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是小朝會,趙構打定主意做一個廟堂裏的泥塑木胎,能不開口就不開口。實在是他昨夜被汪澈鬧了半宿精神不濟。
王沐恩十分體貼聖意,在百官朝拜過後,立刻喊出:“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話音未落,一個小小的敕令所刪定官陸遊跳了出來:“臣有本奏。臣彈劾三衙管軍、恭國公楊沂中私縱軍隊,劫掠民壯,擾亂臨安,如同匪寇!”
“國公掌禁軍日久,本應為大宋社稷效死,如今卻因為一己私欲縱容麾下在臨安城公然劫掠男子以充員額,致使許多小民之家生計無著,乃至民怨沸騰,此舉無疑資敵!臣請求將恭國公停職徹查,以正視聽!”
太常寺主簿李浩、司封員外郎王十朋紛紛出列道:“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殿中侍禦史陳俊卿譏諷道:“臣嚐聞國公年少時曾與人言‘大丈夫應當用武功博取富貴’,如今言猶在耳,論武,國公已經是掌管大宋數十萬禁軍的三衙管軍,,論爵位,十年前已經是大宋朝的恭國公,可以說已經做到我大宋朝武將的巔峰,國公如何反而忘記了當初的諾言,吃空餉,挖國庫的牆角,為防東窗事發竟劫掠百姓以充員額!此舉與國蠹(du)何異?”
一句句聲討下來,饒是楊沂中天性陰騭,也不禁麵色微變,他脫去頂戴,出列道:“臣既然受此彈劾,情願辭去三衙管軍的一切職務,懇請陛下恩準,並派人徹查,若是沂中有罪,自當一身承擔!”
說罷,楊沂中將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官帽端正地放在地上,向皇帝深施一禮,轉身出殿回家戴罪去了。
大宋慣例,凡是宰執一級官員受到彈劾,為了避嫌以示公允,受到彈劾的宰執都要立刻辭官,脫帽戴罪。
楊沂中此舉本是慣例,但看在趙構眼裏他這分明是臨陣脫逃,將他這個皇帝孤零零地扔在一群文官中間,任他們圍攻。君臣二人之間自此種下嫌隙,最終楊沂中被罷去兵權,險些重演靖康之變,這是後話,暫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