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第55章 三角飞船

字体:16+-

离开地下基地后,激活了便携式飞行器的动力源,坐标点设定在峡谷下流的底部。

飞行的过程中,终于看清楚了周围的地貌环境,在北半球森林的背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原,中心处还有一个干涸的小湖泊。

远处的山峰整体的轮廓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根据距离推算,似乎就是最终要前往的坐标点。

一层洁白的云层围绕着山峰的顶端,山脚下流着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宛如仙境。

五分钟后,到达了预定坐标点,等候多时的五尾听见飞行器的声响后,在原地活蹦乱跳的等待着。

垂直降落的过程中并没有预想中的颠簸,即使有上升气流的干扰,飞行器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平稳的回到了地面。

“舰长,根据传输器识别的结果,确认了墙角盒子里储存的物质正是离子钠”!

蹲在地上的杨回答道:“我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和五尾同时回到飞船”?

“可以通过量子传送将你们送至飞船附近,给我几分钟的时间,首先还得确定一下坐标点”。

控制室内的汉尼立刻调动了星球轨道上的卫星,锁定了起源号飞船所在的位置。

控制室广播:“量子传送输送中”....

能量射线起源号终端发射,输送至太空中的卫星后再精确反射到杨所在的坐标点,从天而降的粒子光晕瞬间将杨与五尾团团围住,量子传送开始了。

下一秒,便来到了起源号飞船旁,卫星锁定的坐标点非常精确,甚至避开了地面上的碎石。

将熄灭的火堆点燃后,杨便进入了飞船,首先来到了休息室,从冰箱中拿出了一瓶冰镇的西瓜汁,边喝边进入了控制室。

“种植基地储存装置的离子钠能源有点多,而且每一个盒子的重量都不低于两百斤,我一个人搬不动啊”!

汉尼回答:“可以利用仓库内的反重力手套将盒子搬到岸边,利用河流运输至相对平缓的流域,我会控制飞船在下流水域等你”。

下午时间五点,距离天黑还剩下不到一个小时,稍作休息的杨再次踏上了去往种植基地的道路。

离开起源号飞船时,顺势将趴在火堆旁的五尾装进了粒子收纳盒,启动了便携式飞行器。

与此同时,起源号飞船也在汉尼的控制下顺利升空。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夜晚的森林别有一番风味,再次回到香蕉林时,始终惦记着那颗巨大的桂花树,于是便爬到了树枝上,采摘了大量新鲜的桂花,打算等这些事情都结束后,好好的泡一杯桂花茶犒劳一下自己。

因此耽搁了十分钟的时间。

“身份识别成功,欢迎回来舰长”!

通过识别器石像后,杨再次回到了地下的种植基地,卡卡也第一时间上来迎接了他,将杨带入了一个不大的房间,桌上摆满了各种大小尺寸的手套,“舰长,你根据自己的手型挑选反重力手套吧”!

此话一出,杨瞬间感到后背发凉,心想:眼前的生物怎么会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便反问道:“你怎么会知道我要运走储存装置”?

“有些事情不能够说,会违背宇宙法则,抓紧时间吧舰长,天马上就要黑了,季节马上又要开始交替了”。

杨并没有回答卡卡,默默跟着它来到了地下深处的仓库。

戴上反重力手套后抬装置果然轻松了许多,本来200斤的重量,如今在手里最多也只有十多斤的样子,一鼓作气的杨来回跑了两趟就将所有的储存装置都运到了河边。

蹲在河岸边缘休息了一会儿,看着即将升起的月亮,感觉自己似乎就身处地球。

“扑通”将储存装置接连推进了河流,目送着汹涌的河水运走了储存装置。

“舰长,地下基因基地有你的房间,你要不要回去休息一晚”?

站在一旁的卡卡抬头望着杨。

天色已晚,反正眼前的人形生物也没有任何的恶意,于是杨便决定去看看自己的房间长什么样,同时悄悄藏住了身后的便携式手枪,还是给自己留了后手,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路上,根据卡卡的讲述、

地面上的草莓种植大棚其实是用来掩盖地下基地的入口,扫码器石像也是仿造地球上的石狮雕刻而成。

它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香蕉林的后方有一个隐藏的石像。

无论是未来的杨还是现在都杨,香蕉一直都是他最喜欢的水果,因此将激活基地入口的石像安放在香蕉林。

两个石像末端的粒子导线是相互连接的,一旦激活了地下基地的入口,同时也会升起土壤中的另一个石像,用于解除防护屏障。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基地第二层,每一个动物基因培育的温控室都装置了大量的检测仪器!

基地的布局为一个巨大的圆盘形状,中心处是实验室,悬浮桌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化学反应瓶,里面装满了转基因的**。

弧形的走廊四周都是空旷的小房间,透过狭小的观察窗口看去,里面是各种动物的实验研究观察室,其中还有几具腐烂的尸体,从大致轮廓来判断,应该是灵长类动物残骸。

忙碌的一天总算是结束了,卡卡将杨带进了基地的死角,通过对杨的生物体征进行识别后,打开了隐藏在隔层中的房间。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床,旁边的床头柜上堆满了各种动物基因资料,房间内部的灯光很柔和,站在门外的卡卡目送着杨进入了房间后,便转身离开了动物基因基地,回到了上层的植物培育中心。

晚上7点,天空彻底黑了下来。

躺在**的杨慢慢闭上了眼睛,进入了梦乡....

明亮的灯光也随之自动关闭了。

一夜很快就过去了,迎来了在这颗星球的第三天。

“舰长,该起床了,坐标点已传输至你的手环上了”。

运走了储存的离子钠能源后,基地内部自动恢复了通讯系统,汉尼的声音由基地广播传出,音量非常之大。

一脸茫然的杨慢慢睁开眼睛,打了一个哈欠后伸了伸懒腰,懒洋洋的说道:“这才几点啊,怎么又起床了”?

广播再次传来汉尼的声音:“早上8点,探寻完最后的坐标点,我们就可以离开这颗星了”。

“离子钠能源已经充分聚合在质速引擎的动力系统中了,不出意外的话,只差最后一样物品了”!

头发凌乱的杨坐在**,正在努力让自己清醒,问道:“还差什么物品啊,这不都有了吗”?

“质速引擎激活芯片”。

听完后的杨不情不愿起了床,“行吧行吧,反正利用飞行器去到坐标点也就几分钟的事”、穿上防外围防护服后便走出了房间!

简单和卡卡说了一声后便离开了基地。

早餐是香蕉、苹果、葡萄组成的简单水果沙拉,吃完后蹲在和岸边洗了把脸,便在卡卡的注视下启动了便携式飞行器。

垂直飞向了天空后,挥手告别了地面上的卡卡,开始了探寻之路。

“舰长,你需要在中午1点前取回激活芯片,不然电磁高塔发射的能量会摧毁你身后的便携式飞行器”!

半空中的杨疑问道:“昨天不都没被摧毁吗”?

“检测到今天的能量数据保持着直线上升,极大的可能性会摧毁一切动力设施,包括起源号飞船在内,这也是我们今天离开这个星球的原因”。

听完后的杨神情严肃,立刻赶往了坐标点。

五分钟后到达了坐标点上空,飞行高度降低至了2000米,进入视线的是一座巨大的山峰。

围绕着山峰整体飞行了一圈后,扫描器传回了识别信息.....

山体结构不含任何石质材料,表面覆盖了超过七千四百种植物,土壤密度达到了惊人的纳米级别,泥土深度仅仅只有不到100米,整体结构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垂直高度超过了300米、地面长度更是达到了1000米。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示意图来看,山体的中心处似乎在一直由内而外释放热量,因此山峰的中心内部很有可能并不是实体,而是空心。

“源动力质素引擎飞船”!

对此,汉尼的解释惊掉了杨的下巴。

吱...

防护头盔内传出了微弱的电流声,顷刻过后,眼前再次出现了物体锁定框、

“结构信息输送中”....

悬浮在半空中的杨只感到头部袭来一阵眩晕,无数记忆片段涌入了脑海。

夜黑风高的夜晚,一艘三角形飞船坠毁在星球的地表,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在这荒无人烟的星球上,他们建造了地下实验基地,在这颗从未有人类涉及过的星球上展开了基因研究。

飞船的舰长是“来自20年后的杨”。

数十年过去了,地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坠毁的飞船上面覆盖了大量的泥土,长出了各种茂密的植物,将飞船完美隐藏在这颗星球的地表。

汉尼将部分记忆植入给杨后,便问道:“舰长,你现在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