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书房内齐宣王与属下密谋,劫狱打算?
下朝后,齐宣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他一开始的时候是真的没有想到女帝竟然真的会拿他的儿子开刀。
这个儿子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却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也是他唯一带在身边的儿子。
当时先帝还在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引起先帝的注意和警惕,正值他的大儿子出生,于是那是便借着带儿子的理由,一直在府里面呆着。
不然当时也不会被女帝和三公主认为她们的叔父是个忠厚老实的好人。
那段时间,几乎是他一手把齐昭带大。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后来他又有了儿子,哪怕齐昭可能没有那么聪明,但是他和自己长子的感情是最无法替代的。
不然也不会私下里有齐昭被叫做世子的称呼,如果没有他的默认,府中哪里有人敢这样称呼齐昭。
如今,他一手带大的儿子就因为杀了一个人,因为几个平民的缘故就被判处死刑,这让他怎么能够接受的了。
他心里对女帝的厌恶不由得更深,同时也对这个自己之前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的侄女产生了一丝警惕,对方绝对不像之前表现的那般。
藏的可太深了。
只是可怜了他的儿子。
悲痛之余,便是深深的愤怒。
这个女帝,怎么真的敢拿他的儿子开刀?
这是对他尊严的巨大挑衅。
他将自己书房内的一盏琉璃像给拂到了地上,那书房内瞬间传来清脆的碎裂声音。
听的门外的几个人此时都有些紧张。
王爷刚回来的时候他们就收到消息了,说是齐昭世子三日之后要被判处问斩了。
王爷和世子的感情他们这些人也是清楚的,那可谓是十分的深厚。
如果有选择的话,他们谁都不想掺和进来这王爷与世子之间的事情。
但是,作为下属,有些事情是他们不想参与也得参与的。
他们也没有敲门,就只是在屋子外面听着里面噼里啪啦的碎裂声和掉落的声音。
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敢去打扰王爷,生怕自己做了王爷气头上的牺牲品。
屋内叮铃桄榔的一直持续了一刻钟。
他们听着里面传来齐宣王的声音:“都进来吧。”
这才一个个的进去。
几人进去就看到齐宣王一副恼怒的模样,整张脸都变成红色,眉毛皱起,脖子看上去都变粗了许多,除此之外,额角上的青筋也显得十分明显。
其中一人平日里是最得王爷看重的,此时看着王爷这般模样,也显得有些踌躇,但是最终还是开口道:“王爷,眼下最紧要的还是怎么想办法把世子救回来。”
齐宣王这才被唤醒了理智,但是心中怒气犹在,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被深深埋藏进了心底。
他于是说道:“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可是想到了怎么样才能把世子救出来?”
他接着又补充道:“如果谁能够想尽办法把世子救出来,我奖赏黄金万两。”
黄金万两?众门客此时都有些震惊,一两银子便足够普通的一家三口在这京城之中生活一年,这黄金万两可不是笔小数目。
在这笔巨额奖励的**下,其中一人率先开口道:“听闻世子被关押在锦衣卫,不如我们给锦衣卫些好处,让他们随便找一人代替了世子。”
这人话刚一说出口,便遭到了旁边人的反驳:“这怎么能行呢?”
那人先是反驳,继而说道:“且不说那锦衣卫是女帝的手下,身份家世都是一一考校过就,单单说给好处,他们锦衣卫的待遇可是出了名的好,我们给多少才能让他们满意?”
“况且,锦衣卫中间的团结是在全京城都出了名的,你凭什么觉得对方不会先拿了你的好处然后再去向上级汇报呢?”
那人被这么一说,整个人显出恼羞成怒的样子,然后说道:“不然你说要怎么办呢?”
刚开始反驳的人于是说道:“依我看,不如就我们夜里偷偷潜入,找一个和世子身形相似的人呢,将世子给替换出来,再放上一场大火,这样任谁也不知道世子已经被我们救出来了。”
之前的那人于是道:“难道你这方法就好了嘛?锦衣卫守卫森严,上次我们已经折了好几个二流高手在里面。”
“况且,谁不知道同等级别隐匿根本藏不过人,到时候该怎么突破重围悄悄把世子带出来?”
两人还要再争吵的时候,齐宣王有些坐不住了,道:“行了,你们两个都别说话了,黄龄,你说说看。”
被齐宣王称为黄龄的正是他平日最看重的门客。
黄龄于是说道:“我倒是有一想法,只是。”
他沉默了片刻,齐宣王有些等不及,道:“本王面前你还卖什么关子?更何况是眼下这么紧张的时候。”
黄龄这才继续道:“我想,我们不如直接在到时问斩前的游行中救下世子。”
“之前两位的想法固然不错,只是,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看,那两种就是最优想法。”
“正因如此,我们能够想到,对方锦衣卫他们也能够想到。”
“倒不如时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用锦衣卫一开始就会排除我们使用的方法,这样才会有出其不意的功效。”
齐宣王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你说的倒是也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人选。”
那黄龄于是拿出了一张纸条出来,原来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其余两人此时已经是有些呆滞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黄龄会直接拿出纸条出来,他们得知这个消息才多久啊,对方就已经给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难怪王爷一直对黄龄青睐有加,这是他应得的。
齐宣王接过黄龄递过来的东西,看了一眼,道:“行,很好,就照着你的意思来办。”
黄龄于是接着道:“除此之外,王爷,我还想让几个人去骚扰一下锦衣卫,装作要劫狱的样子。”
齐宣王稍微一想,便明白了黄龄的用意,然后道:“好,那便由你负责。”