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女王

第一百零三章 老俞拳馆

字体:16+-

俞堇心环视着这个老俞拳馆,幼时的记忆一起袭向脑海。

这个拳馆,承载着他们太多的童年回忆,有他们兄妹的,也有诸位师兄弟们的,还有老俞以及那些叔伯们。

长大后离开了家乡,这个拳馆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俞堇心的梦中。成为她幼年的一个缩影,装满了她的天真无邪。

霍斯注视着俞堇心脸上怀念的神情,停了两秒,才移开了视线。

穿过天井,便到了弟子们的练功房。

老俞拳馆空间并不是很大,练功房还抵不上东辰俱乐部的一个训练室。不过俞堇心告诉他们,这边的弟子多半都是落音镇人,不在这里留宿,早上八点过来,到下午六点回去。

老俞喜欢教人打拳,认真严苛,只要拜入到他名下,他就会对弟子负责。年轻人么,多学一点功夫,哪怕不成为职业选手,强身健体、保护自己也是好处多多。

加上这落音镇,以习武为荣,年轻人不学两手功夫,娶妻都困难。

他学费收的也不高,这个拳馆平日也就是用来管管家里的花销什么的。这落音镇,说起俞师父,也是一个名人了。

“这个时间,师兄们应该是到林中训练了,要过会儿才能回来。”

“到林中训练?”穆晓宇疑问。

“嗯,毕竟武馆空间小,有些训练施展不开。我们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老俞常说,每日在训练室,对着一套训练仪器和设备锻炼出来的,可能是精英,但一点都不好玩,太枯燥了。还是大伙儿一起,彼此竞争,多接触大自然的空气,练起功夫来更加有意思。”

说话的功夫,俞堇心已经来到了一座木人桩前。

现在人么,总说用这木人桩训练是最笨的练习方法。现代拳馆,更多的是用沙袋,高弹性塑料了。不但效率更高,也能更好的保护学员不受伤。

一开始老俞对这套说辞不感冒,但看学员们更加青睐沙袋,功夫不够对着木人桩不但没太大效果,还经常弄得这一块伤那一块伤,做父母的心疼得不得了。他干脆也弄了一些沙袋来,悬挂在练功房。

这木人桩放在角落,很少有人问津了。但老俞一直都没有拆掉它,反而每天都好好擦拭它,有时间就在这里打打拳。

“这就是电影中常常出现的木人桩吧,当时看了可想玩玩了。”陈印绕着木人桩转了几圈,他们从小学员到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所接受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训练,配备着个人的专项训练数据和报告。对选手每一个训练阶段都进行科学规划,甚至每一块肌肉都做好了分工和要求。

俞堇心这段时间在东辰接受的就是最专业的训练,确实进步明显,也让选手更适应未来的竞技赛场。

不过,要说趣味性,还是小时候和师兄弟们一块满林子跑,为了不成为最后一名被老俞惩罚而使劲浑身解数更让人难忘。

“小心一点哦,别太用力,会很痛。”看到陈印站在木人桩前,一心想试试,俞堇心善意提醒。

陈印昂昂头,“可别小瞧我,不过是樽木头,小意思。”

陈印说着,两只手臂便学着电影上的,像模像样地练起拳来。

起初还好,等慢慢加快速度,并且放大力道,就吃力起来了。又一拳出去,正对着手腕,不知道是擦到哪里了,陈印嗷唔一声,飞快地收回了手。

“没事吧,陈印师兄?”

“这东西这么疼?”

“当然了,木头密度高,又没什么弹性,不掌握好技巧的话,不但疼,还很容易会受伤的。”

手只是一个方面,特别是拳锋,手腕。而练习的人为了减轻疼痛,避免受伤,通常肩部和腰部位置发力之时就会畏缩,长期下来连你的动作都很不规范了,肌肉也不协调,更别说训练效果了。

“太难对付了,你以前就是对着这个训练的?”对着这么硬的东西训练,堇心师妹还挺水灵,一点没皮糙肉厚,也是很神奇了。

“以前人练拳多半是用这个啊,掌握好方法其实不像别人说得那么可怕,效果也不错。你说这东西硬,那肖师兄在练习竹叶手的时候,在沙袋里还放着铁片,恐怕更艰辛吧?”

热爱武术、又有心精进武艺的人,哪有不吃苦的?

就说现代科学方法下通过先进的仪器培养出来的精英们好了,他们在背后的练习量也是别人难以想象的。

真的怕吃苦,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学得受不了,不想学,是没法成为一名专业的合格的职业搏击手的。

肖克书听到俞堇心的话,也走了过来。

“木人桩,好久没用过了,我试试。”

陈印把位置让给肖克书,果然,就那么两手,陈印便看出了两人之间的差距。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

肖克书出身少林,又一身的掌上功夫,以前也是这样训练过来的,而陈印更多的只在影视剧上见过,这还是他第一次尝试。

“堇心师妹堇心师妹,这练功房后面还有一个球场啊?”

什么球场,居然建在山坡上。

但从地上划的场地来看,确实是个球场。

具体是什么球场,几个脑袋凑一块,也没琢磨出来。

俞堇心走过去,看一眼然后笑了。

“那是老俞弄出来的,蹴鞠场地。你们看见竖起来的那个架子、中间的那个圆眼吗?那就是风流眼,双方人员谁把球先穿过那道眼,就算是进球了。师兄弟们来到训练馆后,就先到那里热热身。有的时候训练结束得早,大家也会来赛一场。”

说到蹴鞠,大家都不陌生。

放到现代,就是足球。

只是蹴鞠,难度比足球要高,也更加适宜一些功夫选手训练。

“蹴鞠的话,那站在下面的选手不就太惨了,这可是陡坡!”

“哈哈。”俞堇心尴尬地笑笑,“因为场地有限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凤无看了会儿,摇摇头,“下面的也不一定就不利,站在上面的有可能脚下不稳,很难进球。这个场地,对选手的平衡感要求很高呢。”

不只是平衡感,在这么复杂的地方踢球,对人的反应力、对地形的判断力还有协作能力都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