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朝霞冉冉。刘伯在一阵琴声中醒来,他尚未完全清醒,听着曲子感觉自己还在做梦。在他的印象中,整个竹里山庄无一人会抚琴。早在二十年前,他倒是有幸听过主人抚琴。
主人?涂宁宁?刘伯一个激灵,披上衣服就往外跑。
听到琴声的不止刘伯,住在后院其他房间的老翁也陆续起来了。他们醒后面面相觑,不约而同朝琴声传来的地方走去。
院中凉亭内,一红衣女子正襟危坐,恣意抚琴。老翁们赶到时,恰好一曲毕,她将将收住琴弦。
刘伯走在最前面,他微微颤颤,步履虚浮。眼见的明明是那张熟悉的脸,他却怎么都不敢上前相认。话如鲠在喉,噎得他鼻子都酸了。
“刘福,你今天起得不够早啊。”涂宁宁冲刘伯明媚一笑。
刘伯扑通跪地:“主人——”
他带了个头,其他人心中也都确定,这次是真的涂宁宁回来了。大家纷纷跪下,唏嘘不已。
“当年主人突然离开,我们日夜都在等您回来,希望能在死之前见主人一面,如今总算是完成了这个心愿。我知道主人以前每月从庄里收的钱都拿去还给那些年被我们抢劫的苦主了,主人帮我们赎罪、积德,我们也不敢懈怠。这十几年来,我照例每月都会筹钱救济山中穷人,以报主人点化之恩。”
“我知道,你们做得很好。”涂宁宁问,“这几日有客人造访?”
“是的主人,客人们就在庄内。”
恰在这时,姜川冒冒失失走了过来,他看见凉亭中的情形,一脸不明所以。他的房间离庭院近,听到琴声就醒了,原以为是灵夙正在抚琴,没想到……是虎女回来了?
姜川倒吸一口凉气。他不像刘伯他们,他没有受过涂宁宁的恩惠和点化,只一听说她是老虎变的就吓得不轻。不过他天天在酒楼和客人打交道,表面功夫做得极好,纵使心里再害怕也没在脸上显现出太多。
涂宁宁盯着姜川看了会儿,眉头微皱。
“主人,他是……”
“涂宁宁,幸会。”一个柔和的女声打断了刘伯的话。众人回头,见灵夙步履轻缓,不紧不慢地走向凉亭。随后而来的还有崇明。看样子二人应该也都是听到琴声才赶来的。
涂宁宁和灵夙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她美得很张扬,风情万千,瑰丽无双,举手投足间充满了妩媚。这样的相貌可一点都不像清心寡欲的神明,按照凡人的标准,大概就是所谓的祸国妖姬长相吧。
灵夙观察涂宁宁的同时,涂宁宁也在观察灵夙。她上上下下打量了灵夙好几遍,而后对刘伯说 :“你们都下去吧,我和贵客有事相商。”
刘伯闻言退下。心想,幸好没为难她,她和主人居然真的认识!
凉亭内只剩下涂宁宁,灵夙和崇明三人。涂宁宁毫不遮掩,开口便问:“你是蓬莱仙洲的流云灵主?”
“流云灵主是我母亲。”
“流云灵主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涂宁宁似是不敢相信。
“岂止,我上头还有两个哥哥,都比我大上好几千岁。”灵夙很好奇,“怎么,你认识家母?”
“不认识,只是见过你头上的九尾衔月簪,那是当年青丘国主赠予瑶姬的,听闻瑶姬后来送给了流云灵主。”
涂宁宁提到瑶姬,灵夙顿时觉得事情好办了。崇明适时问出了她心中所想:“你出自共工氏一族?”
涂宁宁目光转向崇明。方才她的注意力都被灵夙头上的九尾衔月簪吸引,差点忘了旁边还有一个人。
“你是?”
“这位是天界太子,崇明殿下。”灵夙答道。
涂宁宁淡然的脸上这才有了变化,她朝崇明行礼:“共工氏女沁羽,拜见太子殿下。”
“沁羽?”
“是。殿下方才说得不错,我的确是共工氏的后人,沁羽是我本名。只因常年在人界行走,为方便而取了涂宁宁这个化名。我在人界遇见的第一个人姓涂,便给自己作了此姓,算是缘分。”
“沁羽仙子,你既是共工氏后人,为何隐居在丛鱼山中?而且成了凡人口中的虎女。”灵夙直言不讳,“妖邪冒充神明的我见多了,神明假装是妖的,我还是头一次见。你还真是有趣。”
涂宁宁冲她笑笑,眉眼间有种别样的风情:“小灵主说笑了,此事说来话长。我原本和父亲一同住在海外的瀛洲山①,只因我族圣物在父亲手上被修罗道中人夺走,父亲寻了几百年,一无所获,他深切地感到自责,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出家去了。那时我刚成年,父亲放心不下我,把我带去巫山托付给了瑶姬殿下。”
“昨夜崇明告诉我你是共工氏的后人,我便猜到你与瑶姬有渊源。”
“是。瑶姬生性洒脱,不受拘束,几万年前她便脱离天界,在巫山过得怡然自得,我很羡慕她。在巫山十二峰的那段日子,我时常乘着坐骑赤豹,跟着她在山间四处游玩。有几次不慎被凡人瞧见,他们以为我是山中精怪,管我叫山鬼。”涂宁宁勾起手指,在琴弦上拨动了下,尾音悠长,“起先我还很在意这个称呼,时间久了却觉得,山神与山鬼,不过是凡人言语间的差别罢了,我还是那个我,并没有改变啊。”
“后来我游历到丛鱼山,我很喜欢这里,就把家安在了山中,一住就是上万年。长此以往,我与山间灵气互通,成了这儿的神明。可是我渐渐发现,神明对于凡人的威慑力还不如妖鬼,他们敬仰神明,却惧怕妖鬼。瑶姬是无人不知的神明,人界的楚襄王不也胆大包天,敢肖想她吗?南海小虞山的鬼母②恶名远播,凡人却避之不及,甚至有香火供奉以求她远离的。再比如这山庄的管家刘福,他年轻时经常带着手下在山中作恶,我以山神之名托梦警告过他好几次,根本没用。可我变做老虎威慑了一次,他们就服服帖帖了。既然如此,我何不成全他们,做了这山鬼,亦或是虎女。”
她说了这么多,崇明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一点,问她:“你所说的共工族圣物,可是光阴眼?”
这下轮到涂宁宁惊讶了:“殿下知道光阴眼?”
“灵夙,给她看看。”
灵夙留了个心思,她先拿出赵宜真转赠的笔和砚台给涂宁宁看。涂宁宁点头:“这是我在瀛洲用过的的东西。几年前在山中遇见一个伶俐的女孩,颇合我眼缘,我就送给她了。小灵主得到此物,应该是见过那个女孩了吧?”
“见过。这次我和崇明殿下来丛鱼山,就是为了光阴眼的事。我也不瞒你,光阴眼就在我手上。”
涂宁宁一怔,继而兴奋:“可否让我看看?”
“当然,只要你不收走就行。我留着它还有些用处。”灵夙拿出光阴眼。
涂宁宁细细打量,她看光阴眼的眼神是完全陌生的。崇明即刻察觉出了不对:“沁羽仙子,你以前没见过光阴眼?”
“不曾见过,父亲将它藏得很好,从不轻易示人。不过我在瀛洲时,家中所用的不少物件上都有这个图案,这是我族图腾。”
“那你可知这光阴眼是做什么用的?”
“不知道。父亲从未提起过。”
灵夙的兴致被这盆冷水兜头浇灭。她以为涂宁宁作为原主人肯定知道些什么,敢情她大老远过来却是白跑一趟。
“我虽不知道光阴眼与二位有什么渊源,但父亲去极乐天之前给我留了这个。”涂宁宁拿出一卷羊皮,“或许对你们有用。”
崇明打开一看,上面画了一些奇怪的图画和符号,像是上古时期的文字。
“父亲说,这里面有我们共工族的传说和秘密,具体写了什么我也不清楚。殿下和小灵主千里迢迢跑一趟,总不能空手而归,希望能帮到你们。”
东西来得这么轻易,灵夙心存疑虑:“你都说这是你们共工族的秘密了,这么轻易就给了我们?”
“炎帝薨逝,共工族早就不复存在,连我父亲都去了极乐天。我守着这张残卷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卖个人情给二位。”
“仙子通透。我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小灵主过奖了,我这几万年也并非虚度,没什么是看不透的。”
“那李展呢?”
涂宁宁神情微变,声音低了些许:“业障罢了。此生我唯一一次犯了杀戒,但我并不后悔这么做。”
“哎,搞得我都有点同情你了。”灵夙笑得轻飘飘的,半调侃半不解,“你殚精竭虑守护着丛鱼山,无私心无所求,可你在世人眼中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妖物。何苦呢?我要是你,早就抛开一切纵情山水去了,就像瑶姬那样。”
“小灵主非我,怎知我苦?”
“呵,难道你很快乐?”
涂宁宁笑而不答,顾左右而言他:“丛鱼山风景秀丽,二位难得有兴致来一趟,不如多待几日,我带你们四处逛逛。”
灵夙本想推辞,崇明却一口答应:“那就多谢仙子了。”
“殿下客气。”
…………
翌日,姜川因为要赶回老家接母亲去汴京,早早便告辞离开了。刘伯听说涂宁宁要暂时住在竹里山庄待客,高兴得不亦乐乎。老翁们磨刀霍霍,烹羊宰牛,恨不得将所有好酒好菜端上桌。
之后的几天,竹里山庄日日好酒好菜。涂宁宁尽全了她的地主之谊,带着灵夙和崇明在丛鱼山四处游玩。
灵夙私底下问崇明,为什么要在山里白白耽误好几天时间。按照她的想法,崇明应该尽早回天界,问问真武帝君认不认识羊皮卷上画的字符,以便尽早解开光阴眼之谜。崇明却说,光阴眼之事不急于一时,而且他一回天宫荆楚就会天天在他身后跟着,提醒他干这干那。他这个太子当得太累了,好不容易得了空,该抓住时机好好休息才是。
灵夙不敢相信这话出自他的口,揶揄他:“及时行乐,这可太不符合你往日的作风。”
“跟你学的。出来躲几天清净。”
“别,你要再不回去,荆楚下次见了我得说我妖媚惑主了。”
崇明忍住笑:“荆楚不敢编排你的。况且,你何时在意过他说的话了?”
“确实不在意,我也不稀得搭理他。”灵夙叹气,“哎,只是你要再不回去,好些事就都得落在我爹身上了,我这做女儿的总归要向着他。你还是辛苦一下吧。”
崇明:“……”
在灵夙的劝说下,崇明在竹里山庄住满了五日后,终于肯回天宫了。而在此期间,他们二人的关系都被涂宁宁看在眼中。
早些年间涂宁宁听瑶姬提过,崇明的父亲,也就是现在的天帝,其实是有意于流云灵主的,可惜流云灵主心属明绍将军,天帝后来才娶了天后。涂宁宁心下感慨,缘分这种东西真是玄妙,上一辈爱而不得有缘无分,到了这一辈怎么就这么情投意合了呢?
不过这都是陈年旧事,涂宁宁没有向灵夙透露什么。崇明离开不久,她也向刘伯等人提出了告辞,是时候回到属于她的地方去了。
那日,丛鱼山中下起了小雨。涂宁宁乘坐着她的赤豹向深山而去,刘伯带着众老翁朝她离开的方向长跪不起。
“刘福恭送主人……不管主人是人是妖,主人永远是主人,我们这辈子都记着主人的恩德。”刘伯泪流满面。他们都知道,这应该是今生最后一次见涂宁宁了。
灵夙看着他们迟迟不肯起来,终忍不住多了句嘴:“事到如今你们还没明白吗,你们的主人根本不是什么虎女。她非但不是妖,还是这丛鱼山的山神。她这一生,一直在竭尽所能守护山中的生灵,包括你们。”
“竟是,竟是这样……”刘伯顿悟。他支着身子从地上爬起来,想开口道谢,却发现灵夙已经杳无身影。
①瀛洲:神话传说中的海外三座仙山之一,见《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②鬼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又称鬼姑神,见《述异记》,“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