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追凶(全3册)

第三章 陈年旧案

字体:16+-

秋天的早晨,对于患有严重过敏性鼻炎的章桐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伸手推开单位大门的同时,章桐又重重地打了一个喷嚏,脑袋顺势撞在了玻璃门上。身边走过的同事投来了同情的目光。

一抬头,章桐看到了档案室的头儿田波正迎面向自己走来,心里一动,便加快脚步迎了过去。她并没有把全部情况都告诉自己的同事,只是说想查个以前的案子,年代比较久远,见章桐亲自开口,田波二话不说立刻点头同意。

“大约47年前的,1968年,本市崇安区石子街上发生的案子,可能被列为意外处理了。相关的尸检资料你这边还能找得到吗?”走进办公室的同时,章桐继续试探性地问道,“我担心时间太久,你们已经处理掉了。”

“处理?”田波是个典型的话痨,听了这话,他不免有些小小的得意,“章法医,你未免也太小瞧我们了吧。别看这些都是陈年旧案,但是留着总会派上大用场的,伟大的福尔摩斯先生不就说过这么一句话,‘每一个案子都只不过是历史上旧案的翻版罢了,一个好的侦探必须能够熟悉世界上所有的案例’。”

“好吧,我收回刚才所说的话。田波,你能帮我吗?”章桐彻底认输。田波点点头:“肯定的啊,章法医亲自开口,还不是小菜一碟,再说了,我正愁没机会用一用我们的新程序呢!”

“新程序?”

田波伸手打开电脑主开关:“没错,上周刚开发出来,找了一个业内很厉害的合作公司。如果你早来三天的话,要想找47年前后的案件卷宗,恐怕你得翻遍整整一个屋子的档案盒子,现在呢,”他微微一笑,眉宇间颇为得意,“最多十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现在做这种也能请外包吗?”章桐有些迷糊。

田波听了这话,耸耸肩表示很遗憾:“术业有专攻,局里没有这方面的研发经费,所以呢,虽然我们不是大神,不过我们也正在向大神这个级别努力。”

半小时后,章桐拿着一份薄薄的打印资料千恩万谢地离开了档案室。直到她走回办公室,还能清晰地感受到刚被打印的A4纸上的温热。她刚推开办公室的门,小潘就从自己的办公桌后面探出了头:“章姐,你来得正好,童队找你,请你马上过去。”

“游泳馆的案子?尸检报告不是已经送过去了吗?”章桐皱眉。

“应该是开会吧,看情形,好像发现了什么新情况,想和你谈谈。”小潘继续蹲下专心致志地修他的电脑插座。

章桐把包随手往椅子背后一挂,想了想,转身走出办公室,边走边大声提醒:“我劝你赶紧把你的插座换个有保护盖的,不然没多久又得被耗子当晚餐吃了!”

话音未落,身后立刻传来了噼里啪啦办公桌上物品滚落的声音,伴随着小潘恼怒的咒骂,章桐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想要在短时间内让非专业的人彻底弄懂专业理论中深奥的环节,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但是章桐再怎么不乐意,也只能把这种不满的感觉放在心里。她双手抱着胳膊,面无表情地看着童小川,说着那些早就已经深入骨髓却又异常死板的理论。

血液坠积,或者叫尸斑,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但即便是法医,如果工作经验不足的话,过于匆忙时也会做出误判,会把尸斑和瘀伤混为一谈,但这是极少发生的事。

尸斑是人死亡后身体的一种正常反应,人死后血液停止循环,心血管内血液因短时间重力作用而回流入遍布全身的分支小血管内,导致体表肤色发生变化。如果尸体在肌体死亡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坚硬的表面,并且是平躺的姿势,那接近表面的部位会呈现出暗红色,而相对靠上的部位则是死灰色或者青灰色。鉴于此,上吊自杀的人,尸斑就会聚集在死者的双足部位。尸体不会撒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而瘀伤的造成就不同了,表皮虽然也不会有擦伤,但是皮下组织因为外力撞击,身体软组织内毛细血管发生破裂,所以会导致软组织挫伤和片状皮下出血。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最简单的区别方法就是指压瘀伤不会褪色,尸斑却会。但是眼前的这位刑警队长似乎就是搞不明白。

章桐想发火了。

“章法医,你真的确定死者一直都是保持这种平躺的姿势吗?”童小川问。

章桐皱眉,对于质疑自己专业水准的问题,她一向都没有任何好感:“我只能说没有继发性尸斑表明在尸斑的形成过程中尸体被以别的姿势移动过。我检查出的结果证实死者就是以那种姿势死去的,并且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那种平躺的姿势。”

童小川看了看身边站着的卢强。

“童队,你把我叫来除了做相应的名词解释外,就只是为了这个问题吗?”章桐问。

童小川却并没有直接回答:“章法医,你印象中有没有见过这两个死者?”

章桐一愣,脱口而出:“当然没有,你为什么这么问?”

“人死后和生前的样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章法医,麻烦你再想想,有没有见过这两个死者?”童小川似乎很不甘心,他又拿出了那两张章桐非常熟悉的死者脸部特写,“别急,我想会不会因为你工作太忙,所以一时想不起来,这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照片中两位死者的脸已经扭曲了,但是仍然能够辨别出死者生前的大致长相,可是章桐脑子里依旧是一片空白。“我不认识。”她摇摇头。

童小川见状,微微一笑:“没事了,章法医,抱歉耽误你时间了。”

章桐走后,助手卢强忍不住合上笔记本,抬头对童小川说道:“头儿,我想这事儿应该是巧合,你不能钻死胡同。”

童小川双眉紧锁:“我也不想这么做的,但是这是合理性的怀疑。你看,第一个死者,李江,38岁,金融从业者,死因不明,但是死前被解剖,尸体经过了专业的处理;第二个死者郑豪民,29岁,保险顾问,死因不明,同样死前被解剖,尸体也经过了专业的处理。两个案发现场看似平常,却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理由呢?”

童小川回答:“很简单啊,就在你眼皮子底下,而不是特殊情况的话,还根本就发现不了。小旅馆的那一起,尸体在床底下,如果不是水管问题,整个楼层都被水泡了,你能发现尸体吗?游泳馆里,10米跳台,如果不是专业的人,你会没事干上去玩跳水?我看你最多就是在下面扎个猛子过把瘾了事。那么,你告诉我,你从这些看出了什么?

“还有就是两个现场的监控录像,发现什么了没?”

卢强茫然地摇摇头:“什么都没有。”

“那就对了。也就是说,布置这两个案发现场的人完全了解我们警方办案的程序,再加上对地形非常熟悉,所以,他才会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放下尸体一走了事。”

“童队,你还没说到点子上,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是在故意针对章法医?”卢强皱眉,“如果真是她做的案子的话,章法医她身材那么瘦小,还是个女人,你确定她能搬得动那两具死尸吗?”

童小川打开抽屉,拿出了两张死者生前的相片放在了卢强面前。这是两张卷宗相片,卢强非常熟悉这种相片的特殊规格:3.7英寸白色背景,而作为一名专案内勤,案件卷宗处理工作是入门的必备课程。

“他们两人都有案底?”卢强脱口而出。

童小川点点头:“虽然都是命案,但是案件最终因为证据不足而被撤销了。至今,那两起都还属于未破的悬案,而经手法医,你看看是谁的名字?”

“童队,不会吧?我们都认识那么长时间了,章法医工作兢兢业业,她绝对不会是那种义务警察,肯定是哪里搞错了。”话虽然这么说,卢强的声音中却开始有了一些犹豫。

“我当然也不希望是这样。”童小川收起了那两张相片,重新把它们放回了抽屉。

“不过,这叫合理性怀疑,也是我们的职责之一。总之,等痕迹鉴定那边的指纹比对出来再说吧。那把解剖刀上的指纹还在鉴定。”童小川的目光变得意味深长,“今天我跟你说的事,先不要告诉别人,尤其是技侦大队那边的人。”

卢强茫然地点点头。

警察也是人,也会犯错,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是他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看着顶头上司面沉似水的脸,他陷入了莫名的苦恼之中。

李晓伟又走神了。

“李医生,你的手机响了!”护士阿美的声音在耳边猛地响起,思绪被打断了,他暗暗咒骂了句,伸手去摸手机。

“你好。”

“李医生,我是章桐,你托我做的事情,我已经做完了,扫描件已经发到你的邮箱里,有空你查收下吧。”电话那头章桐的声音听起来总是透着一丝疲倦。

“哦哦,是吗?多谢章医生!”

挂断电话后,李晓伟一回头,就看见了满脸惊讶的阿美。

“章医生?叫得好甜。我怎么就从没听说过咱们院里有这么一个章医生呢?”阿美夸张地伸手捂着胸口,八卦的本能又一次被成功地激发了出来。李晓伟皱了皱眉,转身就走:“你就别费心瞎猜了,她不是我们院的,也不给活人看病!”

把护士阿美赶跑后,李晓伟便顺手带上门。看着手机屏幕,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邮箱,点开邮件,随着手机页面的滑动,他脸上的表情慢慢地变得愕然。

他从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存在,青天白日的,他对这种灵异的东西向来都嗤之以鼻,可是等看完这封邮件后,他再也不敢那么肯定。这个案子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再说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案子发生的时候,潘威还没有出生,连李晓伟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潘威又何从知晓?难道说礼包真的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鬼魂?想到这儿,李晓伟不由得浑身一哆嗦,鼻子一痒,狠狠地打了个喷嚏。

他伸手按下了自己手机的快拨键,那里存着章桐的手机号码。“我现在正好有空,你说吧。”章桐对李晓伟的突然来电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慵懒。

“章法医,就是那封邮件,我有个很奇怪的想法,你帮我查查登记在案的所有的缺失牙齿的案件包括意外死亡事件,看看是不是有别的相类似的事件发生过?”

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声音再次响起时,带着微微的警觉:“时间范围呢?”

李晓伟感到自己的心跳速度正在逐渐加快:“就是从这个案子开始到现在。拜托了,章法医。”

“十分钟后等我电话。”挂上电话的那一刻,李晓伟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他走到办公室门口,探头冲着护士站大吼了一句:“半小时之内不看病人,我有事。”护士阿美一脸惊讶。李晓伟得意地重重关上办公室大门。

章桐盯着手机呆呆地看了几秒钟,她不得不承认这起看似子虚乌有的案件正在一步步地引起自己浓厚的兴趣。

第一起事件发生在1968年,这真得好好感谢局里完善的新建档案系统,那些不知道积累了多少年灰尘的发黄的卷宗甚至可以被一直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而档案室新开发的那套软件系统自动把所有卷宗可查的案件都分门别类地变成了电子文本。

少年阿瑞确有其人,本名叫赵家瑞,崇安老城区人,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就是李晓伟提到过的石子街。案件发生的时候,他只有14岁,母亲在他10岁的时候失踪,周围人流传说他的母亲是跟自己相好的跑了,所以,阿瑞的父亲才会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自己儿子的身上,动不动就拳打脚踢,拿儿子出气。

在那个年代,时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特殊教育方式,所以,阿瑞的遭遇在别人眼中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自己的父亲管教孩子罢了,没有什么人会真的出面去阻止阿瑞父亲的暴行。

其实这个案子真正意义上并不算得上是一起刑事案件,因为它最终被定性为醉酒失足导致死亡的意外事件,所以就更提不上“凶手”两个字。但是谁都无法解释清楚为何死者的一口牙齿不见了踪影。章桐很清楚一个人身上最坚固的部位就是牙齿。所以,案子虽然没有被作为谋杀案处理,但是被当时某位有心的警员给记录了下来,事后把所有的证物都打包送进了档案室。

安平本就是个小城,意外死亡的人并不多,所以这样的档案一直保存完好。

可惜的是这个疑问一直都没有人在意,人都死了,更何况这个人活着的时候也不怎么招人待见,再加上当时的侦破手段非常落后,所以,案子就渐渐地沉寂了。

出于职业的本能,章桐觉得这个案子并不简单。因为多年的法医工作经验告诉自己,要想从一具还没有骸骨化的尸体身上把牙齿完整地敲落下来,光靠一锅烧热的炒菜油是完全不可能的,更别说尸体的其余部位都是完整无缺的,唯独牙齿不见了踪影。

但是她绝对不会相信鬼神。

十多分钟后,坐立不安的李晓伟终于接到了章桐的电话,他感到有些失望,但是细想想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有据可查的卷宗里,有关牙齿全部丢失的刑事案件,包括意外在内,仅有阿瑞父亲这一起所谓的意外死亡事件。成年后的阿瑞被捕,于1985年被判处死刑,在圣诞节前夜被枪决,而1985年过后,就再也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件发生。

“阿瑞死了?太可惜了。”听完章桐的简单讲述后,李晓伟感到吃惊不已。

“故意杀人。”这在当时的年代里,属于严打对象,死刑判决下来后,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也绝对不会有所谓的奇迹发生。

“真遗憾。”李晓伟忍不住叹了口气。

“在他手里也有12条人命,他是杀人凶手。”章桐冷冷地说道,“我不看动机,只看结果,他杀了人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是我不对,对不起,我说错了。”李晓伟意识到了自己言语中的用词不妥,赶紧道歉。很快,他话锋一转,又继续追问道,“章法医,那这个阿瑞案件中的死者尸体上有没有出现过牙齿缺失情况?”

“尸检报告上没有详细的记录标明,只有大致死因和手绘的解剖图。我想应该是没有吧。”章桐老老实实地回复,“如果有异样的话,按照标准的工作程序,我们是需要注明的。”

“那这12个人的死因呢?”李晓伟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档案上的记录是失血性休克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身上的伤口都是刻意用锋利锐器造成的,并且绕开了要害部位。”

“赵家瑞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作案动机是什么?一个正常人是完全不可能突然变成这么一个疯狂的连环杀人恶魔的。这在理论上是解释不通的。”李晓伟嘀咕。

“动机?”章桐一怔,因为卷宗上只是说他报复社会,简单来说就是变态心理,并没有直接的定论,那时候又是严打时期(从重从快处理刑事案件),严重的警力不足更是让很多工作雪上加霜。

“没有,只是说他报复社会。”

“不可能,赵家瑞小时候经受家暴,长大后生活稳定了,又有了家庭,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变成了可怕的连环杀人凶手?肯定发生了什么才彻底改变了他!这分明就是你们警方的工作没做到位,你们工作肯定有失误!”李晓伟说着说着,无形中情绪就变得激烈了起来。

“探讨了这些又有什么用,人就是他杀的,各种证据也直接指向了他,他自己也承认了,不按照法律严惩杀人凶手的话,难到要放了他?”李晓伟毫无来由的一番抱怨终于让章桐感到有些忍无可忍,只是不好发火,便把话题引向了另外一个方向,“李医生,你的消息来源真的是一个不存在的病人朋友?”

“没错,据说叫礼包,每次都会陪着我的病人来门诊,但是每次我都看不到它。”脑海里出现了潘威那自以为是的滑稽动作,李晓伟不由得一脸苦笑。

“可不可能是他自己从另外的途径知道的这些案子,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编造出来的所谓的奇特经历?”章桐追问道,“你对你病人的来历了解吗?”

“我的病人是典型的妄想症患者,病史也有好多年了。”李晓伟想了想,说道,“别忘了我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对方是不是在演戏,凭借我的专业知识,还是看得出来的。

“对了,你下班后有时间吗?我请你喝咖啡。”

章桐皱眉,她看了一眼面前厚厚的等待查阅的尸检报告,突然感到眼角疼得厉害:“我今晚得加班。”

章桐并没有告诉李晓伟自己手头的这两起案子,死者牙齿也不翼而飞了,一样的或者说类似的手法,而且更让人头痛的是死因——失血性休克并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最终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前曾被解剖,伤口没有组织自我修复的痕迹,不排除活体解剖所导致的死亡,但是因为经过消毒防腐处理……

最主要的是,那起档案上记录的死者牙齿丢失事件是在1968年,并且被证实为意外所致,而眼前这两起死亡案件却摆明了是他杀!

脑子里一片混乱,挂断电话后,章桐心情烦躁不安了起来。

“章法医,我差点忘了跟你说了,那个郑家豪,就是小旅馆里发现的死尸,我查过他的医疗档案,确定没有做过兜齿手术。”小潘抱着一堆培养皿在门口探出了头。

“我知道了。”这就排除了正常外因情况下的牙齿脱落。章桐回头看了一眼橱窗里发黄的人类头骨样本,此刻,那上面排列整齐的牙齿显得格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