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王至尊

第18章 半夜相邀

字体:16+-

重温儿时往事,亲人的面孔又一一浮现在韩啸天的脑海中。

想到那么多亲人跟自己阴阳相隔,整颗心就像被刀戳一般。不自禁的攥紧了拳头,好想一拳就砸扁格罗凤的脑袋。

韩啸天攥紧的拳头刚要砸在面前的桌面上,忽然回过神来,这里不是自己的家。

一拳下去砸碎了人家的桌子,那可不太好。

他怕人看到自己失态的举动,随意看了一眼,发现房门已关上,房中并无他人,这才放心下了心。

由于晚饭吃得太饱的缘故,韩啸天已经没了食欲,倒了两盅异香扑鼻的茶水喝,便解衣上床休息。

抖开被子,一股奇异的香味随即在鼻端弥漫开来。

这股香味很浓郁,也很奇特。

不像寻常花香,这是几种香味混合在一起的香味。

里面有幽幽兰麝之香,似乎还有脂粉之香。

韩啸天出身王室,自然闻过各种各样的香味,但这种似花香又不是花香的味道却还是头一次嗅到。

那种奇异的香气钻进鼻孔,韩啸天顿觉头脑眩晕,昏昏欲睡。

这香味竟然有着神奇的催眠效果。

说实话,昨晚在荒郊野外睡了一夜,他睡得并不踏实。一阵阵困意袭来,竟尔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灵武派有一种秘传功夫叫作“胎息法”,是灵武派开山鼻祖研创出来的,后人把这种功夫称作“睡功”。

如果练了这种功夫,即便睡得再沉,只要周围稍有动静,耳朵便将外界收集来的声音迅速的传递给大脑,大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各身体器官发出指令,根据大脑给自己下达的指令,各器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生出反射性的本能反应。是以练成了这种“胎息法”的人即便身处险境也能安然入睡,不怕敌人来袭。

当然,练这种功夫的人需要极高的悟性和天份,并不是所有习武者都能练成的,灵武派中的其中几个弟子就没能把这种“胎息法”(又叫作“睡功”)练到家。

韩啸天练这种功夫已久,而且大有所成,是以不怕在沉睡中有敌人来突袭自己。

睡到子夜时分,朦朦胧胧的听到房外有响动,似乎还有人“噗嗤”的笑了一声。本能反应下,韩啸天立即惊醒了过来。

韩啸天屏住呼吸,凝神以待。

只听窗户纸“笃笃”的两声轻响,随即有个脆生生的声音在外面响了起来:“月华如水,清风怡人,如此良辰美景,韩大哥难道没有兴致出来月下赏花?”

韩啸天听出是姓柳的少年在跟自己说话。

韩啸天翻身坐起,问道:“是柳兄么?我穿好衣服就出来。”

韩啸天边往身上穿衣裳边想道:这姓柳的少年也真是古怪,我倒要看看深更半夜的他想搞什么名堂?

韩啸天穿好衣服,推开了窗户。

一阵花香扑鼻而来,窗外果然是一座花团锦簇的花园。

抬眼间,只见姓柳的少年“倒挂金钩”吊在一棵临窗的果树枝上。

见韩啸天探出头去,姓柳的少年一个“燕子点水”,轻轻巧巧的落在了地上。

姓柳的少年声音很轻很轻的对韩啸天说道:“请随我来!”说完,就转身往前走去。

韩啸天见姓柳的少年手里提着个小篾筐,也不知里面放着什么东西。

韩啸天不知这姓柳的少年要搞什么名堂,也从窗口跃了出去,快步追上了姓柳的少年。

前面是一道九只多高的围墙,姓柳的少年双足蹬地,陡然跃起,身体在墙头划出一个优美的圆弧,瞬间消失在墙外。

这样高度的围墙,对韩啸天根本就造不成任何压力,脚底用力,身体倏然凌空拔起,眨眼就到了围墙外面。

站在墙外的少年见韩啸天出来了,

随即施展轻功向一座小山奔去。

韩啸天不即不离的跟着姓柳的少年。

那座小山虽然不是很高,但很是陡峭。若是寻常人,攀爬这座小山也会觉得很是费力。

韩啸天用眼角余光打量着沿途的景色,只见山上树木葱翠,还有薄薄的雾蔼笼罩林间。

两人先后奔到山顶,转了个弯,一阵淡淡的甜香迎面扑来。

韩啸天放眼四望,满山皆是正在怒放的各色牡丹。看着花团锦簇的各色牡丹,韩啸天脑中忽然冒出一首诗来。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 破却长安千万家。

天纵秾华刳鄙吝,春教妖艳毒豪奢。

不随寒令同时放,倍种双松与辟邪。

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 也惑朱门万户侯。

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这是唐代诗人徐夤专赞牡丹的丽词佳句。

看着满眼繁花,韩啸天由衷的赞叹道:“我看蓬莱仙山也没有这样美吧?”

“很美么?”姓柳的少年说道:“这些牡丹都是我亲手栽种的。有普通的四季红,八月黄,还有牡丹中的极品青龙卧墨池。青龙卧墨池每年只开一次花,而且花期很短,只有八个时辰。它开出来的花,颜色如同黑墨一样,形状如蝴蝶,花香浓郁,令人闻之欲醉。可惜,现在不是青龙卧墨池的花期。要是赶上花期,你就可以一饱眼福了。”

韩啸天不知“青龙卧墨池”为何物,听得如此异物竟然只有八个时辰的花期,心生惋惜,叹道:“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呢?比如说昙花,它开出的花虽然美,却只有短短的一刻。”

“是啊,”姓柳的少年也叹道:“要不古人怎会说‘昙花一现’呢?这也许就是美好的东西总是很少的缘故吧。”

两人又默默的走了一阵,姓柳的少年又低声对韩啸天说道:“告诉你件事,这儿是我的私人领地,只许妈妈和翠姑来这儿,除了她们,不许他人踏上这小山半步。”

“既是这样,”韩啸天想也没想就冲口说了出来:“那你怎么又把我带上来了?”

“嘻嘻,”姓柳的少年头也不回地说道:“你例外。”

韩啸天不知少年话里的“你例外”是什么意思?但他也不便再问。

姓柳的少年手里提着个小篾筐,缓步而行,韩啸天跟在他后面,随意浏览。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花香的新鲜空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姓柳的少年轻声笑道:“香吗?”

韩啸天如实回答:“真香。”

韩啸天本来对姓柳的少年存有堤防之心,怕他深夜相邀对自己不利,走上山后,原来的那份戒备提防之心也随着步入清幽的环境后消失殆尽。

转过一个弯,两人来到一张石桌旁,姓柳的少年将小篾筐放在石桌上,请韩啸天坐在小石墩上,他随即也在韩啸天对面的小石礅上坐了下去。

姓柳的少年从篾筐里拿出一把小瓷酒壶和几碟小菜,一一放在桌上,又拿出两只精致的小酒杯,斟满了酒,说道:“小弟命下人炒了几个素菜,请韩大哥胡乱吃些。来,干一杯。”说着,举起了酒杯。

韩啸天也举杯跟他碰了一下,一口饮尽了杯中酒。

喝了一杯酒,姓柳的少年跑到小亭中,拿来一把做工精致的古琴,对韩啸天说道:“韩大哥,兄弟弹一首曲子给你听好不好?”

“好啊,”韩啸天很是高兴:“没想到柳兄竟然是个能尽天下诸般事的大才子,跟柳兄相比,真是惭愧至极。”

“班门弄斧,让韩兄见笑了。”姓柳的少年浅浅一笑,说道:“待会儿也希望韩大哥为兄弟弹上一曲,让兄弟一饱耳福。”

韩啸天脸上一红,说道:“实在惭愧,兄弟对此道确实不在行,只是出于喜欢,粗通音律而已。”

韩啸天说的并非假话,诸般乐器中他就只会吹箫。那还是金燕仙子洛冰欣教他的。他身上藏有一支金燕仙子相赠的小玉箫,是极品寒玉精制而成。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韩啸天没有说出自己会吹箫的事来。

“哦,是真的吗?”姓柳的少年将信将疑的看着韩啸天:“小弟还以为韩大哥是嫌弃我而不肯弹曲子给我听呢。”

韩啸天确实不谙此道,实话实说道:“我是真的不会弹,还请柳兄多多包涵。”

姓柳的少年相信了,微微一笑,说道:“啊,是兄弟误会韩大哥了。不会也没关系,可以慢慢的学嘛。”

姓柳的少年将古琴端放在石桌上,调了调琴弦,试了试音,便弹了起来。

韩啸天虽然不会弹琴,但音律还是通的。只听那曲调很是缠绵悱恻,如泣如诉,音韵婉转悠扬。

韩啸天听出姓柳的少年此时所弹的是大唐诗人李白最近刚写的《长相思》。韩啸天按着节拍轻声念道:

长相思, 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 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处,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泪流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韩啸天知道这首诗主要是表达相思之苦和相思的执着:思念的美人如隔云端,相距既有茫茫长天,浩浩波澜,简直就如天上圆月一样可望而不可及,只能空长叹……如此诗意配以清越悠扬的琴声,只听得韩啸天心驰神醉,如入仙境,非复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