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逼急了皇帝,皇帝还可以让保皇党清君侧,将张家从宰相世家,皇亲国戚的位子上拉下来。
于是。皇后以及张家,还有其他感受到威胁的世家宗门联手。
他们通过了一项内阁决议,认定宁才人红颜祸水,魅惑圣心,将其从贵妃之位打下才人。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皇帝有些无法容忍,所以并没有收敛自己的强势,这反倒逼得其他人抱团,抱在了一起。
内阁的第二层内阁参议中。保皇党所占的位置不多。
第二层官员中有六部尚书,九卿,还有其他几位军中重臣。
这些人林林总总加起来总共不到三十人。而保皇党只占了九人。
中立派占了七人。
这是一个有些危险的数字。
皇帝只能留着这些有内阁参议头衔的官员,用来决策一些重大事情。
不到关键时刻,他是不能动用这一层底蕴的。
而且这也是皇后以及张家等世家宗门的目的。
只要皇帝用出了自己的底牌,他们就可以从容地策划出下一任事件,总有一天会将皇帝逼得无路可退。
然而皇帝却并不上当。
这种惹急了就拼命的态势反而大大地震慑了世家宗门,让他们不敢再从明面上找宁才人的事情。
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暗杀一事。
内阁的第三层才是拥有内阁行走头衔的官员。
这些官员平日里无法参与决策,只有在关键时刻才可以参加。
皇帝之前给李远宏透露了不少有用信息。
之前就隐约告诉过李远宏,如果发生重大事件,皇室虽然不能取得胜利,但一定能够将事情搅黄。
当然,中立派的官员不被计算在内。
换位思考。相当占据上风的世家宗门势力必定能够成功阻止皇室的一些安排。
退位仪式就属于异常重大的事件。
如果这些人联手露出了獠牙。皇帝大概率是招架不住的。
至少在退位一事上是这样的。
远处大柳树之上的曹鼎听到这里,不由得深思。
“李远宏若是想要成功当上皇帝,那就必须要在内阁中撕开一个口子。若是单靠他自己,那就是难于登天。”
曹鼎仔细盘算了一下,发现这内阁制度也并非是完美无缺。
朝廷之中有保守党,却也有主战派。
李远宏只需要拉拢主战派以及中立派就能纠结起很大一批官员来。
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因为主战派很大程度上与皇帝所掌控的势力相重合。
贸然的拉拢。只会让敌人警惕。
而且曹鼎还看到了一些不足。这个世界可是以实力为上的……
桌前。李远宏微微叹了口气,不知如何是好。
然而小林子却微微一笑。“还请太子殿下莫要担忧。妖族来袭之时要靠这些嘴上内阁吗?”
小林子这话着实是说到了重点。
这也是小林子自己的真心话。
一切都以实力为上。少许的计谋或者能为胜利带来加成。
但是当绝对的实力拉开时,计谋只会成为笑话。
李远宏双眼放光。“你说的不错。现在几大世家还有宗门之中。还活动着的,大多都是宗师级别。没有一人能比得上那位!”
桌上的惨淡气氛,瞬间被冲散。曹鼎所留下的无敌威势已经在众人心中留下烙印。
没有人认为“那位”有做不成的事情!
李远宏清吐一口气,只觉胸前压的那块大石头倍轻松击碎。
“明日还请诸位随我上朝接受封赏。无论发生什么。都无需惊慌。因为我们背后有那位撑腰!”
李远宏端起酒杯扫视众人。
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叮咚的悦耳声音。
众人一饮而尽,随后酒席宣告结束。
大柳树上的曹鼎愣了片刻,随即发觉他们说的很对。
“这终究还是一个看拳头的世界。……”
李远宏离开寒婉轩之后,便又悄悄地前往了一趟太庙。
回来之后他的心情大为平静。
至于那位高人对李远宏说了什么,这些只有他二人知晓。
与此同时。兵部尚书黄平家里。
黄平正在桌前看着一封密信。密信来自于皇宫。
正是皇后的手笔。
信上几行娟秀小字说清了皇后要黄平做的一切事情。
“不顾一切阻止皇帝退位。想方设法“制造”出来几位大宗师……”
“制造”两个字显得颇为诡异。
黄平阅读完信件,便将此信与之前所收到的所有信放于油灯之前焚毁。
通红的火焰暴起。火光映照在黄平的脸上。显得后者的脸庞格外狰狞。
黄平将身上的锦袍挽起。袖口之下正有一片鳞片。
黄平施展秘法将这鳞片重新收起。
“愚蠢的女人。继续这样闹下去吧!等到妖族踏平人间。与皇室有关的人全都跑不掉!”
这位六部尚书之一,内阁的权臣,已然投靠了妖族。
黄平将信件全部焚毁之后又快速写了几封信,通过秘密渠道传递出去。
有几封信被转交给了其他大臣,还有一封信则以莫名的传递方式传达,其最终目的地赫然是另外一座妖山。
小小的皇城中又有暗流涌动。
第二日。皇帝照例召开朝会。
众多大臣们早早就在外等候。所有人都面露严肃之色。
众人都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早朝。这次早朝关系到皇权势力的变更。
众多上朝的大臣形成几个小团体。众人的面色都不是很好看。
头上有内阁参议头衔的几个小团体分外的显眼,时不时就有人想融入这个小团体。
然而。官员的品级是最大的门槛。
能到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就已经算是大员了。
众大臣正议论之时。红袍太监出门。
这是早朝开始的标志。
众大臣鱼贯进入。各自都在位置上站好。
帮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扫视下方众人一圈。随后冲红袍太监摆了摆手。
红袍太监照旧说到。
“……有事早奏 无事退朝。”
红袍太监说完之后,下方无一人说话。
片刻之后。礼部的一位礼部侍郎站了出来。
“启禀圣上。太子班师回朝,应上朝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