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王道

第78章 太真殿前 母子相见

字体:16+-

李徵和世人一样,根本便不得而知,这望天都上竟然是如此的一番天地。然而他到底与世人不同,虽然他并未想过望天都上有如此造化,但眼前的楼阁却只让他感到熟悉——梦里依稀所记,是关于他母后的。

然而他的母后早已逝世,便就是逝世在了这东域的巴山楚水间,群臣唯恐他父皇览物伤怀,便将帝都西京里她母后的行宫拆除了。

而此时尽收眼底的,便就是曾经她母后的行宫,简直是一模一样,只是或由于他已然长大,或由于建在山顶,这行宫是真的有些缩小,所以显得没有他记忆中的高大。

这熟悉的行宫,将李徵的回忆,关于温馨,关于爱的回忆,猛然间的勾起。虽然那是他幼时的回忆,过去了已经有九年有余,然而他就是记得,始终记得,因为那是他最为珍藏的,最为之美好的回忆——记忆中他有一个深爱着他,并很美丽的母亲。虽然每一个母亲在儿女眼里都是最美丽的,但他的母后却是整个帝都西京公认的第一美女。为此他的父皇也好,当时的文人雅士也好,为着他的母亲所写下的诗词歌赋,少说,也有几千首。当然,彼时年幼的他并不知会这些,对于母亲,对于他的母后,他最能记忆的是一双总是牵着他的温暖而细腻的手,一双最爱疼爱的对着他笑的温柔的眼眸,以及亲吻过他脸颊的朱唇……还有甜美的糕点,华丽的衣服,藤球,毽子,御花园里与他玩耍时爽朗的声音……

他这样想着,他在甜蜜的回忆着,即使他明白母后已经离他而去,即使他承受着以乞丐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宫廷庙宇前被众人所鄙夷的眼神。因为,此刻他立在此的只有他的身体,而无灵魂。

涵广成在这时候,将一个雍容华贵的女人带到了他的面前。

他抬头,不禁吃惊。为何?他对于眼前的这个女人,有如此的感觉,如此的,就像他对于自己母后的感觉。他于是定睛细看去这女人的容颜。像,太像了!这女人的容颜像极了记忆中那已经有些模糊的母后的样子。难道……难道母后没有死?不!不可能!父皇君无戏言,况且他不可能咒自己深爱的女人死!他越发觉得这便就是他的母后,然而他也越发不敢希望这面前的女子是他的母后。

面前的女人,突然颤抖着,向他走来的同时伸出颤抖的双手。将他的肩膀搂住,目光慈爱的,在他的脸上,仔细,又仔细的端详着。到最后,这女人竟然用双手捧起他的脸,那张几经磨难而布满污秽与创伤的脸。女人看着历经磨难而印刻在他脸上的一切。泪水,在脸上纵横滑下,如春雨梨花。

“皇……儿……”女人一把将他搂入了自己的怀里,毫不顾忌他一身的肮脏,更不顾及他满身的酸臭。

“皇……儿……”这是记忆中的声音,是记忆中母后的声音,她是母后,她真的是,母后没有死!

这女人便是李徵的生母,曾经的太阴帝后娘娘,如今的太真殿太真妃子杨环。

“母后!”李徵反手也将这女人抱住,泪水,伴着哭泣的声音,数行而下。他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母后”,“母后”,“母后”……连日以来的所有酸楚,国破的恨、丧父的痛、在东域遭遇的所有,他再也承受不住,化作咸涩的泪,深深的落下,落在拥抱着的母子的衣角,落在脚下的大地,落在彼此的心上。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

许久,仿佛过了许久。伴着涵广成的赔罪声,拥抱着的母子方才松开了彼此。

“帝后娘娘,草民无能,那日江湖逆贼攻克西京,陛下身死。便只救出皇子一人。”

杨环挽着李徵的臂膀,克制了几番自己的情感,将泪水擦干,言道:“先生言重,我知先生其实已经尽力,保得皇脉,已然不易,我母子二人当是感谢先生才对!”杨环说罢,便拉着李徵一起跪在了涵广成面前。涵广成见状慌忙去扶,直言折煞,救人那是侠道之本。

三人于是起身,杨环转身对着围观在四周惊讶已久的太真殿弟子门人言道:“楞着作何?快来参见你们的少主!”

围观的女弟子们心头一惊,原来这脏臭的少年乞丐竟然是太真妃子的儿子,她们的少主,不禁心下忌惮,自己刚才的鄙视言语,这少年是否记在心头。

“弟子见过少主!”于是众女弟子连连跪拜道。

“各位姐姐免礼,免礼!”李徵擦去脸上的泪水,言道。

“去,为你们的少主,选一套华贵干净的衣服来!”杨环恢复往日仪表,向依然下跪的众弟子吩咐到。

“不用,母后,我这身脏臭衣服,可是有大用处的!”

杨环听罢倍感疑惑,于是便问他这一身乞丐妆容有何用处。于是李徵便把自己心中之志言语了出来,说于杨环听了个明白。杨环听罢言道:“皇儿自有志向,母后便不予阻拦!”心下一番欣慰,王道匡扶有望。

李徵拉着杨环的手,言道:“母后,我有好多话想要对你说,也有好多疑问想要你为我解答!”

杨环慈目以对,言道:“皇儿,母后知道,同先生一起进来,母后必然为你一一解答!”于是三人便相随着入得殿内。

大殿内堂,早有弟子将茶水糕点备好,李徵四下一望,这内室摆设也与当年帝后殿堂无疑,不觉胸中一阵温馨之感。

三人坐定,杨环便言道:“当年,我与你父皇查得东域有异动,便秘密移驾东域,想要一探究竟。谁料,却遭南郡烈火阁一众弟子袭驾。我与你父皇是秘密出宫,身边未带多少人手,哪里是他们的对手。那南郡烈火阁的赤焰阁尊本是侠道火字脉,倍感当年先祖创国时候对侠道的恩将仇报之恨,于是我与你父皇一路逃之望天都峰下再无退路。眼见命悬一线,我与你父皇皆做好了必死的准备。”杨环说到这里,看向涵广成一眼,接着言道:“千钧一发之际,幸得广林真人率一众僧道挡住赤焰阁尊,后又经涵广成先生麾下水行使与秘影卫斩断此间消息,匿了我等行踪,我和你父皇这才有命存续。王道太阴太阳两脉被侠道重创于东域,你父皇唯恐天下生变,于是便传出话去,言赤焰阁尊重创太阴帝后,帝后命陨之时将太阴气脉重回帝皇之身,王道二气合一,霸气犹存。你父皇此举意在振奋人心,告于天下人王道霸气重兴。同时也是为了告慰群臣,免去我魅惑君王,分裂王道使王道衰微之责。你父皇唯恐事漏,于是便将此事只告于广成先生与广林阁沐白真人二人知道。甚至是对于你,也隐瞒了过去。之后之事你也知晓,广成先生恐王道再生变故,便以太傅的身份,平民的地位入了皇宫大内,时刻保护你父皇与你的安危。”

李徵听罢,突然又一头跪倒在涵广成面前,言道:“太傅,您不吝个人安危荣辱,两次扶李姓王道于生死安危关头,李氏王道若有复兴,必报太傅大恩大德!”

涵广成忙俯身去扶,言道:“殿下快快请起!草民早有所言,扶王道正统,侠道之本!”杨环见涵广成去扶,便也俯身去扶,于是李徵觉之授受不起,便起身回座。

杨环接着言道:“皇儿,想你知道,王道气脉当年被你父亲一分为二,一脉太阳,便传承在你体内,一脉太阴,如今被母后传给了一个女子,这女子本是东域一富贵人家之女,江湖魔众反出东域时候,残忍的杀害了她全家。我见这女子眼眸端庄贤淑,有母仪之色,便救得她上了望天都,赐名姓杨如璧。我与广成先生商议,如今已派她前往西府联袂西府侠道扶王助道。这女子此后便是你的帝后。他日相遇,便可成连理!”

李徵听罢点头,心下不胜欢喜,便想着这杨如璧如何容貌,他日遇见如何相处生情。

涵广成见状也言道:“娘娘,殿下,尚有一事相告。如璧姑娘如今已经和土行脉庄牧尘,火字脉阿燃回合,侠道已聚其三,此时他们已经和都护王左率达成共识,定要与江湖魔众决战而保住西府!”

此等消息一出,李徵与杨环皆是一番欢喜,自江湖一众反出东域,所遇者溃,所攻之服。如今终于有一方诸侯肯下定决心誓死抗敌了。

杨环接着言道:“皇儿,你要谨记。王道之运不同侠道,每任传人气运特点各有不同,若传人之中有人实在寻不出属于自己的王道,便只好任由天命移位王道。皇儿,天下大势时有所变,你必须寻得自己的王道!方能传承百年,正天地大纲,还苍生太平。”

李徵抱拳:“母后放心,孩儿谨记,定当披肝沥胆,不畏艰险荣辱,即使天命我李氏王道不续,我也要拼上一拼,绝不颓然苟活!”

杨环听罢甚是欣慰,心中欢喜,只觉李氏王道有望,虽是前程未卜,但好歹李徵有如此志气,却也难得。

三人言谈一番,便觉欣然,直至天黑,落得塌下休息,方才休矣。到得第二日,李徵遂辞别母亲,继续回到东域街头巷尾,为着自己的王道,探索寻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