续打,他就关了机,事后解释说:“手机没电,自动关机了。”她信了,说以后带着备用电池吧。

他说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其实是不愿意带,怕她帮他找到,他还故意藏了个除了他别人找不到的地方。

她就给他买了备用电池,充好电,放进他包里。可是,他依然会有种种借口不接她的电话,不回她的短信。

很多时候,他希望她发火,和他吵闹一番,大闹一场,让他有机会把分手这两个字说出口。可是,她是这样的隐忍、温顺,不给他获得新生的机会。他在心灰意冷的同时反省是不是自己良心出了问题?

“一个男人,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呢?算了,也别折腾了,和她结婚得了。”他这样想,觉得心里安定了许多。

但总觉得有点放不下,于是他打算带女孩去九寨沟玩几天,回来后,就了却所有挣扎着的尘缘,死心塌地和她结婚。

临行前,和她撒谎去外地开一周会,她没任何怀疑,给他整理行李,帮他把手机备用电池充好电。

带着最后疯狂的绝望,他和女孩玩疯了,以至于在深山迷了路。

他打求救电话,可手机没信号,他一边宽慰惊慌失措的女孩一边不停地换地方打求救电话。天,渐渐黑了,因为不是参团旅行,没有人知道他们进山,所以,也就不会有人发现他们的失踪,更不会有救援。他和女孩的手机电池的电量都用光了,依然打不出电话去,四周一片令人恐怖的黑魅,累加上又渴又饿使他们绝望了。

他们在背风的山石上依偎了一夜。黎明时,他饿醒了,试图找点东西充饥时找到了那块救命的备用电池。他拿着那块电池,忽然落了泪。于是,在那块电池被用掉了一半电时,求救电话终于打通了。

当天下午,他们终于获救了。

所有人以为他会因此而震动,彻底地和女孩分手,和她安心到老一辈子。他的思路却是发人深省,他在想:假如这场事故发生在她身上,是不是她要因此而殒命深山呢?会的。因为,他不爱她,就想不到为她备一块救命的电池。于是,他得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论:与不爱自己的人生活一辈子,是很危险的。

回去后,他果断地和她摊牌,要求分手。开始她哭,而他的一番话就让她平静了。

他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爱是最好的行李,我却给不了你,我不可以这么自私,让你行囊空空地走完这一生。而爱情,又是多么美好,你应该拥有它,即使我因为感激发誓要好好待你。可是,发誓往往是因为知道做不到,在感性的爱情面前理性是没有力气的。”

一场风轻云淡的感情长跑,就这么结束了。后来,她和别人结了婚,他为她祝福,由衷地。因为,这件事让他懂得,爱不是一时冲动,人生那么长,善意而不真切的爱,就像墙上的画饼,看到的刹那是喜悦的,可喜悦之后呢?

所以,对她的感念,就是,如果不爱她,不要用眼前的画饼成全她日后的痛苦。这才是一个男子汉应该做的。

爱与不爱,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两种试剂遇对了才会有反应,与品质与道德没有绝对的关系。或者说,品质与道德本身就是一种试剂。

当你不爱时,请一定要告诉她,适时放手,让她有机会找到适合的试剂。所谓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爱情愿望,不过是自虐式的伪善,因为,他会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