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种承受

那个曾爱着最后没在一起的人

字体:16+-

听说他结婚了,又听说他已经有了孩子了。

听到他的这些消息,她总是为他感到高兴,又有点淡淡的失落,却并无怨怼。

她心里很清楚,他曾经是自己喜欢过的人,直到现在,仍在自己的心里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也不会有那种高兴夹杂失落的复杂情绪。

那时候,她到这个城市不久,极为稚嫩,因为参加一个读书会的活动,遇到了同样稚嫩的他。多次活动之后,大家逐渐熟悉了起来。

有一次他说:“告诉我你家在哪儿?”

她嬉皮笑脸地答:“你想干吗?”

他同样嬉皮笑脸,“我要提亲啊!”瞬时她身子抖得像筛糠一样,只笑不语。

他是给过她机会的,各种明示暗示,即便是迟钝如她也明白,他是喜欢她的,其实只要她勇敢一点,向着他往前走一步去回应这份喜欢,两人可能就会走到一起,现在也许就不是这种样子了。

但时光又岂会倒流呢?

或许,她的所有朋友包括他,见惯了她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各种无所谓的样子,以为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率性而为的人,却没有人知道这可能只是一种伪装,一种防备,一种刻意。哎,她不明白,为什么女人总有这些奇奇怪怪的心思呢?

他不知道,爱情是她的硬伤,它亘在那里,不上不下,是她无法降伏的魔障,只要一触动它,它就很容易击中她的软肋。可能就因为她除不去,只能选择一种让自己好受些的方式去伪装。所以,当他给她选择的时候,她只能无所谓地说:“我是配不上你的人!”这并不是矫情也不是拒绝的借口,是实话。她认为自己出身不好,是那种从山沟沟里爬出来的农村孩子,就是他们想象中那种很苦很苦的地方,一步一步终于来到这座浮华的城市。她爸爸的年龄都赶上同龄人的爷爷的年龄了,妈妈是个残疾人,她还有个弟弟,在她大学上到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一场变故突然失去了经济来源,弟弟也因此而被迫辍学,她大学是靠打工和助学贷款完成的。

记得那年寒假在家里,弟弟抢着帮她干活,并哭着跟她说:“姐,我想念书,你去跟爸说说。”她准备了很多说辞并自信满满去求父亲时,父亲露出的那种深深的无奈,让她明白痛苦的人并不只是自己和弟弟,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任何言语在贫穷面前都失去了力量。弟弟,是她心中的疤,她总感觉如果不是因为她,弟弟应该会有另外一种人生,而这些是自己这辈子都还不清的,这种愧疚的感觉也终将伴随自己一生。

因此,她跟那些一起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人不太一样,实际上从她一出生开始,她就背负了一个责任,而她的家人就是她这辈子的责任,他们是她最重要的人,胜过她自己,这种责任是任何东西都要为其让路的,包括爱情。这些事情很少对人说起,连身边最好的朋友都不知道,它一直是她心底的秘密,并不是因为她感觉耻辱,而是她受不起怜悯。

在遇到他之前,她也遇到过很多其他的男人,什么样的都有,有钱的没钱的,帅的不帅的,好的孬的。在慢慢地熟识中,她知道他们大都能接受她,却很难接受她的家庭,或者确切地说无法接受她对家人的付出,不愿意同她一起承担起这个责任。这些她都能理解,因为她也是在这现实生活中浮沉,她太明白,大家都是凡人,自保已是不易,难救他人。

这些事情他从不知晓,也没必要知晓,也希望他一辈子都别知晓。那天,当她终于下定决心拒绝他的时候,她不知道他有多难过,但是她却是比所有人都伤心。

尽管那之后她依然能和大家像往常一样嘻嘻哈哈,却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有一堵无形的墙已经被垒起来了。后来,听说他结婚了,孩子都有了,妻子是他俩都认识的人,以前的朋友们都说那个女孩有那么多地方像她。

“或许会有很多人骂我活该吧,缺乏勇气,白白地浪费自己的缘分,事后却一直放不下。是的,我承认,我有一个心魔,导致我在爱情面前一直做逃兵。我很自卑,因为我深知我能给予对方的东西太少了。我们这个年纪、这个时代、这个城市谈‘爱情’是昂贵的,动不动就房啊车啊,婚姻也变成了速食,谈恋爱似乎直接忽略了过程,而是直奔终极目标——希望领一个红本本,带上孩子一起奔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生活去。”她在日记里写着,“哎,这世界是如此的现实和物质,太多的人依托爱情和婚姻寻找着的是靠岸的感觉,可有多少人愿意拉着我的手陪我一起在这苦海中挣扎呢?”

她对未来还是抱着希望。

在听说他已经有了孩子的时候,她很沉默,也不愿意去和他联系,三五好友小聚谈起他时,她也很少插话。她想她和他之间的事,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悲伤,像不小心划了的一道口子,流过血了,疼了,慢慢地也就结痂了,这种感觉不至于让人瘫痪,只是因为自己心动了,疼了那么一下下,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的自己很坦然,也许他早已经不再喜欢她了,而剩下的那些她对他的各种说不清的情感,就让它随时光一点点消失殆尽吧。

有半年多了吧,他们一点都没联系,无论生活多苦多乐,她居然没有想念过他,一次都没有。昨天,他们在网上却像往常一样,相谈甚欢。她的小心脏还是忍不住为他多跳了两下,她想自己还是喜欢着他的吧,这种感觉她并不讨厌,也不害怕。她在他面前,继续做着一个“哥们儿”应该有的本分,三言两句,一起发着各种牢骚,笑着哀叹城市生活。她想爱情跟友情相比,爱情太金贵脆弱了些,还是友情坚强持久,若干年后就算我们忘了彼此也无所谓。

听着他说,生活的苦恼和压力,听着他对前途的未知和迷茫,她深深理解,因为在这个大城市,她和他,也和许多毕业几年的青年一样,心里充满了苦闷和悲怆,别人无法给予安慰和鼓励,只能附和着,陪同着,一起浮浮沉沉。他在她面前她依然感到温暖,忆起往日种种,她依然感到开怀。她依然还在喜欢着他,但她也能感受到她对他的喜欢在渐渐流逝,她无怨言,也无遗憾。可能这就是相忘于江湖吧。

希望他能尽快规划好人生的真正旅途,希望他的小宝宝能够健康成长,也希望他在遇到人生过不去的坎儿向曾经的这帮狐朋狗友们求助。当然她也希望她一切都好好的,也希望有一天会有个人愿意陪她一起挣扎,一起溺死都无所谓啦。

和他聊得久些,终归是不好,她选择结束谈话,嚷着困了,要去睡。他说:“好吧,送给你一个大大的熊抱。”看着他发来的表情小人,努力地挥动着胳膊,她很开心。她喜欢拥抱,它能让她感觉温暖和安心,一夜好眠。

以后,她和他的交集应该会越来越少了,会各自烦恼,各自开心,身边陪着不同的人,可她依然感谢他曾在她的生命里出现过,回想起他时她依然开心,这对她来说,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感谢你,那个曾经爱着最后却没在一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