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是保皇党,坚定地站在皇室的位置。
其他官员都没有说话,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很少有扯皮的空间。
皇帝龙颜大悦。“爱卿所说极是。”
红袍太监十分有眼色,向外朗声喊道。
“皇上有旨,宣太子以及众功臣进殿。”
红袍太监的调门十分的高。
本来李远宏有资格上朝,但他纯粹是听宣,方便和自己的队伍一起上朝,才在外面等候。
众人一起上朝。
二十一个人来到朝堂之上。
李远宏先是照旧给皇帝问好。
此次李远宏是功臣之身,他自己又是太子。所以无需曾照日常的礼仪向皇帝行礼。
李远宏身后的二十人则十分的恭敬。
皇帝十分喜悦。“诸位平身吧!”
几人再度谢过圣上。
几人好歹是有功于社稷,所以众多大臣也不好再臭着个脸,朝堂上的气氛轻快了几分。
黄帝先是对李远宏等人大肆夸奖一番,然后便主动问起了该如何封赏。
这个问题皇帝交给了宰相张山。
张山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本身的政治上的智慧不容许小觑。
虽然他已经接到来自自家老祖的信,张家老祖在信上要求,张山不允许再与皇室作对。
但这并不影响张山。
他不与皇室作对,也不帮着皇室就是了。
如此心思在张山心中快速运转,他轻咳了一下嗓子。“太子殿下除妖有功。按照帝国的法律以及各种封赏制度,应按照惯例官升一级。”
这个奖赏不算太少,但是也绝对算不上多。
现在李远宏仅仅是有一个实衔,满打满算也超不过正五品。
李远宏就算官升一级,也只不过能够达到正四品的水准,而且他将来会当皇帝,现在积累的这些根本就无用。
但是无用不代表不必要。
帝国的每一任皇帝都是如此爬上来的。
这种晋升也可以人为地从内阁中撕开口子。
皇帝最终也还是没有采纳张山的意见。
他终究还是要顾念着自己的儿子,将对方的利益最大化。
刚才主动站出来说话的礼部侍郎再度拱手请求发言。
皇帝一挥手红袍太监立刻领会,道。“接下来发言无需示意,直说即可。”
礼部侍郎谢过圣恩之后才从容开口。
“太子殿下文武双全。此次灭妖有功,顺带还将一伙妖族勾引到人族境内,这才为我皇城底蕴创造下条件,成功灭杀对方几员大将!”
礼部侍郎说着,又看了看几个保守派。
没有保守派愿意与他对视。
虽然礼部侍郎说的话大多都是捡好了说,但这是确确实实的真事。
而且考虑到海公公曾经出手的事情。
那些反对派就更加不敢将此事定论为太子李远宏好大喜功才被妖族追上。
谁如果这么做那就是找死。
礼部侍郎见无人反驳自己,便将自己的建议说出。
“臣认为。太子殿下此行有大功,提升我人族士气,巩固我人族精神!太子殿下已经有足够的担当,带领帝国前进……”
礼部侍郎,怎么说都不肯落到具体的奖励上,反而一直在夸奖李远宏。
几个保守派一开始还听得挺带劲,但听着听着便觉得不是味道。
这礼部侍郎是在为李远宏登临地位做口头宣扬。
这个奖励要是落实了,李远宏真的是做梦都要笑醒。
当场就有人反驳。“陛下问你如何奖励,不是让你在这里说空话的!”
说话者也是一位带有内阁行走头衔的大臣。
礼部侍郎分毫不让,朝堂上又有逐渐吵成一片的趋势。
皇帝始终面带微笑。
等到众人吵累了,不想再吵的时候。
皇帝假装发怒。“全都闭嘴!”
众人都惊若寒蝉。皇帝平日里不经常发火,一旦发火就是惊天动地,必定有大员失去自己的脑袋。
皇帝站了起来,先是责骂了一番礼部侍郎,但明眼人都可以听出,这是重重拿起轻轻放下,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处罚。
而那位反驳的大臣待遇就有点儿不通。
皇帝以大臣自己为跳板,接连又训斥了几个保守派的大臣。
偏偏那些人还无法反驳。
最后皇帝自己盖棺定论。“太子李远宏杀妖有功,又激发了民众们杀妖的意志,这是大好事!”
定论之后此事就是良性事件,无论众大臣们有多么好的口才,就都无法翻案。
接着皇帝又说起了对李远宏的奖赏。
“寡人本来身体有恙,想要就此退位……”
皇帝说到这里便拉长了声音。
下方大臣包括太子李远宏全部都恭敬跪下。
“万万不可!”
有人真心诚意,有人虚情假意。
宰相以及少数几个尚书都握紧了手中的玉简,时刻准备劝谏。
皇帝将这些细节看在眼里。
他长叹了一声。“寡人也知道江山社稷离不开,但是,正巧太子允文允武,有能力,暂时,帮助寡人处理朝政!”
皇帝在“暂时”两个字眼上咬字咬得很重。
众多保守派还没来得及反对,少数几个中立派便已经上前。
“皇上英明!”
这几个中立派之前一直明着保身,但现在正是增加太子好感的机会。
有前面几个带头的,后面的人绝对不会少。
保皇党也跟着上前,声势同样浩大。
李远宏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平静。
眼看事情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兵部尚书黄平猛的上前一步。“启奏圣上,代理朝政乃国家大事,应交由内阁决议!”
兵部尚书黄平说完自己的意见之后,便低眉立到一边。
皇帝的眼中露出一丝落寞。
看来他之前的发怒并没有吓到这些大臣。
一旦交由内阁决策。代理朝政这件事情八成是作不得真。
就算如此。皇帝还是带着希望。“既如此那就开启内阁决策!”
之前有少数几个中立派支持皇帝开启内阁决策的话,皇帝有五成信心。
宰相张山始终不说话。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态度十分的暧昧。
谁都要想,就在内阁决议召开之前,兵部尚书黄平又上前一步。
这次就连李远宏都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