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内部是一个全面的质速飞船,虽然长出了枝繁叶茂的植物,但还是缺乏了外部的伪装,于是来自未来的杨便决定用泥土将飞船完全包裹住,再把外围的形状修建成金字塔的模样。
不仅能给吸收宇宙射线中的能量,还能完美将飞船隐藏在山体之中!
长年以来,质速引擎一直都在保持着运转,释放了大量的热能。
懵懵懂懂中的杨还没能反应过来,眼前再次一黑,又植入了部分记忆....
金字塔是人类文明反正历程中必不可缺的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那当然不是人类文明最早的时期,只是开始建造金字塔的过度阶段。
对于当时的古埃及人类来说,想要建造如此浩瀚规模的工程并不轻松,于是便先建造了一个较小的金字塔装置,向宇宙发射了求助信号,大约一年后,地球上迎来了第一批高等级的工程建造师。
不仅在地球的各个地域建造了相应的金字塔,而且还留下了探索宇宙的线索、
首次帮助古埃及人类发展文明后,高级人类便留在了地球,开拓了南极大陆,在万米冰层之下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文明,与世无争的高级人类便躲在地表之下,秘密监视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记忆植入到这里就中断了。
在杨的认知范围内,地球上的外形飞碟或者不明飞行物都是天外来物,然而如今得知的事实却是;所谓的外星人只不过是高级人类,而且他们就住在地球上,只不过是在地下深处而已。
三观再次被颠覆了!
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时间,不知不觉都过去了半个小时。“算了,管它什么高级人类,先取走激活芯片再说”!
便携式飞行器再次启动了,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示意图显示的画面来看,在山峰的顶端存在着一颗热量排放管道,也是唯一进入三角飞船的办法。
五分钟后,脸上挂满了忧愁的杨到达了山顶!
缓缓降至地面后才发现,环境与在高空中看见的画面截然不同,可能是氧气含量不高的原因,这里的树木都异常的矮小,地面上的花花草草也比较稀疏。
地面上充满着大大小小的碎石,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一片枯萎的草地引起了杨的注意,立刻进行了局域环境扫描,得知了结果后瞬间使他开怀大笑。
眼前这块直径不到2米枯萎的草地深处,竟然就是地下深处飞船的热能排放管道。
距离中午1点还有4个小时左右,时间非常的充裕,将便携式飞行器收纳完毕后,杨掏出了腰间的小刀,爬上了一个较为粗壮的树木,开始了漫长的砍树之旅。
十五分钟后终于放倒了树木,砍下手腕粗的枝干后进行了削皮,同时清除了稀稀疏疏的枝干,将木棍放在地面上的碎石中摩擦了一番后,得到了一根笔直的木棍。
休息了一会儿,杨立刻开始在碎石堆中翻找相对坚硬的石头,经历无数次筛选后,终于找到了一块较为合适的石头碎片!
树上的藤蔓纤维代替了绳子,将木棍与石头碎片捆绑后,一把全新石铲就此诞生!
小有成就的杨瞬间充满了干劲,对准植物枯萎的土壤便开始了挖掘,这里的土壤密度都不高,并不是很难挖掘,短短的五分钟就挖出了一个半米的大坑。
随着坑洞越来越深,四周的温度也在逐渐升高,汗水顺着下巴不停落下,即使如此、杨也没停下手里的石铲,反而是越挖越兴奋,没过一会汗水就湿透了内侧防护服。
埋头苦干的杨抬头时瞬间傻眼了,不知不觉中深度竟然达到了数十米,自己也没有办法爬出深坑,只能继续向下挖掘。
一个小时后,挖掘深度达到了50米,地面上的土壤开始飘出淡淡的烟雾,深坑内的温度达到了200摄氏度。
对于手环上显示的环境参数,满头大汗的杨只能够庆幸自己穿戴了防护服和头盔,不然以这种高温,别说继续挖掘土壤,还能够活着已经是奇迹了。
“哐当”清脆的响声....
起初杨还认为是石铲断裂了,直到他低头查看时,惊喜的发现,并不是石铲发生了断裂,而是挖到了一团黑漆漆的物体,用石铲敲击时还会发出淡淡的声响,因此确认这是一种金属。
“舰长,看来你找到了进入飞船的入口,抓紧时间取走芯片吧”!
控制室内的汉尼一直观察着他的任何举动。
听完后的杨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石铲,双手叉腰怒斥着:“卧槽!我挖坑的时候你不出来说句话,现在找到了热量排气口,你就跳出来了”。
“我这不是怕打扰到舰长你吗”!
唉....无奈叹出一口气后,杨重新捡起了地上的石铲,一边刨开排气口旁的泥土一边说道:“等我回来再收拾你,指定把你芯片拔了”。
热量排气管道的气阀处于关闭状态,大部分热量气体都堵在了输送管道中,虽然也能通过细小的孔洞排出部分热量,但是对于源源不断产生热量的装置来说,效果简直是微乎其微。
扫描器手环发出了温度警报:“热量指数升至了500摄氏度,预计十分钟内还会持续上升,最高能够达到3000摄氏度”。
这恐怖的指数属实将杨吓得不轻,整个人愣在原地纠结到底要不要打开气阀。
如果不释放输送管道中的热量的话,就算他强行进入了管道,也会因为热量气体太高,导致短时间内无法供给氧气,然后因为缺氧而死亡。
释放热量能源的话,又担心防护服能不能够承受住接近3000摄氏度的高温,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通讯系统连接成功”!
“汉尼,我现在该怎么做?到底是该打开气阀还是不打开”?
实时画面通过识别框传输至控制室内的汉尼,它立刻启动了识别分析系统,检测了渗出土壤的热量气体,最低温度为230度,最高温度不会超过2100摄氏度。
而防护服的最大抗温额定为3000摄氏度,因此汉尼自信满满地回答:“舰长,开启气阀释放热量吧”!
“行吧”!直觉告诉杨,汉尼不会欺骗他,于是便直接拧开了气阀的把手。
“呲....呲”大量热能气体瞬间喷出,气温直线飙升,四周环境内的温度瞬间达到了1900摄氏度,并且还在持续上升。
凝固点水蒸气覆盖了整个防护面罩,眼前什么也看不清的杨开始慌张了,嘴里不断叫喊着:“汉尼,老子要是被你害死了,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五分钟后,热量气体逐渐减少,深坑里的气温也恢复了正常,排放完热量气体后,出现了一根黑漆漆的管道洞口。
输送管道的直径完全能够容纳杨整个人,他蹲在洞口旁一动不动,眼睛直勾勾盯着深不见底的洞口,心想:“反正是未来的我制造的飞船,既然他都还活着,证明我现在也不会死亡”!
冲!一声呐喊之后跳进了输送管道....
顺着管道一路滑行掉进了飞船的引擎室,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环境内,“哐当”一声打破了宁静,浑身布满了灰尘的杨刚颤颤巍巍起身,耳旁突然传出了一个沙哑的声音。
“舰长,你怎么回来了”?
与此同时,昏暗的空间内瞬间灯火通明,坎坷不安的杨适应光线后才发现,源动力引擎旁边站着一个矮小的人形生物,身形非常的瘦小,就在这时它又开口说话了:“舰长,许久不见,你看起来年轻了许多”。
一脸懵逼的杨打量着眼前的人形人形生物,无论是体型还是四肢比例,看起来与基因基地内的卡卡大致相同,应该属于同一个物种。
迟迟未开口的杨反问道:“你又是谁啊?怎么还会在飞船内”?
人形生物明显愣了一下,疑惑的说道:“舰长你不就记得我了吗?我是小七啊”!
故作镇定的杨心生一计,装模作样的说道:“哦!是小七啊,我这次回来要取走一些东西,快带我去控制室”!
嘻嘻...“舰长你跟我来”。
人形生物的笑声属实有点瘆人,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的杨,只好硬着头皮跟在了小七身后,跨过了数不清的金属门、也不知道到底拐了多少次弯,最终进入了一个粒子光效电梯,垂直升向了位于飞船最顶端的控制室。
进入视线的是一个超大的观景台!
顺着小七指的方向看去....
一扇形状不规则的金属门,整体颜色呈淡灰色,在门中间的部分悬浮着一个手掌大小的平台,眼尖的杨一眼就认出了装置,平台上面是用于掌纹识别的扫描仪。
“你不进来吗”?
站在金属门旁的杨对着远处的小七发问。
“舰长你临走前特意交代过我,除了你本人之外,不然任何人进入控制室,因此我还特意修改了飞船的结构”、
“将纵横交错的走廊进行了编排,除了我没人能够找到飞船的出入口”。
进入控制室前的杨留下了一句话....
“小七对吧,以后这艘飞船就是你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