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南京郊外開始傳來隆隆炮聲。
蘇聯空軍已經被迫放棄南京機場,南京上空滿天飛著的都是日機,而蔣介石也被迫搬離南京陵園官邸。
離開之前,他再次用一天的時間,檢查了紫金山防禦陣地。
在“勵誌演講”中,唐生智告訴大家,蔣介石要他在南京守三個月,其實是自行拔高了。
蔣介石從沒奢望過南京能守這麽長時間。他對唐生智說的是,如果能支持兩周是最好的。
可是當這位“委員長”一次次視察陣地,環視眼前起伏山巒時,又不住喟歎,說首都錦帶江山,實天然要塞,守一兩個月應該可以吧。
離歌
如果說有奇跡,這時候的蔣介石應該是真心期盼奇跡能夠發生的。一兩個月,得到喘息的中國軍隊定然可以東山再起,卷土重來,南京或許可保無虞。
雖然朝中文武百官都已陸續撤離南京,但他還遲遲不願離去。
到12月6日,想不走也不行了,因為日軍已逼近南京外圍的第一道防禦線,遠戰開始。
在確定必須離開後,蔣介石一大早就驅車晉謁中山陵,作最後一次告別。
中山陵是國民黨的聖地,也稱得上是蔣介石個人的福地。
他曾經在這裏發起二次北伐,曾經在這裏完成“奉安大典”,也曾經在這裏削平一座又一座山頭,從而登上事業和權力的頂峰。
可是如今卻隻能揮手自茲去——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將意味著的是暫時,還是永遠。
一邊“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另一邊卻“最是愴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歲月披離,人與人之間可以作為不同,可以性格迥異,然而到了那一刻,境遇和心情卻多有相似之處。
正值秋冬之交,梧桐落葉鋪滿過道,一座紫金山顯得那麽淒清,麵對此情此景,他已無法完全掩飾自己的心情,開始神情悵惘,滿麵鬱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